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天妒英才,這句話用在明代書法名家王寵的身上,可謂再合適不過。王寵自幼聰慧,博學多才,可是命運並沒有垂青於他,只給了他39年的光陰,實在是令人惋惜。但是短暫的39年,王寵卻給我們留下了大量的精美書法,特別是他的一手小楷,更是寫出了和他年齡不相符的老辣,真是美到哭。
上圖為王寵小楷作品局部一
王寵的書法老辣和他的經歷有很大的關係,他雖然博學多才,但是科舉之路卻異常的坎坷。正所謂造化弄人,許多經過他指點的朋友紛紛高中,而唯獨他,接連考了八次鄉試,都沒能如願。接連的失利,使他徹底失去了大展宏圖的信心,一轉身投入到了能夠寄託心緒的書法當中。
上圖為王寵小楷作品局部二
王寵的小楷,可以說是深得魏晉的意韻,明顯地高出同時期的書風。他的精妙在於整體清雅溫和的同時,又體現出藏拙於巧的情調,他的書法作品沒有明顯的稜角,通篇圓轉溫潤,乍看柔弱無力,實則骨力內含。
上圖為王寵《南華真經內七篇》局部一
上圖為王寵《南華真經內七篇》局部二
一般來講,年輕的書家由於書寫功力還不是那麼的深厚,作品風格都是張揚而生澀的。而王寵卻恰好相反,雖然年紀尚輕,用筆卻驚人的老練成熟,毫無張狂輕率之意,實在是令人嘆為觀止。
上圖為王寵小楷作品局部三
與王寵同時期的文徵明,雖然比王寵年長24歲,卻對他的書法造詣讚不絕口。《先君行略中》提到了文徵明對王寵的讚嘆:「時雅宜王君寵,異才也,少公二十四歲,公雅相推重,引以遊處,王竟以德學名。」字裡行間足見文徵明對王寵的器重。王寵去世後,文徵明甚至親手為他撰寫了墓志銘,以緬懷王寵。
上圖為王寵小楷作品局部四
只活了39歲的王寵,其書法造詣絕對稱得上少年老成。如此年紀能達到如此的水平,實在讓人驚嘆。令人惋惜的是,他沒有大把的光陰去充分展現他的才華。短暫的人生猶如曇花一現,雖驚豔了世人,卻也成為整個書法史上的一大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