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橋仙·纖雲弄巧
纖雲弄巧,
飛星傳恨,
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
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
佳期如夢,
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纖薄的雲彩在天空中變幻多端,天上的流星傳遞著相思的愁怨,遙遠無垠的銀河今夜我悄悄渡過。在秋風白露的七夕相會,就勝過塵世間那些長相廝守卻貌合神離的夫妻。繾綣的柔情像流水般綿綿不斷,重逢的約會如夢影般縹緲虛幻,分別之時不忍去看那鵲橋路。只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呢。
寫這首詞的是叫秦觀。生於1049年,卒於1100年,字太虛,又字少遊,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生仕途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託身世,感人至深。長於議論,文麗思深,兼有詩、詞、文賦和書法多方面的藝術才能,尤以婉約之詞馳名於世。著作有《淮海詞》三卷100多首,宋詩十四卷430多首,散文三十卷共250多篇,詩文相加,其篇幅遠遠超過詞若干倍。著有《淮海集》40卷、《勸善錄》、《逆旅集》等。
當然,作為大文豪蘇軾的得意門生,蘇門四學士之一的秦觀,也是一個風流多情之人。這首詞據說是秦觀為一位藝妓而寫的。這位倡女究竟是誰,也沒人說得清。我們只知道她是長沙人,不知她叫什麼。還知道她善於唱歌,尤其喜歡唱秦觀的樂府。恰好秦觀路過長沙邂逅了這位藝妓。秦觀被這位藝妓的美麗容貌和真誠而打動,便主動前去搭訕並亮明身份。藝妓又驚又喜,殷勤款待了秦觀,為他唱遍了當地最紅的曲子。剛好他們相遇這一天是七夕,秦觀便為她寫下了這首詞。
秦觀與她在一起纏綿數日,臨別之際,藝妓甚至委婉的表達了侍奉其左右的心願。然而秦觀或許是因為自覺自己身世飄零,便答應她,將來等她北歸重逢,便與她一起雙宿雙飛。然而誰曾想,沒過多久後秦觀竟死於廣西,這一別居然是永別。藝妓聽到秦觀去世的消息,她竟然徒步數百裡為秦觀弔喪,最後哀慟而死。
雖然秦觀最終也沒能回去與這位美麗的藝伎重逢,但這兩位有情人的故事卻感動了千百年來的痴情男女。「兩人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也成為千千萬萬的有情卻不能長相廝守的寬慰之詞。
不過很多時候,打敗愛情的,恰恰是那遙不可及的距離。
---
全網唯一真正免費送書平臺
推薦好書好詩好故事
天天送好書,
分享即快樂!
分享即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