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如:天下楷書小楷最難,比小楷還難的是把小楷放大寫

2020-12-27 書法之海

說吳玉如是書法家,吳玉如自己是不承認的。說吳玉如不是書法家,那普天之下的書家是都不會承認的。

都說「吳玉如」是天才

初聞吳玉如,別人都說他是書法的天才,索性去網上搜了搜他的行草作品,不禁感嘆道「真是什麼人都能當天才」。後來,自己的水平高了一些,又看到了吳玉如的作品,突然發覺不對勁。

人都已經過逝了,作品水平怎麼還見漲了呢?於是多看了看,才猛然醒悟,我以前看的都是贗品!說到底還是自己愚蠢罷了,怨不得別人發贗品圖。

那,吳玉如是天才嗎?起碼在我眼裡是一個天才,不可多得的天才,如上世紀要有個書家排名的話,綜合實力應該能在前二十。(一個世紀的書家並非少數,20位以內,則相當於邢張米董,蘇黃米蔡,吳門四才子等在當時朝代的水平了。)

天才一:小楷拓大,從古至今無幾人敢如此玩!

眾所周知,天下楷書以小楷最難,比小楷還難的就是把小楷放大寫。歷史上的諸多書法家都不同意把小楷放大寫,因為會失了神韻。更別談例子了,歷史上或可能有不少,但是以我對古代書法史近千位書家作品的印象,應該不超過三個人。

確實,在大多數人眼力,這是一條死路,但是在吳玉如眼力就是一條生路!

其實把字放大,這種難度對吳玉如來說還不夠,吳玉如的字難度主要在⑤個方面:生宣,薄紙,淡墨,長鋒,懸肘

你是可以看到上圖中的作品有些不太精美的地方,但是原因有想過嗎?

且不說用紙,光長鋒淡墨這兩項,都已經是一個非常高的技術門檻了,起碼在我個人來說,如用長鋒,那只能用濃墨,如用淡墨,鋒就得短一點。這是一種可以達到正常控筆的要求。

如在加上生宣,薄紙。那真是不得出一點差錯,所以吳玉如的控筆能力,在近現代來說,應該是排在前五。

(可能有一些人覺得上圖字不好看,就以為這個沒什麼水平,其實真正的水平在字外,需要眼力才可看出來)

早年吳玉如

吳玉如出身很好,從小就學字,十幾歲就已經有些名氣。後幾十年真草隸篆無不精通,這個魏碑作品應該在六十歲左右寫的,此時書風應該是有變化的。因為在早年,算命先生給吳玉如看病,說他不會活過55歲。果然,活了過五十五歲。但也是大病一場,險些喪命,自此開始吳玉如開始注重養生,這個時期的書法法度就開始沒那麼嚴謹了。

天才二:行草不走尋常路

上世紀學王的大家有兩個比較出名,一個是白蕉,一個是吳玉如。

但是這二人的方法卓然不同,白蕉是努力了幾十年,努力接近二王,達到了一種「近王」的筆法,很多作品寫出來,有白蕉的特徵,但更多的是,這個字如果是王羲之寫,也大概會寫成這樣吧!

吳玉如是努力了從晉唐到明清,後來又回歸晉唐,只是把二王作為自己的一個工具。並沒有其努力追求二王,而是通過學習二王努力追求自己。

字形略像,但是韻致非常切合。如果只是學二王為了提升自己,並算不上天才。難得之處就是學到了二王神韻,並且留在了自己身上,這是常人學字和天才學字的差別。用筆很自然,甚至好多筆畫都很輕,感覺不太好。但是這種不太好的筆畫也非常和諧。真是把二王的神韻吃到了骨子裡。

吳玉如的篆隸功底是非常深厚的,這也為晚年的大行草作品的氣勢和筆力奠定了基礎。這是中年四十歲作品。

天才三:學字不入字

吳玉如對書法很認真,但是很多字的細節並不嚴謹,即便是跟白蕉謝無量等等對比,都是差很多的。那吳玉如的字好在哪呢?「文氣」

吳玉如愛研究學問,愛讀書,但是無有著述。如不是門人弟子眾多,估計沒人會知道這個名字。這種極強的學養,才是吳玉如的字不可逾越的地方。

大收藏家張伯駒:「晉唐之風,當代巨擘。」畫家李苦禪:「玉如公書文絕佳,真是千年不朽之文物,當重之寶之。」

如看單字,其實有些未必精彩。但是書法有一點特好玩,看一個人單字能看出功底,但是看一個人通篇,能看出一個人的文化修養高低。

(小楷拓大)神在,韻在,形不散,非常困難。(寫出單字很容易,但是寫通篇就是功夫)

吳玉如的字,高明在形而外。在形上,只保留了一些個人風格的特點,讓別人一看,這就是吳玉如。但是在神韻氣息上,是那些贗品永遠達不到的。

開頭說過,很多行草其實都是贗品,是臨摹而來。形或許可臨,但是氣息怎麼臨呢?文化素養就是自然書寫時才能流露的。所以古人大家的字,向來都要學完之後,還要對字外功勤加用過才能得到神韻。從來沒有人一直臨帖,不讀詩文畫印就能臨出神韻氣息,從來沒有。

看吳玉如的字,是需要一定的傳統文化基礎的。如自身沒有任何基礎,或許就會有人說:吳玉如連楷書用筆都不準,只有大面過的去!草書用筆拖沓軟而無骨等等!

汝欲學詩,功夫應在詩外。

學字亦然,看字亦然。

吳玉如生平簡介

吳玉如,近代著名學者、書法大師。字家琭,後以字行。1898年生於南京。原籍安徽涇縣茂林村,故早年號茂林居士,晚年自署迂叟。漢族。

曾在天津南開中學就讀,與周恩來同班,因嫻熟古文,受校長張伯苓賞識。後入北京大學預科,又轉入朝陽大學,因丁先祖憂而輟學。1916年,曾遠赴吉林、哈爾濱一帶謀生。1921年以後歷任黑龍江交涉局秘書、中東鐵路局監事會秘書、北京菸酒督辦公署秘書、南開大學文學院講師兼經濟研究所秘書、重慶國民黨參政會秘書等職。

抗戰勝利後,吳玉如曾在志達中學、達仁學院、工商學院等校任教,工商學院改為津沽大學後,任中文系主任,直迄天津解放。其間從不涉足政界。「文化大革命」以前,始終在北京以教書、鬻字、注釋古籍、編撰《辭源》、《辭海》條目為生。1968年文革期間,全部藏書被抄一空。建國後,曾任天津市政協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理事、天津市文聯委員、天津市文史研究館館員。

吳玉如自幼酷嗜書法,5歲時學寫字,到十二三歲時,寫小楷、行書已具有相當功力。後經幾十年博覽勤習專研,能熔合諸家風格,取唐、宋、元、清各朝名家之長,而又以二王(羲之、獻之)為依歸。形成了他端麗秀勁、遒健豪放、空靈飄逸的獨特書風。隸、楷、行、草、篆無不精能。其小楷,放大後可作為大字帖臨摹,可見功力精湛。他的行書、草書,在四體書法中造詣最高,集歷代名家之長。在穿好扇骨的凹凸不平的扇面上懸腕寫大草而無一敗筆。

吳玉如先生自作詩草書作品 他在用紙、用筆、用墨方面,都有自己的習慣和見解。早年作字,不用玉版宣,喜用生宣、料半,中年以後只用綿連;他喜用淡墨,惡用墨汁;還善使細管長鋒羊毫筆。

吳玉如在古文、詩詞、文字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曾多次在國內和日本舉辦個人書法展覽會,受到國內外的推重讚賞。並有《吳玉如書法集》、《迂叟魏書千字文》、《迂叟自書詩稿》、《吳玉如行書千字文》等傳世。而他最受人崇敬的不僅限於在文學、書法上的成就,主要是由於他那剛直不阿,一輩子不肯隨波逐流的品格。他對後學,一生都是循循善誘,門人弟子以至私淑者,遍及南北,遠至新疆力境尼克勒縣,雲南昆明、大理,廣東、廣西等地。

1982年8月8日吳玉如在津病逝。他生病期間為天津市政協和天津市民革書寫的兩幅中堂,成為最後遺作。

吳玉如生前是不接受「書法家」這頂桂冠的。與吳玉如同時代的大畫家溥心畬也曾說:「若你要稱我畫家,不如稱我書家;若你稱我書家,不如稱我詩人;若你稱我詩人,不如稱我學者。」但是,世上的事並非都能遵循個人的意願。今天人們提起吳玉如、浦心畬,都稱其為大書法家和大畫家。歷史上也是這樣,被後人奉為書聖的王羲之,所寫的《蘭亭序》儘管是一篇傳流千古的美文,但人們更看重的是《蘭亭序》的書法。再如唐代的虞世南、褚遂良、歐陽詢、顏真卿、李北海等等,哪位不是腹笥充盈的飽學之士,一生中也多有可歌可泣的功業,但終為書名所掩,後人還都是目之為書法家。

—版權聲明—

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為傳播而發,若侵權請聯繫後臺刪除

文中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擴展閱讀:吳玉如:世上哪有什麼「北碑」,都是人為的割裂方便「醜書」罷了…

相關焦點

  • 中書協書法家吳玉如,小楷《黃庭經》欣賞,筆精墨妙,飄逸遒勁
    學習小楷書法,應該先從大楷或者中楷開始,直接練小楷難度很大。此外大楷中楷只是對間架結構的把握,小楷和中楷大楷相比,發力也不同,對筆控制很微妙,需要極大耐心。我個人就是中楷大楷之後,才發現小楷更得我意,漸而有興趣使我練下去。
  • 小楷
    他早年七八歲時,即抵壁寫大字,始學顏,又學李,晚乃法鐘王.他學書精於臨摹,對於前人之書,無所不學,又因他曾作過書畫學博士,早侍內庭,得窺秘跡,家藏亦富,故識見極廣,至壯歲時,未能立家,因有集字之譏,至晚年時,才由博返約,自創新意,形成了他沉著痛快的書風。他對自己的小楷是很自負的,他學二王小楷,神形兼備,維妙維肖,幾可亂真,這就奠定了其堅實的基礎,但最難能可貴的是他並不為二王所囿,而能自出新意。
  • 談維小楷《心經》
    部分獲獎及入展情況  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入展  徽派印象全國書畫展三等獎  「崇文書院杯」全國書法小品展優秀獎  汝帖杯全國書法作品展入展  首屆全國小楷人氣王入展  湖北省第二屆書法小品展入展  湖北省第三屆青年書法作品展入展。
  • 請用這些小楷經典,練習硬筆書法
    《黃庭經》,王羲之書,小楷,一百行。此帖其法極嚴,其氣亦逸,有秀美開郎之意態。作為王羲之小楷經典。讓孩子們心摹手追,感受魏晉小楷的風度,何樂而不為呢?《樂毅論》也是王羲之的代表作,寫的文雅大方,筆勢精緻美妙,具備了楷書的規則,書寫流暢自然,用筆超脫而無拘束,也是孩子們學習的最佳範本。
  • 【梅花三文創】學小楷,是精臨一帖還是書寫百家?
    小楷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如只說簡單入手的話,稍微有些基礎,三兩年,就能寫的非常工整。但是問題也隨之而來,可能往下十年八年,也不見水平大幅度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從一個人小楷的水平,可以看出他對筆法,結構,章法,氣韻等,諸多方面的書法審美觀。
  • 用筆精細,文徵明小楷經典書法作品《蓮社圖記》
    楷書以其結構嚴謹、筆劃平直、書體端正等特點成為漢字發展過程中最終定型的標準字體,並因之得名曰「楷」,自魏晉以來,它一直是官方、民間在印刷、書寫、公文、家書中最為常見的字體。楷書有大楷小楷之分,小楷與大楷相比,無論在字體、用筆、結構等方面都有明顯不同,大楷字體氣勢雄健軒昂、筆劃圓渾遒勁,結構端莊舒展,而小楷字體不超過一釐米大小、形式秀美、筆觸清晰、結構朗麗、章法平和寧靜。要寫好小楷,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歐陽修《跋茶錄》中說:「善為書者,以真楷為難,而真楷以小楷為難。」
  • 梅蘭芳《小楷心經》及書法欣賞
    梅蘭芳的書法雖沒有他的畫出名,但他的字清新雋秀,功底深厚,以行楷書為主,小楷尤精。其小楷風格來源於《樂毅論》、《黃庭經》、《十三行》等二王小楷,並伴有唐人寫經筆意。
  • 清朝皇宮流出來的經典小楷,字字絕美,比「印刷體」寫得還好!
    但是對於廣大民眾來說,實用性的小楷或者楷書字體仍舊是其學習的經典,我們今天介紹一件清朝皇宮當中流出的一件經典小楷,這件小楷乃是館閣體當中的極致,也是當代人很難寫到的一種高度。這件金粉小楷《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是清朝皇宮流出來的經典小楷,字字絕美,比「印刷體」寫得還好!作者是誰我們已經無從考證,但從其源流以及書寫範式和藝術風格來看,屬於清朝內府的小楷,說明這件作品乃是清朝內府的書法高手寫成,當然也是為皇家所寫。這件作品字字精妙,是真正的大內書法高手作品,這字堪比印表機,真是美呆了!
  • 怎麼寫好小楷?大字難於結密而無間,小字難於寬綽而有餘
    文/一者小楷,雖屬於楷書範疇,嚴格講是一種獨立的書體,小楷固然是楷書之小體,但並非是楷書的縮小體,其點畫、結構、韻致有自己的特色。小楷具有極高欣賞和實用價值,歷代科舉考試寫經、抄書、碑文題詩,甚至尺牘等都用小楷,故世用極博。
  • 王羲之小楷《曹娥碑》
    在王羲之的小楷書法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黃庭經》與《樂毅論》。前者是道教養生修仙的名帖,後者則記述名將樂毅的故事。在燈謎中,甚至還專門設置了一個謎格「曹娥格」。書法聞名曹娥的故事舉世傳誦,《曹娥碑》也名振天下,這和書法名家分不開。
  • 硬筆老師,請用這些小楷經典代替田英章字帖!
    作為王羲之小楷經典。讓孩子們心摹手追,感受魏晉小楷的風度,何樂而不為呢?二、《樂毅論》《樂毅論》也是王羲之的代表作,寫的文雅大方,筆勢精緻美妙,具備了楷書的規則,書寫流暢自然,用筆超脫而無拘束,也是孩子們學習的最佳範本。唐代一、《心經》《心經》是歐陽詢小楷代表作,用筆犀利,剛柔相濟,字字嚴整端莊,理法兼備。
  • 風姿俊逸鍾紹京,僅僅一件作品被封「小鍾」,成小楷宗師
    鍾紹京,唐代則天朝至玄宗朝人,鍾繇的第17代世孫,是繼楷書鼻祖鍾繇之後,又一位小楷宗師。到鍾紹京一代,鍾家早已沒落,生活非常貧困。唐代書法名家輩出,而鍾紹京卻能在考試中因卷面書法卓然,筆法精妙,回腕裡藏鋒利,被兵部尚書裴行儉保薦擢升入「直鳳閣」任職,從此命運改寫。
  • 小楷是如何「練」成的?這樣寫特別有味道
    懂書法的都知道,寫小楷是最見功夫的。
  • 王羲之失傳1000多年的小楷,據說已陪葬唐太宗,成為書法界的傳說
    小楷乃是一個書法家的必備功夫,作為一個書法家,你的草書境界不一定會很高,這是天分所限,但你的小楷若是寫得不好,那一定是功夫不夠了。楷書基本可以分為晉人楷書、北朝楷書以及唐代楷書,這些楷書當中尤其以魏晉時期的楷書無論技法還是藝術性,都是後人無法逾越的高峰,在晉人小楷當中,尤其以王羲之小楷為後人所效法!
  • 夏雨曬小楷獲網友怒贊,此刻他不再是演員
    前段時間,夏雨曬出小楷,再度引發網友關注,獲大家怒贊。很多演員可能是演戲演習慣了,連面對「書法」都愛「表演」,比如趙本山、劉德華、鬱鈞劍、畢福劍、楊冪等,就算是「演員模範」陳道明、張國立、唐國強也好不到哪兒,甚至像姜昆、郭德綱「寫書法」就跟像講相聲似的
  • 文徵明85歲小楷《九成宮醴泉銘》欣賞
    文徵明《九成宮醴泉銘》,楷書,34cmx41.5cm。嘉靖甲寅三月廿又二日,長洲文徵明書於停雲館,時年八十有五。  錢泳在《履園叢話》中說:「工書者不精小楷,不能稱書家」。而文徵明精於小楷,並且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對此,明代謝古抗稱讚說:「古無真正楷書,即鐘王所傳《薦季直表》、《樂毅論》皆帶行筆。洎唐《九成宮》、《多寶塔》等碑,始字畫謹嚴,而偏瘦偏肥之病,猶然不免。至國朝文徵仲先生始極意結構,疏密勻稱,位置適宜。如八面觀音,色相俱足,於書苑中亦蓋代之一人也。」他用「八面觀音,色相俱足」來讚許文徵明的小楷書法,雖說有些過譽,然而也可見文徵明小楷的精工。
  • 北京故宮收藏的宋代小楷,這是我見過最美的書法,太令人心醉了!
    科舉制度對於書法的意義是,幾乎所有的文人士子都能寫一筆娟秀的小楷,而小楷寫得精彩與否,往往決定了這個人的命運。姜夔《王大令楷書保母磚題跋卷》所以對於古代的讀書人而言,小楷是一門必修課。在傳世的小楷作品當中,有一件明代萬曆年間的狀元詩卷,作者是趙秉忠,此作乃是目前現存唯一一件明代的狀元詩卷,字字精雅,秀美絕倫。
  • 北京故宮珍藏的宋朝小楷,美得驚豔動人,書法史上不知有誰能及?
    小楷是每一個書法人所繞不過去的一種書體,反觀歷代的書法名家,也沒有哪一個人不擅長寫一筆小楷的。學習小楷,大家都知道師法晉唐,楷書在晉人那裡技法已經初步完備,其風姿天然和獨特的美學境界,令後人神往,而唐代的楷書以一種盛世氣象展現在了後世面前,成為了後人仰望的高山。
  • 文徵明最美小楷三幅
    非常擅長行書和小楷,筆劃婉轉,節奏緩和,有「明朝第一」之稱。今天咱們來欣賞文徵明三大小楷代表作:《琴賦》《草堂十志》《千字文》。在書法史上,文徵明以兼善諸體聞名,其中尤以小楷造詣最高,正可謂愈老愈精、愈造愈淡。清代朱和羹甚至言:「明楷以文衡山為第一」。文徵明《琴賦》中題款道:「餘老眼昏蒙,無足觀者」。
  • 文徴明小楷,溫純精絕.
    文徵明小楷《落花詩冊》一、文徵明小楷評價1.文徵明的小楷造詣最高。主要師法傳為王羲之的《黃庭經》、《樂毅論》以及鍾繇《宣示》,王獻之《十三行》等,又能融入唐人小楷筆法於一爐,形成「溫純精絕」的自家風貌。——佚名2.文徵明以兼善諸體聞名,尤擅小楷和行書。他的小楷師承晉唐各家,主要學於鍾繇、王羲之、王獻之、虞世南、褚遂良、歐陽詢等,不僅精細工整、法度嚴謹純熟,且筆鋒勁秀、風格俊雅。至八十歲後的小楷尤見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