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展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壯麗畫卷,記錄人民子弟兵牢記我軍宗旨,攜手廣大人民群眾共建美好家園、譜寫魚水新篇、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生動實踐,《解放軍報》從7月2日起開設「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中國軍人在行動」專欄。今日敬請關注《土牆村破「牆」記》。
刊於7月12日《解放軍報》3版
土牆村破「牆」記
——回訪少數民族摘帽村系列報導
■解放軍報記者 王衛東 特約記者 李永飛 李振華
人在雲中走,河在腳下流。從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華縣城一路向西,翻過十幾座平均海拔1700多米的大山,記者一行來到三街鎮土牆村。
嶄新寬闊的水泥路面,整齊美觀的節能路燈,一排排獨具彝族特色的建築……走進土牆村,一股民族風情與現代元素交融的氣息撲面而來,記者不禁感慨:土牆村一點都不「土」。
見有軍車駛過,村民熱情揮手致意。看著一張張熟悉的面孔,常往村裡跑的火箭軍某部幹事羅婷感慨地說:「自從與村裡結成幫扶對子,村民對我們越來越熱情。」
土牆村是一個以彝族為主,苗族、漢族混居的村落。2016年,火箭軍某部調研論證後得出結論:村民長期貧困的原因在於兩堵「牆」,一是大山阻隔這堵有形的「山牆」,二是「等、靠、要」這堵看不見的「心牆」。
為打開通往外界的「山牆」、破除村民無形的「心牆」,火箭軍某部針對性開展幫黨建、幫修路、幫教育、幫醫療、幫產業等「十幫」活動。2018年底,土牆村順利脫貧摘帽。
記者在村委會部隊援建的「火箭軍書苑」看到,不少村民正在看書。書苑有2000餘冊藏書,涉及政策法規、種植養殖、民族文化等多個門類。村民周正澤對記者說:「我常來這裡看書,時間一長,懂的就多了。」周正澤雖然學歷不高,但通過閱讀,學到不少養殖知識,現在是村裡的養殖能手,帶動不少村民通過養殖脫貧致富。
漫步在整潔的村落內,一間「愛心超市」吸引了記者的目光。超市管理人員介紹,貨架上的物品是部隊、政府和企業贈送的,村民在這裡購物不花錢,而是用參與集體勞動獲得的獎勵積分來兌換。
「我現在懂了,部隊牽頭辦這個超市,就是在引導我們轉變觀念,幫我們拔掉心裡的『懶窮根』。」村民李從鳳正在兌換洗衣粉,50多歲的她在閒暇之餘幫村裡清掃衛生掙積分,每個月能兌換不少生活用品。
「破除了『心牆』,勞動致富的勁頭就上來了!」村黨支部書記楊周美說,村裡在部隊的幫扶下發展特種經濟作物種植,去年創收近200萬元。
翻閱該部後續的幫扶計劃,只見上面寫著:種植枇杷100畝、為村衛生室添購醫療設備、援建村史館……一項項計劃正緊鑼密鼓地推進。記者堅信,破「牆」後的土牆村,致富奔小康的路一定會越走越寬闊。
作者 |解放軍報記者 王衛東 特約記者 李永飛 李振華
來源 | 解放軍報、學習軍團(ID:xuexijuntuan)
感覺不錯點「在看」,轉載請註明出處!
監 制:王士彬 張曉輝
編 審:歐 燦鄒 菲
責 編:周 舟 張 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