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筆精細,文徵明小楷經典書法作品《蓮社圖記》

2020-12-23 漢府古文化

楷書以其結構嚴謹、筆劃平直、書體端正等特點成為漢字發展過程中最終定型的標準字體,並因之得名曰「楷」,自魏晉以來,它一直是官方、民間在印刷、書寫、公文、家書中最為常見的字體。楷書有大楷小楷之分,小楷與大楷相比,無論在字體、用筆、結構等方面都有明顯不同,大楷字體氣勢雄健軒昂、筆劃圓渾遒勁,結構端莊舒展,而小楷字體不超過一釐米大小、形式秀美、筆觸清晰、結構朗麗、章法平和寧靜。

要寫好小楷,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歐陽修《跋茶錄》中說:「善為書者,以真楷為難,而真楷以小楷為難。」小楷之難並不在於字形小而是難在用筆的精細要求的法度和功力,難在古雅氣息。尤其是魏晉小楷境界之高,得力處全在一個「靜」,筆致蕭散,古意淡雅,平和簡靜,遒厚天成。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文徵明的小楷書法墨跡《蓮社圖記》吧。

相關焦點

  • 文徵明小楷範本《蓮社圖記》,先收藏了!
    文徵明小楷《蓮社圖記》 《蓮社圖記》冊為文徵明1530年作。鈐印:文徵明印、悟言室、停雲。溥儒題「此卷結體精密而有寬綽之致,侶不經意而有山陰家範,公書中之上駟也。寶之當何如哉?
  • 文徵明小楷欣賞:全文精整挺秀,氣韻與手法達到最巔峰時期
    文徵明的書法好不好學?很多專業練習小楷的朋友們是這樣子說的:想要模仿和學習文徵明的小楷,並不難,要站在學習的角度研究透他書法筆下的魅力就行了。大家都說文徵明的小楷書法特別有魅力,尤其是寫出來的字體達到了小楷的最高級別。
  • 文徵明小楷《蓮社圖記》冊
    文徵明的小楷造詣最高,主要師法傳為王羲之的《黃庭經》、《樂毅論》以及鍾繇《宣示》,王獻之《十三行》等,又能融入唐人小楷筆法於一爐
  • 硬筆老師,請用這些小楷經典代替田英章字帖!
    作為王羲之小楷經典。讓孩子們心摹手追,感受魏晉小楷的風度,何樂而不為呢?二、《樂毅論》《樂毅論》也是王羲之的代表作,寫的文雅大方,筆勢精緻美妙,具備了楷書的規則,書寫流暢自然,用筆超脫而無拘束,也是孩子們學習的最佳範本。唐代一、《心經》《心經》是歐陽詢小楷代表作,用筆犀利,剛柔相濟,字字嚴整端莊,理法兼備。
  • 明代書壇雖以草書為盛,但仍出現了「小楷名海內」的書法家文徵明
    明一代書壇雖以草書為盛,但仍出現了一位被人們稱之為「小楷名海內」的書法家,這就是文徵明。文徵明,初名壁,字徵明,四十二歲後以字為名,更字徵仲,因其祖先是湖南衡山人,故有號「衡山居士」。文徵明書法造詣深厚,篆、隸、行、草、楷各體兼工,其中又以小楷最精,他的兒子文嘉在《先君行略》中評論其父的小楷道:「始亦規摹宋元之撰,既悟筆意,遂悉棄去,專法晉唐,其小楷雖自《黃庭樂毅》中來,而溫純精絕,虞(世南)褚(遂良)而下弗不論也。」文徵明一生習練小楷不綴,直到八十多歲高齡尚能手不抖、筆不顫地寫出一手漂亮的小楷。
  • 請用這些小楷經典,練習硬筆書法
    優秀的經典小楷或許對老師們有所幫助《心經》是歐陽詢小楷代表作,用筆犀利,剛柔相濟,字字嚴整端莊,理法兼備。對於喜歡書法的孩子來說寫好這部小楷,有助於對歐體的認識,對日後毛筆學歐有幫助。文徵明的《草堂十志》工整秀麗,用筆爽利,寫得一絲不苟,是小楷中的精品。
  • 文徵明最貴的書法!
    不久前,北京保利10周年秋拍上,宣傳冊的封面作品文徵明《雜詠詩卷》以8165萬的高價成交
  • 文徵明最美小楷三幅
    尤善書法,篆、隸、楷、行、草各有造詣。非常擅長行書和小楷,筆劃婉轉,節奏緩和,有「明朝第一」之稱。今天咱們來欣賞文徵明三大小楷代表作:《琴賦》《草堂十志》《千字文》。在書法史上,文徵明以兼善諸體聞名,其中尤以小楷造詣最高,正可謂愈老愈精、愈造愈淡。清代朱和羹甚至言:「明楷以文衡山為第一」。文徵明《琴賦》中題款道:「餘老眼昏蒙,無足觀者」。
  • 小楷是如何「練」成的?這樣寫特別有味道
    它筆底的功夫一點都不將就,小小個頭裡有精緻的動作與點畫,滿篇落成,連貫流暢書寫的氣息也在其中了。小楷雖小。但它所包含的動作和內容卻有著很高的完成性。在有限空間中完成每一筆的精細和準確,猶如武林高手過招,他們的舞臺可謂是一張八仙桌那樣的天地,騰挪得當一招一式都自如。學習小楷也一樣少不了臨摹,而對於「臨」總有一些偏見在,譬如描紅。
  • 文徴明小楷,溫純精絕.
    ——明·謝在杭4.文徵明在小楷書法上的造詣為明代中後期的書法「中興」開啟了先河,並有推波助瀾之功,其從趙孟頫遠窺晉唐神韻,一改「臺閣體」束縛的時代積習,在痴守法度的前提下,於繩墨中尋求書法的逸趣,以此追尋小楷書法至真至純的神化的境界。——齊觀閃
  • 薄命才子王寵,一手精美小楷,非常的老辣,美到哭
    都說天妒英才,這句話用在明代書法名家王寵的身上,可謂再合適不過。王寵自幼聰慧,博學多才,可是命運並沒有垂青於他,只給了他39年的光陰,實在是令人惋惜。但是短暫的39年,王寵卻給我們留下了大量的精美書法,特別是他的一手小楷,更是寫出了和他年齡不相符的老辣,真是美到哭。
  • 鍾派:用筆遒勁偉麗的太傅筆法傳承
    由於明代小楷的取法都以魏晉一脈鍾繇、二王書法為宗魏晉小楷影響深遠,翻閱各個時期的書論凡與小楷相關者多將鍾繇、二王並於論句之中。但是鍾繇小楷與王氏父子小楷無論是用筆還是章法上雖有相通之處亦有差異之別,尤其是在體現在明代小楷各時期書家在對鍾繇與王氏父子小楷的繼承與創新上。
  • 小楷
    宋人書法尚意,意在學晉人也。然北宋諸家皆博學多才,他們既重視用筆點畫的至到,又強調藝術個性之流露,故新意時出,風神迥異,特別是表現在行書上,至於小楷,其成就雖不如行書,但亦各具風貌,楚楚可觀。書法早歲學王,中年寫顏,晚宗李邕,用筆豐腴而雄健,對字欹側而富姿態。傳世真書墨跡有《赤壁賦》,董其昌《跋蘇軾赤壁賦後》謂:「坡公多用偃筆,亦是一病,所書《赤壁賦》,庶幾所謂欲透過紙背,乃全用正鋒,是坡公之《蘭亭》也。每波畫盡處,隱隱有聚墨痕,如黍米珠,恨非石刻所能傳。」其實蘇軾作書,善用側鋒,發筆時微露鋒芒,而運筆收筆時,全用中鋒,因此他的字肥而有骨,很有精神。
  • 高清《心經》小楷書法作品,值得珍藏
    以下高清《心經》小楷書法作品手抄版,是古人使用小楷書寫的,字寫工整,一絲不苟,筆畫圓潤飽滿、蒼勁有力,張弛有度。拜讀《心經》有靜心凝神、排查內心煩擾的作用,而書寫小楷的時候,同樣需要心如靜水。所以使用小楷抄寫《心經》能更好的修身養性,磨練意志。書法既是一種美學形式,又是一種個人心理活動的反映,所以中國古代有「字如其人"的說法。
  • 歷代書法名家《心經》小楷書法藝術欣賞
    古往今來,《心經》深受人們喜愛,歷代書法名家和廣大書法愛好者以之練習書法或進行書法創作,既能提高書法水平,又能起到修心養性的作用。隋唐以來,有一批書法名家以小楷書寫《心經》,創作出大批異彩紛呈的書法藝術作品,筆者摘錄其中的精品,供廣大書法愛好者欣賞。
  • 60年前溥心畲小楷書寫佛經,結體雍容自然,法度巧妙,上乘書法也
    小楷用筆用墨及書寫技巧簡述:小楷用筆應當有輕有重,不但一字之中,而且一筆之內,都應有輕重的區別,不能像中楷、大楷那樣純用重筆濃墨。同時,小楷中有許多虛筆,蹲駐提衄,只在毫髮之間,似有若無,以長篇小楷為例,創作者往往會將這些特點予以強化,進行一點發揮,使筆墨在整幅之中來點機智、靈動,避免整體寫得過實。這時,創作者往往是用性靈、意緒在把筆運轉,理性色彩淡去了,浪漫情調濃厚了。常見一些作者書寫長篇小楷,通篇沒有精彩之處,極平極穩也極乏味。
  • 繩墨中的逸趣 ——第二屆臨帖展入展作品創作心手記
    趙勇小楷《醉翁亭記》     所以,文徵明的小楷溫潤秀勁,楷法精絕,法度謹嚴而意態生動,頗具晉唐書法的風致。這大概就是中規矩、合繩墨而自有逸趣最好的現身說法。也正因此,近兩年來,在臨習文徵明的《草堂十志》《落花詩冊》《離騷經》《南華經》等作品時,我格外注重從「繩墨」入手,在「規矩」之中體味他腕下的「消息」、胸中的「逸趣」。     我於《草堂十志》用功最多,受益最大。它是文徵明晚年的一件精品力作,字跡清秀,筆畫剛勁挺拔、顧盼呼應,筆勢豐富多變,結構婀娜多姿,含蓄內斂。兩年裡,我前後通臨十多遍。
  • 「運斤成風」路橋區五人小楷書法作品展開展
    9月11日—10月10日,由路橋區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台州恩澤醫療中心(集團)恩澤醫院主辦,路橋區文化館、鄭聰賓書法名家工作室承辦的「運斤成風」路橋區五人小楷書法作品展在台州恩澤醫療中心(集團)恩澤醫院正式展出。
  • 小楷境界:寫樂毅則情多怫鬱,書畫贊則意涉瑰奇
    懂書法的都知道,寫小楷是最見功夫的。這也恰恰印證了小楷的美。那麼,小楷到底怎麼美呢?小楷中的這種境界以鍾紹京為代表,這種審美境界追求的是一種法度嚴謹的造型之美,這種審美界,點畫周到,結體熨貼,用筆精嚴,一絲不苟,巧密精思,端莊勻稱,以工整為法,以功力見勝,以熟練為能,以尖度為尚,從而表現出一種端莊嚴肅的意境
  • 北京故宮收藏的宋代小楷,這是我見過最美的書法,太令人心醉了!
    科舉制度對於書法的意義是,幾乎所有的文人士子都能寫一筆娟秀的小楷,而小楷寫得精彩與否,往往決定了這個人的命運。姜夔《王大令楷書保母磚題跋卷》所以對於古代的讀書人而言,小楷是一門必修課。在傳世的小楷作品當中,有一件明代萬曆年間的狀元詩卷,作者是趙秉忠,此作乃是目前現存唯一一件明代的狀元詩卷,字字精雅,秀美絕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