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蓉與鞏漢林《如此包裝》小品:25年後,回歸本質仍然很重要

2020-09-09 白伊土人

白伊土人|文


如此包裝

在1995年1月30日,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上播出,由趙麗蓉、鞏漢林、孟薇等表演的小品,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小品的故事是趙麗蓉來到一家給她包裝的公司,公司為了博眼球,過度包裝趙麗蓉,讓評戲的MTV變得不倫不類,最後趙麗蓉一怒之下,拒絕了這個公司。

對於金錢的誘惑,還有名利,她有著自己最基本的底線,就是本質。不能再怎麼包裝,都不能失去事物的本質。

當時小品《如此包裝》所反映的就是那個時期,改革開放後,年輕一代全盤西化,否認老前輩們所有的傳統,認為這些都是守舊,老古板。

這種新與舊,現代與傳統的碰撞,讓兩個人撞出了笑料,也帶給當時的人們一些深度的思考,這樣失去事物本質的包裝,真的重要麼?真的對麼?


誰在勇敢地撕掉包裝?

《如此包裝》這個小品,已經過去25年了,趙麗蓉藝術家已經永遠存在人們的記憶裡了,但當下,包裝卻越來越嚴重。

在當下包裝盛行的年代,人們根本早已經失去了對事物本質的追求,至少沒有那麼重要。大家似乎只在乎表面。

小品傳達了過度包裝,會讓真正好的東西失去原有的品質與魅力。但人們卻總是盯著外表的浮華,不在乎事物的本質是好是壞。

沒有人認真思考,包裝的重要性為什麼大於事物的本質,從一開始只是一味去追逐西式的風格,再追求西式的奢華。

再逐漸人也開始變了,當我們選擇朋友,伴侶,合作夥伴,都是在挑對方對自己的「包裝」。那些把自己「包裝」的越是高大上的,越能引起人們的尊重。

幾乎很少有人意識到,這樣是不對的,大家都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甚至有人在推崇這種包裝文化,讓人類從骨子裡變得虛偽。

沒有人在意你原本是什麼樣子的,大家只在意包裝過後的你是什麼樣子的。這樣真的好麼?

為什麼所有人都活著這麼累?卻不敢於向自我反抗,甘願沉淪在這樣的漩渦裡。

環顧四周,沒有一個人願意把真實的自己攤開,大家都習慣了偽裝,包裝自己雖然能讓自己得到周圍人的尊重,但越是這樣,自己的內心越是卑微。

因為,我們可以欺騙所有人,唯一欺騙不了的就是自己。

到底是誰?誰可以勇敢地撕掉自己的偽裝?

你根本不了解真實的我,你愛的不是我

電視劇裡被演爛的情節,就是男女兩個主角,互相都在包裝自己。

極力在對方面前表現成對方喜歡的人,這樣的人只是自己認為的。

彼此根本不知道對方真實的是什麼樣子的,卻依然強撐著愛對方。

最終,彼此只是欺騙自己而已,認為最適合的人,在一起時卻不自然放鬆。

真正相愛的人,是不會過度「包裝」自己的,因為對方愛的就是最真實的自己。

當我們偽裝習慣了,就以為自己真實就是這樣的,當被現實打臉時,

往往最痛的不是被打臉,而是意識到自己原來根本不是這個樣子的。



在這追求過度包裝的年代,每個人都想著去包裝自己,如何讓自己看起來更加的高大上。

只有這樣,別人才會尊重自己,贏得了別人,卻輸了自己,何必呢?

奢華的包裝,看起來十分的高檔,確實能讓產品很有檔次的感覺。但過度追求這些,誰還在事物的本質上努力,去下功夫。


我們在擁有一件東西時,並不是只貪圖它的包裝,而是因為需要這件事物,才去想要擁有它。

只有真實的事物本質,才能真正滿足我們的需求,那些外表的華麗,只能滿足自我的虛榮心罷了。



買櫝還珠

從小我們就知道買櫝還珠這個成語故事,就是把真正最有價值的東西捨棄了,卻留下了表面看上去很浮華的東西。這個人很傻,所以我們笑他傻。

但事實上,很多人每天都在做著買還珠的事情,我們太在意外表的包裝了,以至於我們忽略了事物的本質。

凡是豪華的包裝,我們就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東西,很有價值的東西。看東西看多了,自然看人的時候,也會是這種情況。

只有穿著一身高檔的名牌,就覺得這個人有素質,有品味,有內涵等等,太完美了。反而那些真正樸素,有內涵的人卻被人看不起。

有些事物,甘願冒著被世人輕視的風險,他們還是拿出自己的勇氣,撕掉包裝,讓本質回歸,讓品質盡現於人眼前。

在當前消費者越來越挑剔的背景下,它的新品把「櫝」去掉,直接以「珠」的方式展現出來。這就光良的勇氣。

這個品牌的白酒,全部採取糧食基酒,並在瓶身和裝外箱上,標註的一清二白,讓消​費者看得放心,喝的明白。

與市場上流通的光瓶酒略顯「閃爍其詞」不同,光良酒不再依靠包裝來提升自己的品質,而是把真正的品質展現出來。

光良是以數據化和去包裝化切入自用酒市場的消費升級品牌,區別於傳統白酒品牌的厚重文化感。這個去包裝行為與25年前小品《如此包裝》傳達的理念正好呼應。

25年了,該有一個品牌帶領人們真正的思考,事物的本質不是包裝才會擁有高價值的。

上市不到3個月(截止2019春季糖酒會),銷量就突破100萬瓶。截止2019上半年,全國十餘省,200多家經銷商,每月出貨量穩定在50萬瓶以上。(僅線下)

由此看出,它獲得了許多大眾的認可,目前,光良年銷量已突破兩千萬瓶,招商300餘家迅速實現全國化,終端店鋪30餘萬家,主要為副食店及一線零售店等。

當一切事物回歸本質後,人們不再追求包裝帶來外表的浮華,人們只關注一切本質之後,所有人都會無比的快樂與輕鬆。

喊了25年的過度包裝,當下我們還仍須一起努力,讓事物回歸本質。

END

相關焦點

  • 63歲鞏漢林含淚追憶趙麗蓉!講述春晚幕後故事,時隔十年或回歸
    要知道,作為曾經的春晚「釘子戶」,鞏漢林為觀眾帶來過很多經典的作品,可惜的是,自2010年春節聯歡晚會後,他就再未登上過春晚舞臺,距今已有10年了。 據悉,鞏漢林和趙麗蓉自1992年春節聯歡晚會開始合作,創作了許多經典的小品作品,除了《打工奇遇》,還有《媽媽的今天》、《如此包裝》、《功夫令》、《老將出馬》等等,是一代人抹不去的經典回憶
  • 63歲鞏漢林含淚提及趙麗蓉,心情難以平復!十年後或重回春晚
    因為鞏漢林老師曾經也是家喻戶曉的人物,尤其當年和趙麗蓉老師一起合作的小品,堪稱經典中的經典。 當年和鞏漢林在合作小品《如此包裝》時,在舞臺上就有點力不從心。
  • 春節記憶:趙麗蓉去世19年後!追憶一代小品女王笑淚人生
    當時她的搭檔是濟公專業戶遊本昌,兩人在小品《急診》裡演一對南北差異相當顯著的親家。第一次亮相對趙麗蓉而言仍然不算完美,老將趙麗蓉的初登場,肯定不算一鳴驚人。小品的幾個主創都同意結尾安排趙麗蓉和鞏漢林跳探戈,但沒想好怎麼把這段舞蹈編排得有趣。期間鞏漢林剛好一人逛街,耳聽得旁邊的舞廳大放音樂,不由自主踩著點摩擦摩擦一陣後,他才想明白到底該怎麼處理結尾。靈感乍現的鞏漢林馬上找到趙麗蓉,對方一聽也來了精神。兩人連說帶比劃,趙麗蓉甚至不顧腿部舊傷,一氣呵成地把順口溜捋了下來。
  • 因趙麗蓉一句話,鞏漢林10年沒有參加春晚,今卻被罵吃相難看
    趙麗蓉為小品《母親的心》,尋找比較適合出演兒子的演員,他要和趙麗蓉一樣會講唐山話。因為這個小品,趙麗蓉和鞏漢林相識,在節目過後,鞏漢林認趙麗蓉做乾媽,他親切的稱趙麗蓉為趙媽,在私下直接叫媽。如此包裝》,這個小品火遍大江南北,他們這對母子搭檔也得到觀眾的認可。
  • 鞏漢林:曾連登春晚18次,卻因趙麗蓉一句話「消失」10年
    這一段話出自她跟鞏漢林合作的小品《如此包裝》,也是從這裡開始,鞏漢林徹底打響了自己的名字。次年,屬於他的機遇來了,趙麗蓉老師創作了一個小品叫做《母親的心》,要尋找一個會說唐山話的演員扮演她的「兒子」。有人向她推薦了鞏漢林,在友人的推薦之下,他跟趙麗蓉老師見面了,第一次見趙麗蓉老師他有點緊張,沒想到趙麗蓉老師見面就逗了他一句,「你就是我兒子吧!」鞏漢林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是在說小品中的角色,趕緊說了句「趙老師好。」
  • 趙麗蓉生前一句忠告,鞏漢林守到現在,10年不上春晚原因被揭曉
    他們的《如此包裝》、《打工奇遇》、《追星族》、《吃餃子》等一系列優秀的小品,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趙麗蓉老師的去世是整個小品界的一個打擊,也是鞏漢林一生的痛,因為趙麗蓉老師的一句話,鞏漢林「消失」了差不多十年的時間
  • 為何鞏漢林從春晚消失了?趙麗蓉生前的12個字,讓他聽了10年
    每年除夕夜最重要的一項活動,那就是一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觀看春節聯歡晚會。其中語言類節目憑藉著幽默風趣的包袱,深受觀眾朋友們的喜愛。在大家談到最喜歡的女性小品演員當中,肯定都會提到蔡明、宋丹丹......
  • 春晚釘子戶鞏漢林因為趙麗蓉臨終前的12個字,他10年沒上春晚
    每年除夕夜最重要的一項活動,那就是一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觀看春節聯歡晚會。其中語言類節目憑藉著幽默風趣的包袱,深受觀眾朋友們的喜愛。鞏漢林和趙老師,首次在央視春晚的舞臺上,為大家帶來了他們合作的小品《如此包裝》。
  • 鞏漢林曾登上18次春晚,因為趙麗蓉的1句話,10年沒上春晚
    相信很多觀眾都看過1995年鞏漢林和趙麗蓉合作的小品《如此包裝》,這個小品笑料滿滿而且還穿插了一段舞蹈的橋段,內容豐富,非常經典,簡直是看一次笑一次。這是鞏漢林和趙麗蓉第一次在春晚上合作小品,但這卻不是他們首次相識。
  • 鞏漢林10年不上春晚,感恩趙麗蓉臨終遺言:「不將就,要講究」,
    沒錯,這些話都是出自鞏漢林和趙麗蓉合作的小品。當時的鞏漢林還是個「小萌新」,面對趙麗蓉這樣的老藝術家不免有些緊張。但,趙麗蓉只用了一句話就讓他消除了緊張。「你就是兒子吧」。沒錯,這部小品中鞏漢林正是扮演了兒子的角色,一臉懵的鞏漢林也被趙麗蓉的慈祥與親切打動,之後也就有了二人在春晚中一系列的精彩表演。
  • 鞏漢林:17次上春晚,卻因為趙麗蓉臨終的一句話,「消失」十年
    可隨著趙麗蓉老師人生的謝幕,這一對經典搭檔再也無法繼續合作。生命無常,本以為鞏漢林會重新開啟新的輝煌,卻不曾想過,趙麗蓉臨終前的一句話,影響了他一生。時至今日,已經在舞臺上消失了10年的鞏漢林,到底幹什麼去了?
  • 趙麗蓉:二十年了,還有誰記得這位「小品王」?
    趙麗蓉在評劇業內已經算是登峰造極,在影視劇裡,也拿到了國際影后。可是她被全國人民熟知,卻是因為春晚小品。這就是趙麗蓉小品的特色。後來的春晚小品裡,她也一直延續了這種風格:情節貼近生活,人物善良且正義。她60歲登上春晚,春晚小品,也讓趙麗蓉的戲路越來越寬。
  • 鞏漢林含淚回憶乾媽趙麗蓉,稱她有工匠精神,為寫4個字苦練半月
    據悉鞏漢林與趙麗蓉初次搭檔在1992年,從那之後,倆人就開始了春晚合作之旅,趙麗蓉也收鞏漢林為乾兒子。 鞏漢林稱,一回憶起趙麗蓉心情就難平復,自己跟趙麗蓉合作接近10年的時間,在舞臺上,趙麗蓉給鞏漢林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講究不將就。
  • 鞏漢林含淚回憶乾媽趙麗蓉,稱她有工匠精神,為寫4個字苦練半月
    ,趙麗蓉也收鞏漢林為乾兒子。打工奇遇》中,小品結尾趙麗蓉寫了4個大字:"貨真價實"。外界津津樂道的小品《如此包裝》當中,在結尾趙麗蓉有一個和群演跳舞的環節,在跳舞結束的最後一個動作時,趙麗蓉忽然沒穩住,撲通一下跪在地上。
  • 鞏漢林9年沒有參加春晚,只因趙麗蓉的一句忠告,原因讓人折服
    如此包裝》,在全國引起了轟動,並且還順利拿下了全國觀眾最喜愛的節目小品一等獎。因為趙麗蓉老師是評劇演員出身,有著多年的舞臺經驗,所以鞏漢林在跟她合作期間,學習了很多表演手法。,在2000年到時候因病去世。
  • 春晚常客鞏漢林,為何突然消失了?因趙麗蓉一句話10年沒上舞臺
    那麼說到趙麗蓉老師,可能有很多人都不認識她,她正是我們95後,乃至90後兒時的回憶,當時她就像是一位慈祥的老奶奶,無時無刻不帶給我們幸福。小湯圓家從前買了很多碟,而且那個年代還能租碟,家裡面的大人就喜歡租趙麗蓉老師和鞏漢林老師的小品錦集來看,當時小湯圓就非常的喜歡趙麗蓉老師
  • 「電線桿」鞏漢林:趙麗蓉的黃金搭檔,急流勇退,如今怎樣?
    考入大學後,鞏漢林攻讀的是哲學專業,然而學習哲學需要靜心潛讀,而鞏漢林心中裝的還是藝術表演那回事兒。1990年,鞏漢林首次在登上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表演藝術小品《打麻將》。如此包裝》、《功夫令》、《老將出馬》、《裝修》等多部小品成為人們心中深刻的難以忘懷的回憶。
  • 95年春晚《如此包裝》因失誤成經典,趙麗蓉去世20年後再追憶
    95年春晚《如此包裝》因失誤成經典,趙麗蓉去世20年後再追憶 一直以來趙麗蓉都被大家尊稱為是「小品女王」,不得不說她創造出來的一些景點確實是非常精彩的,並且不管過去多少年都會深受她家喜愛。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非常有實力的藝術家,如今已經去世有20年的時間。
  • 62歲的小品大師鞏漢林,隱藏34年的兒子是大家熟悉的他
    導語:62歲的小品大師鞏漢林,隱藏34年的兒子是大家熟悉的他娛樂圈中有很多的小品演員,每年的央視春晚很多人氣很高的小品演員都會出演,說到央視春晚大家能夠想到小品演員有:趙本山、宋丹丹、馮鞏、蔡明、潘長江等,這些小品演員都是在小品界很資深的人,小編接下來要說的這位演員他也是央視春晚的常客
  • 趙麗蓉60歲初登春晚舞臺,和鞏漢林成為黃金搭檔,留下太多經典作
    登上春晚,60歲開始走紅全國1984年,趙麗蓉成功出演了《西遊記》中的車遲國王后一角,經典的藝術角色讓她開始在全國面前展露,也開始受到更多社會人士的關注。,與憑藉濟公一角走紅的遊本昌合作,演出了一臺《急診》小品,幽默的語調讓全國觀眾記住了這位小老太太,因為當時的她已經60歲,在當時看來她已經是不惑之年,她真正意義上的走紅全國也應該是此刻開始,春晚舞臺的造星能力我們自然不需要懷疑,趙麗蓉與春晚的結合成為了她人生中的一個重要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