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漫步:破除視覺的欺騙

2021-01-20 澎湃新聞
克裡斯蒂娜·庫碧詩(Christina Kubisch)屬於第一代聲音藝術家群體,在多層面上探索聲音。她來到不同城市,用「電子漫步」的方式,獲得由這座城市的電磁波轉換成的電子聲音樣本,構建整個電磁波聲音的檔案庫。

2018年11月10日至12月9日,庫碧詩在上海的「電子漫步」以浦東東昌電影院原址為起點發生。12月7日,我們邀請聲音藝術家和城市聲音研究者殷漪在這條線路領走「電子漫步」,於是有了以下關於電磁波和城市聲音的討論。

聆聽電子波不是音樂審美

2018年12月7日,殷漪帶領大家使用克裡斯蒂娜·庫碧詩特製的耳機聆聽電磁波的聲音。劉蘊奕 圖

先簡單介紹一下我們參加「電子漫步」使用的耳機。

有一種物理現象:把一個金屬線圈放在一個磁場裡,當移動線圈切割磁力線的時候,線圈上會出現電流,線圈兩端會出現電壓變化。這是錄音話筒的基本工作原理。如果把聲音看做空氣中分子的振動變化,那麼空氣分子帶動話筒裡的振膜振動,產生電壓變化。然後我們可以傳輸、改變、存儲和轉化這種變化。

我們可以把這個耳機看成一個線圈,但不是線圈在磁場裡移動來切割磁力線,而是變化的磁場本身的磁力線在切割線圈。於是,我們把磁場的變化轉換成電壓的變化,再把電壓變化轉換成空氣振動的變化。最終我們聽到了聲音。

從我的角度說,戴了這個設備之後,我們改變了原來在城市裡行走的路線,我們也改變了我們的姿態。這種改變所帶來的認識世界的方式,和前沿科學對世界的解釋是相通的,就是在探究能量場的問題,我們在能量場之間穿梭。在原來我們看到的城市空間、公共設施、人來人往之上,添加了一層東西。今天我們好像越來越多地需要通過電子設備認識這個世界,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有意義。

2018年12月7日,一行人從居民小區走進證券大樓,經過陸家嘴天橋,最後抵達商場。劉蘊奕 圖

我們不要簡單地認為,聽覺系統只是耳朵。通常我們會說,我們聽到的聲音是通過空氣傳播的,但事實是,有很大一部分由骨傳導。

大家有一個明顯的經驗,你錄一段自己說話的聲音,聽起來會覺得完全不一樣,因為你直接聽自己說話時候,接受聲音的耳朵和你的聲源在同一個平面,而不是分別處在兩個不同的位置。

同時,說話的時候,有很大一部分聲音是通過胸腔、頭骨共振,所以你會覺得聽自己說話更加悅耳、更有魅力。特別是男性,因為胸腔產生了更多的低頻。

其實,我們聽到的聲音,不僅是來自鼓膜傳導,還有骨傳導,身體傳導,還有身體共振。聽以身體為平臺,是一個非常綜合的過程,而不是僅僅落在我們耳朵上的。

對聲音藝術的審美,不應只是對音樂的審美,而是引入了另外的東西,它可能會有文化層面的、城市空間設計的意義。我們是在一種框架下去聆聽它,至少我們沒有把這些聲音當做噪音處理。

今天的電子漫步,是很好的一個案例。告訴我們,視覺有時候是不可靠的,或者它沒有那麼全能,或者它不像我們想像得那麼中心,那麼唯一。

相比光而言,聲音更有人性

城市裡是沒有黑夜的,我們更多是用到光和視覺。但在鄉村裡或在野外,你會發覺我們對聽覺的依賴更加多,從信息接受的角度來說,聽覺是360度的。能夠聽到,意味著它離你不遠。

西方文化中,光隱喻神性,相比較而言,聲音其實更有人性。因為我們每個人不能發光,但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發聲。以前說到的光,指的是太陽,所以永恆。聲音更加短暫,它是既生既滅的。

2018年11月10日,庫碧詩在上海電子漫步的出發點,原東昌電影院門口。澎湃新聞記者 沈健文 圖

今天Kubisch這條路線的設置,和城市規劃、文化和歷史都沒有很大關係。用了這個設備(耳機),將能量場作為一個新的嚮導、一個新的線索和邏輯。如果我們說歷史是一種方法,文化是一種方法,規劃是一種方法,今天的行走就是把能量場的變化當作一種方法。

我還想讓大家意識到一個問題。今天我們聽到的不是「聲音」。這也是我們經常會談的問題。我們能聽到的,肯定是聲音又不是聲音。從一個聲音工作者的角度來說,我覺得是能量變化。這個作品,讓我們通過一種新的途徑、方法、技術,感受到能量的變化。

Kubisch的前輩Max Neuhaus有個作品叫《Listen》,這是聲音漫步最早的老祖宗。他要做一個作品,就是再談《4』33》。有一陣子大家在說,我們讓大家去聽噪音,去探索日常生活聲音的意義在哪裡。他說,為什麼一定要在音樂廳裡聽?為什麼要在音樂會的形式下面聽?為什麼要把它當做音樂去聽?我們能不能超越這三樣東西。他就組織大家離開音樂廳,在紐約的一條路上,去聽街道上的聲音。

而Christina Kubisch又把這個城市裡的電磁波「翻轉」出來。我們能看到藝術家個人不同代際之間的關係,因為自身掌握的技術不一樣,相互有一種疊加的發展和聯繫。

2018年11月10日,庫碧詩在帶大家進入某證券大廈前,講解下一步聆聽的注意事項。澎湃新聞記者 沈健文 圖

討論:什麼是「好的聲音」

王婧(聲音人類學學者):

Christina Kubisch屬於第一代聲音藝術家群體,這個群體包括很多我們熟悉的聲音泰鬥:John Cage,Alvin Luciere,Max Neuhaus,Murray Schafer,Pierre Schaeffer,Maryanne Amacher等等。可能是因為美國與法國的媒體文化太發達,也可能藝術世界本來就是一個英語、法語稱霸的世界,在聲音藝術領域之外,Kubisch並沒有像她的同代藝術家那麼為人所知。

Kubisch是一個教科書級的聲音藝術家,她的作品在多層面上探索聲音,包括技術的、社會性的、美學的、以及形上學的。電磁耳機將不可見的電磁轉化為可感可聽的。通過親身體驗的方式,公眾意識到環境的變化甚至惡化。可貴的是,她將這個工具交給公眾,而不是以一種高傲說教的或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藝術英雄姿態來面對公眾。

十分可貴的是,與今天流行的聲音漫步、數據聲音化,比如audio-visual作品相比,Kubisch不刻意浪漫,也不假裝客觀。更沒有把聲音景觀化。對比上海某些地方正在熱展的一些大體量、有感觀創傷危險的audio-visual(視聽)網紅作品,Kubisch的作品更有美感與倫理性。

電子漫步上海站地圖 UNArt跨媒體藝術中心 圖

謝雯(來自主辦方UNArt跨媒體藝術中心):

在做這張電子漫步地圖的過程當中,Kubisch是在創作她的另一件作品,這個作品是她儘可能在一生中去到不同的城市,用城市漫步或電子漫步這個方式,得到她想要的聲音樣本,進行整個檔案庫的構建。

和她合作的過程中,我又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藝術家可以構建一個體系,並以作品為媒介,到不同城市或不同機構之間進行流轉。這個循環到最後成為了她的語言、「品牌」。

比如沒有人做過七十多個城市的電磁波行走,你可以把它當成一個文化活動,你也可以理解為是藝術家和公眾的交互。她去過非洲,甚至是巴西不同的地方,都有(電磁波轉錄成電子聲音的)樣本。

對於上海,上一次她說,不會研究上海的城市文化。在上海是否可以聽到其他城市聽不到的聲音,這是她最感興趣的。如果她能夠「摘」到一個別的城市裡沒有的聲音,對她整個安排和系統來說,是一個很棒的收集。

所以我的收穫是,藝術家的語言不一定只有作品,還有策劃能力和作品在不同的機構和城市表現出來的形式。不是我一定要做一個展覽,一定要怎麼樣去銷售,而是我可以真正介入到城市發展中去,我們會談論這個項目,它是否成立。它涉入了我們現在的策劃,可能對上海或者浦東、陸家嘴這塊文化的發展,都是有意義的。

世界各地的「電子漫步」 UNArt跨媒體藝術中心 圖

殷漪:

我們在談藝術的時候,應該意識到,有很多層交織在一起。機構有機構的邏輯,市場有市場的邏輯,大家的邏輯不一樣,需求也不一樣。大家都在談論「藝術」,有時真不是同一樣東西。

從我的角度說,Christina也在做今天很多人在做的東西,就是另一種類型的實地錄音。我也很期待她的後一個作品,如果這些錄到的電磁波不以一定的形式再次出現的話,我認為它仍然是素材。它要被使用,要有一種新的方式去使用,才有可能成為作品。

現在很多的城市錄音最後變成出一張唱片。所以問題是,它又回到所謂音樂的傳播裡去。我覺得真正的創造性的東西,還是如何在一個公共領域裡,以一種新的形式出現,就像今天一樣。我們還是再看一下,為什麼有的音樂家通過收集這些東西做音樂去了,出一張唱片給你聽,而Christina Kubisch是以這種方式來做。我覺得這是她作為藝術家特有的東西,今天還在全世界範圍內深入持續地做這件事情,好像真的只有她在做。因為電磁(轉換為聲波)這件事情太特別,以至於她做完之後就沒人可以再做了。

謝雯:

我稍微透露一點小八卦,她的家裡和工作室所有的電子設備都非常簡單,儘量去電磁的幹擾和影響。對她來說,她的工作充滿了電磁波,所以在她平時生活空間裡,基本看不到電視機或非常大功率的電器,他們家相對來說是這樣的環境。

紀錄片《Was Wir Nicht Sehen》海報,Anna Katharina Wohlgenannt 導演,78分鐘,2014年

另外,剛才大家提到電磁波對人體是不是有害。她剛開始也不相信,她跟我推薦了一個電影,電影名字叫《Was Wir Nicht Sehen》(我們未看見的),講的是一群對電磁波敏感的人。有的人會對電磁波敏感,有的人還好。我們身邊這麼多電磁設備,對人體到底有沒有什麼危害,據我所知,沒有很多人在深入地研究。

殷漪:

從科學角度來說,這件事情要談計量,不談計量都不行。當然Kubisch肯定是大劑量接觸電磁波的。

我問過她一個問題,如果討論聲學(acoustic)聲音,歐洲和中國,大家肯定會說聲音很不一樣。那麼如果我們說電磁波的話,在中國在上海和她所處的歐洲相比較,會有不一樣嗎?她說最大的不一樣是,現在歐洲沒有那麼多電子設備。

另外她覺得,在功率方面,我們這裡電子設備的功率會更大。智慧型手機用得更多,(電子)屏幕更多。在歐洲,至少在她的生活範圍裡面,沒有那麼多。

《解放的速度》封面翻拍 宋代倫 圖

宋代倫(《城市中國》編輯):

我讀一段帶來的保羅·維利裡奧《解放的速度》裡的話。

「怎麼就不理解(數位訊號的、視覺信號的、無線電信號的)這些無線電技術在明天將要使不僅僅是人類環境的本質、人類環境的領土主體的本質,而尤其是個體的本質和它的動物性身軀的本質發生怎樣的動蕩,因為通過一些笨重物質裝備(道路,鐵路……)對於領土的安排布置在今天讓位給了非物質的或幾乎是非物質的(衛星、光纖電纜)環境控制,這種控制能夠達到人的終端身體,人這個互動存在者,既是發出者又是接受者。」

還有一段很有意思。

「因此,真實時間的城市化,首先是這個棲在各個不同的界面上(鍵盤,顯示器,數據手套或服裝)的本體的城市化,這些界面都是假器,它們使被超級裝備起來的健全人,變得與被裝備起來的殘疾人幾乎完全一樣。」

殷漪:

當我們戴了Christina Kubisch特製的耳機,就能夠聽到這些(電磁波轉換的聲音),我們算不算聆聽的「超人」?就像你戴了一個設備,擁有了義肢,增強了你的能力。

什麼樣的聲音是好的,這個好其實是很曖昧的一個詞。好肯定不是動聽,肯定不是悅耳,是好。但這個好實在很曖昧。什麼樣的聲音適合我們,一個聲音應該是什麼樣的,或者我們的聲音環境應該是什麼樣的,其實是一個公共領域討論的東西,和文化、地域都有關係。

但有一點,如果我們在談聲音文化,今天聲音藝術應該是作為先驅的。誰來提問?不是文化本身來提問,可能是那些研究者,藝術家來提出這樣的問題,通過他們的創作和研究提出這樣的問題,就像「你」參與了一段時間城市行走和聲音聽覺相關行走之後,你會提出這樣的問題,我覺得這也是為什麼需要聲音文化的原因。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張鈞甯寫真大片,漫步林中與草木融為一體,帶來強烈的視覺衝擊
    張鈞甯的這組植物系寫真大片真的是太有質感了,首先映入鏡頭的是飽和度極高的綠色,不但給我們帶來強烈的視覺衝擊,而且還非常的清新養眼,看張鈞甯把自己置身於大自然中,身穿綠色波點裙裝搭配長捲髮,清新乾淨雅致;然後她手持圓鏡愜意地躺在草坪上變身森系女孩,身姿婉約分外動人,展現清新獨特的植物系少女感。
  • 欺騙大腦的視覺解謎獨立遊戲《超閾限空間(Superliminal)》
    《Superliminal》是由卡內基梅隆大學娛樂技術中心(ETC)一個六人的學生團隊Pillow Castle開發的一款視覺解謎獨立遊戲。本作的解密形式非常有創意,在視覺設計上相當出色,遊戲通過對視角、顏色的設計一次次欺騙了玩家的大腦。
  • 當宇宙在流動,我們在「漫步月球」
    但你可以從這首歌裡,獲得專屬於你的部分,想像的權利在你自己,或寰宇或天際,或月球或星河,你要創建你的頻段,邀請你愛的人,讓他可以共你牽手漂浮,漫步月球。」 而在詞作方面,一直以來堅持真情實感搞創作的滿舒克,再次讓《漫步月球》這首歌變成了表白篇佳句集錦,比如「我只想陪著你漫步月球/漂浮在你的宇宙中停留」,比如「讓時間在真空凝固」,再比如「星空中綻放的花是對你最好的形容」等。
  • 破除「山牆」「心牆」,土牆村一點都不「土」
    為打開通往外界的「山牆」、破除村民無形的「心牆」,火箭軍某部針對性開展幫黨建、幫修路、幫教育、幫醫療、幫產業等「十幫」活動。2018年底,土牆村順利脫貧摘帽。 記者在村委會部隊援建的「火箭軍書苑」看到,不少村民正在看書。書苑有2000餘冊藏書,涉及政策法規、種植養殖、民族文化等多個門類。
  • 【破除禱告】20170707 破除宗教偶像咒詛的禱告
    【破除禱告】20170707 破除宗教偶像咒詛的禱告主啊,我們被禰光照,被禰自己的話語光照,我們謙卑、憂傷、痛悔地來到禰的面前,我們願意離棄一切的偶像,我們向禰認罪悔改,披麻蒙灰在禰的面前。主,求禰以憐憫為懷、以慈悲為念,赦免我們的罪過,加給我們智慧,除去我們的愚昧,免得我們因無知識而滅亡。
  • 安全指南:如何防止欺騙攻擊?
    欺騙攻擊是指將詐騙者偽裝成可獲取重要數據或信息的可信任來源時發生的網絡攻擊。欺騙攻擊可能通過網站、電子郵件、電話、簡訊、IP位址和伺服器發生。 通常,欺騙的主要目標是獲取個人信息、竊取金錢、繞過網絡訪問控制或通過受感染的附件或連結傳播惡意軟體。
  • 瘦腰太累人,試試「視覺欺騙」,3步成功造出小蠻腰
    纖纖細腰是每個女人的終極追求,但並不是每一位姑娘都能夠佔據先天優勢,擁有一個纖細的小蠻腰,這個時候我們就要靠服裝上的一些「視覺欺騙」技巧來達到完美的腰臀比例線條。想要追求小"腰"精的視覺效果,這幾種方法必不可少。
  • 【破除咒詛】火牆保護的禱告文
    我們用火牆保護的禱告文為我們來禱告,平臺破除咒詛第124篇,破除咒詛124篇的文章,火牆寶庫的禱告文。我禱告,大家來阿們。阿爸天父,我們讚美你,你是我們的牧者,我們必不至缺乏。保守我們免於一切的屬靈攻擊、財物損失、疾病、疼痛、感染、沾染、發炎、傳染病、過敏、病毒、傷害、災害、創傷、壓傷、中傷、驚恐、懼怕、搶奪、欺壓、壓制、偷竊、殺害、毀壞、迷惑、欺騙、詭詐、辛勞、自憐、焦慮、憂鬱、擔憂、沮喪、灰心、失望、退縮、挫敗、妥協、混亂、攪擾、控告、兇惡或是任何意外事件。 主你保守我們免受這些沾染,免受這些攻擊。
  • 2月19日【破除咒詛】——破除自我話語、消極、定罪、捆綁等咒詛
    奉耶穌名取消這句話,破除這句話的影響力。要說一下,然後這個。若是你有聖經的話你就想起來了,比如說我經常說我自己記憶力不好,我奉耶穌名說完了。主啊,求你赦免饒恕我。然後呢,奉耶穌基督的名。去取消破除這句話對我的任何的影響力,和轄制力。然後破除砍斷,退去毒根裡面。第三呢,就是要取代。主啊,自我智慧和啟示的靈天天的加給我。使我有智慧有聰明有好的記憶力,奉耶穌的名感謝主。所以這個就是三步驟,感謝主。
  • 【醫治釋放】破除咒詛見證與根據1
    我是第二代基督徒,我從來不知道有破除歷代祖先咒詛的這個領域,我非常的開心。2007年,大年初二,初三,她開特會,連續五天,我就參加她的特會,我聽的很仔細。2006年,她的三個主題:一個是破除祖先咒詛的大能、話語的大能、一個是饒恕,我記得是這樣,所以這三天,我再家裡,一直反覆的聽,反覆的聽。聽到我幾乎可以背了。我都很驚訝,因為我一直以來,都不知道基督徒為什麼要受這麼大的苦。
  • 西遊漫步說李安的雙子殺手
    Hello,這裡是西遊漫步,西遊漫步每天帶你去看不一樣的世界。小編西遊漫步在昨天中影的一個集團裡面去看了一個電影,總體來說好評,但是還不得不說,在觀影的過程中,起碼有18次以上的卡頓,這種卡頓往往是電影鏡頭最為突出的那一刻,然後他就掉頻了,這種掉頻給人的感覺是很不友好的,當時西遊漫步選擇的是60幀每秒的一個電影頻道,但是所呈現的效果還是不足以稱上完美,這個可能是電影院的技術問題,也有可能是李安導演的技術過高,所以的話給人的視覺效果並不並不是想像中的完美
  • 11月30日 【破除咒詛】破除濟公的咒詛
    天父,我奉主耶穌的名,天父上帝的權柄,現在聖靈的大能,我拿起聖靈的寶劍,斷開破除濟公的權勢。我奉耶穌的名,我破除濟公的靈所有的能力。所有濟公的靈,我奉耶穌基督的名,現在吩咐你,你召集你每一個在弟兄姐妹生命中殘餘的勢力,惡者的勢力,在你手下的嘍囉,奉耶穌基督的名,在你後面都要排隊。天使們把他們都捆在一起,不允許穿到我們家人身上。
  • 攝影攻略:單反與漫步攝影
    攝影攻略:單反與漫步攝影 現代人工作忙碌,偶爾偷個浮生半日閒到近郊走逛,不僅可以放鬆心情,更能為生活充電。進行事前計畫時,除了預定一條主要路線,也可思考數則備案。以預設的路線,再搭配當地現況適時調整計畫,進行既隨性又不失方向的旅程。即使是自家附近的巷弄,也可以先了解相關方位、路線與設定拍攝重點,漫步時再依突發事件(如發現未知的小巷、新奇的人事等)靈活調整,增加拍攝的樂趣。
  • 1破除抵擋神僕人的咒詛禱告
    1、破除抵擋神僕人的咒詛禱告
  • 鄭爽與男友又被偶遇了,二人撐傘漫步雨中很浪漫…
    據爆料網友稱,爽妹子當時正與男友兩人討論書架的問題。也有網友稱兩人似乎是在看商鋪。所以是要合夥開書店的節奏嗎?9月時,正在日本旅遊的鄭爽和男友出現在了網友的偶遇鏡頭中,倆人十指緊扣漫步在日本街頭,張恆還不時用手緊緊摟住爽妹的肩頭,兩人的最萌身高差也是沒誰了。
  • 建築地基樁頭破除有什麼技巧?破除樁頭造成質量缺陷後如何處理?
    一、破除樁頭工藝流程及操作方法要點 樁身土清理→彈線→切割機切樁→斷樁→樁頭處理1、基坑土方開挖前,應設置軸網和標高控制點,使用機械進行土方開挖時,應首次開挖到樁頂施工標高500mm以上,嚴禁超挖,然後使用小型反鏟挖掘機按照提前測量的軸網和高程進行掏樁作業
  • 海底漫步
    海底漫步 一實校 1(2)班 儲瑞指導教師:劉老師聽說今天要海底漫步,我在酒店就很開心,出發的時候就更開心啦。我們步行來到了港口,我本來以為是坐大客輪的,沒想到坐的摩託艇,第一次坐摩託艇有點害怕。大約過了二三十分鐘以後,我們就來到了海底漫步的小島。一上島我就更興奮啦。導遊姐姐發給我們每個人一個帶數字的牌子,排隊等候的時候,我們聽教練說了海底漫步的規則。教練說,在海底要正常呼吸,用嘴巴和鼻子都可以,但不要講話,用手勢來交流,大拇指指向上就表示你想往上;大拇指指下就表示想繼續往下遊;做「ok」的動作就表示好。
  • 漫步丨漫步雲端回應黑粉刷屏事件「太過分」.
    漫步雲端在虎牙消費近2500萬,據小編粗略的估算,2000萬消費在自己喜歡的主播身上,500萬消費在醫藥費上面,並且時不時的也會跑到其他主播直播間餵一喂。就在一周之前,小編還專門報導漫步雲端是一位無節奏在身的帝皇大哥,沒有一個人能夠挑出漫步雲端的理。2000萬丨漫步雲端單號總消費破2000萬。據漫步哥本人訴說:自己一直很小心的玩虎牙,不怕別的就怕給自己喜歡的主播招來麻煩。
  • 漫步竹海,躍上竹梢,賞初秋好風光
    不知不覺秋來到如果你還在為去哪玩而猶豫不用出遠門就能欣賞到江南美景那就來竹洞天吧漫步竹海三分蔥鬱、七分愜意身居城市繁華風景在你腳下眼前一片綠意盎然內外環繞的鮮氧與舒適品質雅舍竹林生態人居範本漫步木棧道漫步竹尖的驚險刺激步步驚心從仰望,到俯瞰一樣的視覺,不一樣的體驗這裡古色古香,充滿著濃厚的詩情畫意,古時的文人墨客隱居的地方,激情與山水之間。
  • 2017.03.30 MPP早禱會:破除孤兒的靈
    我就在馬來西亞的聚會中分享這兩個層面的爭戰,然後我們宣告破除邪靈的作為。分享完了之後,我再發出呼召:如果有人需要身體得醫治,可以到前面來。然後我們看到,幾乎所有的人都來到臺前。在那一天,神的同在是如此強烈,很多的醫治發生,甚至很多腫瘤立刻得了醫治。他們後來去查驗,做了這樣的見證。非常奇妙,有人就是自己去察看,發現疾病得了醫治,而不是等到去醫生那裡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