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絕不是撿漏那麼簡單。盜墓賊到眼定穴,考古團寵到北大報到

2020-11-18 河南收藏家協會

馬未都,1955年3月22日出生於北京,祖籍山東榮成,收藏家、古董鑑賞家,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主講系列節目《馬未都說收藏》。現為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觀復博物館創辦人及現任館長,《中國網》專欄作家、專家,同時也是超級暢銷書作家。

1981年,在《中國青年報》發表了小說《今夜月兒圓》。《馬說陶瓷》被許多讀者視為傳統文化的啟蒙讀物,小說發表後,被調為《青年文學》的編輯。1996年,馬未都創辦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家私立博物館——觀復博物館,開始收藏中國古代藝術品,藏品包括陶瓷、古家具、玉器、漆器、金屬器等。2008年,馬未都以745萬元的版稅收入,登上「2008第三屆中國作家富豪榜」第5位,引發廣泛關注。

財富積累,絕不靠撿漏那麼簡單

俗語說,盛世藏古董,亂世屯黃金。

和平年代,人民生活安康,社會穩步發展,所有歷史遺留下來的文物收藏就會變成眾人趨之若鶩的心頭所好。而若身逢亂世,卻只能偷偷藏好賴以生存的金箔銀錢,有人將此當成玩笑話,聽過即逝。而有些人則將此變成自己敲響財富大門的金鑰匙,登上頂峰,馬未都就是如此。

而馬未都的成功,就在於天時,我們說文物收藏的最好時間是何時呢,是亂世。亂世之中的古物比石頭還不值錢,這個時候如果有人慧眼如炬,將這些歷史文物妥帖收藏,那就是盛世的一筆巨富。而馬未都,就牢牢抓住了這個機會,在那個動蕩的時代,幾塊錢就能買一個官窯的瓷器,那些家中有一些古董的人家更是恨不得砸碎了這些價值千金的寶貝來和「封建主義」劃清界限。

就在這個人人自危的時候,馬未都卻並不畏懼,甚至就此開始了他的收藏之路。

然而事實怎麼可能如此簡單

一個收藏家可能撿漏一次兩次,也可能三次四次,但是絕不可能一生都在撿漏,但是馬未都卻仿佛是一直在「撿漏」,其中的原因並不為人所知。

但是通過研讀他的收藏方式以及了解他的生活背景,我們不難發現,馬未都的成功源於對時機的把控,他能夠在那個人人都恐避之不及的年代,冒險收藏這些古物,這本身就是一種實力。

除此以外,古玩圈講究的是眼力,所謂眼力不僅僅是直覺,更是一種文化的積累,馬未都就是如此,他早年沉迷於文學,夜以繼日的翻閱各種典籍,這些積澱不僅為他後來的文學創作提供了素材,更給他後來的收藏事業添磚加瓦。

高手在民間奇聞軼事,盜墓者,一眼定穴

馬未都在他的欄目上曾經分享過一個故事,他說,當時盜墓比較猖獗的地方,主要在河南和安徽等地,比如轟動一時的曹操墓。而北京除了在一九七幾年的時候,南側有個大葆臺漢墓外,出土了幾千件文物外,從那以後都基本沒有古墓的痕跡。

有一個叫八寶山的地方,埋葬的都是解放後的人,但是在之前它就已經是一座墓地了。在離它近的地方,有個山叫老山,雖然離得近,但是考古專家都認為那邊並沒有大型古墓,所以一直都沒有實施對其挖掘。

直到1999年,有兩個年輕人,他們就在老山附近看了一看,就做出了要在此處盜墓的決定。用馬未都的話說,就是用手搭個棚帳篷。

不過盜墓畢竟是盜墓,白天不好行動,他們就晚上開始「工作」,他們把挖出來的土堆在了旁邊,堆了一堆又一堆。那些土堆堆到一半就會塌下來,所以兩人將土堆都分散著堆放了。遠遠看上去,就像一座又一座的墳堆一樣。天不遂人願,不過也可能是細節決定成敗,挖了十幾二十天,某天早晨有兩個去遛彎的老太太,發現遠處多了許多墳墓,定睛一看是兩人在非法挖掘,立即報了警。警方來了之後,這兩人依舊忙個不停,盜墓賊也全然不知道事情敗露,很快,就被警方抓捕歸案。不過當時盜墓賊已經挖掘到相當深的地方了,考古隊就順水推舟在這個地方繼續挖掘,卻沒想到真的發現了古墓。

而且當時警方到的時候,這個盜墓賊距離古墓的上方竟然只有六十公分。不得不說,很多事情往往在意料之外,倘若這些盜墓賊再機靈一點,那麼很可能這座古墓就被盜了。盜墓賊發現古墓的手段據馬未都說,就是用手搭了一次,就判定了古墓的具體地點,這樣的說法如果是真的,那就像小說裡描繪那樣,只需幾眼,就能見分曉。

現在的盜墓手段早就更新迭代了,或採用無人機進行勘測,或用金屬探測儀,搜索的規模也更大,有些甚至結合了IT技術,這些盜墓賊也真是無所不用其極了。

「考古界團寵」女孩已到北大報到

從高分報北大考古、被質疑沒「錢途」到獲考古圈力挺、收到重達50斤的禮包和樊錦詩來信,再到登上央視,湖南耒陽女孩鍾芳蓉度過了不平靜的一夏。如今,北京大學本科新生開學,被贊為「考古界團寵」的她已入燕園報到。她告訴記者,自己不想受到過多關注。

7月23日,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考出676分的好成績,成為湖南省文科第四名,50多位老師連夜進村報喜,並放鞭炮慶祝。她高分報北大考古一事在網上掀起熱議,此後,各地博物館、考古機構和工作者送來了50斤的禮物,還有定製手鏟,為女孩的考古夢送上了實打實的祝福。北大官微也發出暖心寄語:「願你在北大考古,找到畢生所愛!」

留守女孩最終選擇北大考古專業,這一決定讓不少人驚訝,認為這樣的專業實在對未來就業不利。可真如這些人所言?歷史長存,對文物的守護從來不曾停歇。

相關焦點

  • 考古女孩鍾芳蓉今日到北大報到:想去故宮逛逛
    被譽為「考古界團寵」的鐘芳蓉也於上午入燕園報到。上午9點左右,鍾芳蓉來到北大邱德拔體育館排隊,這裡是迎接本科新生的「首站」。在報到前,鍾芳蓉剪了短髮,匆忙辦完各種手續,便消失在人群中。她告訴北青報記者,此行赴京是跟同學結伴而來,沒有父母的陪伴,希望大學期間能夠潛心學習專業知識,不被外界過多打擾,她還說,接下來,最大的心願是去故宮逛逛。
  • 報到啦!\\「考古女孩\\」入學北大 希望安安靜靜讀書
    &nbsp&nbsp&nbsp&nbsp在新生人群中,有一個戴著黑帽子、留著齊耳短髮,身穿淡藍色襯衣、牛仔褲的女孩,就是此前備受關注的「考古界團寵」鍾芳蓉。&nbsp&nbsp&nbsp&nbsp↑鍾芳蓉(左)在宿舍樓內完善學生公寓住宿卡。
  • 馬未都:不要小瞧了盜墓者,一眼定穴,高手在民間
    實際上,盜墓人,也就是現實中的「盜墓賊」真的如小說那樣神乎其神嗎?真實的盜墓賊,在盜墓的時候往往簡單粗暴地挖開一個大洞,俗稱盜洞,將文物破壞一通,有經濟價值都順手牽羊。觀復博物館現任館長,也是知名收藏家馬未都就曾對盜墓者的特異功能進行了肯定,曾說:「不要小瞧盜墓賊,一眼定穴,高手在民間」。
  • 北大考古「團寵」引熱議:你可知考古系早已是女生居多?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弋 「高考676分」、「留守女孩」、「北大考古」……一個又一個獨一無二的標籤讓世人眼中「冷門」的考古圈又一次喜提熱搜。團寵」遭質疑,「好不容易考上了北大為什麼不選個熱門專業?」「考古是很苦的,根本不是一時間個小女孩能夠承受的!」
  • 「考古女孩」鍾芳蓉入讀北大:想去故宮逛逛,不想受到過多關注
    據北大招辦透露,今年被錄取新生中年齡最小的同學出生於2005年,今年剛滿15周歲。今年,共有4對雙胞胎攜手走進北大,開啟新的學習生活。在新生人群中,有一個戴著黑帽子、留著齊耳短髮,身穿淡藍色襯衣、牛仔褲的女孩,就是此前備受關注的「考古界團寵」鍾芳蓉。來自湖南耒陽的鐘芳蓉,8月27日接受央視採訪時,還扎著馬尾辮。
  • 留守女生選北大考古專業:「沒錢途」是俗見,「羅曼蒂克」是偏見
    在他們看來「這種家庭應該選畢業後可以賺更多錢的熱門專業,比如北大經營」,一條最惹人注目的評論甚至替女孩兒選擇考古畢業後的去向操心:「到就業的時候就哭了,分分鐘教你做人」。《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 口述、顧春芳 撰寫,譯林出版社,2019年10月就這樣,來自考古界和文博圈的集體「團寵」,微博大咖和普通網友鼓譟聲勢的推波助瀾,在過去的幾天裡席捲了輿論場的熱搜,造就了一個屬於考古專業的勁爆熱點。
  • 北大開學了!男女比例6:4,最小新生是「05後」
    圖片來源:北京大學迎新網圖片來源:北京大學迎新網圖片來源:北京大學迎新網今年迎新季,北大資助中心會一如既往地開通「綠色通道」,對申請資助的困難學生進行一站式服務。北大為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設立了幾十項助學金,基本可以滿足學生在校的學習生活需求。
  • 獨寵實錘,北大女孩被考古圈壕送大禮,50斤禮物「開箱視頻」來了……
    20日下午報考北大考古學專業的留守女孩鍾芳蓉收到50斤禮物的消息衝上熱搜讓不少網友酸出天際↓>湖北省博物館贈送的方勤館長籤名本《曾侯乙》圖錄一本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贈送的《黃淮七省考古新發現2011—2017》《考古河南》+定製標尺1套,手鏟1把……鍾芳蓉著實體驗了一把開箱的快樂😂
  • 報考北大考古成團寵,鍾同學的另一選擇同樣驚豔:因為喜歡?
    這兩天,相信大家早已經被一則留守女孩高考考出好成績,卻遭遇了從全民歡慶到被冷落,然後再反轉的新聞給刷屏了吧?事情是這樣的,湖南留守女孩鍾芳榮高考考出676高分後,毅然決然的報考了號稱「冷門」的北京大學考古專業,「留守女孩」、「貧困生」、「超高高考分數」等字眼一時成為爆點,然而鍾芳榮在做出志願選擇時卻遭遇了「冷眼」--人們都覺得,這不是「賺錢」的專業,不應該選擇!
  • 盜墓賊盯上4萬平漢墓,15米盜洞逼近主墓室,差點洗劫1萬餘件文物
    真正的盜墓賊能精確地找到主墓室位置,然後利用洛陽鏟或者炸藥來開道,這樣的案例在現代考古中遇到的確實是很多,其中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就是一個例子,的確海昏侯墓劉賀墓的確是沒有被盜,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卻差點被盜了。
  • 503分上北師大,643分上北大,「撿漏」考生接連爆出,全是運氣嗎
    今年的高校招生錄取工作仍在進行中,關於本科提前批「撿漏」的好消息卻接連傳來:廣西理科考生高考503分,全省位次38132名,卻錄取到北京師範大學,要知道這是全中國最好的師範類院校啊,不知道北師大招生組心裡是什麼滋味。寧夏考生452分,意外被吉林大學錄取,這分數僅比寧夏理科一本線高18啊!
  • 2020年高考報北大考古專業女生收到50斤禮物
    目前,全國各省市2020年高考錄取工作正在進行,有一位報考北大考古學專業的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收到了來自半個考古圈送上的沉甸甸的50斤重的禮物。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供大家參考。
  • 留守女孩回應「讀北大考古沒錢途」:聽從內心的聲音就好
    她告訴記者,這是家門口的花,也不知道叫什麼名字,就是簡單表達自己的開心。「北大考古女孩」鍾芳蓉到了晚上,正源學校校長羅湘雲帶隊,到鍾芳蓉家「賀喜」。大約50名老師乘坐9臺車,車燈照亮了小村莊。一行人步履輕快,羅湘雲把煙花舉過頭頂,似乎空氣裡都洋溢著歡騰。
  • 成渝文博周①|真實的考古是啥樣?金沙遺址「拍了拍」報名北大考古...
    ,收到考古大咖們送來的「考古大禮包」,讓#考古圈團寵來了#登上熱搜,甚至得到了偶像本尊寫信回應。當得知這次節目是到金沙遺址錄製時,他便毫不猶豫地決定參加,以期在與發掘者的連線對話中,更加了解這座城市的根源。
  • 考古是冷門?北大考古女孩鍾芳蓉帶火招生組!別小看了「挖土」
    北大「考古女孩」鍾芳蓉可能沒有想到,今年高考中她因為選擇北大考古專業,給北大帶來了極佳的宣傳效應,讓北大湖南招生組成了「先進單位」。
  • 北大考古文博學院院長雷興山:在青少年心中撒下熱愛考古的種子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開展面向青少年的考古科普工作,在全國範圍內是比較早的。從2008年起,我們就開設了全國中學生考古夏令營。最初目的是提高生源質量,吸引中學生了解考古學,進而報考北大考古專業。到2019年,我們已累計帶領近2500名學生,走過陝西、山西、河南、浙江、北京等地。
  • 文物大案告破,牽出最牛盜墓賊,手段之專業,罕見!
    時間返回到2006年,元旦剛過,西安警方破獲了一起盜墓案。抓獲了以楊斌為首的盜墓團夥,但誰也沒想到,當天楊彬就越獄了,這讓警方意識到,這可能不是個小事,於是進入楊彬的出租屋,結果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在楊彬住處,除了發現盜墓用的工具外,還有一個移動硬碟,內部存儲了超過5000張的照片,全部都是各種地下墓葬的照片和壁畫,分門別類,十分專業,很多就連專業考古人員都未見過!
  • 古墓派喜提小師妹,一個字:寵!看看大佬們隨禮都送了些啥?
    湖南高考文科第四名的鐘芳蓉,報考了北大考古專業,一時引發熱議。一位寒門留守女生,被清華、北大兩大名校爭搶。其被關注程度超過了很多高考狀元,少見。據鍾姑娘自述,由於喜歡歷史和文物,並受到樊錦詩先生的影響,所以選擇了這個專業。鍾姑娘決定一出,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光驚動了廣大網友,更沸騰了整個考古界。
  • 最無恥的盜墓賊!挖開唐太宗女兒墓後,把棺材劈了當柴燒
    但這些都不是盜墓賊進行盜墓的藉口,盜墓賊的行為終歸是傷天害理的,也是人們所不能容忍的。古人對盜墓賊的懲罰也十分的嚴酷,儘管如此,還是有的人鋌而走險,不將王法放在眼中。 為了保護那些被盜墓賊破壞的古墓,考古人員做出了很多的努力,致力於挽救那些被損壞的文物,可饒是如此,還是由很多的人對考古工作不理解,還說專家是打著考古的名義進行盜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