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4 2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一個完全沒有拿過畫筆的75歲老人,有一天在小孫女阿籽的建議下開始了畫畫生涯,兩年不到,就創作了500多幅作品,並開起了畫展。
阿籽奶奶(尹玉鳳)個展「凝視·日常——阿籽奶奶的畫」6月11日起在徐匯藝術館舉辦。
兩根胡蘿蔔,一盆銅錢草,一隻不起眼的斑駁的南瓜,一根再平常不過的萵苣。這些尋常之物,在阿籽奶奶筆下,充滿了生命的歡欣,自有一種治癒的力量。
而阿籽奶奶自己,也因為畫畫,告別了病魔。
一個人呆著太傷心開始畫畫
阿籽奶奶今年76歲,大半輩子生活在新疆塔城。2016年,牽手了53年的丈夫去世。孩子們把奶奶接到了上海。在浦東臨港藝術園區,奶奶和不到7歲的孫女阿籽一起拿起了畫筆。
奶奶說,「一個人呆著過於傷心,小孫女說跟她畫畫吧,我起初是跟她學的。我畫的都是很單純的東西,太複雜我還幹不了。」
奶奶比較喜歡畫花草,「我總感覺它們都是有生命力的。每片葉子在我畫它的時候,好像都在對我說,你要把我畫好,我是有生命力的。」
畫畫讓我把病給忘掉了
說起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幅畫,阿籽奶奶說,半天畫了兩朵花,不像樣子,所以這次畫展上,並沒有拿來。
奶奶說,「我現在一個人。老伴2016年走的,2017年我到上海,年底住過一次醫院,2018年初又住了一次,半年裡住兩次醫院,搭了兩個支架。心臟特別不好。」
但自從畫畫以後,一切都有所改變。「好像把心安下來了,把病給忘掉了。否則一天就想著我有病,越想越有病。自從畫畫後,把病給忘掉了,這是最大的收穫,把心給慢了下來。」
奶奶說,「自己原來性子相當著急,急躁。老頭子在的時候,脾氣就不好,他走了以後就更不好了,畫畫後慢慢就放下來,心情也好了一些。看啥都順了。」
奶奶眼睛不好,「一個眼睛有白內障。年輕時候搞焊工,對視力很傷。」
畫畫時,奶奶就把葉子拔下來湊近看,塗色時,一次顏色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三次,「大家都說我的顏色感覺還挺好的。其實我現在拿來展出的都是成功的,家裡還有很多大紅大綠的,不成功的作品更多。但搞藝術之後,因為非常喜歡,沒有其他雜念,反而把病給忘了。心安下來了,要不然天天想著病。現在,病也沒有了。」
畫畫改變人生
奶奶從來沒有學過畫畫。剛開始,連毛筆也拿不好。唯一與畫畫有些接近的藝術活動,就是年輕時在縫紉機上繡花,「那時在孩子們的的確良衣服上繡花,還真美。」
沒學過畫,也不知道該畫什麼。她的畫家女兒對她說,看到什麼畫什麼。於是,一切日常之物,花草、蔬果、器皿,都成了奶奶的畫畫對象。
奶奶真切地感受到,「畫畫能改變人生,能提升自己。病也沒有了。本來一點點病 ,吃一大堆藥,也沒什麼用,越吃越糟糕。藝術是能治病的。把病忘掉了。」
每天早上,奶奶常常四五點鐘就起來畫畫了。「身體好的時候,一天畫一張。兩年畫了500多張。」
畫不下去時,奶奶就出門轉轉,但腦子裡還想著那根莖,那片葉子。實在想不出,有時也就乾脆放著,「反正沒人規定我。我想畫就畫,成功的作品一大堆,失敗的也是一大堆。臨港藝術園區的所有藝術家,都是我的老師。」
有的老師看到阿籽奶奶的畫後,誇她有天賦。
奶奶說,「我家孩子是畫畫的,我畫了之後,人家還說,你家孩子是遺傳你的。我說,我沒有感覺我有多少天賦,我就感謝畫畫把我的病給治好了。我沒想過要怎麼樣,只想從病魔中走出來,現在生活那麼好,我想多活些時間。只要我身體好,我一定要畫下去的。」
畫畫後,奶奶的朋友多了。性格也變得開朗了。
展覽開幕那天,展廳裡不時能聽到奶奶朗朗的笑聲。
關於奶奶的畫,有人問著名藝術家李山老師:「奶奶的畫算不算藝術?」
李山答:「那是藝術本身!」
來源|新聞晨報、周到APP
原標題:《75歲開始學畫,這位奶奶用筆趕走了病魔》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