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下午六點半,鄭爽開啟了職業生涯中第一次直播帶貨,然而這次直播卻以鄭爽發飆、另外一個女主播起身離場,匆匆結束直播收尾。
事件發生後,網友們的觀點兩極分化,多數人認為鄭爽在直播間發飆、說出建議粉絲不要買她直播帶貨的產品是不敬業;而支持鄭爽的粉絲則堅持認為,鄭爽原本是為生日才做這次直播,但主辦方不但一直在催進度讓她帶貨,還強行增加商品,而鄭爽只是建議粉絲理性消費,這反映出了她的善良和率真,沒什麼不對的。
在這方面,爭議的焦點是鄭爽這次直播的屬性,到底是如她所說是「自己的直播間」還是商業活動?答案並不複雜。8月20日,鄭爽發了一條活動預告,內容中兩次寫道「直播帶貨首秀」。
同時還上傳了一張海報,上面的文案不但有「直播帶貨首秀」的字樣,還有「百億補貼」的宣傳,很顯然是平臺、品牌方和鄭爽三方聯動,這不正是典型的商業活動嗎?
那接下來的討論就沒有什麼爭議了,平臺給了錢、給了你直播的資源,說句不好聽的,你鄭爽就是配合平臺合作,為平臺和品牌方服務的。但鄭爽不但不配合另外兩位主播帶貨,在直播間不好好溝通、做照鏡子等小動作,到最後還直接發飆,喊話粉絲不建議購買自己帶貨的產品,這是典型的沒有契約精神,也沒有專業精神!試問,那些讓你推薦的產品和品牌招你惹你了?拿了錢不好好幹活兒,品牌方的錢你給退嗎?
也許有粉絲會說,鄭爽自己也說了,帶貨的商品不少都沒收錢,但真的是這樣嗎?有知情人爆料稱,鄭爽三個月短期代言收180萬,其中包含了直播、小紅書等打包服務,這說明就算鄭爽這次直播沒有額外收錢,但也是涵蓋在雙方合作內的,這不是沒有契約精神是什麼?
另外一個問題,這麼多年來,鄭爽一直爭議不斷,這一次甚至有人直指她有情緒問題,到底鄭爽是哪來的勇氣和底氣,不好好完成工作,甚至做出「砸場子」的舉動?
其實分析一下這次風波的本質,鄭爽在直播間發飆,和以往多數爭議沒有太大差別,只不過是任意妄為、不考慮其他人、合作方的感受,自己想怎麼幹就怎麼幹,說到底就是任性,由著自己性子來。回顧鄭爽入行這麼多年,這不正是她身上最顯著的標籤嗎?
這個性格特點讓鄭爽不斷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甚至被網友戲稱自帶熱搜體質,藉此,鄭爽哪怕沒有什麼像樣的影視作品,也始終有源源不斷的人氣和關注度。更關鍵的一點,是不管鄭爽怎麼鬧,輿論從來都是偏向她這邊。
回顧鄭爽引來的一次次爭議,和張翰、胡彥斌的戀情都沒能善始善終,但前陣子在某檔綜藝中鄭爽有意無意的提到胡彥斌,導致隔空指責對方,最後顯然鄭爽贏了;
在綜藝《這,就是鐵甲》裡,鄭爽因為質疑裁判公正性當場發飆、痛哭,最後也被冠以認真、真性情的評價,為她圈了一波粉;
除此之外,抽菸、收粉絲會費、和原經紀公司開撕等等,鄭爽一次次放飛自我,但結局都是毫髮無傷,在輿論上成為勝利的一方,並且自己還能為所欲為、橫行娛樂圈,這給了鄭爽無比的自信,才有了這次直播間發飆。
但這一次她真的玩砸了,因為收了錢不好好幹活,在誰看來都說不過去,所以這一次明顯是批評的聲音大於支持的聲音,而鄭爽在社交平臺發完解釋之後也刪掉,沒有再進一步回應,因為這一次她真的洗不白!
最後想說的是,不管是娛樂圈還是其他行業,甲乙雙方都應該互相尊重、互相理解,適度的炒作可以,但這次鄭爽真的玩過分了,這樣的藝人,以後誰還敢找她做代言、做直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