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蕩四百年:溫嶠早逝劉胤作死郭默作亂,陶侃強勢出兵再添地盤

2020-12-23 沉映香

本文是長篇系列文章《激蕩四百年》的第100篇

鹹和四年(公元329年)四月二十三,鎮守豫章的溫嶠病逝,年僅四十一歲,隨後葬在豫章。

在當時的東晉大臣中,溫嶠的實力和威望僅次於陶侃,對朝廷的忠誠卻更甚之,堪稱中流砥柱。他的英年早逝,絕對是東晉的一大損失。

鑑於溫嶠在平定蘇峻之亂中的功績,朝廷想在司馬睿和司馬紹的陵墓北邊為他建造大墓,以示褒揚。

此舉遭到了陶侃的反對,他上表稱:「溫嶠的忠誠著稱聖世,功勳節義人神感動,假如他泉下有知,難道會為今天這種勞民傷財的事情高興嗎!希望陛下體恤民力,停止移葬之事。」

這個理由冠冕堂皇得讓人無法反駁,司馬衍只好下詔聽從了他的意見。其實,陶侃哪裡是擔心勞民傷財,他分明是忌妒。

不久後,朝廷任命平南軍司劉胤為江州刺史,代替溫嶠鎮守豫章。陶侃和郗鑑都認為劉胤非方伯之才,王導不聽。

有人對王導的兒子王悅道:「如今是大難之後,國家綱紀不振,從江陵到建康的三千多裡間,流民數以萬計,散布在江州。江州是南部屏障,要害之地,而劉胤喜奢侈,性懶散,即使沒有外變,也必有內患。」王悅回答道:「這是溫嶠的意思。」

當真是溫嶠的意思嗎?溫嶠既死,又沒有留下片言隻語,誰也不敢否認。於是,這事兒就這麼定下來了。

不出所料,劉胤出任江州刺史後,專門從事商業販運,聚斂家財百萬,縱情於飲酒作樂,不問政事,終於惹出了事端。

是年十二月,司馬衍徵召後將軍郭默為右軍將軍。敦默樂於戍邊,不願意在京宿衛,把自己的心意告訴了劉胤。劉胤回答道:「這不是我所能干預的。」郭默心有不悅。

將要赴召進京時,郭默向劉胤請求資助,貪財吝嗇的劉胤不肯給。

郭默怒了,你的身家有多厚以為我不知道嗎?由此恨上了劉胤,還當著劉胤使者的面將他贈送的小豬和酒扔到水中。

這時,恰逢有官員彈劾劉胤稱:「如今朝廷府庫空竭,百官沒有俸祿,依賴於江州的漕運。而劉胤的商旅不絕於路,因私廢公,請求免除他的官職。」

奏章下發朝廷評議,劉胤不僅沒有慚愧認罪,反而為自己申辯喊冤。

寄居豫章的僑人蓋肫強搶民女為妻,劉胤的長史張滿讓他將民女送回,蓋肫不聽,卻對郭默道:「劉胤不服從免官的命令,秘密地有所圖謀,和張滿等人日夜策劃,只是忌憚您,還準備先除掉您。」

哈哈,既可以報私仇,又可以立大功,何樂而不為?郭默大喜,率領部曲突然襲擊劉胤。劉胤手下的將吏準備抵抗,郭默呵叱道:「我奉詔討伐有罪之人,敢妄動者,誅滅三族!」

趁著那些人錯愕時,郭默進入劉胤寢室,將其拉下床斬首,出屋後又抓獲劉胤的僚佐張滿等人,誣陷他們謀反,全部斬首。

隨後,郭默將劉胤的首級送到京師,詐寫詔書宣示內外,又掠取劉胤的女兒和各位侍妾,連同金銀珠寶一起帶回船上,起初說要回返建康,不久又停留在劉胤舊府,還招引譙國內史桓宣,桓宣不從命。

鹹和五年(公元330年)正月,劉胤的首級送到建康。王導因為郭默驍勇,難以控制,把劉胤首級懸掛在大航示眾,以郭默為江州刺史。

這事兒給鬧的,完全就是一鍋粥啊,劉胤咎由自取,郭默膽大妄為,王導和稀泥,說到底是朝廷所用非人,威權不行。

王導不管,自有人管,陶侃聽說此事後,袖子一甩站起來道:「這必定有詐。」要率兵徵討郭默。

郭默慌了,派使者送來妓妾和絹物討好陶侃,又偽造密詔說是奉旨行事,想以此矇混過關。陶侃的僚佐也勸諫道:「郭默若沒有詔令,不敢這麼幹。如果真的要率軍討伐,應該等待朝廷的詔書。」

陶侃神色嚴厲道:「皇帝年幼,詔令並非出於己意。劉胤被朝廷所重用,雖然所任非才,但不能任意處決!郭默恃仗驍勇,因國家大難剛剛平定,朝廷法令綱紀不振,想乘機肆行無忌罷了!」

於是,陶侃派使者上表陳述郭默罪狀,又給王導寫信道:「郭默殺死刺史就任用他為刺史,如果害死宰相是不是要任用他為宰相呢?」

一句話問得王導慚愧無地,這才收起劉胤的首級,給陶侃覆信解釋道:「郭默佔據長江上遊之利,再加上艦船為其所用,所以暫時讓他佔據那裡,朝廷可以藉此機會秘密戒備。如今足下大軍風馳赴敵,這難道不是暫且順從、等待時機再定大事的策略嗎?」

好你個王導,什麼事兒都能說得冠冕堂皇,陶侃笑著道:「這的確是對此賊屈從的策略。」

與此同時,豫州刺史庾亮也請求徵討郭默,司馬衍遂下詔授予庾亮徵討都督,率領步騎二萬人去與陶侃會合。

西陽太守鄧嶽、武昌太守劉翊都懷疑桓宣與郭默同謀。豫州西曹王隨說:「桓宣連祖約尚且不肯附從,怎肯與郭默同謀呢!」

鄧嶽、劉翊派王隨到桓宣處觀察他的動向,王隨勸說桓宣道:「您心中雖然不是這麼想的,但無從證明自己,只有把您的兒子交給我。」

無奈之下,桓宣便派兒子桓戎和王隨一起去迎接陶侃,陶侃遂任命桓戎為自己的僚屬,上表舉薦桓宣擔任武昌太守。

郭默想南下佔據豫章,適逢陶侃的軍隊到達,郭默出戰不利,進城固守,用米堆成堡壘,顯示自己糧食有餘,陶侃修築土山針鋒相對。

三月,庾亮的軍隊到達湓口,各路軍隊會齊。五月十九,持續的施壓之下,郭默部將宋侯捆綁郭默父子出城投降。陶侃在軍門將郭默斬首,把首級傳送到建康,同黨被處死的有四十餘人。

亂黨既除,論功行賞,朝廷下詔讓陶侃都督江州,領江州刺史,讓鄧嶽督交州、廣州諸軍事,領廣州刺史。陶侃回到巴陵,隨後移鎮武昌。庾亮回到蕪湖,拒絕接受爵祿賞賜。

一場亂局,郭默被滅,溫嶠的地盤就這麼落入陶侃之手,你能說他耍手段嗎?不能。不僅不能,東晉朝廷還得感謝他匡扶正義。

從這個角度來說,王導的和稀泥未嘗不是一種平衡手段,既然都是軍閥,為何不能多一個軍閥互相牽制呢?在他的眼裡,軍閥都一樣,一旦大了就無法控制。你陶侃可能不會反,你兒子呢?你部下呢?

相關焦點

  • 激蕩四百年:庾亮一意孤行逼反蘇峻,祖約心懷怨望為虎作倀
    本文是長篇系列文章《激蕩四百年》的第92篇南頓王司馬宗是司馬亮第四子,按照輩分是司馬睿的堂叔父,既有擁立之功,又曾多年擔任左衛將軍,是宗室中的長輩和實力派。如果再過些年,就無法再制服他,如同漢時的七國之亂一樣。」此言一出,群臣鴉雀無聲。其實,他們何嘗不明白庾亮說的都是事實,但若因此逼反了蘇峻,誰來負責?那可是要死人的。剛直的光祿大夫卞壺站出來道:「蘇峻擁有強大的軍力,又靠近京城,路途用不了一個早上便可到達,一旦發生變亂,容易出差錯,應當深思熟慮。」
  • 激蕩四百年:蘇峻上頭冒進意外陣亡,同仇敵愾東晉續命成功
    本文是長篇系列文章《激蕩四百年》的第96篇不知不覺間,陶侃和溫嶠等人起兵已近半年,還是沒有攻克的跡象。而此時,溫嶠的糧草消耗殆盡,只好厚著臉皮跟陶侃借糧。陶侃不肯,還跟溫嶠大吵了一架,甚至揚言要退兵回到荊州,兩人不歡而散。
  • 激蕩四百年:劉曜醉酒輕敵身死國滅,石虎再立大功口出怨言
    本文是長篇系列文章《激蕩四百年》的第98篇鹹和三年(公元328年)十二月初五,石勒大軍集結完畢,和劉曜展開決戰。先讓石虎帶領步兵三萬從城北向西進攻前趙中軍,石堪、石聰等各帶精騎八千從城西向北進攻前趙的前鋒,在西陽門展開激烈的戰鬥,他自己身穿甲冑,從閶闔門出城,夾擊敵軍。
  • 激蕩四百年:李勢作死成漢內外交困,桓溫果斷出兵收復失地
    永和元年(公元345年),李勢的弟弟大將軍李廣,因李勢沒有兒子,請求讓自己當皇太弟,李勢沒有同意。接著,馬當、解思明也勸諫道:「陛下兄弟不多,如果再有所廢免,將會更加孤弱危險。」堅決請求立李廣為皇太弟。李勢火了,我才二十來歲,現在沒有兒子,不代表永遠沒有兒子!盛怒之下,李勢懷疑他們和李廣有預謀,拘捕馬當、解思明斬首,夷滅三族,又派李奕進攻在涪城的李廣,貶為臨邛侯,李廣自殺。
  • 激蕩四百年:庾亮敗績桓彝陣亡祖約大敗,蘇峻讓溫嶠頭皮發麻
    本文是長篇系列文章《激蕩四百年》的第95篇既然事情是自己捅出來的,那就得表現積極點,眾目睽睽之下,庾亮主動請纓,派督護王彰突襲蘇峻的部將張曜,結果反被張曜擊敗。庾亮羞慚不已,送去符節向陶侃謝罪,陶侃回答道:「古人曾三次遭敗,您才有兩次。
  • 激蕩四百年:司馬保不自量力終至覆滅,張寔意外被殺前涼成樂土
    本文是長篇系列文章《激蕩四百年》的第72篇長安淪陷,司馬業既死,長安以西還有兩股勢力尚未臣服漢國,分別是西平公張寔和南陽王司馬保,前者盤踞姑臧,後者坐鎮上邽。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立場搖擺不定的第三勢力,活躍於隴城的陳安。
  • 激蕩四百年:司馬承竭盡全力穩住湘州,甘卓猶豫不決貽誤戰機
    本文是長篇系列文章《激蕩四百年》的第78篇公開舉起反旗後,王敦還派參軍桓羆前往長沙勸說司馬承,讓他做自己的軍司馬,一起造反。接到王敦的邀請,司馬承哭笑不得,王敦,你這是逗我玩呢?他嘆息道:「我可能會死吧。湘州地荒民寡,勢孤援絕,能做些什麼呢!
  • 激蕩四百年:桓溫北伐長驅直入長安,前秦躲過一劫卻損失慘重
    本文是長篇系列文章《激蕩四百年》的第142篇 殷浩被廢後,桓溫大權獨攬,為了證明自己勝於殷浩,他開始了人生第一次北伐 出兵之時,桓溫寄希望於以前秦的麥子來作軍糧,輕裝奔襲,故而能在前期攻城略地,兵臨長安城下。 然而,前秦對此有所防備,搶先把麥子全都收割了,等待桓溫的只有空曠農田。一個月後,桓溫軍糧告罄。 打還是不打?桓溫思慮再三,還是放棄了近在咫尺的長安。六月初一,桓溫裹挾關中的三千多戶撤返。
  • 激蕩四百年:劉曜虛張聲勢降服前涼,張茂被迫稱臣鬱鬱而終
    本文是長篇系列文章《激蕩四百年》的第84篇太興三年(公元320年),張茂立張駿為世子,確立了前涼的傳承。太興四年(公元321年),涼州多年無戰事,加之物阜民康,張茂動起了大興土木的念頭,想要修築靈均臺,臺基高達九仞。
  • 此皇帝非常偉大,長相和胡人一樣,為王朝貢獻卓越,但英年早逝!
    我曾經在網上問過網友這樣一個問題:"中國歷史上有一位皇帝,他是自己所在的這個王朝的第二位皇帝,同時也是最傑出的皇帝,他奠定了這個王朝的基業,使王朝在他去世之後又存在了近百年,但是他本人卻英年早逝,請問這位皇帝是誰?"
  • 激蕩四百年:張祚作死兵敗被殺,張瓘擁立張玄靚歸降前秦
    語帶威脅。張瓘頓了頓道:「中原人愛自食其言。過去趙國石氏使臣的車輛剛剛返回,而進攻的騎兵已經到達,我不敢相信你們。」閻負、梁殊道:「自古以來身居中原的帝王,政事與教化各不相同,趙國施行奸詐,秦國奉行信義,怎能一概而論呢?張先、楊初因為頑抗抵禦,拒不降服,所以先帝才討伐並擒獲了他們,然後又赦免了他們的罪行,用官爵俸祿寵待他們,不是石氏可以相比的。」
  • 激蕩四百年:慕容廆奮鬥半生終未封王,慕容皝嫉妒兄弟國內大亂
    本文是長篇系列文章《激蕩四百年》的第105篇慕容廆擊敗石勒指使的宇文部後,自知還不是後趙的對手,開始有意與段牙和解。段牙根基尚淺,加之實力大不如前,欣然同意。也不知慕容廆到底給段牙灌了什麼迷魂湯,竟然忽悠得段牙主動遷都,離開令支。
  • 溫嶠是個優秀「間諜「,在王敦眼皮底下逃脫(長江岸邊說六朝111)
    但他比徐庶更有演員天賦,把「間諜」這個角色演繹得淋漓盡致。尤其是從王敦眼皮底下逃往建康這齣戲,可稱為「虎口脫險記」,虛實之間,表演得恰到好處,讓人真假難辨。溫嶠得到王敦信任王敦把溫嶠從司馬紹身邊搶過來後,讓他任左司馬,類似於秘書角色。
  • 劉胤君《奈何BOSS又如何》飾趙遠方,開局高能2億成交賣掉公司
    「心念遠方」cp在已經播出的前兩集中,劉胤君為觀眾呈現出了一個瀟灑公子哥的形象,無論是兩億賣掉公司掩飾不住的喜悅,劉胤君飾趙遠方此前,劉胤君在熱播校園劇《滿滿喜歡你》中飾演的展越也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校園劇轉變為職場劇,這對他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 南朝宋齊梁地盤很大,為何到了陳朝變得很小?
    南北朝南朝有四個朝代,分別是劉裕建立的宋(420-479年)、蕭道成建立的齊(479-502年)、蕭衍建立的梁(502-557年)、陳霸先建立的陳(557-589年)。如果以地盤論,劉宋的面積是最大的。公元410年,劉裕北伐滅掉南燕,拿下今山東省黃河以東地區。公元417年,劉裕「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滅掉了後秦,拿下今河南省、今陝西省關中等地。
  • 激蕩四百年:司馬衷離奇駕崩司馬熾繼位,軍閥林立西晉名存實亡​
    於是,她想到了曾經的皇太子,現在的清河王司馬覃,想要立他為帝。不料,這件事遭到了侍中華混的反對,他勸諫道:「皇太弟在東宮已久,天下皆知,豈可隨意更立他人!」隨即出宮告訴了司馬越。司馬越和司馬熾尚未入宮時,羊獻容已經將司馬覃請了過來,但年僅十一歲的司馬覃看出了這件事的不靠譜,主動退出,暫時逃過一劫。三天後,司馬熾繼承帝位,是為晉懷帝,尊羊獻容為惠皇后,立妃梁氏為皇后。
  • 激蕩四百年:張華當機立斷誅殺司馬瑋,西晉被成功搶救
    本文是長篇系列文章《激蕩四百年》的第11篇我們先說去抓司馬亮的那一路。公孫宏和李肇氣勢洶洶的前來抓人時,身為太宰的司馬亮並非毫無所覺。他的帳下督李龍提前獲得情報,建議領兵拒之,被他拒絕了。再來看抓捕的那一路。和司馬亮一樣,衛瓘的屬下也懷疑司馬遐是矯詔行事,建議衛瓘先拒之,然後再向司馬衷解釋。出於和司馬亮同樣的心理,衛瓘也沒有反抗,束手就擒,連同子孫九人一起被殺。一夜之間,司馬亮和衛瓘相繼被殺,權力出現真空,司馬瑋成了最具權勢的人。
  • 法國結束百年戰爭後,為何又出兵義大利?集權要求下的對外擴張
    英法百年戰爭在公元1453年以法國的勝利宣告結束,此時的法蘭西民族精神已經誕生,統一的法蘭西民族國家也正在逐漸形成。國家的重新統一使得政治環境相對穩定起來,新興的資產階級在這一時期得到了較快發展的機。英法百年戰爭在這種情況下,剛剛經歷了長達一個世紀的英法百年戰爭的法國,選擇出兵義大利。
  • 賓利添越:百年皇室貴族SUV,低至240多萬
    ,而賓利添越價格就受到很大的關注,趕巧2019年是賓利百年誕辰紀念日,我們就來聊聊這款百年皇室貴族SUV賓利添越。從外觀設計上看賓利添越這款SUV同樣繼承了賓利的百年經典,神奇的是賓利的設計即使經過百年也從來不會給人過時的感覺,屬於經典時尚的類型。從外觀上說,添越依舊是非常標準化的賓利家族式設計,菱形紋理大面積中網很有英倫貴族的紳士風度,圓形一大一小的前車燈組搭配這些都是讓人非常熟悉的,而尾部的「B」字型尾燈簡直就是點睛之筆了,亮起之後總會給人一種儀式感。
  • 激蕩四百年:石虎親出段遼落荒而逃,大軍壓境前燕岌岌可危
    本文是長篇系列文章《激蕩四百年》的第111篇鹹康四年(公元338年)正月,慕容皝派都尉趙槃前往後趙,約定攻打段遼的具體日期。石虎毫不含糊,立即開始準備,招募驍勇善戰的士兵三萬餘人,全部拜授為龍騰中郎。三月,趙槃回到棘城,告知石虎已經出兵。慕容皝大喜,親自領兵攻掠令支以北的城鎮,吸引段遼的注意力。段遼果然上當,派段蘭追襲,慕容翰勸說道:「如今後趙的軍隊在南邊,應當集中力量抵禦,為什麼要和燕王鬥呢?燕王親自前來,士卒精銳,萬一失利,如何應對後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