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白秦檜李鴻章,撤銷嶽飛「民族英雄」稱號,是誰吹起這股妖風

2021-01-17 網易

  嶽飛殺身成仁感動千年歷史,不僅是英雄主義更是儒將風採

  39歲的嶽飛在臨行前寫下八個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因話錄》奇冤之下的民族英雄就此以悲壯的嘆息走進了歷史。

  嶽飛死的悲壯而又坦然,在傳統的「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綱紀來說,嶽飛的選擇是英雄最蒼涼而又悲壯的選擇,嶽飛死後,南宋這一道忠心赤膽的血肉長城轟然倒塌

  後世許多人或許只認為嶽飛是武功蓋世的大將,領著嶽家軍風風火火北上伐金,甚至是只善於打仗一味愚忠。其實不然,嶽飛當屬有宋一代最有風度的儒將和大詞人。

  嶽飛曾說「仁、信、智、勇、嚴五者缺一不可」,儒家思想貫穿其人生始終。其為國盡忠,侍母盡孝,治軍盡嚴,待人以寬,其無處不是儒將風度,正因為一生的對英雄主義的追求,才讓其明知冤死,卻坦然受之,最終殺身成仁,在中國浩蕩的歷史留下最光明磊落的大將風度。

  滿江紅

  對其正確評價在《宋史》裡:「西漢而下,若韓、彭、絳、灌之為將,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並施如宋嶽飛者,一代豈多見哉。」

  當被秦檜指使的御史中丞何鑄審訊嶽飛時,「飛裂以背示鑄,有『精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御史看後不得不深受震動,為之向秦檜辯誣。嶽飛十分孝順,母親生病時,他親自煎藥,並自己嘗過再端給母親。在家時,走路都很小心,唯恐打擾老人休息。在其母去世後,嶽飛上奏朝廷,解除軍職,千裡奔喪,本打算為母守制,因邊關告急,在朝廷降詔,並令全體武官共同敦請,否則同受處分,在此情況下,嶽飛只好「移孝作忠」回到鄂州的軍營。《金陀續編》

  嶽飛治軍極嚴,練兵之勤,在我國軍隊使上都屬於罕見之列。在當時南宋人邵緝說:「嶽飛身與下卒同食而持軍嚴甚,民間秋毫無犯。敵人籤軍經涉其地者,或問其威名,各相謂曰:嶽爺爺軍也,事來降附。」

  曾有將領與嶽飛探討帶兵問題時,嶽飛回答說:「有功者重賞,無功者峻罰。」嶽飛有個部將,負責犒賞軍士,一次戰役後,嶽飛讓他給甲兵每人五貫錢,輕騎兵三貫,不帶甲兵二貫,結果這個將私下可口,嶽飛最終將其處死。


  嶽家軍

  他的舅舅因騷擾駐地百姓,被人告發,嶽飛認為這是嚴重違反軍紀。由於極孝,不得不將此事通報其母「舅所為如此,有累於飛,飛能容,但軍情與軍法不能容,最後大義滅親,將其舅舅軍法處死。」《三朝北盟彙編》

  每次行軍,嶽飛嚴格要求不得踩踏莊家,如果有違背「必死不貸」。此後嶽飛的最嚴軍法規範下,他的嶽家軍「三日整軍,所經夜宿民戶外,民開門納之,莫敢先入。晨起去,草葦無亂者。」《紀鄂王事》

  正是因為鐵的紀律讓嶽將軍逢戰必勝。除此之外,每次徵軍糧時,嶽飛都是比較糟心,總是皺眉對將士們說:「東南民力耗矣,國家恃民以立,而不曹徒耗之,大功未成,何以報國?」《宋史》一個對百姓體恤的將領,無時無刻不關心底層人民生活,他唯有以戰止戰,為萬世開太平。

  除了嚴肅軍紀外,嶽飛還有另一暖心的一面。他本人與最下級士兵同坐同食,有好吃的必然平分,有時慶功喝酒,因為酒不夠喝,就只能兌水,儘量讓所有人都喝上一口。出外作戰,士兵露宿外邊,他也露宿外邊,有的士兵戰死沙場,嶽飛親自哭奠,撫養遺孤。每當朝廷賞賜,嶽飛都要平分給士兵,自己一分不取。「恩威兼施,人人畏愛重犯法,……奉令莫敢違。」文武之道,一松一從馳,嚴刑苛法的武將從看並不少見,但能如意以以愛人的將軍卻並不多。

  軍情稍穩定後,他就招募農民實行營田,給以耕牛,種子和糧食,又讓士兵屯田,徵戰之餘,盡力發展農業。「行之二、三年,省漕運之半」,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對農民的負擔,這些舉措都非一般武將可比,是一個具有戰略的軍事政治家才有的情懷和胸襟。

  雖然戰爭難免殺人無數,但其並不嗜殺,往往是敵軍放下武器,他就立即給予釋放,堪稱仁義之師。嶽飛在與遊寇作戰時,將對方殺得大敗,嶽飛叫人高呼:「不從賊者坐,吾不殺汝」一下次投降的就有八萬之多。往往是「誅其酋而撫其眾,慎勿妄殺」。在鎮壓各地反叛時,嶽飛看到許多起義者,大部分都是良民,生活所迫,被逼無奈鋌而走險,在抓住俘虜時,嶽飛只要求處死首要人,而赦免大多數脅從者,沒能得到朝廷批准,嶽飛再三請求,宋高宗勉強同意。當地一帶百姓,感念其仁德,家家繪象祀之。《宋史》


  儒將嶽飛

  與歷史上所有的悍將不同外,嶽飛本質上來講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儒將,其一與自幼家庭教育有關,和日後他與儒學讀書人頻繁交往都有重要關係。儒家的最高追求即是治國平天下,嶽飛將此作為人生最高追求。

  嶽飛「少負氣節,沉厚寡言,性剛直,意所欲言,不避禍福,資敏悟強記。書傳無所不讀,尤好《左氏春秋》及《孫吳兵法》達旦或不寐。」苦學加上良好稟賦,讓嶽飛打下了厚重的儒家和兵家的內涵,融入到其人格上來,其自覺使命意識越來越濃厚,加之南宋的弱國狀況,使得嶽飛從小就立下以身報國的英雄主義,遺憾的是,未能戰死沙場,卻死於奸人之手,痛何言哉!

  嶽飛曾向老鄉周同學習射箭,後來周同又將自己的兩張弓箭贈送給他。周同死後,嶽飛賣掉自己的衣服,初一、十五到周同墳前祭奠。這些事情無不體現嶽飛的重情重義和英雄交友的原則。他的父親看到嶽飛如此感念故人問他說:「讓你有朝一日為國有用,你能成徇國死義之臣嗎?」


  嶽飛學射箭

  嶽飛慷慨回答說:「惟大人許飛以遺體報國家,何事不敢為?」父親聽了嘆息道「有子如此,吾無憂矣。」《金陀粹編》

  也正因其性格光明磊落,其出身儒家綱常思想,其立志英雄死身報國,其無論做事仁愛大氣,做詩蒼涼悲壯,意境雄渾,讓嶽飛最終冤死報國。有人問他「天下何時太平」時,嶽飛慨然回答:「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怕死,即太平矣。」《鄂王傳》

  嶽母刺字

  多年後,南宋大儒朱熹在與弟子談話時,說出了嶽飛真諦。學生問他:「嶽侯若做事,何如張俊、韓世忠?」

  朱熹回答說:「張、韓所不及,卻是他識道理了。」

  問:「嶽侯以上者當時有誰?」

  回答說:「次第無人」

  在朱熹嚴眼裡,認為嶽飛「識道理了」即是儒家的聖賢大道,非一般武將可比,是出凡入勝的大英雄,所以嶽飛之後再也沒人超越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嶽飛被殺害後,有人曾想餓死嶽飛一家人,秦檜破口大罵:豬狗不如
    可從實際情況來看,秦檜雖然洗不白,可也絕對沒有那樣的黑。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呢? 一、死於政治鬥爭的嶽飛 年少的時候,嶽飛親眼看見自己的家鄉被金人的軍隊佔領,他內心無比的憤怒,因此投向了軍隊,希望能夠為國家效力,將失去的土地再重新奪回來。
  • 嶽飛是被誰害死的?是秦檜、金人,還是趙構?易中天一語道破
    然而杜充卻奉旨代印,棄嶽飛於不用,導致戰爭一再失利,嶽飛心情十分鬱悶,便私自回家探母,嶽母知道後,催嶽飛回到前線,並在其背上刺上"精忠報國"四字,讓其終身報效祖國。書云:「初命何鑄鞠之,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精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石馬石人山寂寂,英雄於此憶將軍。民族英雄嶽飛,就像一座豐碑一直屹立在每一個華夏兒女的心中,永垂不朽。
  • 《精忠嶽飛》:嶽飛為何被移除課本?還取消「民族英雄」的稱號?
    提起嶽飛,大家對他已經不再陌生,他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名將,他生於北宋崇寧二年(公元1103年),經歷過「靖康之恥」的嶽飛,有抗金之志,他還把抗金作為一生的一項偉大事業,三次參軍,十年北伐收復鄭州,洛陽等地,他率領的嶽家軍與大大小小的金兵戰鬥數百次,所向披靡!
  • 秦檜向韓世忠解密嶽飛之死!看懂這個,你就看懂了政治
    嶽飛自己臨死前還山呼萬歲呢,哪裡輪得到你來為他抱冤叫屈?」韓世忠一時語塞,思索片刻後才道:「大人總不能否認嶽飛乃忠君愛國之臣吧?但他為何卻會落到如此下場?還請大人賜教。」秦檜苦笑一下:「這嶽飛雖然有忠君愛國之心,卻不知道該如何忠君愛國啊。」秦檜:「是不是忠君愛國誰說了算?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皇上!皇上說你忠君愛國那你就忠君愛國,皇上說你欺君賣國那你就是欺君賣國。
  • 嶽飛被踢出「民族英雄」!專家解釋:宋金是兄弟鬩牆,家裡打架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嶽飛·《滿江紅·寫懷》這首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這是南宋抗金名將嶽飛在第二次出師北伐失敗後,退守鄂州,感慨壯志未酬寫下了這篇千古絕唱的名詞。
  • 如今為何要抹黑霍去病,污衊嶽飛?慈禧太后還被洗白翻案!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網際網路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歷史,而近幾年,網上流行起「翻案」來,為歷史上一些公認的反面人物鳴冤擊鼓,比如秦檜
  • 沒有「民族」本身,就沒有「民族英雄」?嶽飛的爭議也就在於此!
    △嶽飛之詞嶽飛,他帶領了一支令金軍聞風喪膽的「嶽家軍」,在宋金對峙當中,嶽家軍節節勝利,將近直搗黃龍府之時,被十八道金令召回,加以又被秦檜用「莫須有」罪名陷害含冤而死。首先,對於「民族英雄」這個概念,在中國的古代是沒有這個概念的存在,既然古代沒有此概念,那麼,嶽飛自然就算不上「民族英雄」進而,還有「民主主義」概念也是沒有出現!再看與嶽飛對峙的金國,按照當時的歸屬,他們是屬於「女真族」不過,經演變至今,女真族就演變成了滿族,如此一來,嶽飛就不是對外作鬥爭了,民族英雄的頭銜這不就削去了?
  • 嶽飛墓前跪著五個人,除了秦檜還有誰?網友:一個比一個壞!
    但是這個職位也沒待長久,因為遭到了奸臣秦檜的污衊彈劾,秦檜說嶽飛要帶兵謀反,因為秦檜私通金國,要是嶽飛繼續進攻,金國沒了豈不是壞了自己的美事兒?於是這個職位又被罷免了,之後嶽飛自己請命回到江州廬山待著去了。無兵無權的嶽飛還是遭到了秦檜的步步緊逼,在江州沒待多久,就接到朝廷的命令,讓他回到臨安府,結果被迫入獄。
  • 杭州嶽飛墓的秦檜夫婦跪像,為什麼要用繳獲的海盜兵刃來鑄造?
    眾所皆知,嶽飛是精忠報國,頂天立地的大英雄,但他生前卻被兇殘陰險的秦檜夫婦所害。
  • 秦檜死前留下一封「遺書」,道出嶽飛死因真相,我們錯怪他了
    時至今日,還保留有秦檜給嶽飛下跪的雕像,讓人看後忍不住想伸手去扇秦檜的耳光,但是最近,很多人都在為秦檜「洗白」,甚至有人翻出秦檜死前留下的一封「遺書」,以此來證明嶽飛死因的真相,並非與秦檜有關,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北宋末年,即公元1126年,靖康之亂爆發。次年,金軍攻入東京,俘獲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及大批趙氏、後宮妃嬪、貴卿、朝臣等三千多人,押解北上。
  • 80歲南京老人自稱秦檜30代孫,想請嶽飛後人吃飯,化解800年世仇
    大名鼎鼎的嶽飛是一代抗金英雄,他是一名鐵骨錚錚的軍事家,年紀輕輕就四次從軍,他經歷過的不下百場的戰役,他更是一名熱愛自己的將士和子民的愛國詩人,可是,這名英雄卻憋屈地死在一個人手中,此人是誰?
  • 天日昭昭,給秦檜洗地,我不答應——評《秦檜大傳》
    作者讚揚的是誰?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還是力挽狂瀾、粉身碎骨渾不怕的于謙?都不是,作者讚揚的居然是秦檜!就是那個跪在嶽飛面前的秦檜!這本書叫《秦檜大傳》,確實很大,確實驚世駭俗。作者顛倒黑白,倒打一耙,為秦檜出書立傳,把秦檜描寫的成一個勤政愛民、憂國憂民、忠肝義膽的大英雄,一連串噁心吹捧、肉麻至極的話語加在了秦檜頭,而千年來被人敬重的嶽飛在他嘴裡卻成了一個十惡不赦的犯人。說實話,這本書我沒看過,以上所有內容都是網友發布出來的。僅憑這些,就足以斷定,這部作品不堪入目。
  • 嶽飛精忠報國,秦檜為何以莫須有罪名陷害嶽飛
    很多人認為趙構是擔心被武將篡權才殺嶽飛的,但事實是趙構就是單純地被金人嚇破了膽。趙構要真的是擔心篡權,後面怎麼弄出一個敢騎在他頭上的奸相。後期趙構見秦檜,隨身都要帶刀以防被秦檜謀害,這可是史書記載的。那為什麼趙構容得下這種隨時可以要他命的權相,卻容不下忠心耿耿的嶽飛呢。
  • 嶽飛帶領嶽家軍打敗金軍,趙構卻恨嶽飛
    嶽飛是南宋朝湯陰人,也就是河南安陽湯陰縣人。是南宋軍事家,漢族民族英雄。茫茫天地間晴空萬裡,彩虹划過。公元1142年,一代名將民族英雄嶽飛被加害致死,就如同彩虹,而瞬間消失。嶽飛青年時期,正是北宋末年,金國女真族對宋發動大規模戰爭。中原漢人百姓深收其害,處在戰亂的水深火熱之中。許多人英勇反抗金軍,嶽飛也組織了嶽家軍,與金軍作戰。由於嶽孤軍作戰勇敢,很快收復了許多失地。
  • 嶽飛被踢出了教科書?網友十分不滿,專家為何表示幹得漂亮?
    此外,他的兒子嶽雲子承父業,也繼承了嶽飛的優秀基因,上陣奮勇殺敵,既有膽魄,又有謀略。父子倆帶領的嶽家軍讓金人聞風喪膽,嚇得尿褲子,有話說「撼山易,憾嶽家軍難」,正是如此。然而,一生都在奮勇殺敵的嶽飛,竟沒轟轟烈烈死在戰場上,當他打得敵人落花流水,凱旋歸來之際,竟死在了自己人的手裡!這是一件令多少人痛惜的事情啊!
  • 千秋罵名,跪在嶽飛墓前的都是誰?
    南宋時期抗金名將、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書法家、詩人,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跪像分別是秦檜夫婦、張俊、万俟卨、王俊,在嶽飛冤死之中,對於秦檜夫婦的罪行,可謂眾所周知,但往往忽略了張俊、万俟卨、王俊這三個人的存在,他們的所作所為不亞於秦檜夫婦所犯下的罪行。
  • 嶽飛和文天祥曾被移出教科書,專家稱不算是民族英雄,有道理嗎?
    而從2003年開始,歷史教科書中關於嶽飛和文天祥的內容又有了一些改變,曾經被我們視為民族英雄的嶽飛與文天祥,竟然被移除出了歷史教科書,這是什麼原因呢?此次歷史教科書的改變,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了廣大網友們,甚至是專家學者們的熱烈討論。
  • 嶽飛:精忠報國,可惜國不是君,君不是國
    提起嶽飛這個人物,那是沒人不知無人不曉,他是我國歷史上一位非常讓人尊敬民族英雄。
  • 一部奇書想為秦檜洗白?先看看宋金議和時秦檜的所作所為
    所以在這裡,只能通過自己的一些淺學,討論一下我對秦檜的看法。嶽飛墓前的五位奸賊銅像秦檜功過到底如何評述要評價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到底是功是過,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此人的行為結果對自己所代表的集團是否有利,或者說,是對己方更有利還是對敵方更有利。那麼我們來看看秦檜的最主要事跡:促成紹興和議。對他的功過評述,幾乎全部是圍繞紹興和議來的。
  • 看完秦檜審嶽飛才知道,常人受不了,嶽飛真英雄!
    《嶽飛傳》中有一種大刑,是秦檜手下万俟卨和羅汝輯發明的,名叫「披麻問」。這披麻問是啥滋味?看完秦檜審嶽飛才知道,真不是常人能忍受的,秦檜給嶽飛用,嶽飛扛住了,嶽飛真英雄!嶽飛接到十二道金牌,從朱仙鎮趕奔京城,中途被馮忠、馮孝押進囚車,送往大理寺。秦檜命万俟卨、羅汝輯審嶽飛。嶽飛哪裡肯承認按兵不舉、私通外國之罪?嶽飛不招,二人便用刑,先是鞭子打,把嶽飛打得死去活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