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悲催的師團長,在日本投降的當天,被自己人打死了

2021-01-12 舊書卷裡的長安

在二戰時期,師團長是日本軍隊中的高級編制,相當於我國的中將軍銜,可以稱得上位高權重。在整個抗日戰爭時期,只有兩名日本師團長戰死於中國,可見想要殺死這等級的軍官不是一件易事。

但有一位日本師團長卻死得比較有趣,明明天皇都已經決定要投降了,他卻在詔書宣讀前不久被人打死,且還是在日本本土被自己的手下打死!

死在中國戰場的兩名日本師團長

他的名字叫做森赳,當時是近衛第1師團師團長,主要職責是負責日本天皇安全、警備宮城,也可以理解為古代的御林軍。

按道理來說這樣的人必然是深受信賴,旁人巴結還來不及,為何會遭遇不測?其實這要從日本投降說起。

森赳

其實一直以來日本國內對於戰爭的態度就分為兩派,一方是想無腦打下去的主戰派,另一方沉穩派則是抱著見好就收的態度。

開始日本的侵略戰爭很順利,因此主戰派掌握了話語權,但隨著戰事焦灼,沉穩派慢慢又佔領了上風。隨著美軍參戰,局勢變得明朗,日本的最高統治者裕仁天皇決定投降。但這個投降的過程並不順利,主戰派仍不願放棄,叫囂著「一億玉碎」。

海外的主戰軍隊不想放下武器,本土的主戰軍隊得知天皇要宣告投降的消息後更是直接發動政變,史稱「宮城事件」。

宮城事件

1945年8月14日上午,裕仁天皇宣布會在第二天通過廣播向全世界宣布無條件投降,命令陸軍大臣阿南惟幾和梅津美治郎來處理投降事宜。

頑固主戰派代表畑中健二、椎崎二郎等人得知消息後立馬開始實施他們的政變計劃。他們的目標是控制住天皇、宮城,銷毀掉放送帶,絕不接受無條件投降,就當這一切沒發生過,繼續跟盟軍死磕。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畑中等人先是去拜訪了陸軍大臣阿南惟幾與總參謀長梅津美治郎,得到的卻是冷遇和拒絕。

後又去拜訪東部軍司令田中靜一,同樣沒得到支持,反而被臭罵一頓。這些人沒想明白,在他們心裡明明這是為了天皇著想,大臣們為何就是不願意?

到最後也沒去多想了,他們決定自己單幹。

主戰派

8月15日凌晨,離天皇宣告投降只剩半天時間,畑中等人去見了最後一位軍官:近衛第1師團長森赳。因為近衛第1師團的職責就是保護宮城,拿下了這個師團也就等於控制住了天皇。

森赳是一名老派軍人,只會服從天皇的命令,面對氣勢洶洶的畑中等人始終不給肯定的答覆,最後說了句「我會到明治神宮參拜後再做最後決斷」。

在畑中等人聽來這句話完全就是去告密,加上時間緊迫,不能再等了。

畑中突然拔出手槍對著森赳就是一槍,森赳倒地後,上原重太郎還用軍刀上前斬殺。同在一屋的森赳妻弟陸軍中佐白石通教,也被亂刀砍死。

畑中開槍

森赳及妻弟算是死得稀裡糊塗,但畑中知道自己接下來該要怎麼做,他們偽造了師團長命令,讓負責皇居警備的近衛師團步兵第二聯隊出動,迅速控制了宮城。

同時,政變軍人還衝到廣播會館,企圖銷毀放送帶,阻止天皇的終戰詔書播出,不過因為放置的地方隱秘,放送帶一直到最後都沒有被找到。

與此同時,近衛師團的上級組織——東部軍司令部得知了政變的消息立刻行動,調集軍隊的同時,司令官田中靜一親自到達政變地點大聲向士兵宣布師團長已被害、命令是假的。

頂級上司的到來,讓參與政變的近衛師團毫無戰心,紛紛放下武器。

這場政變說大也不大,畢竟人數就那麼多。說小其實也不小,畢竟差點改變了歷史。最後交代一下政變相關人員的結局。

首犯畑中健二和椎崎二郎在被捕前,坐在皇居二重橋前的草坪上飲彈自盡;斬殺森赳的上原重太郎切腹自殺;東條英機的女婿古賀秀正在森赳的棺材前切腹自殺。

而被他們拜訪過的陸軍大臣阿南惟幾切腹自盡;就連平息政變的東部軍司令田中靜一也切腹自盡。

最可憐的估計就是森赳了,他明明只是忠於天皇,卻在本土被自己的下屬殘殺,落得挨槍又挨刀的境遇,真是夠倒黴的。

相關焦點

  • 日本投降當天,他剖腹自盡,被日本人稱之為「日本最後一位武士」
    中國一直有句古話叫做「文死諫武死戰」,意思是說在朝堂之上,身為臣子,最光榮、最榮耀,也是最能體現出自己身份和氣節的死法,就是文官為了堅持正義而不惜以生命之危來進諫,而武將則是為了戰爭能夠勝利不惜犧牲生命來奮戰,以此來體現自己身份特徵和氣節的,所以古往今來,那些文官武將紛紛以此為最高殊榮。
  • 他是日本最後一個武士,曾打敗抗日名將薛嶽,日本投降當天切腹自殺
    在所有的日軍高級將領中有一個人叫阿南惟幾,他出生於東京,從小就練習劍道,擁有不俗的造詣,在初中二年級的時候,他父親將11師團長乃木希典請到家裡做客,乃木希典在日本軍界擁有很高的名望
  • 日本師團長是什麼級別的官?
    一般情況下,我們在看影視劇的時候所看到的侵華日軍高級軍官大多是師團長、旅團長、聯隊長之類,而師團長的軍銜通常為將官軍銜,那麼歷史上日軍在二戰時期的師團長到底是怎樣的一個軍職?二戰日軍的師團編制雖然說日軍的師團編制最初是仿照德國整編師的編制而誕生,但實際上一個師團跟其他國家軍隊編制中的軍級單位差不多是一個等級,甚至是集團軍。因為二戰時期日本陸軍的一些甲級師團在軍隊人數上一度達到了3萬人次,已經是其他國家一個軍乃至以上的數量了。所以說日本的師團長其官職的大小,基本上是其他國家的軍級以上單位指揮官的級別了。
  • 衝繩戰役尾聲:想投降的日本兵被自己人打死,女人則被享用後殺害
    衝繩,一個美麗的地方,這裡有著據說是全日本最美的海。但這塊美麗的地方,卻偏偏見證了二戰末期最慘烈的戰爭之一「衝繩戰役」。這場戰役發生在美國與日本之間,歷時近三個月,最終美軍獲勝。這場戰役使島上十萬平民慘遭殺害,但令人不齒的是,這些平民絕大部分並非遭到了美軍的屠殺,而是死於日軍自己人之手。
  • 二戰日軍最倒黴的師團長:先被部下打一槍,又被軍刀砍死
    能當師團長的,都是資深的老狐狸軍官,由天皇親任,一般為中將軍銜。抗戰中,日軍有兩個現役師團長被中國軍隊擊斃。一個是第114師團師團長沼田德重中將,1939年在山東中了遊擊隊伏擊,傷重斃命;一個是第15師團師團長酒井直次中將,1942年浙江蘭溪被國軍的地雷炸成重傷斃命。
  • 日本歷史大片《日本最長的一天》,日本投降的當天發生了什麼
    《日本最長的一天》講述了在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爆炸後日本於1945年8月15日的今天無條件投降。電影由知名導演原田真人(Matoto Harada)改編自日本歷史學家半藤一利1963年原作書籍《日本最長的一天》, 岡本喜八導演,大明星三船敏郎出演主角「陸軍大臣阿南惟幾」,電影雖有藝術加工但基本上符合歷史的大事件。
  • 抗戰期間的日本軍刀:軍官人手一把,飛行員也有,投降時全要交出
    【圖為日軍飛行員也人手一把軍刀】日本軍刀製作精良,馳名中外,二戰期間,日本軍刀產量很大,多達幾十萬把,絕大部分為陸軍軍官佩戴,不僅鋒利異常,更是榮譽的象徵。不過日本軍刀的歷史倒不長,明治維新後才出現自己的制式軍刀。
  • 抗戰期間,日寇的師團長相當於我軍什麼職位?
    在二戰期間,侵略了很多國家,最終和美國爆發戰爭的日本,為了實現自己的野心,再次展現了它的本性。 它把自己的國運拿出來賭,而且為了贏得這次的勝利,幾乎動用了日本全國所有的青壯年男子,所以在最高峰的時候,軍隊總數超過千萬。即使在1945年被迫投降的時候,仍然擁有700萬大軍。
  • 從盧溝橋殺到老河口,抗戰老兵親手打死一個師團長,至今都默默無聞
    得知鬼子投降的消息後,我跪向盧溝橋的方向嚎啕大哭!勝利來得太不容易!現在想想,就像是一場夢一樣。」70多年過去了,抗戰老兵胡利東回想起當年的經歷依舊哽咽不已…… 胡利東回憶道:「當時我們的武器很落後,大炮很少,坦克也沒有一輛,更沒有飛機支援,但面對日本鬼子沒有一個人退卻!」
  • 日本投降儀式的真實細節:鬼子剃光頭,應欽腰媚骨,崗村沒獻刀!
    投降席上有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駐華日軍總參謀長小林茂三郎、副總參謀長今井武夫等7人。盟軍將領有美軍麥克魯中將、柏德勒少將,英軍海斯中將等。在此之前的8月21日,在湖南芷江,作為日本侵略戰爭主要戰場的中國,舉行了中國對日本的受降儀式。至此,標誌二戰以法西斯軸心國的徹底失敗和反法西斯同盟國的徹底勝利而告結束。中國人民經過14年浴血犧牲和艱苦戰鬥,迎來了抗戰的勝利。
  • 紅24師戰史:師參謀長龔楚,殺害團長當「投名狀」,投降粵軍
    團和獨立1團、教導1團合編紅24師,師長周建屏,政委楊英,下轄第70、71、72三個團共4000餘人,其中70團長由周建屏兼任,71團長史猶生(又名石友生,1935年犧牲),72團長李天柱(1935年犧牲)。
  • 抗戰偽軍超過500萬,五千年最無恥的一幕?日本人說哪有這麼多?
    偽第2方面軍第4軍兵力只有6000人,偽警衛第2師為2000人,汪偽第2軍才7000人。在東北的偽滿軍第2軍管區7700人,第3軍管區7400人,第4軍管區7200人等等。 而且很多人都是被迫參加偽軍,偽滿資料系列-偽滿軍事記載:日本顧問曾經說;滿軍太糟糕了,既不能作戰,又不能信任,不過只起個儀仗隊的作用。
  • 這場日本投降籤字儀式,洗淨了這些年對國家的奇恥大辱!永遠不能...
    1945年9月2日上午,日本投降籤字儀式在位於東京灣的美國「密蘇裡」號戰艦上舉行,日本代表正式向盟國籤署投降書,中國代表團團長徐永昌代表中國籤字,對這一歷史瞬間,次日的《大公報》報導:「這籤字,洗淨了中華民族七十年來的奇恥大辱。這一幕,簡單、莊嚴、肅穆,永誌不忘。」
  • 日本軍隊的師團長到底是什麼級別的官?
    甚至不少觀眾居然信以為真,眾所周知,有些時候謊言重複一千遍之後就會變成某些所謂的正確的道理,有些時候,以訛傳訛的多了,卻讓人越來越遠離事情的本來面目了。 蔣介石、陳誠都是一時人傑,他們言之鑿鑿:一個師,遠遠不是日軍甲種師團下的一個聯隊的對手,單獨的師和旅等作戰單位是不要想了,那如果派上大量的軍呢,聯合作戰呢——忻口戰役,完全符合這個要求:國府動了血本,大調兵,一口氣整了11個軍,按照國軍的正常編制,換算下來達到25個師,而日軍參戰兵力為1個師團,結果是——國軍崩潰,大敗……
  • 二戰日本投降後,一日本女子和32個日軍被困島上,揭開人性黑暗
    我們都知道在日本投降之後,許多日本人就從中國還有其他國家回到了日本,但是我們今天講的這個故事裡面有32個日本兵在日本投降之後,依然不接受這個事實,並且在一座島上和一個女子生活了7年,期間還發生了許多事情讓我們看到人性的陰暗,故事還要從一個比嘉和子的女子開始講起
  • 投降這麼難嘛?8·15日本投降前夜的劇變,叛軍一度攻入皇宮
    日本海軍同日本陸軍不同,日本陸軍完全繼承了明治以來的封建餘毒,日本陸軍是日本最反動的勢力,是日本法西斯的大本營。而海軍因為學英國,所以封建餘毒較少,海軍將領也較為開明。換句話說,陸軍將領一般腦子直,性格頑固,認死理,一條道走到黑;海軍將領則比較圓滑,看的懂事實,知道隨機應變。7月17日,首相鈴木貫太郎接到《波茨坦公告》後就「感到為難」。
  • 【8.15】日本投降前後的四個片段
    沒人再願意賭,美國是不是還有第三顆,乃至更多的原子彈。「該不該投降」的議題,迅速被切換到「該如何投降」。但爭吵還在繼續。阿南惟幾依舊堅持,必須「有條件投降」,其中包括:「日本戰犯由日本自己處理」,「盟軍不能進入日本本土」等等。在日本內閣的眼中,軍方的這種要求簡直是痴人說夢。你們還有什麼籌碼去討價還價?
  • 日本最悲催的不是王室公主,而是她們下嫁的男人
    導語:日本最悲催的不是王室公主,而是她們下嫁的男人現在世界上還有很多君主制國家,距離我們最近的日本就是其中之一
  • 史海鉤沉|圖說日本投降始末
    「日本投降矣!」1945年8月15日出版的《大公報》用這樣五個醒目的大號黑體字和一個感嘆號報導了當天全世界最重要的消息:日本正式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東方主戰場,時間最早、歷時最長、戰場最廣闊、損失犧牲最慘重,但牽制日軍兵力最多、殲敵人數也最多。這諸多「最」,無不浸著奮鬥的血雨,無不映著國殤與家痛。         這是一段我們無法忘記的歷史,它印刻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
  • 一人打死13個日本鬼子,怎麼做到的?抗日老兵這個動作說明了一切
    好久沒寫我們最可愛的人了。這是因為最近在忙著出版一本關於日軍的書。說實話,感覺還是寫我們自己的抗日老兵接地氣,那種豪邁、艱苦、卓越,和戰後對人生的思考,讓混沌如我的年輕人,一下能變成洞破紅塵的明眼人。但2個哥哥不想當兵,趁人不備溜了。這就輪到老三去「頂包」了。1937年陰曆二月十五,20歲的小向就這樣被鄉公所「抓去」,經新兵訓練後,成為99軍99師417團的一個勤務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