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賀歲檔。每年的這個時候,中國電影的影市都會變得異常熱鬧,眾多類型大片的陸續扎堆上映令人目不暇接,影迷們的在看戲的花銷上也會明顯高出全年的其他月份。就拿我來說,12月份剛過半,我就已經奉獻了6張電影票了,而在上個月我只不過看了4場電影。
其實常規意義上來說,賀歲檔的檔期跨度比較大,從12月份到來年正月十五的這段時間都可以稱之為賀歲檔。但是根據以往經驗來看,具有冠軍相的大片大多都是集中在月末年初的時候上映,所以,無論是對於業內人士還是影迷觀眾,他們都會普遍認為,過了12月中旬才能算的上是真正意義上的賀歲檔。
今年的賀歲檔的第一槍,由《長城》於12月16日打響,這部由張藝謀導演的年度奇幻特效巨製以首周4.7億的票房成績點燃了冷清良久的內地影市。
而緊跟其後於12月23日上映的令一部電影同樣也是備受矚目、期待已久的大製作,它以膾炙人口的經典紅色故事改編而成,擁有眾多實力派影星和人氣鮮肉的傾情加盟,不僅是以大規模的動作、槍戰戲份為載體的抗日大片,還注入了不少令人捧腹大笑的喜劇橋段和令人目瞪口呆的特技場面。
這部戲便是《鐵道飛虎》。
投資超過3億人民幣的《鐵道飛虎》主打「合家歡」和主旋律,以巨大IP和群星陣容壓陣,使其成為在《長城》之後最受期待、最適合觀眾觀看的電影之一。
那麼,這部戲的看點何在?為什麼我推薦它作為賀歲檔觀影的首選呢?
以下,我將為大家列舉你不得不看《鐵道飛虎》的四條原因。
看點一:成龍招牌功夫喜劇
30年來來,成龍電影最大的看點便是他招牌式的動作喜劇風格。
對於很多喜歡成龍的影迷來講,無論他的電影的題材為哪般、故事講什麼、取景在哪裡統統都不重要,他們進戲院就是為了看成龍打人或是被打,就是為了看成龍跳高樓或是進火海,就是為了一睹成龍那不拘一格的喜劇動作和令人驚嘆的亡命特技。
在經歷了奇幻愛情題材的《神話》、刻畫人性陰暗的《新宿事件》、描述小人物悲慘命運的《大兵小將》等一系列轉型試水之後,成龍再次回到了他擅長的動作喜劇,用《十二生肖》和《絕地逃亡》宣告了自己傳統風格回歸。
而最新的《鐵道飛虎》也是從立項起,便確立了它將會是一部走《醉拳2》、《A計劃》風格的動作喜劇路子的主旋律電影,成龍將會在這部戲裡重拾他的招牌動作風格,以飛虎隊隊長的身份,帶領一群將士們「幹票大的」,與日本鬼子鬥智鬥勇。
根據往年經驗,成龍每部動作片都會給影迷們帶來一定的驚喜。即便是到了如今62歲的高齡,他的動作和特技也還是能根據不同的時代背景、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空間、不同的對手以及不同的劇情需要,創新出不同的花樣來。
《警察故事2013》的籠中搏擊,《十二生肖》的迷宮大戰,《絕地逃亡》的工廠激鬥….無論是密閉空間還是開闊場地,成龍的動作戲都能做到遊刃有餘、如魚得水,即便有時候他的動作確實有些跟不上他那更為敏捷的頭腦。《鐵道飛虎》裡,成龍的創新平臺則換成了重達幾噸的火車。在火車上又將上演怎樣的動作奇觀呢?我想,這個問題恐怕只能留到12月23日的電影院裡才能見分曉,我也相信成龍也一定會藉此龐然大物製造出更新奇、更火爆、更精彩的打鬥場面。
看點二:群星璀璨的主創陣容
《鐵道飛虎》的同期競爭對手《長城》、《擺渡人》都號稱匯聚了娛樂圈的半壁江山,然而明星扎堆卻有著一個棘手的問題:單人的發揮空間可能會受限。
不過丁晟導演顯然不用在這個問題上發愁,雖然沒有上述兩部電影的明星扎堆,《鐵道飛虎》主創陣容依舊是群星璀璨,而且幾位主演有充分的平臺和空間塑造出自己飽滿的個性與形象。
電影第一男主角成龍不用多說,作為中國娛樂圈的帶頭大哥,他可是縱橫華語電影超越30年的「老戲骨」了,拍攝過超過百部的電影,贏得超越200億的累計票房,曾經斬得金馬獎影帝、百花獎影帝,還創下兩項世界吉尼斯紀錄,而且在前不久,成龍以史上最年輕獲獎者的身份捧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的小金人。無論是榮譽還是名望,成龍在華語演員中都是傲視群雄。
影片主角之一的王凱,是近幾年人氣爆棚的影視小生。對於熟悉王凱的觀眾而言,最大的驚嘆莫過於:明明可以考臉蛋吃飯,居然靠實力大紅!王凱從《醜女無敵》嶄露頭角,隨後參與主演了膾炙人口的《琅琊榜》、《女人的天空》、《歡樂頌》、《偽裝者》等熱門電視劇。在知名度和人氣一路飆升的同時,王凱卻從未停止腳步,一直在演技上不斷創新與突破,無論是狂妄孤傲的少年,還是憂鬱迷人的警探,他都能將角色詮釋的極為精準和生動。《鐵道飛虎》裡,王凱將飾演一名外表吊兒郎當但是內心卻無比驕傲的退伍軍人。
另一位男主角黃子韜,是當今最具影響力的偶像歌手之一。且不說他作為歌手所獲得的眾多榮譽以及贏得的超高人氣,黃子韜具有作為動作演員的先決條件-武術功底。五歲起,黃子韜便開始學習武術,並多次在比賽中獲獎。看似桀驁不馴的外表氣息,實則天真無邪的內在爛漫,外加身手不凡的硬朗功夫,塑造出了鐵道遊擊隊裡最萌、最討喜的角色,而這個角色,或許就是黃子韜本人的縮影吧。
王大陸,一個憑藉《我的少女時代》火遍大江南北的少女偶像,一個靠真摯的演出、純情的氣質打動眾多粉絲的鄰家男孩,在《鐵道飛虎》中,也將飾演一個非常重要的八路軍的角色。其實相比《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孩》裡的柯震東,我更偏愛王大陸身上這股「壞」勁兒。然而這種「壞」,卻一點都不浮誇,一絲都不做作,只會讓人倍感親切,不禁勾起我們青春時代的青澀記憶。
看點三:經典紅色故事IP
《鐵道飛虎》是以劉知俠知名小說《鐵道遊擊隊》為藍本改編而來的電影。
原著小說講述了一段鐵路工人和煤礦工人深入敵軍進行頑強、勇敢的抗日鬥爭的傳奇經歷:
1940年,時值抗戰時期,魯南棗莊礦區有一批煤礦工人和鐵路工人,由於不堪日寇的屠殺和蹂躪,在共產黨的領導下,秘密地組織和武裝起來。他們殺鬼子,炸火車,奪取敵人的武器,發展成一支短小精悍的遊擊隊,配合主力部隊作戰,在臨棗線上展開武裝活動。以後他們又西去臨城附近,以微山湖為依據,堅持津浦幹線的對敵鬥爭。
《鐵道遊擊隊》小說於1954年面世。說來也巧,由它改編的電影《鐵道飛虎》的主演成龍也是這一年出生。
該小說自發行之後,在全國範圍造成巨大反響,一版再版,並被翻譯成十多種語言,成為反法西斯戰爭文學的典範之作,至今依舊擁有廣大的讀者群體。
此外,由《鐵道遊擊隊》改編的影視劇也多如牛毛,從1954年至今有數十部相關題材的電影、電視劇、紀錄片:
1956年,趙明導演第一次將《鐵道遊擊隊》搬上大銀幕,該電影與《地道戰》、《地雷戰》等作品一樣,是影響了幾代觀眾的經典作品,其主題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更是動人的旋律傳遍大江南北,影響至今。在即將上映的《鐵道飛虎》中,這首優美的歌曲將被再次翻唱;
1985年,上海電影製片廠製作發行了抗戰題材電視劇《鐵道遊擊隊》,由國家一級演員張甲田領銜主演;
2005年,曾指導過《俠客行》、《連城訣》等作品的導演王新民再度翻拍《鐵道遊擊隊》,並憑此榮獲文化部「五個一」工程獎。
除了影視劇,《鐵道遊擊隊》還產出眾多文化衍生物,從少兒連環畫到舞臺劇,從現代京劇到如今的網頁遊戲,其種類之多,真是數不勝數。由此可見,《鐵道遊擊隊》的強大影響力。
如今,丁晟「舊曲新唱」,在保留原有小說跌宕起伏的劇情的基礎上,給故事賦予了更新奇、更刺激、更熱鬧的特性,再加上當紅明星的傾情演繹以及成龍風格的完美融合,《鐵道飛虎》勢必將為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感受。
看點四:
現實主義與超現實主義的風格結合
丁晟的電影,一向是既寫實,卻又尋求顛覆。從他的《硬漢》系列、《大兵小將》中都是端倪可察,而《鐵道飛虎》又將是一部融合了現實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理想主義和英雄主義的饕餮大餐。
成龍一直說他欣賞丁晟,就像他說他欣賞馮小剛一般。當然,除了對工作盡職盡責、做事認真之外,丁晟和馮小剛還有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好打抱不平。而他們的「好打抱不平」也都通常是以拍出來寫實的鏡頭引人深思、教人批判來表達的(然而馮導不拘泥於電影的映射,還擅長公開場合的開炮)。
不過丁晟的批判看起來似乎並不怎樣深刻,但實則精準犀利。他在以往不少橋段融入的諷刺蘊意都做到了「潤物細無聲」,表面平淡無奇,其實很耐人琢磨。他的電影就像一杯雞尾酒,酒進到嘴裡似乎沒太大感覺,但是咽下後卻體會到了舌頭根會有淡淡的苦澀和辛辣,幾杯酒下肚後,你才能深切感受到了它的強大後勁。
拿我曾經分析過的《硬漢》來說,電影裡展現了「接地氣」的社會不良現象,這是他寫實風格的體現;「老三」這個幾乎不可能在現實生活中存在的人物的出現,是他超現實主義的理念體現;而「老三」從一個傻子形象到鐵骨錚錚的英雄形象的升華,則表達了丁晟的英雄主義情懷,與此同時,也反應了他對理想主義的追求他渴望現實生活中有像「老三」一樣的人物的存在。
《鐵道飛虎》,將不同於丁晟上一部作品《解救吾先生》的轉型作品,會一如既往的延續他特有的風格闡述故事。故事性強、人物形象飽滿是丁晟電影的特點,而這個特點也將會彌補成龍電影「動作支撐情節」的詬病。
綜上所述,《鐵道飛虎》擁有星光燦爛的主創陣容,令人叫絕的動作場面,強大影響力的IP加成,以及丁晟導演獨到的理念風格融入,相信它將會給各位觀眾奉獻一場精彩的光影盛宴。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12月23日,一起去影院幹票大的,你們來嗎?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