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嶽飛遇害整個過程,「風波亭」一場震驚世人大陰謀

2021-03-02 歷史揭露

秦檜和他的黨羽,為了置嶽飛於死地,拼命羅織「證據」,然後深文周納,編造了幾條「罪狀」。

一是說,幾年以前,嶽飛第一次作節度使時,曾對人誇耀說:「32歲上做節度使,自古少有!」而在這個年歲上做節度使的,只有開國的太祖皇帝。嶽飛膽敢與太祖皇帝相比,這分明懷有很大的野心。

二是說,嶽飛從部城退師時,曾問部將:「天下大事究竟怎麼辦呢?」張憲回答說:「在於將軍處置罷了!」這分明是大逆不道,企圖謀反的話語。

三是說,當嶽飛聽到張俊等兵敗塗州的消息後,曾對部將說:「國家今天的處境真是不得了,官家又不修德!」這豈不是有意動搖人心,指斥皇帝嗎?

嶽飛的冤獄,震動了朝野。百姓們一批又一批湧向大理寺,要求釋放嶽飛。朝廷上的一些正義之士,也紛紛上書,為嶽飛仗義執言。

韓世忠雖已罷去樞密使官職,仍前往質問秦檜:「要定嶽飛罪,究竟有何證據?」

秦檜含糊其辭地回答說:「嶽飛給張憲的書常,內容雖不清楚,但這樣的事情,莫須有!」

韓世忠氣憤地對秦檜說:「相公,你這『莫須有』三字,怎麼能使天下人心服呢!」

1141年,宋朝終於和金籤訂了辱國喪權的「盟書」。

嶽飛的案子,由於朝野的反對,一直拖延未決。時間慢慢推移,不覺到了臘月二十九,眼看新的一年就要來臨。

秦檜一個人悶悶不樂地坐在書房裡,手裡拿著剛吃剩下的柑子皮,下意識地用指甲在上面來回畫個不停。殺嶽飛吧!沒有證據,民情洶洶,難以平服;不殺嶽飛吧!金方又不答應,萬一兀朮藉口翻臉,那更不得了!

正在這時,秦檜的老婆王氏警告他說:「你做事真太不果斷!你豈不知道,捉虎容易放虎難啊!」秦檜在他老婆的提示下,恍然大悟,立即寫了一張紙條,命親信送到大理寺。

万俟等奉命匆匆上書,奏請將嶽飛處以斬刑,張憲處以絞刑,嶽雲處以徒刑。

趙構接到奏章,當時就提起硃筆,批道:「嶽飛特賜死,張憲、嶽雲並依軍法施行。楊沂中監斬。」

臨刑前,万俟等最後一次提審嶽飛,企圖讓嶽飛在他們炮製的「供狀」上畫押。

嶽飛知道自己面臨最後時刻,卻視死如歸,昂然轉過身來,取過筆,在供狀上寫了個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隨即,端起酒杯,飲下了毒酒。

除夕之夜,北風呼嘯,漫天大雪。累建奇勳、年僅39歲的嶽飛,終於被逼喝下了趙構「御賜」的毒酒!

張憲、嶽雲被押赴在市曹,斬首示眾!曾經馳騁沙場的英雄們的滿腔熱血,沒有灑在長城內外,沒有灑在萬裡沙場,卻灑在臨安西湖,灑在昏君、奸臣銀燭華筵、慶賀昇平的歌舞聲中!

風波亭是南宋杭州大理寺獄中的亭名,在這裡留下了震驚世人的大陰謀:宋高宗趙構聽信奸相秦檜讒言,誣陷嶽飛謀反,一代名將嶽飛及其兒子嶽雲、部將張憲在風波亭內被殺害。「還我河山」永駐人間

嶽飛被害後,獄卒隗順冒著生命危險,將嶽飛遺體背出杭州城,埋在錢塘門外九曲叢祠旁。

為了日後辨識,隗順又把嶽飛身上佩帶過的玉環系在其遺體腰下,還在墳前栽了兩棵橘樹。隗順死前,又將此事告訴其兒,並說:嶽元帥精忠報國,今後必有給他昭雪冤案的一天!

相關焦點

  • 嶽飛之死:嶽家軍做大做強,嶽飛涉及了朝廷政事
    嶽飛,對於通曉中國歷史,或熟讀小說《說嶽全傳》的人都清楚,乃南宋時期抗金名將,有許多頭銜可以套在他身上,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以及詩(詞)人、書法家,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一代抗金名將,於1142年1月,以莫須有的罪名,與長子嶽雲、部將張憲一同遇害;儘管在宋孝宗時,嶽飛被平反昭雪。
  • 嶽飛之子嶽雲23歲蒙冤慘死,留下兩子一女,有何結局?
    紹興十一年,一代忠臣名將嶽飛,在監獄中去世。這位一生報國為民的大將,沒有死在將士最好的歸宿戰場上,而是死在了陰謀算計下的陰暗牢獄之中。
  • 嶽飛被陷害之後,他的妻子,以及家人後來怎樣了?
    嶽飛一生兩任妻子,第一任因變心改嫁,第二任李娃,與嶽飛鶼鰈情深嶽飛第一任妻子因為長年不見夫君,而變心,最後嶽飛放歸她自由,但是這任妻子留下嶽雲、嶽雷兩兄弟。第二任妻子李娃,與嶽飛鶼鰈情深,而且李娃特別能吃苦,一生追隨嶽飛於軍旅,時常還為嶽飛出謀劃策,令嶽飛刮目相看。李娃出生漁家,深明大義,是被公認的好媳婦。她與嶽飛結合後,生下嶽霖、嶽震、嶽靄(嶽霆)。
  • 揭秘:史學大家們談起宋高宗都說「嶽飛必死」,這是什麼邏輯?!
    4月,嶽飛軍權被剝奪調為所謂樞密院副使一職。8月,就這「樞密副使」的破職也被罷免!10月,以「謀反」之罪將嶽飛投入大理寺大牢(今天的杭州小車橋附近)。審訊期間,嶽飛義正詞嚴。他們為了儘快讓「謀反」之罪坐實,對嶽飛百般折磨,嚴刑拷打。
  • 黃柏霖警官:嶽飛將軍的最後一句遺言!
    嶽飛他本身是佛門的三寶弟子,他的師父是誰呢?他師父是南京道悅禪師,道是佛道的「道」,悅是愉悅的「悅」、喜悅的「悅」,道悅禪師。這個道悅禪師修得非常好,他是鎮江金山天江寺的開悟禪師,嶽飛的師父就是他。
  • 南宋「中興四將」之首嶽飛,被陷害遭九名嶽家將背叛,這是為何?
    回到京城不久後,嶽飛就被奸臣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冤死在風波亭中,一代名將從此與世長辭,世間再無可尋。 他在宋高宗的指示下,和金國大將完顏宗弼籤訂了喪權辱國的《紹興和議》,南宋向金國稱臣、納貢、割地,成為世人眼中苟延殘喘的弱國。
  • 盤點嶽飛麾下8大猛將,楊再興僅排第四,嶽雲排第三
    他旦夕勤學苦練,可謂文武雙全,大有乃父之風。嶽雲身先士卒,率背嵬軍騎兵衝撞敵陣,挫敵銳氣,又反覆衝殺,為這場重要的主力決戰獲勝立下大功。郾城大敗後不久,金軍獲得增援,以十萬眾改攻潁昌,嶽家軍守軍約三萬。嶽雲率軍在金軍陣中來回衝殺數十次,殺得人為血人,馬為血馬。
  • 嶽飛:精忠報國,可惜國不是君,君不是國
    嶽飛一路北上,殺得金國人鬼哭狼嚎,讓他們也明白了:中原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地方,不僅人才輩出,而且都是忠君愛國。嶽飛很快就收復了中原的大部分地區,比如現場的河南省,山西省等地。很快「嶽家軍」的威名大震,嶽飛也成了當時最有名的抗金將領。
  • 嶽飛的最後一句遺言:「後悔沒有聽道悅禪師的話.」
    所以跟嶽飛有關,我就提出來跟各位分享,這在一般的典故裡面,是找不到的。嶽飛他本身是佛門的三寶弟子,他的師父是誰呢?他師父是南京道悅禪師,道是佛道的「道」,悅是愉悅的「悅」、喜悅的「悅」,道悅禪師。這個道悅禪師修得非常好,他是鎮江金山天江寺的開悟禪師,嶽飛的師父就是他。那嶽飛被秦檜下十二道金牌,限他從朱仙鎮召回,嶽飛就去拜訪他的師父道悅禪師。
  • 叨叨宋史 | 嶽飛之死
    當初完顏宗弼曾致信秦檜,要求將「必殺嶽飛」作為和議的條件之一。最終,一代抗金名將嶽飛被他們羅織莫須有的罪名殺害。紹興十一年(1141)四月,宋、金兩國已經就和議開始秘密溝通。為了削奪嶽飛等武將的兵權,高宗、秦檜採納範同明升官爵、暗奪兵柄的建議,將張俊、韓世忠、嶽飛三大將召到臨安,任命張俊與韓世忠為樞密使,嶽飛為副樞密使,將原屬他們主持的淮西、淮東與京湖三宣撫司撤銷,統制以下的官兵劃歸三省、樞密院直接指揮。收回兵權後,高宗、秦檜加緊對嶽飛的迫害。七月,秦檜唆使右諫議大夫万俟卨(xie)彈劾嶽飛,羅織的罪名共有三條:一是「日謀引去,以就安閒」。
  • 嶽飛被殺害後,有人曾想餓死嶽飛一家人,秦檜破口大罵:豬狗不如
    一、死於政治鬥爭的嶽飛 年少的時候,嶽飛親眼看見自己的家鄉被金人的軍隊佔領,他內心無比的憤怒,因此投向了軍隊,希望能夠為國家效力,將失去的土地再重新奪回來。 可北宋官員顯然沒有這樣的想法,當時的北宋雖然家大業大,可在軍隊方面卻是非常的落後。北宋皇帝擔心軍隊會謀反,因此重用文臣,打擊武將。
  • 嶽飛之死前後的陰影與光明
    從靖康二字引出郭靖,到《武穆遺書》,到郭靖後來(與嶽飛一樣)守襄陽。郭靖身上,其實凝聚著金庸先生一腔「假如嶽飛不死」的盼望。小說裡,郭靖黃蓉到歸雲莊,看見陸乘風寫了嶽飛《小重山》。這是一處嶽飛。後來郭靖黃蓉臨安去給洪七公弄鴛鴦五珍膾,到了翠微亭。黃蓉告訴郭靖,這是韓世忠建的,題的卻是嶽飛的詩。
  • 張飛殺嶽飛,殺的滿天飛!
    明末清初,閬中太平鄉王家大院住著一富甲一方的大財主王凡侯,他家請了一個牛高馬大的長工叫馬富,此人力氣大,手腳勤快,一人能幹兩三個人的活,但有個毛病就是愛看戲,馬富雖愛看戲卻記性差,看完後,戲中一些人的名字和簡單情節記得模糊,說不出個子曰來。一天,管家命他過河到對面蜂子埡去請裁縫給財主的女兒縫嫁衣,恰巧蜂子埡在唱皮搭子《封山》,這馬富喜出望外,正是飽戲癮的絕好機會。
  • 宋高宗為什麼十二道金牌召嶽飛?
    這幾天在FM107.7播出的《聰明學堂》節目講到嶽飛風波亭冤獄這一段。不過後來慢慢長大了,史書讀多了,也就知道這些演義固然不可以盡信,而在歷史中的皇帝們,也自然有他們的原因。今天心血來潮,把節目的講稿貼一段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對宋高宗十二道金牌召嶽飛的一點看法。如果大家有不同看法,歡迎討論啊!
  • 觀《精忠嶽飛》有感
    高宗品嘗著美食,美酒,嶽飛卻回憶起高宗曾經與他說過的話:朕和你一起戒酒,不收復失地,絕不飲酒。等收復北土,我們再一醉方休!而今,兩位故主尚被扣在金人手裡,高宗卻是忘了自己的話,美美地飲起酒來了。嶽飛靜眼旁看,卻是任何話都不能說。 對於美女,高宗可能覺得後宮太多,不差一個了,所以做個好人,賞給嶽飛,也算是對功臣的獎賞吧,沒想到,嶽飛卻是不領情,拒絕了。
  • 他從嶽飛起兵就追隨左右 但在嶽飛最困難的時候卻補上一刀
    嶽家軍的主要戰將王貴,相州湯陰人,從嶽飛起兵隨嶽飛轉戰各地,戰功卓著。秦檜等人羅織嶽飛罪名時,王貴因受張俊脅迫,參與誣陷嶽飛。嶽飛遇害後,王貴自知處境艱難,引疾辭職。於紹興二十三年八月病死。宋廷追贈其為寧國軍節度使。
  • 湖南花鼓戲《嶽飛傳》全集,花鼓戲迷
    《嶽飛傳》是一部以嶽飛抗金的故事為題材,略帶有歷史演義色彩的英雄傳奇小說。  嶽飛,字鵬舉,是南宋著名的愛國將領。嶽飛出生三天,黃河決堤,母親帶著他坐在蓮花缸裡逃到了麒麟村。在麒麟村裡,嶽飛幸運地拜周侗為師,並和王貴、湯懷、張顯、牛皋等結為兄弟。幾個少年英雄,滿懷一腔熱血來到大宋軍隊。然而,面對著金兵的入侵,朝廷的奸臣卻不顧國家的安危,將立下戰功的嶽飛遣返回家。
  • 【孝道】嶽飛精忠報國
    他們的父母因為子女的成就而被世人所知,他們父母的教育思想也被後代傳為美談,綻放光彩。「揚名」是子女孝敬父母的最高境界。說到揚名盡孝,不得不提的是南宋時期的抗金名將、軍事家嶽飛,他是歷史上的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嶽飛出生於河南湯陰縣的一個普通農家,傳說嶽飛出生時,有大禽若鵠(hú),飛鳴室上,故父母給他取名飛,字鵬舉。
  • 讓我們化身偵探,來一場《空難解密》
    加劇《空難解密》的故事設定就是在一架意外出事的飛機所引發的種種調查。」,它只是靠著一場寫實風格的空難去引出其背後巨大的陰謀。想必接下來的劇情依然會是這個套路,就像是一塊拼圖,在調查過程中不斷發現新的線索,隨著線索的增加,最後找到飛機失事的真相。支線則是挖掘調查人員肯德拉的過去與倖存者家屬的善後。並在每集最後扔下一個尚未爆炸的炸彈來吸引觀眾繼續往下看。
  • 為什麼說封神大戰,恰恰是自詡為正義的闡教自導自演的一場陰謀?
    解密《封神演義》背後的故事,第51期作者:長安街大司馬熟悉《封神演義》的朋友們都知道,原著全書一共一百回,說的是武王伐紂的故事。其中闡教與截教之爭,是貫穿《封神演義》全過程的主線。闡教明明幫助西周姬發打敗了昏庸無道的紂王,為什麼說還有人說封神大戰是自詡為正義的闡教自導自演的一場陰謀?,我們從下面幾個方面來分析一下:一、封神大戰的起因對於封神大戰的起因,在原著中有兩個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