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風流不見秦淮海,寂寞人間五百年

2021-02-13 坦腹齋

他的每一首詞,都瀰漫著濃霧一樣的憂愁。「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仿佛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比他更憂傷,難怪宋代詞人葉夢得嘆他是「古之傷心人」。

他就是「蘇門四學士」之一,一個憂鬱的婉約派詞人——秦觀。



幸遇恩師蘇東坡

秦觀沒有顯赫的出身,父親只做過小官,但曾在太學學習過,學歷不低。優秀的基因使秦觀自幼聰穎過人,過目不忘。不幸的是,在他15歲那年父親去世了,家裡的經濟支柱一倒,生活也陷入了貧困。

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宋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30歲的秦觀第一次入京參加科舉考試。這時的他意氣風發,大有捨我其誰的豪邁之氣,可惜開榜之時,從頭看到了尾,也沒在榜上找到自己的名字。他大受打擊,回到家馬上斷絕了一切交往,獨自一個人看書療傷。

元豐四年(1081年),秦觀第二次參加考試,依舊名落孫山。冰冷的現實讓他的頭腦也冷靜下來,後來他在《精騎集》序中反思說自己年少時讀書,能一目十行,偷點懶也比別人學得快,學得好,常以此自負,沉不下心讀書,整天跟著喜歡熱鬧的人喝酒遊玩。

痛定思痛,秦觀終於放下了小聰明,認真讀起書來。不過人到了30多歲,他發現記憶力大不如前,只得採取「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的辦法,把文章裡的精闢內容一一摘錄下來,分訂成冊,以幫助理解和記憶。

除了刻苦,秦觀也認識到一個人光低頭讀書遠遠不夠,還必須有人賞識和推薦,才能入仕。他萌生了拜蘇東坡為師的想法,此時這位文壇領袖正在離他家鄉不遠的徐州任知州。

蘇東坡已然名滿天下,堪稱文壇泰鬥。而秦觀雖有些詩名,不過是一個落第的秀才而已,想見一見蘇東坡都難,何況要拜師。好在秦家有兩個老相識,分別是孫覺和李常。孫覺是黃庭堅的丈人,曾任湖州知州,李常是黃庭堅的舅父,正在齊州任知州,他們都是蘇東坡的至交。

於是,他一方面請李常寫了一封引薦信,另一方面請孫覺將自己的詩文推薦給蘇東坡。恰好,蘇東坡和孫覺要到揚州遊玩,秦觀聞訊靈機一動,自己先跑到揚州一座著名的寺廟中,模仿蘇東坡豪放的筆意,在寺廟牆壁上揮毫題詞,然後靜候他們的到來。

果然,就像秦觀所預想的那樣,蘇東坡猛然看到寺壁上的題字嚇了一大跳,絞盡腦汁想了半天,也不記得自己曾經來過這兒,還在牆上題過詩。後來,他看了孫覺送上的秦觀的作品,忽然醒悟道:「向書壁者,豈此郎也」——在寺壁上寫詩的人,肯定是這小子!

這招兒玩得相當漂亮,秦觀於是懷揣著李常的引薦信,拿上自己的得意之作《黃樓賦》,前去拜見仰慕已久的偶像。蘇東坡讀罷,驚呼說:「此屈宋才也!」欣然接納他為弟子。

拜師儀式辦得十分隆重,以致在徐州城引起了轟動。時人記述了當時的盛況:秦觀執弟子禮,儀態雍容,論說雄辯,令人為之側目,蘇東坡則稱讚他為「傑出之士」。秦觀聲名鵲起,身價倍增。

在蘇東坡的鼓勵下,元豐八年(1085年),秦觀再次參加科舉考試。這次有了他自己的刻苦攻讀,特別是有了蘇東坡、王安石等人的大力舉薦,秦觀順利地高中進士。

後來,秦觀成為蘇東坡最得意的弟子之一,和黃庭堅、晁補之、張耒被稱為「蘇門四學士」。蘇門弟子不下四五十人,能獲得如此桂冠的只有四人,秦觀的地位可見一斑。

不小心成了「萬人迷

自古才子愛佳人,反過來也一樣。秦觀的一生,特別有女人緣。在這方面,他的才華功不可沒。他的詞感情真摯,意味深長,弄得佳人們讀了眼淚譁譁的,對詞作者的愛慕之情攔也攔不住。

在民間,《蘇小妹三難秦少遊》的故事廣為流傳,講的就是蘇東坡的胞妹蘇小妹相中秦觀,新婚當夜出下三題考新郎的故事。這是個讓人心情愉悅的愛情故事,但據考證,這只是一個傳說而已。

真實的情況是:19歲那年,秦觀就結束了單身生活,他的妻子叫徐文美,是個富商的女兒。他的老丈人曾說過「子當讀書,女必嫁士人」,也算相當有見識的商人了。秦觀做出這樣的選擇,大約與他當時窘迫的生活狀況有關,這給他的婚姻蒙上了一層功利色彩,在秦觀的內心裡,徐文美絕非他的最愛。

也許正是因為如此,秦觀才有了許多風流韻事。在他留傳下來的400多首詩詞裡,約1/4與愛情有關,其中的主人公絕大多數是青樓歌女,以致錢鍾書在《宋詩選注》序裡說秦觀的詩是「公然走私的愛情」。

說秦觀風流沒錯,但他與一般的浪蕩公子有本質上的不同,就是每段情都很真,像金庸筆下多情的大理段王爺一樣。或許正因如此,讓他成了名符其實的「萬人迷」。

《藝苑雌黃》裡記載,一次秦觀路過紹興,當地太尉在府裡擺下酒宴盛情款待,並讓一個歌伎相陪。秦觀立刻為這個歌伎所吸引,恰好這個歌伎也素知他的才名,兩個人眉目傳情,很快擦出了火花。

事後,秦觀寫了一首《滿庭芳》記述此事,以「山抹微雲」開頭。這首詞寫得非常美,一下子就流行開了。蘇東坡讀後,戲稱秦觀為「山抹微雲秦學士」,從此,秦觀便有了「山抹微雲君」的綽號。

後來,秦觀又遇到了一個叫巧玉的歌女,相戀已久,巧玉想要一個名分,這讓秦觀為難起來。在那個時代,男人有點風花雪月的風流事很值得炫耀,而倘若納一個風塵女子為妾,則會為人所不齒。

秦觀官雖不大,可畢竟還在官員隊伍裡混著,面對強大的輿論壓力,他猶豫了。為了安慰巧玉,秦觀寫了首《鵲橋仙》,告訴她「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兩句詩成了千古名句,讓無數人為之神傷。


秦觀外出做官時,一直把母親帶在身邊,以便早晚侍奉。為了照顧好母親,他特地買了一個叫邊朝華的侍女。後來母親命他將邊朝華納為妾。這一年,秦觀45歲,邊朝華年方19。

納妾這天,正是七夕,秦觀還專門寫了一首詩表達自己愉悅的心情。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宋哲宗紹聖元年(1094年),秦觀因反對奸相章惇等篡改新法,從國史院編修官被貶為杭州通判。

秦觀自知此去兇多吉少,寫信讓邊朝華的父親把她領回家。多情自古傷離別,他把父女二人送到江邊的小船上,賦詩相贈,其中一句「百歲終當一別離」既表達了他內心的悲切,又充滿了無奈。

秦觀到杭州後,邊朝華不顧一切地追隨而來,表示要和他同生死,共患難。可惜沒過多久,秦觀再次被貶,這次的處分是「削秩」,就是將所有的官職封號去除,按照規定,「削秩」之人是不能帶家屬的。無奈的秦觀再次與邊朝華離別。邊朝華幾近哭厥,磕頭離去。後來她削髮為尼,了卻了這份情緣。

儘管結局令人傷心,邊朝華還算是幸運的,對秦觀痴情的女子並非一人。據記載,秦觀在被貶途中路過長沙,有一個歌伎生平酷愛秦觀詞,是秦觀的鐵桿「粉絲」,甚至向母親請求說,願意託付終身於秦觀,人們都笑她痴人說夢。

秦觀聽說了此事,內心十分感動,然而正處貶謫之時,恐怕她受到牽連,又不敢帶她走,只得以一首《踏莎行》相贈。後來秦觀在藤州(今廣西省藤縣)去世,這個淪落風塵的長沙妹子在夢裡就有了心靈感應,穿著孝服走了幾百裡前往弔喪,回來後就自縊殉情了。

為自己寫下輓詞

在人們的想像中,秦觀作為一個風流才子、多情種子,讓人愛得如此死去活來,一定是個面容白皙、風姿柔弱的白面書生。其實不然,同是蘇門弟子的晁補之曾有兩句詩寫秦觀:「高才更難及,淮海一髯秦。」「髯秦」,是說秦觀是個大鬍子、長鬚公。

邵博的《邵氏聞見後錄》中對他也有描述,當時秦觀和師兄弟在老師蘇東坡那裡閒聊,有人笑他鬍子太多,他回答說:「君子多乎哉!」蘇東坡笑著接道:「小人樊須也。」樊須,是孔子的學生,以勇武著稱,這說明秦觀長得相當威猛。

秦觀起初的性格與他的長相也很搭配,少年時,他「強志盛氣,好大而見奇。讀兵家書,乃與意合,謂功譽可立致,而天下無難事。」

秦觀的家祖是南唐武將出身,他從小也喜歡讀兵書,經常與豪俠之士在一起飲酒、遊玩。所以無論從長相還是行為舉止上看,秦觀都是個慷慨悲歌之人,應該像蘇東坡那樣,在詞賦上走豪放派的路子,那麼,他何以變得多愁善感,成為婉約派的代表人物呢?

事實上,才華橫溢的秦觀一生經歷十分坎坷,特別是仕途艱險,生活中一次次的困頓、失意使得他從性格到作品都在悄然發生著變化。

秦觀仕途舒心的日子非常短暫,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在恩師蘇東坡的推薦下,他出任太學博士一職,相當於大學教授。後來又任職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官,參與撰寫《神宗實錄》,甚是風光。

然而隨著蘇東坡的仕途失利,他也跟著走下坡路,政治打擊和人身攻擊一次比一次嚴重,給他的心靈投下了一道又一道陰影。

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秦觀在任蔡州(今河南省汝南縣)教授時,曾寫下一首《水龍吟》,其中有「天還知道,和天也瘦」的句子。這本是一首豔詞,居然也成為黨爭的把柄,被對手斥為「高高在上,豈可以此瀆上蒼!」

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年),秦觀好不容易獲得了一個升遷的機會,不到兩個月就以「不檢之罪」被彈劾,原因還是抓住了他詞作裡的男女情事。

接二連三的政治迫害,使秦觀大受打擊,他把字改為了「少遊」,表露了淡泊閒適,歸隱山林的志向。然而形勢不由人,此時他已難以自主。

紹聖元年(1094年),哲宗親政後,更嚴酷的風暴來臨了,就是上文所提到的讓秦觀與邊朝華分離的那次被貶。從此聞名天下的才子,淪為一個地方小吏,秦觀的鬱悶可想而知。


為了排解心中的愁悶,他常去佛寺與僧人談禪,並為他們抄寫佛經。然而就是這樣,小人們也發揮了狠打落水狗的精神,誣告他妄寫佛書,結果再次獲罪,被「削秩」,遷移湖南郴州,至此他被朝廷徹底棄置了。

這還遠遠不是終點,此後秦觀又被貶,最終到了廣東雷州,與被貶瓊州(今海南)的恩師蘇東坡已是隔海相望。

人生至此,痛何以堪!秦觀所能承受的憂愁和痛苦已達極限。

宋哲宗紹聖三年(1096年),秦觀在被貶途中路過湖南衡陽。衡陽太守孔毅甫是他的好友,留他住了幾天。時值春末,陽光燦爛,秦觀獨自在湘江邊上徘徊,看著春光美景,想著「韶光流逝,春來春去」,他的心也如落花般傷感。

回去後,秦觀揮筆寫下了《千秋歲》一詞。當孔毅甫看到「鏡裡朱顏改」一句時,大驚失色道:「你正值盛年,為什麼說出如此悲愴的話呢?」幾天後,他設宴為秦觀餞行,灑淚相別。回到城中,他對身邊的人說:「秦少遊氣色與往日不一樣了,恐怕將不久於人世!」

孔毅甫的話不幸一語成讖。元符三年(1100年),宋徽宗即位後,秦觀被召還湖南衡陽。走到廣西藤州時,大約心情還不錯,他饒有興致地遊了華光亭,晚上睡覺還夢見自己填了一首詞,第二天醒來時說給別人聽。

可能是講得有些口渴了,他想喝水。誰料當把水取來時,秦觀看著那水笑了起來,就在這笑聲中,一代才子溘然長逝,終年52歲。

早在廣東雷州時,秦觀似乎就預感到了自己的命運,親筆寫下了一首輓詞,詩中描寫了自己辭世的情景:「官來錄我橐(音同馱),吏來驗我屍。藤束木皮棺,藁葬路傍陂。家鄉在萬裡,妻子天一涯。孤魂不敢歸,惴惴猶在茲……」

聽到秦觀去世的噩耗,蘇東坡悲痛欲絕,兩天吃不下飯,流淚說:「當今文人第一流,豈可復得?哀哉!哀哉!」

秦觀,一個身材偉岸、天性豪爽的男子,被愁苦和眼淚融注了一生,他的憂鬱和憔悴讓人為之心痛。他那用心書寫的篇篇詞章,至今還讓我們淚水沾衣。無怪清人王士禎說:「風流不見秦淮海,寂寞人間五百年。」



坦腹齋主人 張大拙微信  zdazhuo

往期經典直接點擊標題可進入瀏覽

鮑鵬山-魯智深的高貴

宋美齡--歲月氣質,丹青秀美

絕美!在霧霾中樂觀向上,建議收藏

吃過的水果核不要丟,做成杯子裡的小森林!

大拙書畫部分連結直接點擊標題可進入瀏覽

大 拙 書 畫 藝 術(全新配圖)

拙而不群,暗流湧動

《道德經》--中國畫的根脈

鳥兒不羈非凡鳥,花兒常開是好花-張大拙畫瓷(三)

5.6米,16種花卉----張大拙水墨花長卷欣賞

最美麗的表情

大拙之美●花鳥畫家——張大拙

售賣-張大拙畫瓷(一)

鳥兒不羈非凡鳥,花兒常開是好花----張大拙畫瓷(二)

鳥兒不羈非凡鳥,花兒常開是好花 ---張大拙畫新彩瓷(四)

大拙之美--寫意花鳥畫家張大拙

前  言 -「春生夏長」張大拙寫意花鳥畫展

「春生夏長」張大拙寫意花鳥畫展  邀請函

大  拙  花  鳥

心裡有海   自可神遊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版權聲明:坦腹齋致力於中國藝文的推介傳播。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謝謝!聯絡郵箱:1013102739@qq.com

相關焦點

  • 王士禎:風流不見秦淮海,寂寞人間五百年
    是狐妖畫皮黃泉人間神魔鬼怪?是愛恨嗔痴愛別離求不得?是滾滾紅塵中似鬼非鬼的痴男怨女?其實都是,也都不是。料因厭作人間語,愛聽秋墳鬼唱詩。——王士禎《題聊齋志異》那是兩人於康熙二十三年在淄川相見之後的第一次書信往來。時任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講學士的王士禎初遇在畢際有家做塾師的蒲松齡,二人一見如故。
  • 秦觀:你為何如此悲傷?
    《鵲橋仙·纖雲弄巧》                               [宋] 秦觀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在一首詞中,幾乎句句被後世傳為經典的並不多見,但秦觀的《鵲橋仙》做到了。
  • 秦觀最傷感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蘇軾都忍不住為他點讚
    宋朝經濟文化繁榮,是個人才輩出的朝代,尤其是北宋,湧現出許多家喻戶曉的詞人,包括被譽為婉約派一代詞宗的秦觀。秦觀,字少遊,師從於大文豪蘇東坡,性格與師父蘇東坡比較相似,豪爽灑脫不拘小節,學富五車才高八鬥,在蘇東坡眾多學生當中,秦觀的成就名列前茅,為蘇門四學士之一。
  • 1100年,秦觀死後,人間寂寞五百年
    但邊朝華不離不棄,又跟過來,「玉人前去卻重來」,秦觀只好再次遣她回家,並對她說明「此度分攜更不回」。儘管他自己內心十分不舍,腸斷傷心,但從女性的角度考慮,還是做出了這個決絕的決定。他的愛情觀,即便放在今天,也是十分健康和正確的。他最著名的詞作之一,是借七夕節寫的愛情詞: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 【詩詞鑑賞】一場寂寞憑誰訴,15首最寂寞的古詩詞!
    ,此中寂寞與人殊!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寂寞是一群人的孤單。孤獨寂寞,只是一個形態,默默無聲;更是一根藤條,抽打人心。與寂寞交友,可以游離於紅塵之外,與內心的另一個我對話,讓思緒安寧,心靜如水。寂寞是人生最好的沉澱,沉澱後的人生,會更加的豐富而厚重;取捨後的人生,會更加清簡而美好。  在千古絕唱的詩詞裡,寂寞的詩句如一蓑船舶,即使臨風雨仍蕩漾在廣闊的江河,寂寞都美出境界!
  • 秦觀:誰比他憂傷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  宦海沉浮,被貶郴州的秦觀曾經寫過一首《踏莎行》:「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初到郴州的秦觀,找不到任何一個可以排遣寂寞與苦悶的地方,只能一個人困守在悽冷的旅舍裡。
  •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都把愛情給了誰?
    究竟是哪個女子這麼有福氣,能贏得秦觀這樣翩翩公子的如此深情?一,多情的秦觀秦觀的風流多情,一點也不亞於柳永和周邦彥。他也經常出入秦樓楚館。秦觀一生所作的詩詞當中,愛情詩佔據大部分,而且史書野記中的秦觀也是一個風流才子,詩詞中的大部分女主人公都是青樓女子。錢鍾書更是在《宋詞選注》的序言裡直言秦觀的詩詞為「公然走私的愛情」。
  • 秦觀:兩情若是久長時 又豈在朝朝暮暮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寫這首詞的是叫秦觀。生於1049年,卒於1100年,字太虛,又字少遊,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生仕途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託身世,感人至深。長於議論,文麗思深,兼有詩、詞、文賦和書法多方面的藝術才能,尤以婉約之詞馳名於世。
  • 白香詞譜丨41:秦觀《河傳·贈妓》
    《河傳·贈妓》  宋代:秦觀  恨眉醉眼。  【作者】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遊,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託身世,感人至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亦多有遺蹟。
  • 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憂鬱一生的大宋詞人秦觀
    秦觀(1049—1100)還寫有一首廣為人知的《鵲橋仙·纖雲弄巧》:「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 經典詠流傳: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汪明荃、羅家英演唱經典《鵲橋仙·纖雲弄巧》於文華演唱《鵲橋仙·纖雲弄巧》任志宏朗誦《鵲橋仙》鵲橋仙·纖雲弄巧秦觀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是啊,我當時說有這麼一首千古絕唱——《鵲橋仙》,那麼把少遊冠名在中國的情人節之前,也是實至名歸了。又何況秦觀(秦少遊),是那樣一個聰明、痴情,深情的人哪!秦少遊是蘇東坡最得意的弟子之一,和黃庭堅、晁補之、張耒被並稱為「蘇門四學士」。
  • 【每天一首好歌曲】韓磊《向天再借五百年》
    [3] 所謂「向天再借五百年」原本是指鄭成功希望蒼天再借給他五百年的時間,好讓他在有生之年剿滅「滿清」的意思。這一變動使得原本讚頌 抗清 英雄鄭成功的歌曲,變成了讚頌「滿清」的歌曲了。為了與電視劇《康熙王朝》內容相符,歌詞把:「血淹沒人間,怎能太平美滿」改為「願煙火人間,安得太平美滿」。
  • 【人物閱讀】青樓世界,佳期如夢——秦觀、晏幾道
    再讀秦觀張宏宇又是一個七夕節。仰望星空,牛郎織女星正閃閃生情,秦觀的那首《鵲橋仙》又展現在眼前: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字太虛,改字少遊,號淮海居士,北宋著名詞人。宋神宗元豐八年進士,晚年處於新舊黨爭的旋渦之中,屢遭貶謫。
  • 【北宋】秦觀《鵲橋仙》
    《鵲橋仙》北宋·秦觀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 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因此,秦觀別出心裁地安排了一個「暗」字,銀漢迢迢暗度,儘管我們誰也看不到他們的相聚,但人家神仙夫妻的相聚當然是要悄悄的、怎麼能讓你們這些凡夫俗子隨便圍觀呢?!「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七夕的夜空,  果然是非比尋常的美麗,但我們只能看到美麗的風景, 卻看不到真正的男女主角,我們只能根據浪漫的風景去想像牛郎織女相會的旖旎浪漫。
  • 58.秦觀《鵲橋仙》: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而秦觀似乎更偏向於暖男那一塊,至少從他寫的詞來看,他就是一個陽光暖男。所謂暖主要是指情感上的溫暖,心理上的懂得,言行上的體貼,我想這樣的暖男是絕大多數女性夢寐以求的理想伴侶吧。而最能體現秦觀暖男氣質的詞,當然就是這首家喻戶曉的名作,《鵲橋仙》了。鵲橋仙作者:秦觀 (宋)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 婉約派「一代詞宗」秦觀十首代表詞,第一首便流傳千古,字字悽美
    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婉約派一代宗師——秦觀,欣賞他筆下魅力無限的詞。秦觀是蘇軾的高足,他當官之路也是有由恩師蘇軾舉薦。在文學方面,秦觀也得到蘇軾的指點,他與黃庭堅、晁補之、張耒合稱「蘇門四學士」。雖然出自蘇門,但秦觀並未沿襲老師的創作風格,他的詞作多以抒情為主,風調婉約清麗,辭情兼勝,是婉約派詞人中的翹楚。
  • 秦觀:他的詞就是一部「嫖妓」簡史
    今夜,蘇軾門下四大天王,秦觀、黃庭堅、張耒、晁補之在搞制服派對,對媒體絕不開放。張槿作為最暢銷八卦小報《開封娛樂周刊》的首席狗仔,也只能守候在蘇軾的豪宅門外,期待能在散場時捕捉到暗藏的八卦素材。盯著宅內的燈火,手機震動,張槿收到報社主編的簡訊指示:重點監控秦觀。是的,新科進士秦觀、當紅作家秦觀、大眾情人秦觀、緋聞天王秦觀——請給出一個忽視他的理由先。
  • 正名《向天再借五百年》
    其主題曲《向天再借五百年》也被《康熙王朝》篡改盜用。後來網絡上的這部電視劇,也由本來的30集,刪減至24集。《向天再借五百年》原歌詞如下:沿著江山起起伏伏溫柔的曲線放馬愛的中原愛的北國和江南面對冰刀雪劍風雨多情的陪伴珍惜蒼天賜給我的金色的華年做人一地肝膽 做人何懼艱險豪情不變年復一年做人有苦有甜善惡分開兩邊都為夢中的明天
  • 音樂隨享|向天再借五百年
    向天再借五百年 2021.1.2第192期 歌曲簡介 《向天再借五百年》是韓磊首唱的歌曲
  • 秦觀非常著名的情詩,字字經典,讀來讓人羨慕
    今天分享的《鵲橋仙·纖雲弄巧》是一首情詩,寫作背景是詩人秦觀貶謫南下的路上,浪漫詩人與長沙歌女就此相遇了。《鵲橋仙·纖雲弄巧》宋代 秦觀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的這首詞最出名的兩句是「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