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愛在日落黃昏時》中,兩人坐塞納河遊船看到巴黎聖母院時男主Jesse問Celine「你相信巴黎聖母院有一天會消失嗎?」一語成讖成為了神預言。
去年國慶假期我去維也納做了愛在三部曲第一部《愛在黎明破曉前》的拍攝地巡禮(文章末尾附第一部連結),今年去到巴黎也就順理成章的做了二部《愛在日落黃昏時》的,找到了除私人領地外的所有拍攝點。
經過23年的時光,維也納大多數地方都沒有變。巴黎這15年,所有的地方幾乎也都和2004年時電影中一個模樣。
不同於第一部講的是一個夢幻版的浪漫邂逅故事,我理解的第二部更多的是在講有花堪折直須折、珍惜當下的情節發展。
因為神預言「巴黎聖母院的消失」這個巴黎聖母院的談話段落肯定不是一個主角隨意聊起的話題,更多的透漏著兩人在互相錯過對方九年之後,已經不想再猶豫。
巴黎聖母院都可能會消失,也沒有什麼來日方長了。不要再和你錯過,就現在。
故事開頭,男主角Jesse將兩人在維也納的邂逅寫成書《This Time》(書名《這一次》也暗示了結局),來到巴黎做籤售會。
莎士比亞書店 Shakespeare & Company
籤售會在巴黎聖母院旁的莎士比亞書店舉辦,就居住在巴黎的女主角Celine知道了這一消息前來這裡見一面Jesse。
我實際來到這裡時書店內也正在辦一場籤售會,沒有預先報名的我無法進入,讓我不禁還幻想了一下會不會是Jesse?
可能是書店本身就太知名的緣故,書店內是不允許拍照的。
Jesse一眼就認出了Celine,之後回答讀者的問題變得雜亂無章。
在簡單的寒暄之後,兩人相約找個地方喝杯咖啡,聊一聊過往。
莎士比亞書店外,背景的大建築就是巴黎聖母院。
從書店出來向右走,再右轉就來到了這裡,Celine詢問Jesse有沒有回到維也納赴約。
窮人聖朱利安教堂 Église Saint-Julien-le-Pauvre
兩人走到岔路口向左拐,這裡是一家越南餐廳Fraternité Vietnamienn。
兩人繼續散步聊天說維也納的事情,這個鏡頭的拍攝地卻直接來到了塞納河對岸的一個小街道叫Rue des Jardins Saint-Paul。
街道左邊是腓力•奧古斯都城牆遺蹟 Enceinte de Philippe Auguste,遠處的好看的屋頂是聖保祿聖路易教堂 Paroisse Saint-Paul Saint-Louis。
兩人在道路盡頭右轉,開始聊Celine這些年做的一些事情。
接著左轉進入一個小道,來到Fontaine Eginhard。
穿過門洞左轉。
走上Passage Saint-Paul,繼續前行。
向右一轉,來到了Le Pure Café,但這家咖啡館實際卻在上圖位置的兩公裡外。
聊天時兩人發現原來他們都同時在紐約生活過。
離開咖啡館之後兩人又穿越1.2公裡,走上勒內·杜蒙綠色長廊Coulée verte René-Dumont。
綠色長廊是在人行道和街邊店鋪上架起來的長約1.5公裡的花園式步道,很獨特的一個設計。傍晚來到會看到很多當地居民穿梭於這裡跑步或散心。
走廊有很多個入口,他們走的這裡是第六號入口,Accès Coulée Verte n°6。
在這裡聊到維也納的一夜,Celine似乎忘記或記錯了很多細節。後來發現只是礙於面子和自尊故意這麼講。
在這裡登上走廊之後右轉一直向前走,會穿過一棟(兩棟)樓的中間。
之後拍攝的長廊的場景在六號入口和最西邊入口的中間。不過電影中他們一直在從東向西走,實際地點有可能是打亂的。
這裡Celine談到自己想學中文的時候還有一個小彩蛋,鏡頭內右側恰好有一個人在打太極。
兩人在這裡坐在長椅上聊天,一秒穿越回9年前。
歲月在他們臉上留下痕跡,但他們都記得互相的青春年少。
在找到這裡之後已經是下午9點半,這時有工作人員上來說這裡要關閉了。我萬萬沒想到這樣的一個綠色走廊為什麼要關閉,我猜想大概是這樣比較好維護治安吧。
我趕緊向工作人員詢問劇照中這些地方是在哪拍攝的,他說就是繼續再往前走1分鐘就到,但他也很遺憾的表示這裡要關閉了,他們要下班,我只能明天再來了。
就在我離開樓梯已經走了一半的時候,工作人員又把我喊了回去,可能是臨時大發善心,看我做的事也挺有意思的,就催我讓我快點5分鐘內搞定接下來的幾個地點,一直走到頭就可以把剩下的劇照打卡完了。
劇中兩人走下這個樓梯時是直接來到了塞納河邊,實際上這裡只是走上了一條街道而已,距離塞納河還有一段距離。
回到塞納河邊,也又距離巴黎聖母院和莎士比亞書店越來越近,看來兩人本來確實是要往回走的。
Jesse看到又臨時起意要拉著Celine一起乘坐一下,這裡是Péniche Henjo,有停泊的船卻不是旅遊觀光的,可能這15年過去已經變動。
Celine在船上感嘆在這裡生活這麼多年,在遊船上以遊客的身份看巴黎發現確實很美麗,身邊的美總是容易讓人忽略。
一語成讖的鏡頭,後邊就是塔尖被燒毀了的巴黎聖母院。
在登船時他們說到下一個碼頭,Celine也提到這裡就是亨利四世碼頭Quai Henri IV。
現在這裡同樣也沒有遊船停靠了,就看到兩個哥們帶了酒和一些零食在這裡吹風曬夕陽聊天。倆人盯著我騎的摩拜單車看了好半天。
司機來到這裡接兩人上車送Celine回家。
可能車上是比較私密的空間的緣故,兩人開始互訴衷腸。
Celine向Jesse訴說這些年感情的不如意。
Jesse也向Celine傾訴自己婚姻生活的失敗。
這不禁讓我想到9年前在維也納的列車上Jesse為了Celine同自己一起下車所說的一番話。
Jesse邀請Céline一起下車的臺詞:
跳到十到二十年之後,好不好?你結婚了,只是你的婚姻不再有原來的激情,你開始責備你的丈夫,你想起你生活中遇到的所有小夥子,你想如果你當初選擇其中一個的話,你現在會怎麼樣?我就是這些小夥子中的一個。我就在這裡。你這樣想,你通過時間旅行從那時回到現在,看看你失去的東西。當發現你沒有失去任何東西,這對你與你丈夫會是一個極大的安慰。我與他一樣是個失敗者。沒有上進心、無聊透頂。你做了正確的選擇,你是幸福的。
Celine聽完Jesse的想法後也心疼他。
這一幕讓我想起來塞林格的《破碎故事之心》的一段話:「有人認為愛是性,是婚姻,是清晨六點的吻,是一堆孩子,也許真是這樣的,但你知道我怎麼想嗎,我覺得愛是想觸碰又縮回的手。」
之後便到了Celine的住所Cour de l'Étoile d'Or,由於這裡是私人領地,有住宅也有一些店鋪,但是是需要密碼才可以進去的,很遺憾就沒辦法進去打卡了。
通過鏡頭中車輛拐彎處的街景能判斷到Celine住所的拍攝地確實就是這個地方。
下了車之後,Celine終於還是擁抱了Jesse。
不論這些年互相都發生了什麼,對對方是什麼想法,此刻最需要的就是一個擁抱。
Jesse此時堅持要上樓聽Celine唱一首歌(看來已經是不準備走了)。
Celine房間裡貼滿了照片,還有中國的燈籠和中國結,體現她確實是一個勇敢的獨立女性。
雖然嘴上說著不是,卻肯定是為Jesse寫的歌。
最後在Celine的嬉笑舞蹈中,Jesse摸了一下自己的婚戒然後咧嘴一笑,電影結束。
雖然這部電影給的是開放式結局,但通過第三部《愛在午夜降臨前》可以知道Jesse沒有走,留了下來。
電影本部時間很短全長80分鐘,在巴黎的拍攝地大概也就是6個點或區域,快的話半天的時間就可以走完,我是開了一輛摩拜單車,還是比較輕鬆的。
整理了一下最簡單的一次走完的步行路線。
莎士比亞書店區域→腓力•奧古斯都城牆遺蹟區域→Cour de l'Étoile d'Or→Le Pure Café→勒內·杜蒙綠色長廊→亨利四世碼頭
如果是像我一樣騎單車可以把亨利四世碼頭放在第三個地方,因為綠色長廊上不好騎車,放在最後。
如果你去巴黎時也想重走《愛在日落黃昏時》的道路,記得收藏本文章哦~
本文打卡所用照片全是本人看電影一處處找拍攝地然後一遍遍看電影截圖再列印出來的,恕不免費給予截圖或照片,請諒解。
另外附上維也納《愛在黎明破曉前》拍攝地巡禮攻略,點擊下圖跳轉。
作者:摳腳大仙
旅行攝影人
馬蜂窩蜂首作者
窮遊資深精華作者
租租車頭號玩家
途牛旅行大玩家
去哪兒網聰明旅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