民間故事:老嫗傷了一條蛇,夜裡老翁便來找她,幾日後小孫兒沒了

2020-12-23 詩文書畫匯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614期,喜歡看故事的朋友不妨給個關注。

作者:小田

常聽身邊人說,「出來混總是要還的」。這話聽起來很江湖,不過話裡話外的意思是說,別總做壞事,老天爺的帳本可都記著呢!欠了人家的早晚得給人家還上,這便是因果報應的老理兒了。

今天筆者要給各位講的這則民間故事便與「因果報應」、「欠債還錢」有關。希望各位看官:別做虧心事,善心對待世上的每一個生靈!

閒言少敘,民間故事這就開講了:

宋朝時期,黃州城外的某個村子裡,有一戶蘇姓人家。蘇老漢得病沒得早,老伴王氏一直未嫁,將兒子蘇城撫養成人。

蘇城很孝心,肯吃苦,跟著村裡木匠張二爺學了木匠手藝,經常外出給人家做工。蘇家的日子也慢慢好起來了。

蘇城19歲那年,經媒婆牽線搭橋,娶了李氏為妻。婚後第二年,李氏生下一個胖小子。

蘇城和娘王氏樂得是合不攏嘴,因為蘇家終於有後了!

胖小子的降生,點燃了蘇家蒸蒸日上的勢頭。蘇城給兒子取名為蘇冉,預示著蘇家的幸福生活,如同冉冉升起的朝陽一般,火紅且朝氣蓬勃。

蘇冉很聰明,三歲便能詠詩唱詞,五歲時便可寫下剛勁有力的毛筆字,7歲那年,蘇冉寫出自己的處女詩作《詠春》,方圓幾十裡的村子一下炸開鍋了,皆讚嘆蘇家的這個小奇才。且一首打油詩也在各村流傳出來,且看:

蘇家有才子,人稱小蘇冉。

自幼詠詩詞,必成狀元郎!

蘇家聞得此詩後臉上只覺有光,奶奶王氏疼他心切,蘇城和妻子外出時,王氏對蘇冉是寸步不離,生怕蘇冉出亂子。

真的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可即便如此,這小蘇冉還是出了事。一代小奇才,冉冉升起的小紅星只因奶奶的一次惡舉,終化為一顆流星,雖劃破過夜空,向人間灑下過光亮,終還是成了曇花,只開了一下,便枯萎了!

到底發生了何事?別急,我們繼續講:

蘇冉9歲那年的一個夏日,父親蘇城外出做木工活,妻子去鎮上採購吃食,蘇冉便跟在奶奶身後,去了自家的菜地。

就在娘倆兒料理農作物時,一條白色的蛇忽然從作物裡爬了出來,趴在蘇冉的腳背上。蘇冉低頭一看,眼見是一條蛇,嚇得他大聲呼喊「救命」!

奶奶王氏聞言趕忙轉身,見一條白蛇正在孫子的腳下,孫子嚇得一頭扎進王氏的懷裡。

如果說,當時王氏好生哄哄孩子,讓那條白蛇自行離開也就不會發生禍事了。可偏偏王氏愛孫子如命,孫子被白蛇嚇到了,奶奶心疼死了。王氏欲給孫子撒氣,抄起腳下的木棒,一邊念叨著「我讓你嚇唬我孫兒,我定要給你點顏色看!」一邊朝著那白蛇打去。

那白蛇來不及躲閃,被一棒子打在頭部,登時縮成一團。王氏並沒停手,直打得白蛇是血肉模糊才作罷!

王氏無心再幹農活,帶著蘇冉回了家。

就在當天夜裡,王氏做了一個夢。她夢見一個白鬍子老翁,嚴厲地對她說道:「我兒外出曬太陽,不小心嚇到你家小孫子。但你這婦人也不至於該將它打死,那可是我的兒啊!事已至此,我要讓你嘗嘗痛失親人的滋味!」

言罷,王氏便被夢嚇醒了。她環顧四周,並未發現有人來過,她拍了拍腦門兒,自己安慰道:「只是一個夢而已,無需當真!」隨後,王氏又睡下了。

嘴上雖是如此說,但王氏還是覺得這夢不一般。原因她心裡明白的很!

此後,王氏寸步不離,緊緊看著蘇冉,生怕他出了事兒。

不過,「出來混總是要還的」,欠下的命債又豈能躲過?況且夢中那白鬍子老翁已然說過,被人家盯上了,還能跑了不成?

一個晴空萬裡的好天,王氏帶著蘇冉去自家農地裡幹活。娘倆一起挑水,給農作物澆水。菜地裡有之前留下的水坑,澆水的時候,坑裡也填滿了水。

蘇冉見那坑裡有一隻小蝌蚪,便蹲在那裡看了起來。王氏還在挑水,見孫兒沒啥事,就去遠處澆水了。

可當王氏澆水回來後,卻發現蘇冉的整個臉埋進水坑裡,人栽在那裡是一動不動。王氏扔下木桶就跑了過去,忙將蘇冉掀翻過來,可孩子的臉已是鐵青,早斷氣了。

王氏只覺天昏地暗,一下昏了過去!

王氏醒來時,已經躺在床上。堂屋裡兒媳正在哭,蘇城則守在她的床邊。見娘醒了,蘇城便詢問娘的身體狀況。

而王氏啥也沒說,兩行淚隨即流了下來。蘇城雖是男兒身,但他痛失愛子,終於是壓抑不住,淚如雨下了!

「都是娘不好,害死我的小孫子!我有罪,為何不讓我替孫子死啊?你這糟老頭子!」王氏哭訴地說道。

蘇城不明其因,便問娘。王氏嘆聲不已,隨即將打死白蛇的實情說了出來,又將她昏迷後,夢中那白鬍子老翁的話說給了蘇城。

原來在王氏昏迷時,老翁又來找她了,老翁說:「欠債還錢,殺人償命,這是天經地義之事!如今你我互不相欠,今後望你善心做人!」

說完這些話,老翁就消失不見了。王氏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對此她是悔不當初!

她用力打著自己嘴巴,悔恨的淚「唰唰」往下淌!

筆者有話說:

聰明絕頂的蘇冉,將來本可以為官,或成一代文豪,卻因奶奶的一次惡舉而丟了命,真是曇花一現,太可惜了!

通過這則小故事,筆者再次強調:殺人償命、欠債還錢,真是天經地義的事。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所以說大家切莫做害人又害己的壞事,多多行善,善心對待身邊每一個生靈,動物也是生命呀!

好了,本期故事我們到這就講完了,我有酒,也有故事,就差一個愛聽故事的你!

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

聲明:文中故事為作者虛構,目的是藉故事向世人闡述道理。切莫效仿故事情節,切莫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謝謝!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老翁害了兩兄弟,夜裡紅面人來敲門,一個月後他沒了命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589期,喜歡看故事的朋友不妨給個關注。
  • 故事:老翁救了一條蛇,送給他一個石磙子,此後他家糧食吃不完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043期,如果喜歡我的民間故事還請動動您的小手給個關注,謝謝!文/小松古時候的薊州,有一個李老翁。李老翁已近花甲之年,他行善半生,雖然家裡不富有,不過日子過得很是心安理得。有一日,老翁從鎮子上回村。走到一處破廟前時,聽見廟中有窸窸窣窣的聲響。老翁起了好奇心,便走進廟中。這一看,卻在雜草之中蜷縮著一條蛇。老翁嚇了一跳,隨即才走過去。那條蛇畏懼老翁,欲要逃走,但卻行動緩慢。老翁仔細一看,卻見蛇身有一處正在往外滲血。
  • 民間故事:家裡跑來一姑娘,老嫗將她壓在身下,守護她家十八代人
    渡劫失敗了,不好意思,輕則重新修煉,嚴重一些的小命就沒了。狐仙渡劫的傳說,大多出現在民間神話故事裡,基本都是人們杜撰出來的。而故事的寓意則是告誡世人:萬物皆有靈性,動物也懂知恩圖報之理。狐狸對渡劫時幫助過的好心人,皆會湧泉相報,傳遞的自然是一種正能量。
  • 民間故事:老翁去賣碗,半路救了只狐狸,幾日後狐狸助他躲過一劫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609期,喜歡看故事的朋友不妨給個關注。作者:小田今天筆者給大家講一則「白狐報恩」的民間小故事。故事雖小,但寓意卻很深刻。希望各位看官讀過故事後,都能有所啟發。閒言少敘,民間小故事這就開講了:巴蜀十萬大山之中,有一個美麗的小山村。村子不大,但風景卻是很秀美。村子周圍山巒疊翠,樹林茂密繁盛,一條條山路蜿蜒曲折,遠觀如畫一般的美麗。這個美麗山村之中,有一個吳姓老翁。老翁膝下無兒無女,老伴沒得早,家中只有他一人,他以燒制盤碗為生。
  • 民間故事:招財進寶的醜妻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555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文/小田昨天去老爸那吃飯,兩杯酒下肚後,老爺子的故事話匣子就打開了。我邊喝邊聆聽,今天將這則民間小故事整理成文,以供大家消遣時間。不過老故事之所以能夠流傳下來,得益於故事背後的寓意,這則民間小故事也不例外。希望大家讀過之後能將寓意銘記於心。
  • 民間故事:一條魚總在老翁腳下遊,他卻不理會,可村裡漁夫倒了黴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607期,喜歡看故事的朋友不妨給個關注。作者:小田身邊老人們常說,天底下沒有白來的好事。尤其是一些出乎常理的便宜更不能去佔,一定要保持警惕,分辨是非,這樣才不會因小失大。老理兒雖然常說,但還是有很多人為了佔小便宜而吃了大虧,就像今天筆者要講的這則民間小故事一樣,這則故事就是在告誡大家:事出反常必有妖,有些便宜佔不得!閒言少敘,民間小故事這就開講了:曹州的某個村莊北面,有一條大河。河面很寬廣,每到汛期河流湍急,河面上漲,在此捕魚、釣魚的人很多。
  • 民間故事:老翁去賣菜,醒來時睡在荒野地裡,此後總有人送他獵物
    老翁所居住的村子和鎮子之間,有一片荒野地。荒地裡有幾處荒墳。因為常年無人打理,僅剩下矮矮的小土包。  老翁每天寅時便挑著蔬菜和香油,經過這片荒野地,去鎮子裡搶佔個好攤位,爭取能多賣一些。  老翁雙手叉腰,朝著那片小土包就喊了:「我都7旬的老頭了,就靠賣些菜和香油餬口,你們卻在此故意戲耍我,你們真是可惡至極啊!」  老翁的話音剛落,忽然從土包那面傳來聲音:「老人家,實在不好意思。寅時陰氣重,人鬼不好分辨,以為你和我們一樣。我們並不是故意戲耍你。還有,您身子弱,早些離開這裡吧,我們日後定會補償!」  老翁很是生氣,不過也拿他們沒有辦法。
  • 民間故事:割草救蛇,竟然跟他回家了,當了家蛇,兒子成蛇王
    孫二牛怎麼也沒想到,自己背了一條蛇回家。自己去河邊給牛割草,看到幾個孩子拿著石頭在砸什麼東西,孫二牛好奇就過去看了一眼,發現他們竟然在砸一條小白蛇。孫二牛看了看一旁的蛇蛻,就明白這條蛇為何不跑了,顯然是剛蛻皮,身體正虛弱的時候。
  • 民間故事:河中蛇仙
    這日,村子中的幾個小孩子在河邊摸魚,一個小女兒叫妞妞,妞妞有點小,所以就呆在岸邊,看著哥哥姐姐們玩耍,自己無聊的發呆。小女孩腳步一滑,一不小心掉入了河中,幾個玩鬧的孩子完全沒有注意到掉入河中的女孩,孩子們摸好魚後,見到岸上已經沒了人影,以為妞妞回家了,孩子們帶著捕好的魚歡快地回到村中,村民見少了個人問道:「妞妞呢?」
  • 志怪故事|老翁捕盜
    孫鵬平時所使的一條鐵棍,重百斤左右,依仗自己力氣超過常人,用一隻手將它遞給韓滔,說:「能用它使上百回招數嗎?」韓滔輕飄飄接過來,笑著說:「這如同我家的繡花針,想用它來嚇唬人,不是要讓有識之士笑話嗎?」接著便用手把它揉得粉碎,細鐵片如碎屑一般紛紛落地。
  • 民間故事:蛇人成仙
    民間故事:蛇人成仙清朝順治年間,鳳翔縣北邊的一小村裡,有個叫宋海的孤兒。他父母在他五歲時入山採藥,遭了大難,被狼拖走了。宋海此後就靠著吃百家飯慢慢長大。宋海聰明能幹,稍大一點兒後,就自己到附近的山裡找食。
  • 民間故事:山上有隻金毛狐狸,劉三欲捉來賣錢,隔天夜裡他吃了虧
    行至村頭一棵大樹下時,就聽幾位老者津津有味談論著什麼。劉三湊過身去聽了起來。  「北山上的那隻狐狸,我也見過一次。那毛髮真的鋥亮無比啊!」一個老者言道。  「呵呵!我年輕時候也見過幾次,那隻金毛狐狸一直不走,就守在老槐樹下邊。我看那狐狸應該有些道行了,可別傷它啊!」
  • 民間故事:兩個關於蛇的故事傳聞,情節緊張又刺激,膽小慎入
    關注「有聲民間小故事」,看恐怖鬼故事刺激又興奮,膽小慎入,嘿嘿#扶溝縣有關大蛇的傳聞有成百上千,我也講一下我聽到和看到的兩個有關蛇的故事。倒是有人說這是蛇打的洞窟,也有就是說別的小野獸打的。寺裡先前有一座塔,空心磚蓋的,有幾十米高。在九四年左右,不知道為什麼要把這個塔炸掉。炸的時候,是在夜裡,天剛昏黑的時候。縣裡派人在塔基埋了炸藥,提前把人感到安全地段。當日夜裡,整個西塔寺周邊,橋上,小清河岸上,簡直就是熙熙攘攘,全是看熱鬧的人。
  • 民間故事:巴蛇墳
    說起這座山,遂安縣裡的人都知道,關於這座山的故事也都耳熟能詳,且聽我娓娓道來。只說很久以前在遂安縣外的海裡來了幾條巨大的巴蛇。這蛇身子奇大,專吃人畜,遂安縣的人民深受其害可卻無計可施,只得往遠處搬遷。可搬遷帶的東西多,一日根本走不了多遠,那蛇身子長,不多時便能追上,吃飽了便一溜煙跑了。雖是搬進了山裡卻也還是逃不脫蛇口,人們也沒辦法,只得聽天由命。這些人讓蛇追得怕了,只管沒日沒夜的趕路,趕得累了便在一處平整地方休息,也顧不上弄吃的,只是將帶著的乾糧和水胡亂吃了便倒頭睡覺了。
  • 民間故事:老人救一條母蛇,二十年後蛇夫妻報恩!
    公蛇變成個俊俏書生,化名白雲飛;母蛇變成個花容月貌的少女,化名白水仙。二蛇原本是天上瑤池裡的一對小白蛇,因在天庭裡不準它們倆相愛,便偷偷地跑下凡來,你恩我愛,形影不離,過著甜蜜、美滿、幸福的生活。白雲飛文武雙全,彈得一手好琴。白水仙心靈手巧,能歌善舞。二人經常在天池旁、山谷裡,彈彈唱唱,翩翩起舞,引來山裡的飛禽走獸與它們共歡。
  • 民間故事奇談:吊鬼煞無間道
    「對方見狀竟然飛了起來,一溜煙跑到了準備好的新娘房中,待老嫗趕到時,屋裡什麼都沒有,老嫗本想告訴自己的孫子,但想著明天就是娶親的日子了,便沒有作聲。老嫗派人去請道士,第二天,新娘子進門,並沒有什麼怪事發生,老嫗的心算是放下一半,但此物不除,老嫗心裡總是不踏實,翻來覆去睡不著,去看新娘和孫子,發現兩人正濃情時,便離開了。
  • 民間故事:瓦匠收了主家銀子,執意要砍老槐樹,一條白蛇向他飛去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048期,如果喜歡我的民間故事還請動動您的小手給個關注,謝謝!文/小松王家村,有一戶人家,男主家叫王大潮。王大潮的家住在村子的最北面,在他家後面,有一棵古槐樹。據王大潮自己說,這棵槐樹已經幾百年了,樹幹已經空了,更別說枝葉了。王大潮是放羊的,自他爺爺那輩起,就開始放羊。王大潮在屋子後面蓋了羊圈。
  • 民間故事:寡婦在山洞裡救蛇
    這個月中秋節,王寡婦早早的收拾了一大堆好吃的水果佳餚,打算跟兒子在院子好好過個中秋節,結果收拾完一看,兒子竟然不知跑到哪裡去了,找來找去,還是沒找到,王寡婦想起兒子最喜歡去後山玩,肯定跑後山去搗蛋去了,於是趕緊跑去後山找。結果在後山找了幾轉,都沒找到兒子,這時候,王寡婦發現後山不知道什麼時候多了個山洞,兒子會不會鑽裡面去玩去了?
  • 民間故事:獵人捕捉黃皮子,獸夾子卻總丟失,不聽老翁勸遭了報應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613期,喜歡看故事的朋友不妨給個關注。作者:小田小時候,筆者就經常聽身邊的長輩人講關於黃皮子的奇聞小故事。姥姥說過,她年輕時在家納鞋底時,就曾遇見過黃鼠狼趴在窗戶紙外面。黃皮子見屋裡沒人搭話就跑啦。故事聽得多了,筆者就對黃皮子產生了敬畏之心。黃皮子確實很有靈性,長輩人也說過,別惹它們,別得罪它們。直到今天,我還謹記老輩人的叮囑呢!說了這麼多關於黃皮子的事兒,自然與今天筆者要講的這則民間故事有關。希望大家看過這則故事後,都能有一顆敬畏之心,還有,不要去傷害小動物!
  • 民間故事:孝心郎為母尋藥,途中跌落山谷,屠夫相助母親得以治癒
    今天筆者要講的這則民間小故事便與這道理有關。與筆者以往所寫的民間小故事一樣,故事的主題同樣弘揚正能量:在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應該竭盡所能去幫助他,這對自己也是一件積德的好事。閒言少敘,咱這就開講這則民間小故事:在古時候的褚州城,有一個叫劉生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