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秦檜這個名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大奸臣,因為害死了抗金英雄嶽飛而被千古唾罵,秦檜的名字也遺臭萬年。可以說,他與嶽飛兩人之間的差別可謂是判若雲泥,一個受人敬仰膜拜,一個則受人唾罵遺棄。時至今日,還保留有秦檜給嶽飛下跪的雕像,讓人看後忍不住想伸手去扇秦檜的耳光,但是最近,很多人都在為秦檜「洗白」,甚至有人翻出秦檜死前留下的一封「遺書」,以此來證明嶽飛死因的真相,並非與秦檜有關,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北宋末年,即公元1126年,靖康之亂爆發。次年,金軍攻入東京,俘獲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及大批趙氏、後宮妃嬪、貴卿、朝臣等三千多人,押解北上。這一事件是北宋亡國的標誌,也是北宋趙氏的一大恥辱。而身為南宋軍事將領的嶽飛更是感到無比恥辱,他出於忠君和收復失地的原因毅然開始為南宋皇帝高宗趙構扛起反抗金朝的大旗,並且取得了節節勝利。可宋高宗不但沒有感激,褒獎英雄嶽飛,反而以12道命令讓嶽飛班師回朝,等候審問。
原來偏安一隅的趙構並不對嶽飛的勝利抱有希望,他甚至認為嶽家軍很可能全部戰死在沙場上,於是自己只想佔據一隅,不顧他人死活。另一方面,躊躇不定的宋高宗聽信朝中奸人的讒言,愣是將在抗金鬥爭中取得接連勝利的嶽飛召回,並且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其殺害,嶽飛的家人也被流放到了嶺南。而這個幕後暗中作梗的人正是秦檜。於是,很多人都覺得是秦檜結黨營私,斥責異己,故意陷害嶽飛,令嶽飛蒙冤而死的,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近些年來,隨著一封秦檜「遺書」的出現,讓人們又重新認識了這個人,並開始猜測歷史的真相。原來人們在秦檜的遺書上看到了許多他告誡子孫的話,讓他們不要貪圖財富和權力,最好都遠離政治。甚至在遺書中還出現了「受命汗青」、「羞愧萬年」等字眼。根據專家的考證,這份遺書是在嶽飛被殺的第三年(即1145年)由秦檜寫下的,或許這時候的他就已經開始後悔了。與此同時,秦檜還在遺書中道出了嶽飛死因的真相,那就是自己親手害死的,並且把全部的罪責都攬到了自己身上。
可是如此一來,許多人就不免感到疑惑:秦檜是不是為了給趙構背鍋,而在故意攬責呢?首先,嶽飛「迎回徽宗欽宗二帝」的口號,就深深刺痛了趙構的心。即便秦檜不從中作祟,趙構也是要除掉嶽飛的。其次,這封遺書寫於嶽飛死後第三年,言語間除了深深的自責,還有他對整個政治生涯,乃至朝廷的失望,可見他這麼做也是有苦衷的。最後,秦檜原本是一位飽讀詩書的人,他也想匡扶社稷,安定天下。由於是在金國時表現出來的氣質更是令人折服。因此,小編覺得,秦檜或許只是個執行者,而趙構才是那個真正想要置嶽飛於死地的人。
眾所周知,嶽飛是民族抗金的大英雄,而如果趙構想要殺嶽飛的話,毫無疑問他就是一名昏君,為了不承擔這樣的罵名,趙構肯定要找了一個替罪羊,來讓這個人來擔負所有的罵名。因此,我們從秦檜臨死前寫下的這封「遺書」中可以看出,他不斷提醒自己的後人,要求他們一定要堅定立場。自己祖先做的這件事的確不對,如果後世人議論或者責罵他們一定不要和這些責罵的人理論。但無論如何,秦檜都不會感到後悔。在國家大義面前,他做了讓人唾棄的奸臣。時至今日,在嶽飛的墓園中,還築起著秦檜的下跪石像,人在做,天在看,秦檜也終究逃脫不了歷史的拷問。對此,你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