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明代小楷的取法都以魏晉一脈鍾繇、二王書法為宗魏晉小楷影響深遠,翻閱各個時期的書論凡與小楷相關者多將鍾繇、二王並於論句之中。但是鍾繇小楷與王氏父子小楷無論是用筆還是章法上雖有相通之處亦有差異之別,尤其是在體現在明代小楷各時期書家在對鍾繇與王氏父子小楷的繼承與創新上。當然將明人書家小楷風格的鐘派劃分同王派劃分一樣,是以書家小楷晚期最為成熟時期小楷風格的偏向於哪一派別或者有關小楷書論中有著明顯傾向論句來劃分的。
明代前期小楷臺閣體盛行不被後人推崇,但前期臺閣體盛行之前的宋克小楷確為例外,宋克小楷延續了元代楷書的復古書風取法魏晉,可稱明代小楷魏晉書風的佼佼者。如吳寬評明初宋克小楷雲「書出魏晉,深得鍾、王之法,故筆墨精妙,而風度翩翩可愛。」更可根據其四十歲時小楷作品《七姬權厝志》看出其出自鍾、王魏晉一脈,細看其章法、用筆則更多的出於鍾繇小楷。更有清人翁方鋼贊其小楷雲「有明一代小楷宋克溫第一」,可見宋克小楷不同於明代早期的其他臺閣體書家,而是復古習晉深得鍾繇小楷的精髓,而得到後人的推崇。本文將宋克小楷歸入鍾繇小楷一派實至名歸。
當然提到明代小楷不得不提到吳門書派的小楷,通過對文徵明各時期小楷的師法學習以及創作出的小楷作品的分析,並且通過其晚年小楷的定型穩定來確定了將文徵明小楷列入王氏父子一派,這裡文徵明不同時期所創作出來的風格也不盡相同,同樣也需要其最終穩定的小楷風格來確定其小楷的鐘派風格。祝允明早期學習楷書同文徵明一樣學習唐宋楷書再追古魏晉小楷,如王世貞在《藝苑卮言》中云:「京兆少年,楷法自元常、二王、永師、秘監、率更、河南、吳興。」故祝允明同文徵明一樣不同時期的小楷作品風格多樣。
即便統一時間段內祝允明小楷風格也有諸多變化,如同為四十二歲的作品《蜀前將軍關公廟碑》與《自書詩文卷》兩件小楷作品,《蜀前將軍關公廟碑》小楷作品中更加注重了唐人楷法的嚴謹但又不失靈氣,用筆到位沉穩莊重,整篇小楷清秀空靈而不失莊嚴,給人一種細緻祥和之感。而同為四十二歲所作《自書詩文卷》小楷作品,則用筆空靈灑脫,形態多變、大小層次分明,不似《蜀前將軍關公廟碑》小楷作品中的嚴謹沉穩,取法上更加傾向於鍾繇筆法,如明人彭年評祝允明《自書詩文卷》云:「此卷自錄其所著詩文。
筆法出元常《薦季直表》。」而將祝允明小楷劃入鍾繇一派需要其晚年穩定的小楷風格,如祝允明六十三歲時作品《出師表》,整幅作品風格高古,用筆圓渾是以鍾繇小楷為基礎創作出來的絕妙佳作。同為六十三歲所書小楷作品《六體詩賦卷》,此書整體通篇仿鍾繇小楷風格,此作用筆更加舒朗,雖然不與《出師表》完全相似但都以鍾繇小楷為基調創作出來的小楷作品,可見祝允明晚年更加傾向於鍾繇小楷風格的創作。
我們亦可以通過後人對文徵明小楷作品的提拔評論來看祝允明小楷風格取法創作的傾向性,如在《祝枝山書東坡遊卷》的提拔中可見明人文彭題曰:「此卷乃全法鐘太傅而用筆遒勁偉麗。」羅坤亦題「希哲此卷俱從《季直》、《宣示》諸貼神明變化。」張陛同樣也提出了相同觀點:「此卷極摹鐘太傅《季直表》,字無纖毫遺憾。」可見祝允明在其多變的小楷風格中更加傾向於鍾繇小楷的風格特點,故將吳門祝允明歸入鍾繇小楷一派。與祝允明同為吳門四家的王寵亦善寫小楷,其小楷風格高古、用筆圓渾亦可將其列入鍾繇小楷一派。
同祝允明、文徵明一樣王寵早期的小楷作品中能夠看到二王小楷的溫雅秀妍,結字上也兼顧了鍾繇小楷的古樸高雅,但將王寵歸入鍾繇小楷一脈是根據其中晚期小楷作品風格來斷定的,如其三十多歲的小楷作品《自書五憶歌》、《摹東方朔像讚卷》為其典型的小楷風格,其小楷用筆遒勁空靈,筆法內斂而不失精神,尤其是在小楷作品的整體章法上同鍾繇小楷品有著極為相似的安詳寧靜而高古雅致晉人韻味。如明人王世貞評曰:「文以法勝,王以韻勝。」然由於王寵早逝年僅四十便走完一生,故其中年小楷作品依然是王寵小楷風格的典型面貌了。
王寵之後對鍾繇小楷風格繼承影響較大的還有張瑞圖、黃道周、倪元璐等人,張瑞圖小楷個人風格十分明顯,但看其小楷作品《王績答馮子華處士書冊》,可觀其結體出自鍾太傅小楷,結體扁平,章法上同鍾繇小楷般疏空行距。黃道周小楷由王羲之小楷的溫雅用筆但更多表現出的是鍾繇小楷那般圓渾,如其小楷代表作品《壬申元日詩冊》,可觀其小楷用筆簡明而不失圓渾,結字略扁為典型的鐘繇小楷結字方法。
更有清人王文治贊其書云:「楷書遒勁,直逼鍾、王。」倪元璐小楷傳世作品並不多見,如《倪元璐於母親家書》為其代表作品,雖然多為宋人楷書筆法,但觀其結體用筆空靈遒勁與黃道周小楷有共同之處,如其子倪後瞻在《倪元璐、黃道周書翰合冊跋》評其書雲「先公遒過於媚,夫子媚過於遒。同能之中,各有獨勝。」可見倪元璐同黃道周小楷筆法般追求鐘太傅遒勁舒朗的小楷風格。當然通過明人書論亦可以看出對鍾繇小楷的追崇,如明代中期的豐坊在其《童學書程》學書次第之圖中對於小楷的取法有雲「十四歲至十六歲,宣示表、戎路表、力命表、樂魏表、曹娥表。」
將魏晉時期的小楷代表作品作為明代學習小楷的師法對象,而豐坊在其《童學書程》中提到的宣示表、戎路表、力命表、樂魏表都為鍾繇所出,小楷作品僅有曹娥表也稱曹娥碑為王羲之小楷,可見明人豐坊在對待小楷師法次第上更加傾向於鍾繇小楷。由於歷史的變遷一些缺少小楷作品傳世的書家中亦可通過留世書論中對其楷書的評價淵源來將其歸入小楷鍾氏一派,如明人詹景鳳在其《書旨》論國朝明人書中評明人徐卉語:「官至河南布政使,小楷法鍾兼虞,亦雅。」可知徐卉小楷乃為鍾氏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