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河中蛇仙

2020-12-23 風雲故事薈

明朝信州有一個山村,這個山村有一條河,河水波濤洶湧,一座木橋橫跨河水兩岸,這木橋已經有一百年多年的歷史了,竟然沒有一點腐爛,依舊如新。

這日,村子中的幾個小孩子在河邊摸魚,一個小女兒叫妞妞,妞妞有點小,所以就呆在岸邊,看著哥哥姐姐們玩耍,自己無聊的發呆。

小女孩腳步一滑,一不小心掉入了河中,幾個玩鬧的孩子完全沒有注意到掉入河中的女孩,孩子們摸好魚後,見到岸上已經沒了人影,以為妞妞回家了,孩子們帶著捕好的魚歡快地回到村中,村民見少了個人問道:「妞妞呢?」

幾個孩子很是奇怪地答道:「妞妞沒有回來嗎?」這話一落,幾個村民的臉色一變,迅速向河邊跑去,邊跑邊對幾個孩子喊:「快去村裡喊人,妞妞掉河裡了。」

幾個孩子嚇到了,愣了一會兒,分散開來跑到村子裡挨家挨戶地叫門,不一會,一大群人浩浩蕩蕩地向河邊跑去。

河邊,看著奔騰的河水,許多村民在河水中翻找起來,每個人臉色沉重,幾個小傢伙都嚇哭了,說著也要下去找妞妞,被幾個在河中的大人訓斥住。

一夜過去了,每個人都筋疲力盡,妞妞找不到了,不知道被這河水衝到哪裡去了,在大家滿臉絕望的時候,有人喊道:「妞妞找到了,妞妞找到了。」

眾人連忙向發出聲音的地方跑去,只見妞妞閉著眼睛,一動不動,妞妞這是死了?大家都哭了起來,那人喊道:「哭什麼呀,妞妞沒事,只是睡著了?」

眾人的哭聲戛然而止,一臉不可思議地看著那人,那人答道:「我也是在河中發現妞妞的,妞妞在河裡飄著,不是飄著,就像是有人在拖著妞妞,妞妞才沒有沉到河底。」

妞妞被帶了回去,村子裡幾個老人站在村口看著浩浩蕩蕩的人群問道:「妞妞找回來了嗎?」

幾個人點了點頭,向幾個老人把事情說了一遍,老人們也嘖嘖稱奇,這時其中一個人說道:「我想起來了,不知道你們還記不記得,我們的祖輩給我們講的故事,說原先在河邊發現了一條大白蛇,有幾十米那麼長,當時他也被嚇了一跳,等反應過來,看見那條蛇爬進了河水中,等他回來把這件事說了後,還有許多人找過,卻怎麼也沒找到。」

「哦哦,你這麼一說,我想起來了,我們小時候那河邊有一天不是還打雷了嗎,天上漆黑一片,那閃電直接就是朝著地上打的,後來烏雲散了,我們去看時,見到河邊有很多血。」

「真的是蛇仙顯靈了。等妞妞醒過來問問她,怎麼回事。」這話一落就聽到有人喊:「妞妞醒了。」

許多人圍著妞妞關切地問道:「妞妞,你沒事吧。」

妞妞聽著關心的話語大哭起來,過了一會兒,妞妞開口道:「妞妞沒事,妞妞剛掉到河裡,以為妞妞就要死了,可妞妞看到一條小白蛇,親了妞妞一下,然後妞妞就飄起來了,那條小蛇就在妞妞的身下遊呀遊呀,後來妞妞困了,就睡著了,然後就看到大家了。」

「哎,還別說,每次我們溺水的時候,總會感覺有東西在我們身邊。」

「還真的是蛇仙顯靈呀,既然如此,大家明天給這蛇仙做一尊石像,謝謝它給大家提供保護。」

很久以後,在這個山村的河邊矗立著這麼一尊石像,一條蛇盤臥在石墩上,旁邊的瓜果,貢品每天都是新鮮的。

聲明:本故事屬原創民間故事,不可與封建迷信掛鈎

相關焦點

  • 故事:蛇仙避難老農家
    裡,日照三竿老劉方才轉醒,頭昏腦脹,四肢乏力,只覺得身側有冰涼之物,扭頭一看不由得嚇得面如土色,但見身側盤這一條碗口粗細足有2、3米長的晶瑩剔透的白長蟲徒兒莫怕,我乃太行山中蛇仙,因得罪了天上上仙,被貶謫至人間受苦,因見你為人良善,暫居你家,以避災禍,卻無相害之意。」蛇仙雙目盯著老劉,卻不見嘴巴動。故老相傳,蛇仙、狐仙還有黃大仙寄居人家的我也能發筆小財了。這時候也需要及時的調理。
  • 「狐黃白柳灰」五大仙分別指哪五種動物 北方民間為何崇拜五大仙
    「五大仙」又叫「五大家」或「五顯財神」,分別指:狐仙(狐狸)、黃仙(黃鼠狼)、白仙(刺蝟)、柳仙(蛇)和灰仙(老鼠),民間俗稱「狐黃白柳灰」(或稱「灰黃狐白柳」)為五大仙。對白仙的崇拜,民間說法不一,大部分人將它當作進財、防病的吉祥物,民間傳說的白老太太就是由刺蝟演化的神靈,主要是為人治病,而且精通巫術。舊時,天后宮中曾供奉白老太太的塑像,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毀。1995年由香客捐款重塑,傳說更加離奇。刺蝟4、柳仙(蛇)柳仙,即蛇。人們對蛇仙的崇拜也來自遠古,傳說伏羲和女媧都是人首蛇身的神人。
  • 民間故事:兩個關於蛇的故事傳聞,情節緊張又刺激,膽小慎入
    關注「有聲民間小故事」,看恐怖鬼故事刺激又興奮,膽小慎入,嘿嘿#民間故事#扶溝縣有關大蛇的傳聞有成百上千,我也講一下我聽到和看到的兩個有關蛇的故事。眾人都說,這肯定是蛇仙在塔下修行,留下的蛇蛻。這次塔被炸了,這大仙不知道去哪兒了,會不會回來呢?這件事加工廠的人幾乎都知道,有感興趣的可以問一下加工廠的人,九零後的就不必問了,那時候他還沒出生呢。
  • 民間故事|水中仙娘
    民間故事|水中仙娘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清朝鹹豐年間,湖州靠著大湖不遠有戶人家,一個姓李的木匠住在這裡。這李木匠人生得魁偉雄壯,個子也很高大,長得一表人才。他木匠手藝也很好,但是三十幾歲的人,卻只能一人獨居。主要原因,就是他死了兩任妻子。大家都害怕了,說他這是少見的「男克女」,剋死兩任妻子。
  • 民間故事:蛇人成仙
    民間故事:蛇人成仙清朝順治年間,鳳翔縣北邊的一小村裡,有個叫宋海的孤兒。他父母在他五歲時入山採藥,遭了大難,被狼拖走了。宋海此後就靠著吃百家飯慢慢長大。宋海聰明能幹,稍大一點兒後,就自己到附近的山裡找食。
  • 狐仙蛇仙……東北的仙家們有這麼神嗎?
    很早之前就有了相當多仙家,如狐仙、黃皮子仙、蛇仙……需要注意的是,這些仙家與「妖」不同,修煉有成的仙家是不會害人的,甚至更多的是幫助人。    他們助人的方式就是立堂口,若是保家堂口,便是保家仙,若是出馬堂口,便是出馬仙。這些堂口很容易被人搞混,若是搞錯了,便意味著請錯大仙,非但不能闢邪消災還會引禍上身……總之很玄乎。
  • 老道鬥蛇仙
    這個故事還要從五十年代的東北小山村說起。  張老漢村中有名的老光棍,為人忠厚老實,唯獨有一個愛好那就是平時喜歡喝上幾口,而張老漢最喜歡的下酒菜莫過於蛇肉,什麼油炸蛇肉,什麼燒烤蛇肉。因為張老漢的房子就在西山腳下,所以平日裡並不缺少下酒菜。而張老漢與蛇仙結緣,結怨正是從這時開始。
  • 民間真實妖仙錄·第1輯
    這是姥爺親身經歷的事情……故事三我家在東北,這邊很少有毒蛇。不過老家那邊草蛇和野雞脖子也不少。我老家南面有座小山,名叫虎皮山。說是山,其實很矮。山上也基本就有一些矮爬爬的松樹,多少年就那麼高也不見長。不過這山上有個特產—草蛇。晴天的時候,每次爬山都可以遇到幾十條。都不用細找,他們懶羊羊的在石頭上曬著太陽。
  • 民間故事:寡婦在山洞裡救蛇
    因為村子裡都供養蛇神,所以王寡婦趕緊拿出身上隨身帶的治傷的膏藥給蛇塗上,看那蛇也沒惡意,一動不動的讓王寡婦塗膏藥。給蛇抹好膏藥後,王寡婦繼續往裡面走,突然,一股陰風吹來,王寡婦打了一個激靈,然後她聽到背後一陣嘶嘶的聲音,轉頭一看,發現那條白蛇已經完全好了,吐著一尺長的蛇信子,正朝它爬來,王寡婦剛想跑,那條蛇騰空而起,一口就咬掉了王寡婦的腦袋
  • 靈異故事:「五大仙」又叫「五顯財神」,受民間供奉-殭屍王
    這狐就是狐狸,黃是黃皮子(黃鼠狼)、柳是蛇,白是刺蝟,灰是老鼠。  這「五大仙」又叫「五顯財神」,受民間供奉。老百姓認為它們的靈智最高,也是最容易仙化成精的動物。你要供奉它們,保佑你來年風調雨順。反之捉弄你、報復你,讓你家破人亡,雞犬不寧。  五大仙開了靈,有了智,也分好分壞。
  • 民間護河「兄弟連」
    柏加鎮有支12人民間護河隊發起人獲評2020年湖南省"最美河湖衛士"護河隊隊員們正在巡河。自隊伍成立以來,隊員們每天都會巡河,為守護瀏陽的碧水貢獻民間力量。夜色深沉,瀏陽河柏加鎮柏鈴村段,一束燈光從河灘中亮了起來,並傳出窸窸窣窣的聲響。
  • 從中國古代的「蛇圖騰」談起,追溯「白蛇傳」故事的形成和發展
    「白蛇傳」雖然出名,但這故事的起源在哪裡?為何能引起幾百年的民間共鳴?本文從中國古代的「蛇圖騰」談起,淺析「白蛇傳」的故事形成和發展。一、文化溯源:古代的蛇圖騰和民間信仰白蛇傳的故事主人公是白娘子和許仙,講述了一個人蛇相戀的傳奇故事。1910年,芬蘭人發明了「國際通用民間故事類索引」,簡稱AT分類法,按照AT分類法,白蛇傳應該被列為411型,即美女蛇故事類。
  • 民間故事:巴蛇墳
    嚴州遂安縣南城門三十裡處有一座不大不小的山,按說一座山也沒什麼值得一說的,只是這山下有一塊年代久遠的石碑,石碑上鐫刻著一些古文,多數已經風化磨去看不清楚了,少數幾個字跡也不是常人能認識的,只依稀能認得出巴蛇墳三個字。
  • 出馬仙的蛇家仙到底有什麼法力?
    我無緣無故生了一場大病,整年高燒,怎麼都治不好,後來在年末的一天半夜,我迷迷糊糊看見一條大白蛇鑽進了我的被窩裡,順著我的腿一直往上爬,粗糙的蛇鱗刮的我又疼又癢。我很害怕,但又不敢喊,一整個晚上,我就看著那條大白蛇在我被子裡不斷的鼓動,直到第二天奶奶掀開被子抱我起床,被子一開,尿騷味衝鼻,而那條蛇卻不見了。奶奶照著我的屁股就是一巴掌,問我好好的怎麼尿床了?
  • 民間故事:割草救蛇,竟然跟他回家了,當了家蛇,兒子成蛇王
    孫二牛怎麼也沒想到,自己背了一條蛇回家。自己去河邊給牛割草,看到幾個孩子拿著石頭在砸什麼東西,孫二牛好奇就過去看了一眼,發現他們竟然在砸一條小白蛇。孫二牛看了看一旁的蛇蛻,就明白這條蛇為何不跑了,顯然是剛蛻皮,身體正虛弱的時候。
  • 民間故事:放羊娃遭遇龜蛇大戰,出手搭救烏龜,開了一個月天眼
    麻廣財猛地站起來,循聲找去,沒有找到人,卻發現在亂石叢中,一隻烏龜和一條蛇正在大戰。烏龜笨拙地伸出頭攻擊蛇的七寸,總被蛇躲過。而蛇的身子糾纏著烏龜,蛇頭不住地尋找機會,攻擊烏龜的腦袋。 麻廣財饒有興味地觀戰,烏龜明顯處於下風。忽然,蒼老的聲音又響起,說道:「麻廣財,殺了蛇,你就發財了!」原來是烏龜在說話。
  • 新聊齋|蛙蛇娘子
    妻子教他一個空手捉蛇之法,男子學會後就去捉蛇。在山洞中遇一條巨蛇,也變成美貌女子,帶回家做了妾。農夫名叫餘七,巴中縣人,他長得牛高馬大皮膚黝黑,一口黃牙非常能吃。餘七最愛吃青蛙,經常到田地、河溪、野地等抓蛙,或清蒸油炸或幹炒燉湯,吃法眾多,別人勸他少吃蛙,說青蛙是益蟲,餘七不理會還說:「與你無關」。
  • 民間故事:財與色的誘惑
    民間故事:貪圖財色,食惡果。本文為《民間故事》之第245期,如果您喜歡看不妨給個關注。開場詩:常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吃塹長一智,便是好青年。本期故事咱就圍繞著這幾句話,講一篇發生在過去古代的民間小故事,筆者借古喻今,還望各位看官能從這則民間小故事中吸取教訓。文白咱就不多扯了,這就開講這則民間小故事:在古時候的某鎮子上,住著一個叫「二賴」的年輕人。而鎮子上的人之所以稱其為「二賴」,是因為這年輕人平時好吃懶做,整日無所事事,除了閒逛就是吃喝。
  • 過去西北民間供奉的這種「貓仙」,傳說能往家裡搬運財物!
    「貓鬼神」,是過去我國西北地區民間信仰的一種精怪,有點類似其他地方對狐仙(狐狸)、黃仙(黃鼠狼)、柳仙(蛇)等「保家仙」的崇拜。一般而言,這類精怪屬於亦妖亦仙的靈異,如果有人侵犯了它們,它們就能以妖術報復,使人遭殃;而如果人們敬奉它們,則會得到它們的福佑。
  • 細說東北五大仙家與出馬仙
    先簡單介紹一下,東北五大仙家都包含狐仙(狐狸)、黃仙(黃鼠狼)、白仙(刺蝟)、柳仙(蛇)、灰仙(老鼠),民間俗稱「狐黃白柳灰」(或稱「灰黃狐白柳」)。狐仙狐仙是五大仙家之首,也是唯一被列入十大魑魅魍魎的仙家。狐仙的修為很高,但是數量已經很少了,最被大家熟知的狐仙大概要屬前兩篇推送裡的主角——蘇妲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