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在70-90年代有過非常輝煌的時期,當時有兩家實力雄厚的電影公司分庭禮。
那就是邵氏和嘉禾。
我們所熟知的明星比如鄭少秋,姜大衛等都是邵氏的明星。
而李小龍、成龍等人則隸屬嘉禾。
兩家公司湧現出了很多現象級的演員,比如功夫巨星李小龍,冷面笑匠許冠文,獨創了功夫喜劇類型的成龍等等。
除此之外,還有類型片的繁榮,功夫、武俠、喜劇、搞笑等等,很多經典的影片類型自那時開始大放異彩。
而在這些明星中,最具有代表意義的則是李小龍無疑。
01、巨星隕落
如果不是因為李小龍,1973年7月20日也只是香港尋常的一個夏日。
那一天,李小龍死在了丁佩的床上。
第二天,也就是1973年7月21日,李小龍猝死的消息立刻佔據了各大報紙的頭條。
這樣一位巨星忽然去世,在電影界不亞於引發了一場地震。
丁佩也是香港當時的電影明星,以美豔出名,她和李小龍關係密切,但當時李小龍已經結婚。
所以,他們這種關係在當時頗為敏感。
也是因為這種情況,鄒文懷處理這件事情的時候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
他叮囑李小龍的妻子,請李小龍的妻子對外宣稱,李小龍是在自己家出事的。
這樣既是對丁佩的保護,也是對李小龍的保護。
但因為事發突然,鄒文懷考慮不周,香港記者業務能力又強。
所以,當《新星日報》通過救護車記錄查出李小龍是由丁佩家裡送往醫院的時候,輿論沸騰了。
也是因此,丁佩還原了當天的情況。
當天在丁佩家的人物有李小龍、 鄒文懷、丁佩三人
19點:李小龍從椅子上站起來的時候覺得頭疼,丁佩給李小龍服用了止疼藥一粒。
鄒文懷起身去餐廳等候約好的外國影星,家中只剩下在客廳的丁佩和在床上休息的李小龍。
20點:鄒文懷打電話問丁佩和李小龍什麼時候到,丁佩回復李小龍睡的很好,說讓李小龍多休息一會。
21點:丁佩叫李小龍起床,但李小龍已經沒有反應了,驚慌之下,丁佩打電話叫回鄒文懷。
21點40:鄒文懷趕到,見情況不妙,叫李小龍私人醫生未果,隨後改叫丁佩私人醫生。
大約22點的樣子,丁佩的私人醫生趕到,根據他後來在法庭上的證詞,此時的李小龍已經
「沒有生命徵象」。
隨後,救護車趕到,將李小龍送往伊莉莎白醫院。
救護車去往醫院之後,鄒文懷趕回丁佩家拿東西,與此同時還通知了李小龍的妻子和大哥。
但因為鄒文懷的操作失誤,媒體第二天就發難,他們獲得了足夠的證據推翻了鄒文懷的謊話。
因為李小龍的知名度以及和丁佩的敏感的關係,丁佩一下就站在了風口浪尖上。
而為丁佩打掩護的鄒文懷同樣也處在了旋渦中心。
隨後,政府立刻成立死因研訊法庭進行調查。
慢慢的就有了關於李小龍這次事件的很多調查結果和傳說。
那麼鄒文懷到底是什麼人?他和李小龍的關係又是什麼呢?
02、巨星誕生
李小龍7歲開始習武,1948年就參演了電影《細路祥》。
13歲的時候跟隨葉問學習詠春拳,並且慢慢的摸索出了截拳道。
出生在美國舊金山的李小龍熱愛中國武術,大學畢業後,為了弘揚中國武術,他在美國開設了武館。
與此同時,他也找機會進軍了好萊塢。
他在好萊塢拍攝的《青蜂俠》和其他幾部影片的整體反響一般。
但是這些拍攝經歷給他提供了很多實踐的機會,包括截拳道在影視作品中的運用。
到了1970年初,在好萊塢發展不太順利的李小龍有了回香港發展的念頭。
於是他便向當時香港數一數二的電影公司邵氏毛遂自薦。
但當時的邵氏,對李小龍開口就是3000萬美元的喊價非常不滿。
加之李小龍當時的態度並不謙和,因此邵氏提出,李小龍必須親自到香港籤約方可進行下一步會談。
但李小龍心高氣傲的不肯答應,雙方便陷入了僵持。
邵氏沒想到的是,此時另外一家電影公司嘉禾卻主動向李小龍伸出了橄欖枝。
嘉禾與邵氏淵源頗深。
嘉禾的創始人鄒文懷原本是邵氏的重臣,他從邵氏出走後自立門戶成立了嘉禾公司。
雖然嘉禾成立之初,也從邵氏挖了不少人才,但畢竟邵氏家大業大,嘉禾這樣的後起之秀在短期內很難與邵氏抗衡。
於是,當時嘉禾公司採取的策略就是積極招兵買馬。
在李小龍和邵氏不歡而散的時候,嘉禾公司的人員正好在美國。
嘉禾當時赴美的主要目的是想籤約因結婚息影的鄭佩佩,但被拒絕。
可正是此行,讓他們遇到了李小龍。
嗅覺敏銳的鄒文懷看到了李小龍身上的潛質,馬上千方百計的聯繫到了他。
鄒文懷在電話裡懇求李小龍,告訴他嘉禾需要人才,香港電影事業正在發展。
也許是鄒文懷的誠懇打動了李小龍,李小龍爽快的就答應了回港。
李小龍回到嘉禾之後,在1971年遠赴泰國拍攝了《唐山大兄》。
這部電影創下了三個月內320萬的票房記錄,李小龍在片中展現的武術技巧震撼了東南亞。
鄒文懷也沒有食言,他在經營上採取了分紅制,讓參與者都有機會得到相對公平的待遇。
《唐山大兄》讓嘉禾扭虧為盈,一下擺脫了經濟上的窘境。
隨後的《精武門》更是突破了400萬的票房大關。
嘉禾的發展之初,靠的就是李小龍一個人單扛了票房,以一己之力對抗了整個邵氏公司。
隨後的《猛龍過江》以及《龍爭虎鬥》兩部影片,讓李小龍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國際巨星。
但就當李小龍一時風頭無兩,年富力強的時候,卻突然傳出了他的死訊。
03、話說從頭
李小龍是公認的武術宗師。
他獲得這樣的地位跟他強悍的實戰能力有關,但更多的是對他武術理念的肯定。
很多人都知道,李小龍大學的專業是哲學。
這也為李小龍後來的武學思辨思想打下了基礎。
李小龍並不是少年成名,1971年拍攝《唐山大兄》的時候,他已經31歲了。
在此之前,他已經形成了很完整的行為模式與世界觀。
他酷愛讀書,凡事非常認真,好強,驕傲,有一種焦灼的使命感,另一面他又是極為孩子氣的人。
他家裡有著頂天立地的書櫃,你從裡面拿出任何一本,都有他的批註。
他觀看了拳王的所有比賽,給每一場比賽都做了詳細的說明和分析。
在他之前,武術在西方的印象裡是笨拙的套招。
而李小龍提出了武術就是自然的,應該因勢利導像水一樣流動,自然而然的發生。
而他在作品中呈現的的武術與格鬥技巧更現代更自由,類似自由搏擊,更具備實戰性和推廣基礎。
而在美國開辦的武館,推廣中國武術的理念,他更是是開先河者。
他時刻在追求一種的體能上的極致體驗。
從1971年之後,他的生命就走上了一條高速運轉的道路。
李小龍天生並不強壯,為了在體能上獲得更大的力量和速度極限,他的訓練量一直非常大。
幾乎都是在超負荷運轉。
而自編自導《猛龍過江》以及參與影片《龍爭虎鬥》的時候。
他萬事都要親力親為,從劇本、導演、到演出,他每個細節都自己把控。
除了希望能把影片拍好之外,他心裡也有一種要在好萊塢爭口氣的打算。
這樣高強度的工作導致他每天只能睡3個小時。
另外,為了讓肌肉線條更漂亮,李小龍也使用了類似於肌肉震蕩機之類的機器強行增肌。
但即使這樣,一位身體素質極佳的習武者在33歲因為疲勞去世,也仍然讓人覺得不能接受。
最後,關於他的調查官方給出的結論是:死因不明。
這又為他的去世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以至於直到今天,關於他的去世還有很多推斷。
但這些傳說都沒有得到官方的證明。
值得一提的是,李小龍去世的時候他最後一部影片《死亡遊戲》還沒有拍攝完成。
他去世後,鄒文懷讓導演重新對之前拍攝的底片進行剪輯,最後才使得這部影片得以完成。
讓人意外的是,這部影片的票房依然不錯。
但一代巨星終歸是回不來了。
當時與他關係密切的丁佩成了向華強的女朋友,後來二人結婚。
向華強就是向佐的父親,也是電影屆舉足輕重的人物。
丁佩與他結婚後4年後就離婚,離婚後她一心向佛,現在與向華強及其妻子向太關係良好。
04、兒子早逝
李小龍與妻子婚後育有一兒一女。
女兒李香凝,兒子李國豪。
他去世之前,他的一雙兒女一直在香港生活。
他去世的時候,兒子才8歲。
李國豪自幼叛逆好鬥,李小龍雖然曾說過因為李國豪的個性問題,不打算教他武術,但是也屢屢食言。
但在小龍去世之後,他們跟隨母親移居美國。
李國豪在美國長大,所以他對父親的印象有很多來自於報導。
看多了真真假假的報導,李國豪有一段時間對父親的感受很複雜,因此不允許別人談論他的父親。
但因為父親的影響,他還是不顧母親反對走上了演藝之路。
1986年,李國豪應香港導演于仁泰之邀,拍攝了電影《龍在江湖》。
也憑藉此片獲得了第二年的金像獎最佳新人獎提名。
因為《龍在江湖》在商業上的成功,李國豪回到美國後,片約不斷。
而此時的李國豪經過社會的歷練,慢慢變得溫和,開始理解父親並且也懂得體諒母親了。
他買了房子,交了女朋友,很快就要準備結婚了。
1993年4月1日愚人節。
李國豪正在拍攝《烏鴉》的槍戰鏡頭,此時的影片已經拍攝了大半,再過不了多久,就可以殺青了。
0點30分,與李國豪演對手戲的演員麥可·麥西,在20英尺外,拿著道具手槍,按照劇情對著李國豪開了一槍。
隨著槍聲,李國豪瞬間倒地,鮮血四濺。
人們驚慌之後發現,李國豪真的中彈了。
送到醫院12個小時之後,李國豪因為失血過多,肺部充滿了液體,無法呼吸而死亡。
報告顯示,他腹部的傷口直徑約1英寸,而背椎骨也被一塊圓形的金屬擊中。
但道具槍為什麼會射出真子彈呢?
開槍的麥可說,他是按照劇情射擊的,且槍是道具交給他的。
道具負責則說,槍枝雖然歸他保管,但彈藥是特技人員填裝的。
特技人員則堅稱,自己裝的是道具子彈,且裝完後交給了道具負責。
當時關於李國豪被謀殺的傳說甚囂塵上。
因為槍裝好子彈後,並不會馬上使用,而是會延誤幾天。
這就意味著三個人都有機會更換子彈。
問題是動機呢?這三個人都沒有什麼動機。
但如果是意外,這個概率基本可以低到忽略不計。
可就碰上了。
李國豪和李小龍
即使縱觀整個電影史,這樣的意外也是少之又少。
儘管疑點重重,但最終官方也沒有給出一個讓人信服的答案。
可無論如何,李國豪在28歲的時候,英年早逝。
丈夫和兒子都以英年早逝,受打擊最大的應該就是李小龍的妻子琳達了。
很難想像,她是怎麼走出這段傷心往事的。
05、尾聲
儘管英年早逝,但李小龍的成績已經達到了一個後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而李國豪和他如出一轍的遭遇,又為他們的故事增加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李小龍是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華語巨星,但就這一點,他在電影史和武術上的成就就足以彪炳史冊了。
雖然隨著歲月的流逝,很多事人和事會被遺忘。
但巨星的光芒,則會穿透歲月的迷霧,一直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