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松韻母親車禍去世,肇事者卻無道歉之意,粉絲力挺譚松韻
文/無計談星
說起譚松韻,大家可能會想到《最好的我們》裡善良灑脫的耿耿,《錦衣之下》裡的小捕快袁今夏以及最近熱播劇《以家人之名》裡古靈精怪的李尖尖。
從出道至今,譚松韻以自然的演技和一張娃娃臉,輕鬆駕馭了各種角色,深受廣大劇粉的喜愛。一直以來,譚松韻的路人緣都是非常好的。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看上去無憂無慮的女孩兒,卻在去年媽媽被撞身亡後逐漸失去了笑容。更讓人憤憤不平的是,這件證據確鑿的案子在今年8月31日,時隔1年零8個月才正式開庭審理。
這件案子最開始起於2018年12月31日,一年的最後一天。在四川瀘州敘永縣,譚媽媽參加聚會走在路邊時,一輛車開過來撞倒三人。其中包括譚媽媽,因為傷勢最重,當晚就在醫院做了開顱手術,之後轉入ICU搶救。
在得知這個消息後,譚松韻第一時間趕回老家並祈禱著,「媽媽,只要你能醒來我願意拿一切去換」。然而,譚媽媽卻永遠閉上了眼睛。搶救20多天後,譚媽媽離開了人世,這件事成了譚松韻心中永遠的痛。
在這之後,警方通報稱,肇事司機馬某為醉酒駕駛,且在肇事後駕車逃逸。最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馬某於2019年1月16日被檢察院批捕並羈押。經過調查,馬某尿檢為陽性,不僅涉嫌酒駕,還涉嫌毒駕。
此事一出,便引起了軒然大波,大家在安慰譚松韻的同時,也希望肇事者能夠受到應有的懲罰。然而,因為司法程序,這件事在一年8個月後才正式開庭。根據拍到的照片,譚松韻也出現在了法院門口,準備參加這次審判。
此次庭審為直播進行,有近1000萬的人觀看了此次審判。本以為證據確鑿加輿論壓力,審判會比較順利,然而,真實的情況卻讓人大跌眼鏡。
根據監控顯示,肇事者馬某在案發前先是和朋友在KTV唱歌,然後又奔赴夜宵店喝酒。在馬某最初接受調查時,他並不承認喝酒的行為,但在視頻中,馬某開了啤酒,大約喝了7杯。
馬某為了買鞭炮慶祝,酒駕離開,不久就撞了3名行人,其中便包括譚媽媽。馬某狡辯稱是因為對面車輛的強光刺激,再加上霧氣太重,無法看清路面,才導致這一事故的發生。
在碰撞後,馬某自稱以為撞到了摩託車,就沒有選擇下車查看。甚至直言:「第一次遇到這種事,不知道該如何處理。」然而,公訴人指出,因為猛烈的撞擊,馬某的車保險槓、引擎蓋受損,前擋風玻璃也被撞出大洞。
在審判中,我們看到譚松韻代理律師指出,「如果當時馬某能夠在事故發生後分秒必爭的救助,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他沒有進行任何警示和鳴笛,也沒有停下來救人。」
此外,當地交通警察大隊事故責任認定書也顯示,受害人並沒有過錯,肇事人馬某飲酒駕駛機動車、肇事逃逸,應負起事故的全部責任。並且,案發的西大街並沒有設置人行橫道,所以馬某說的受害人不走人行道的說詞也不成立。
更讓人覺得不可理喻的是,聲稱以為撞到摩託車的馬某逃離後還打電話給朋友說自己撞了人並讓朋友去醫院打聽情況。意識到自己闖了大禍後,馬某連夜逃往瀘州。在躲避期間,馬某還把手機、電話卡等扔到了江中。
在2019年1月2日,馬某投案自首。
在庭審直播中,很多網友吐槽,馬某的態度真是讓人感到不適。坐姿輕蔑浮誇,底氣十足地要求要去上廁所,甚至如果不讓上的話就當庭撒尿。這些言行,知道的是被告人,不知道的還以為是無賴流氓,當然,這麼說也可能侮辱了無賴流氓。
當然,馬某的囂張態度也並不是一天兩天了,肇事者對於自己的罪行沒有一點的歉意,反而在作為受害者家屬的譚松韻面前,說出了對譚媽媽不敬的措辭。
此外,另一位受害人,在這次車禍中重傷致殘。她的家屬也表示,迄今為止,肇事者沒有向他們道歉,也沒有給予金錢賠償,甚至肇事者家屬對他們的回應又冷漠又惡劣。
同樣,譚松韻的維權之路也並沒有那麼順利。之前很多已經得到的鐵證「丟了」,證人們「失憶了」。肇事者家屬還怒言:「你讓我的兒子在派出所過個年。」
這種言論背後爆出的權力關係先不說,肇事者給受害者造成了這麼大的傷害,如此態度,是對生命的輕視與踐踏。
其實,拋開明星光環,現實中的譚松韻也是個從小被媽媽呵護長大的普通小女孩兒。很難想像,譚松韻在得知這個噩耗時的心情是怎樣,在得知肇事者逍遙法外又是什麼樣的感受。
我們從她的微博動態中看出,譚松韻從一開始的感謝大家關心,並承諾會照顧好自己,後來,慢慢的調整自己,曬出植物,曬出自拍,譚松韻每天都在治癒自己。在她生日時,譚松韻發文稱,「心裡有了一個洞,於是所有心事都有了回音」。
後來,隨著《錦衣之下》《以家人之名》的熱播,譚松韻漸漸地回到大眾的視野裡。她還是那個「童顏」的譚松韻,但她臉上無憂無慮的笑容卻再也回不來了。
在參加《嚮往的生活》中,譚松韻提及母親還是哽咽,在朋友們的疏導下,譚松韻和朋友們一起開心地度過了兩天一夜。沒有人會借親人的死亡炒作自己,譚松韻的痛苦也未換回肇事者的半分愧疚。
譚媽媽經歷了這樣的事固然讓人心痛,但在現實中,有多少受害者因為肇事者的惡劣態度和對人性的冷漠而深陷困境。譚松韻尚且是公眾人物,可以得到更多人的關注與幫助,那還有許多普通人呢,是不是就只能維權受阻,終生陷於對已逝親人的愧疚中?
除了庭審,譚松韻後援團也進行了梳理,給譚松韻提供幫助。生活還在繼續,譚松韻母親案子的審判還在進行中。比車禍更可怕的是人心,犯了錯誤就要得到應有的懲罰,也希望肇事者能明白自己給別的家庭帶來的苦痛。
作為一個人,拿出該有的態度,別在受害者心口上撒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