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山上有隻金毛狐狸,劉三欲捉來賣錢,隔天夜裡他吃了虧

2020-12-27 網易

  文/小松

  原創故事,抄襲必究!

  北宋年間,黃州附近的一個小村裡住著一叫劉三的年輕人。劉三自幼喪父,與其母相依為命。按理說,如此出身的劉三理當懂事、安穩才是,可劉三卻不然。

  劉三目中無人,不敬老少,年近20歲卻無所事事,整日在附近幾個村子溜達,愁壞劉三的娘。

  

  娘親苦口婆心說盡善言,劉三則不以為然,依舊如此。村中很多人都躲著劉三,擔心他借錢蹭飯吃。

  有一日,劉三的娘命他去隔壁村買把鋤頭,劉三很不情願。後來一琢磨反正也是瞎溜達,去就去吧!

  劉三臨近午時離開家,去了隔壁村。

  他找到王鐵匠家,付了錢後拿著鋤頭就往回走。行至村頭一棵大樹下時,就聽幾位老者津津有味談論著什麼。劉三湊過身去聽了起來。

  「北山上的那隻狐狸,我也見過一次。那毛髮真的鋥亮無比啊!」一個老者言道。

  「呵呵!我年輕時候也見過幾次,那隻金毛狐狸一直不走,就守在老槐樹下邊。我看那狐狸應該有些道行了,可別傷它啊!」

  「有沒有道行咱不清楚,不過那隻狐狸個體碩大、毛髮金黃,要是捉到它賣了這輩子都不愁吃穿了!」

  「你還想捉到它?那狐狸靈得很,人很難捉到它,別想了。」

  

  劉三一聽那金黃狐狸如此值錢便湊上前去盤問道:「幾位老伯,你們說的那隻狐狸如今還在?」

  「據說前些天還有人在北山上老槐樹那見到過,年輕人,你可不要打它主意啊!那沒準是得到狐仙,惹它你就倒大黴了!」其中一位老者好言勸說道。

  「不能!我就隨口問問。」劉三嘿嘿一笑,轉身離開了。

  到了家,劉三就開始琢磨那隻金毛狐狸:「聽那幾位老者說,那狐狸滿身金黃的毛髮,能賣很多錢,何不將它捕來賣掉,我這輩子就不愁吃穿啦,娘也能跟我過上好日子了呀!」

  劉三越想心裡越是衝動,於是他便朝著北上去了。劉三在北山中找了一下午,黃昏即將來臨時,他終於找到了那棵老槐樹。劉三在樹下尋找半天,在樹根旁邊果然有一個洞口。

  劉三彎下腰朝裡面看了一看,黑洞洞的什麼也沒看見,卻聞見一股難聞的臭味。

  「這洞肯定是那狐狸的!回家準備下東西,明日夜裡再來捉它!」想到這,劉三轉身回家了。

  

  翌日上午,劉三就開始準備絲網等獵具。他一直忍到黃昏降臨才扛著這些獵具上了山。走了好一會兒,劉三來到那棵老槐樹下,在洞口下面挖了一道深溝,將絲網埋了下去,又在洞口處設下不同陷阱,遂躲到荒草叢裡等待那隻金毛狐狸。

  劉三等了好久,一直未見那隻狐狸。臨近亥時,月光甚是明朗。此時,洞口處亮起兩盞紅光。劉三愣了一下,趕忙凝神屏氣盯著那洞口。

  一隻體型碩大的狐狸小心翼翼地從洞口行了出來。那狐狸的毛髮正如老者們所言:滿身金黃,鋥亮無比!

  劉三喜出望外,見那狐狸走出洞口,劉三忙用力拉手中長繩。地裡的絲網忽然冒出,纏住了狐狸的右腿。

  那狐狸見勢不妙,用力往旁邊跑。劉三緊緊拽著長繩,口中喊道:「哈哈!我在此地等候你多時,眼下你往哪裡逃!快些認命為我發家吧!」

  那狐狸見掙脫不過,站在原地。眼中紅色一閃,隨即變為藍光。劉三吃驚不已,正要用力往懷裡拽長繩,此時他只覺腦中一片空白,四肢忽然無力,軟綿綿癱坐在地上。

  

  耳中似有聲音在迴響:「我在此修煉幾百年,並未傷及人類。今日你卻自找苦吃,看我如何處置於你!」

  忽然,狐狸毛髮乍起,一根根朝著劉三襲來,將他捆得是結結實實。劉三隻覺渾身被勒得生疼,喘氣困難。

  他見勢不妙,忙跪倒在地向著狐狸不停磕頭,口中乞求道:「我劉三知錯啦!您高抬貴手放我一馬,此後我再也不敢了!我家中還有老母親等我贍養,我死了,我娘如何是好啊?」

  那狐仙聞言愣了一下,隨即收了仙術,一根根金色毛髮返了回去。

  「看你贍養母親份上,我且饒你一命!日後如果你再敢前來打擾我,我不再心慈手軟!還有,回去好生贍養你的娘,不然我替你娘教訓你!」狐狸言道。

  劉三如啄米之雞,頭磕得哐哐響:「我再也不敢了!我定會贍養我娘!」

  狐狸回到洞裡,少頃,劉三恢復原狀。他趕忙起身,溜回了家。

  此後,劉三確實漲了教訓,不再遊手好閒。他在鎮子上找了份營生,對母親甚好。劉三的娘很知足也很欣慰,敗家子終於長大成人了。

  那隻金毛狐狸還常常在北山上出現,但它從來沒傷害過附近村民,而附近的村民也再沒有人去傷害過它。

  

  結語:

  故事中的劉三,因為貪財起了歹意,欲要捕捉狐狸將其賣掉,卻險些丟了性命。後那隻狐狸高抬貴手饒他一次,他從此改過自新,算是得了圓滿結局。

  通過這則小故事,小編奉勸各位:不義之財莫要貪圖,多行善事,人間正道是滄桑呀!

  文中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

  故事來源於民間,目的是借古喻今明道理。還望各位讀者不要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

  如果喜歡我的民間小故事,還請大家點讚、轉發,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小夥不聽勸,執意要捉那隻野狐狸,最終他食了惡果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38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今天給大家講一篇發生在過去大東北某村子裡的一則民間小故事。看過這則民間小故事,希望大夥都能明白故事背後的寓意。今天咱要講的這則民間小故事,與捕殺狐狸有關。
  • 民間故事:他善心救下一隻狐狸,一個月後,家裡來了一位美貌女子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639期,喜歡看故事的朋友不妨給個關注。作者:小田北宋年間,在群山環抱的薊州城外,有一個小村子。小村子背靠青山,前有潺潺流水。每到春日,這裡百花爭豔,鳥語花香,如同一幅美麗的風景畫卷,讓人陶醉於其中。而在這個美麗小村子裡,住著一個叫李廣的年輕樵夫。李廣的父親,前些年得了頑疾,早早離世。
  • 民間故事:老翁去賣碗,半路救了只狐狸,幾日後狐狸助他躲過一劫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609期,喜歡看故事的朋友不妨給個關注。作者:小田今天筆者給大家講一則「白狐報恩」的民間小故事。故事雖小,但寓意卻很深刻。希望各位看官讀過故事後,都能有所啟發。閒言少敘,民間小故事這就開講了:巴蜀十萬大山之中,有一個美麗的小山村。村子不大,但風景卻是很秀美。村子周圍山巒疊翠,樹林茂密繁盛,一條條山路蜿蜒曲折,遠觀如畫一般的美麗。這個美麗山村之中,有一個吳姓老翁。老翁膝下無兒無女,老伴沒得早,家中只有他一人,他以燒制盤碗為生。
  • 民間故事:農戶捉住一隻狐狸,被群狐堵住門口,他大喊:我的雞
    他找來胡郎中給老伴診治,中午留胡郎中喝酒。兩人在酒桌上閒聊時,胡郎中說:「嫂子這個病,是慢性病,治不斷根,年紀越大,發作得越厲害。其實,有一個辦法,能讓嫂子減輕痛苦。」 雲老漢忙問什麼辦法?胡郎中喝了一口酒,砸吧砸吧嘴,指著後山的方向,說道:「山上不是住著一群狐狸嗎?
  • 民間故事:狐狸偷雞,善心婆婆將它救下,幾年後卻是狐狸送走了她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狐狸送終》,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73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咱們來講一篇發生在過去的民間小故事,此故事寓意深刻,希望各位看官都能有所收穫。那麼,咱們閒話不多聊,馬上開講今天的民間小故事!
  • 民間故事:老翁救了狐狸,此後酒菜不斷,他的一句話壞了一樁好事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057期,如果喜歡我的民間故事還請動動您的小手給個關注,謝謝!文/小松古時候的濟南府,城外住著一個王老頭。王老頭這個人心善,喜歡幫助別人,村裡人都很敬重他。不過,王老頭有一個毛病,就是嘴快。通俗點說,就是心裡存不住事兒,啥話都愛跟別人說,有些愛顯擺。村裡人都知道他這個毛病,但他從不說別人的壞話。
  • 民間故事:總兵殺狐 - 農村老爺爺講故事
    清朝的時候,保定府有個姓劉的總兵,他非常勤政愛民,作戰勇敢,死在他手下的匪兵有幾百人,他經常外出剿匪不回家。他有個公子叫劉義,十八歲,被狐狸精迷住了。事情是這樣的,一天晚上,劉公子正在書房讀書,突然不知從哪裡來了一位女子,生得美麗無比,貌似天仙。
  • 聊齋故事|少年被狐狸纏住生病,來的三個捉妖道士,竟是狐狸變得
    他對少尹說:「早就聽說您兒子病了,還沒好,我能看看您兒子的病情嗎?」少尹急忙把他請進來,讓他看看兒子的病。王生一看見他兒子,大吃一驚,皺著眉說:「這孩子是被狐狸纏上了,必須趕緊治療,不然會越來越重,危及生命啊!」少尹於是就將高生的事兒告訴他了。王生一聽,哈哈大笑道:「你難道不知道高生是狐狸嗎?真是害人不淺啊!」
  • 民間故事:一條魚總在老翁腳下遊,他卻不理會,可村裡漁夫倒了黴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607期,喜歡看故事的朋友不妨給個關注。作者:小田身邊老人們常說,天底下沒有白來的好事。尤其是一些出乎常理的便宜更不能去佔,一定要保持警惕,分辨是非,這樣才不會因小失大。老理兒雖然常說,但還是有很多人為了佔小便宜而吃了大虧,就像今天筆者要講的這則民間小故事一樣,這則故事就是在告誡大家:事出反常必有妖,有些便宜佔不得!閒言少敘,民間小故事這就開講了:曹州的某個村莊北面,有一條大河。河面很寬廣,每到汛期河流湍急,河面上漲,在此捕魚、釣魚的人很多。
  • 民間故事:樵夫和報恩鳥
    閒暇之時,劉羽還會去山上砍一些柴,自己留一部分,去鎮上賣一部分。換來的錢,補貼一下日常的生活開銷。一日,劉羽像往常一樣進山砍柴,嘴中哼著不知名的歌,一步一步的向山上趕去,路過一條小溪邊,看著河裡的魚蝦螃蟹,好久沒有吃過肉的劉羽,口水都快流出來了。
  • 民間故事:單身男子從山上背下一個少女,卻將老娘背上了山​
    王鐵錘雖然憨,但是他並不傻。他只知道有便宜不佔是傻子,王鐵錘心裡樂開了花,嘴裡滿口答應著說好。兩人一同往山下走,走到半路的時候,女子說自己腳疼,讓王鐵錘背他。古時男女授受不親,王鐵錘正在遲疑,女子一下跳到王鐵錘的背上,嘴上輕聲道:「走吧,相公。」 就這樣王鐵錘背著女子到了家,孫氏一開門見了先是大吃一驚,心想自己的傻兒子是不是拐的別人家閨女,王鐵錘把來龍去脈一說,孫氏也很開心。三個人吃了晚飯,孫氏提議讓女子和自己睡一屋,女子也答應了。
  • 民間故事:老人不但救了狐狸,還供奉它為保家仙
    本文是《民間故事》第13期,若您也喜歡民間故事,不防留個關注,方便日後交流!從我記事起,就知道我家堂屋裡掛著一張狐仙的畫像,供奉著一個狐仙,而且我奶奶對這個狐仙十分的尊敬。我那時候小,只是覺得那畫上的人,和我周圍的人長的不一樣,具體為啥會這樣?
  • 故事:丈夫離世後,妻子經常看到一隻狐狸,夜裡夢見狐狸開口說話
    (原創民間故事,圖片來源於網絡)多年前,小山村裡有對夫妻,丈夫名叫大貴,妻子叫阿英,兩人成親十多年了,矛盾越來越多。她心裡經常想到的,竟都是大貴對她的好:看她疲累的時候,大貴會為她揉肩捶背;有什麼好吃的東西,大貴也捨不得吃,全都留給她吃……想到大貴種種的好,阿英不禁倍感自責,她恨自己不該總對大貴發火撒潑,一次又一次傷大貴的心!可是,大貴已經死了,後悔又有什麼用呢?
  • 民間故事:狐仙化孝子
    從前有一個姓劉的莊稼漢,四十來歲才娶妻生子。因為是老來得子,劉老漢兩口子對兒子特別疼愛,還給他取了個名字叫劉能。這劉能並不像他的名字所寓意的那樣無所不能。這小子從小在家過慣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不孝子的惡名很快就傳遍了十裡八鄉,劉能不以為恥,還反以為榮,到處吹噓炫耀:爹媽給自己孩子掙錢供他吃,供他用,那是天經地義的事,哪有成天想辦法把兒子攆出去讓他自己謀生的道理呀!劉老漢估計兒子是沒救了,只能自暴自棄,悔恨餘生了。
  • 民間故事:對狐狸的愛心有異,姐弟倆的回報不一樣,弟弟:真公平
    獵物都馱在馬背上,其中有一隻狐狸,受了重傷,不住地發出哀鳴。金娥躲在門後偷看,只見狐狸渾身血跡,垂著頭,閉著眼,看樣子傷得不輕。她趕緊派五歲的兒子去把胥書香叫進去,說道:「我看那隻狐狸怪可憐的,你去和農舉人說說情,買下來放生。」 胥書香不耐煩地說:「姐姐,你真是善心泛濫,一隻垂死的狐狸,死就死了,有什麼好可憐的?
  • 民間故事|狐仙神丹
    陳家村有個不成文的風俗:哪家有生了重病的人,沒錢治或者治不了,就抬到山上的山神廟裡。說得好聽點,是祈求山神保佑,說不定會出現奇蹟,其實說白了,就是把病人拋棄了。幾十年來,送到山神廟上的,大多是生了重病的老人,畢竟如果是青壯或者孩童,哪家也是捨不得的。
  • 民間故事:狐仙祝香兒
    民間故事:狐仙祝香兒資州有個叫吳志的秀才,在村裡開館授學,將就著混日子。秀才雖不算富貴,可他也自認為是上等人。之前常有媒人上門說親,他卻始嫌村裡女子粗俗蠻笨,配不上他,一個也不答應。一晃幾年過去,吳志的父母相繼去世,他的婚事還沒有著落,因為他性子孤傲,村民們也漸漸疏遠他,到最後竟連學生也沒一個了。
  • 民間故事:老翁害了兩兄弟,夜裡紅面人來敲門,一個月後他沒了命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589期,喜歡看故事的朋友不妨給個關注。
  • 男子山上遇到只罕見兔子,好奇捉回家,朋友的話讓他心酸不已
    國外的一位男子就在去山上野營的時候,在山上是遇到了一隻長得非常奇特的兔子,那隻兔子的頭上和臉上好像是長了一些奇怪的角,看起來是非常與眾不同。    男子還以為這隻兔子可能是什麼特殊的品種或者是變異的,於是就想把它給捉回去養,讓身邊的朋友開開眼界。於是他就設法把那隻兔子給捉了回去。
  • 民間故事|鞋匠半夜歸家,墳坡上捉回一隻兔子,一年後變大富豪
    民間故事|鎮魂釘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多年前,湖州有個鞋匠名叫曲秀,每天走村竄鄉的四處補鞋。這活兒,說不辛苦那是假的,每天起早摸黑,經常半夜還在回家路上。一天晚上他借著月光,正走在回家的山路上,看見前面有一長裙女子,身材似乎很好,大約是個美人,不疾不慢的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