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作為我國最頂級的兩所高校,一直都有著極高的關注度。它的學生,在許多尋常人眼裡就是「文曲星」下凡。既然是尋常人眼裡的「文曲星」,那麼他們都應該有著很高的高度。可當他們的選擇遠離許多人的期望時,會怎樣呢?註定會引來熱議。
外界對清北的畢業生有著很高的期望,他們也為我國多個重要領域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可是在近些年來,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一部分清北的畢業生卻選擇起了到中學當老師。比如杭州的學軍中學,又比如深圳的南外高級中學就招聘到了不少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本碩連讀畢業生。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畢業生到中學當老師也就算了,還是本碩連讀的畢業生,甚至還有碩博連讀的畢業生。如此高的學歷,選擇成為老師,一經報導,想都不用想,各種非議隨之而來。
有人說清北的畢業生當老師是埋沒了人才,有人說他們的選擇過於現實,因為這些中學給出的薪資都很高,也有人說他們的選擇就是在搶別人的飯碗。總之,對於這些選擇當老師的清北畢業生,許多人都是另眼相看,很難理解。
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畢業生能當老師嗎?當然能,按照現有的制度,只要考取到了教師資格證就有機會成為老師。所以這些畢業生的選擇,並不是像有些人說的那樣是走了後門。至於引來的非議,更多的還是因為這些人的學歷實在太高了,選擇成為老師有些浪費對他們的培養。
引來的非議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理解,不過站在教育這項事業的角度去看,他們的選擇是值得尊敬的。各行各業都離不開人才,教師隊伍同樣也是如此,有這些頂級學子的加入,不僅能夠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而且他們身上的光環,也能夠起到帶頭作用,從而為培養出更優質的人才提供出一種可能性。
清北畢業生到中學當老師的選擇,沒有什麼不妥。但是他們的選擇,也帶偏了一些學生。怎樣帶偏得了?每一年高考時,總有一部分學生對於志願的選擇舉棋不定。家長們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夠有一個穩定的工作,從而在志願填報時力主師範類院校報考。儘管有些學生能夠接受這樣的建議,但在他們的內心還是比較排斥的,希望自己的將來能夠更有一番作為。
意見不一致,怎麼辦?這個時候就有學生說非師範類院校或者非師範專業同樣可以當老師,從而在志願填報時,不會再將師範類院校的報考作為首選。這樣的想法有問題嗎?從現實看,並沒有什麼問題,因為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它們都不是師範類院校,所學專業更不是師範類專業。他們能夠成為老師,為什麼其它院校的就不能呢?學生們的想法很好,也沒有問題,可是我們也要看到這樣的情況終究是少數。如果這些人不是清北的畢業生,只是一所普通高校的畢業生,即使是碩士研究生的學歷,能夠成為老師的都是少之又少。如果希望自己成為老師,那麼在志願填報時,師範類院校的師範專業才是首選,尤其是高考成績只能上二本的考生。
非師範類院校的畢業生當老師,容易了?除了頂級名校,其它學校的畢業生依舊很難有機會。
對於清北畢業生到中學當老師,你怎樣看?歡迎大家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