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一品誥命夫人是什麼意思?地位多高?權力多大?

2021-02-12 書單同享匯

我們經常在電視劇上看到皇帝冊封誰為誥命夫人,那麼歷史上的一品誥命夫人是什麼意思?又有多大的權力呢?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

誥命夫人,是古代女子的封號,僅僅是榮譽性稱號,有對應的俸祿,個別的甚至有食邑,但是,並沒有實權。

秦漢及之前,官員之妻妾,一般都以女子的姓氏稱呼為某夫人,如曹操的卞夫人、杜夫人等等。如果是正妻,還可以直接以丈夫的姓名、爵位、諡號等稱呼為某某夫人,比如漢獻帝退位後,其皇后就被稱為山陽公夫人。只有特別重要的女子,才會得到朝廷特別封贈的尊號,比如劉邦就追贈自己的母親為昭靈夫人。

東漢時期,有了命婦之稱,來代指皇室和官員的女性家眷。

到了三國時,正式有了內外命婦之分,其中「公侯有夫人,有世婦,有妻,有妾,所謂外命婦也」。相比照而言,內命婦應該就是皇帝的後宮嬪妃了。

到了唐朝,對女子的封號做了進一步的規範,有了諸如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國夫人、郡夫人、郡君、縣君、鄉君等封號。此時,並沒有誥命夫人之說。

到了宋朝,才正式有了「誥命夫人」之說。

誥,雖然出現的比較早,先秦時期就有,但通常泛指自上而下的命令,偶爾下告訴上也會用誥。

秦始皇一統華夏之後,進行了細化,規定發布規章制度為「制」,發布命令為「詔」。漢朝雖然使用誥命來指代皇帝發布的命令,但是並沒有專門用來冊封官爵。而唐朝,因為有很多朝都是太上皇、皇帝同時在世,所以,稍微有點亂,太上皇用誥、命,皇帝用制、敕,同樣沒有專門的「誥命」用來冊封。

到了宋朝,才做了進一步的區分,將命令按照對象級別、用途等,劃分為了七種,其中就包括誥命。

《宋史·職官一》中規定:「誥命,應文武官遷改職秩、內外命婦除授及封敘、贈典,應合命詞,則用之。」明確規定了,內外命婦的授予、罷黜等等,都要用「誥命」文書來宣布。由此,內外命婦才有了「誥命夫人」之說。

宋朝,因為承襲唐制,很多與唐朝類似,外內命婦號共分為了十四等,分別是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國夫人,郡夫人,淑人,碩人,令人,恭人,宜人,安人,孺人。

《宋史·職官十》中規定:「宰相、使相、三師、三公、王、侍中、中書令(舊有尚書令),曾祖母、祖母、母,封國太夫人;妻,國夫人」。

宋朝的宰相、使相、三師、三公、王、侍中、中書令等官職全部為正一品,官員妻子的等級隨丈夫品級。因此,在宋朝時的「一品誥命夫人」,其實就是「一品國夫人」。

如果兒子、孫子等人擔任這些官職,誥命時,則要加上「太」字。

按照宋朝職官志的規定,《知否》中顧廷燁的爵位是侯爵,從三品,明蘭很難加封到一品誥命夫人。職官志明確規定,「東宮三太(即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文武二品、御史大夫……節度使、諸衛上將軍、嗣王、郡王、國公、郡公、縣公,母,郡太夫人;妻,郡夫人」。按照這個標準,明蘭如果嫁給小公爺齊衡,可以封郡夫人。嫁給了顧廷燁,基本上最多也就是加封到郡夫人,並且還要求顧廷燁被授於了節度使、諸衛上將軍的職務。

到了明期,進一步做了規範細化,官員及內外命婦的封贈,「五品以上授誥命,六品以下授敕命」。同時規定:「外命婦之號九:公曰某國夫人;侯曰某侯夫人;伯曰某伯夫人;一品曰夫人,後稱一品夫人;二品曰夫人;三品曰淑人;四品曰恭人;五品曰宜人;六品曰安人;七品曰孺人。」

如果在明朝,明蘭就可以直接被授予「寧遠侯夫人」的誥命了。而明朝時的「一品誥命夫人」,應該就是一品夫人了。

清朝基本上照搬了明朝的制度,朝廷正從一品官員的妻子,可以被授予「一品夫人」的誥命,即「一品誥命夫人」。

那麼,一品誥命夫人的權力有多大呢?根本沒有實權,只是俸祿相對較高,在各類大典,或者比較正式的場合,位次比較靠前而已。

可是,自古至今,枕邊風都是很厲害的。一品誥命夫人的丈夫可是當朝的正從一品大員,她完全可以藉助丈夫的權勢呀。因此,她們的能量也並不能小覷。

相關焦點

  • 歷史探秘:一品誥命夫人是什麼意思 她們有什麼權力?
    歷史探秘:一品誥命夫人是什麼意思 她們有什麼權力?時間:2020-11-27 14:21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歷史探秘:一品誥命夫人是什麼意思 她們有什麼權力?
  • 歷史上的一品誥命夫人是什麼意思?這個封號到底有多大的權力?
    同時,明代還規定對一至五品官員的妻或母行封贈,用「誥命」;六至九品官員的妻或母,用「敕命」。比如朝廷要對一品官員的妻進行封贈,那就是以誥命的形式,誥封其為「一品夫人」,而這就是「誥命夫人」一說的由來。綜上所述,「誥命夫人」,簡單的說就是一位官員在升官升到二品以上,立下大功後,皇帝誥封其妻子或母親的封號,其品級與丈夫的品級一致,丈夫若是二品,則為二品誥命夫人;一品,則為一品誥命夫人。
  • 歷史上的一品誥命夫人有什麼來歷?這個封號有多大的權力?
    到了宋朝,才正式有了「誥命夫人」之說。誥,雖然出現得比較早,先秦時期就有,但通常泛指自上而下的命令,偶爾下告訴上也會用誥。秦始皇一統華夏之後,進行了細化,規定發布規章制度為「制」,發布命令為「詔」。漢朝雖然使用誥命來指代皇帝發布的命令,但是並沒有專門用來冊封官爵。
  • 歷史上的一品誥命夫人是什麼意思?這個封號有多大權力?
    「誥命夫人」就是誥封的命婦,就是皇帝下旨冊封,朝廷認可的「外命婦」。一般都是朝廷重要大員們的嫡妻或者母親。也就是說能被朝廷封為「誥命夫人」的一般都是自己的兒子或者男人牛逼,自己才贏得如此榮譽。因此「誥命夫人」是沒有任何實質性權利的,只是一種榮譽和福利的象徵。在朝廷效益好,「誥命夫人」的丈夫或者兒子仍然有實權得寵的時候,每年俸祿和過節福利都不會少,這些都是由朝廷買單。關鍵是碰上重要節慶,還有機會跟著老公或者兒子進宮參加活動,連吃帶拿。
  • 《知否》中明蘭成為一品誥命夫人有多厲害?三分鐘了解誥封制度
    滾滾的歷史長河中,譜寫著一個又一個的歷史,學習歷史可以使你智慧,可以使你變得更聰明。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的明蘭,從一個庶出之女,一路升級到宋朝的一品誥命夫人。那麼你知道什麼叫做一品誥命夫人嗎?小編三分鐘時間帶你讀懂誥封制度中的一品誥命夫人。這得從古代的社會結構說起。
  • 周瑩被慈禧親封「一品誥命夫人」,誥命夫人到底是什麼官銜?
    古代女子不能入仕為官,而所謂誥命夫人,就是唐宋明清各朝對於高官的母親、妻子進行的榮譽冊封,算是一種爵位,不是官銜,擁有誥命之女就稱作「命婦」,一般誥命夫人的品階與其丈夫的職位有關,誥命夫人有俸祿與地位,但沒有實際職權。
  • 歷史 | 「誥命夫人」是什麼官職?有什麼權利?
    誥命夫人是唐、宋、明、清各朝對高官的母親或妻子加封。誥書,是皇帝封贈官員的專用文書。古代一品至五品的官員稱誥,六品至九品稱敕。明清時期形成了非常完備的誥封制度,一至五品官員授以誥命,六至九品授以敕命,夫人從夫品級,故世有「誥命夫人」之說。誥命夫人跟其丈夫官職有關。有俸祿,沒實權。雖然沒有實權,卻有很多特權。
  • 知否收官,其中屢次提到的誥命夫人是什麼意思?
    其中劇中多次提及誥命、誥封一詞,很多人都不曉得具體是什麼意思,但是聽著很厲害的樣子,今天就來講一講,到底什麼是誥命?何為誥封?誥封就是誥命封賞。唐代以後才確立,為官員的妻、母授封號的制度,皇帝命令有誥命與敕命之分,一品至五品稱「誥命」,六品至九品稱「敕命」。丈夫是一品官,正妻如果被封,就是一品誥命夫人,嫡母就是一品誥命太夫人。誥命夫人的品級跟隨該官員的品級而定。
  • 「誥命夫人」知多少
    誥命夫人雖然是一個名詞,但是要理解透它的意思,得分三步了解。首先,誥命夫人之「誥」,通「告」字,告你可以理解為別人告訴你,而加了言字旁後有了特定意思,意思是自上而下的告之,漢武帝時期,誥字專門用來作為任命百官時的稱謂。
  • 古代的「誥命夫人」是什麼意思,有什麼作用?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在看古裝劇的時候,經常會看到「封xx為一品誥命夫人」的畫面。那麼,這個「誥命夫人」是個什麼意思呢?
  • 《紅樓夢》:賈家唯一的一品誥命夫人,無兒無女被流放客死異鄉
    賈家的誥命夫人都是京城地位顯赫的貴婦。古代女人地位不如男子,不能夠靠自己掙得榮耀。她們獲得榮耀的途徑有兩個:妻以夫榮、母以子貴。那時代的女子,生得好不如嫁得好,嫁一個好丈夫就能夠得封誥命,位高榮尊。像邢夫人、尤氏出身很普通,卻以續弦身份分別「妻以夫榮」,成為一品誥命夫人和三品淑人。
  • 誥命夫人究竟是怎麼回事?
    《紅樓夢》中曾提到賈府的女性中有幾位誥命夫人,比如賈母就是一品誥命夫人,邢夫人是二品誥命夫人,尤氏是三品等等。
  • 古代的「誥命夫人」,是個人榮譽的峰巔,更是皇后的閨蜜團
    被封為誥命夫人無疑是一件非常榮耀的事情,那麼誥命夫人是什麼意思呢?有什麼用呢?我們從字面意思上來看,「誥」和「告」是近義,把自己的意思告訴給別人稱為「誥」,漢武帝時,用「誥」來任命百官。所謂「誥命」,就是皇帝賜爵或授官的詔令、書面的皇命。明清時代,一品至五品的官員用皇帝的誥命授予,稱為誥封。除官員本身,皇帝對官員的先代和妻室也給予榮典。受有封號的貴婦都稱為誥命夫人,也稱命夫人或誥命。而「誥命夫人」,作為官員的妻、母授予封號,是在唐代以後才形成的制度。像楊貴妃的姐姐,韓國夫人、虢國夫人和秦國夫人,就都屬於高級別的誥命夫人。
  • 又是瀟湘妃子有鳳來儀,又是一品夫人,林黛玉最後是什麼身份?
    「東風」二字不只春風之意,還有天長路遠,難以與親人相見,生人做死別的意思!比方賈探春遠嫁。細數「東風」二字詩文,大量出現在林黛玉和賈探春的相關文字中,別人或沒有或一兩個在不重要的位置。五,林黛玉的《五美吟》和《柳絮詞》先後引用了西施、虞姬、王昭君、綠珠、紅拂、關盼盼和綠姬七位歷史上有名的女子。這七人的共同點又全部為人「妃妾」,沒有一位是嫡妻。紅拂嫁給李靖後才是嫡妻,她之前也是楊素的姬妾。
  • 誥命夫人:古代女性個人榮譽的巔峰,更是皇后閨蜜團的入場券
    並且經過歷朝歷代的不斷發展,使得女性的地位越來越低。一直講究男尊女卑,女性更要聽從三從四德。從生到死,一直都聽命於男人。未嫁的時候要聽父親的話,結婚了要聽從丈夫的,丈夫要是去世了就要聽自己兒子的。所以歷朝歷代入朝為官的女性幾乎是鳳毛麟角,不論是皇家貴婦還是平常人家的女兒幾乎都過著相夫教子的生活,成為丈夫的賢內助。
  • 明清時期,皇帝聖旨中「誥命、敕命」,有什麼區別
    現在社會上流傳的聖旨,大部分都是皇帝賞賜官員、妻室的「誥命、敕命」。在什麼情況之下,皇帝會下達這樣的聖旨呢。誥命、敕命的形成和沿襲誥命、敕命說白了,就是中國封建皇帝,對大臣賜予官階、賞賜爵位,給予一定特權的憑證文書。誥,就是以上告下的意思。
  • 你知道最後一位誥命夫人是誰嗎?由此談談明清的誥敕制度
    最後一位誥命夫人喜歡歷史和愛看古裝劇的人,應該知道不少「誥命夫人」,但你知道史上最後一位「誥命夫人」是誰嗎?相信很多人都答不上來。我在網上搜到幾篇文章,給出的答案是王月英(蒙古名烏雲陶德)。雍仁諾日步是成吉思汗的第32代嫡孫,多羅貝勒銜位。蔣介石對這門親事很是看重,特發來親筆賀涵,授予多羅貝勒雍仁諾日步的福晉烏雲陶德為「誥命夫人」。很多人會問,滿清政府都被推翻三十多年,怎麼還搞封建社會那一套?
  • 古代誥命夫人是什麼級別,有哪些權利?
    女子的地位是極其低的。但是在古代女子和女子之間的社會地位也是有很大差別的,官家的女子就比尋常人家民女的社會地位高很多,尤其是誥命夫人,誥命夫人有很多特權,讓很多尋常女子羨慕。之前熱播的趙麗穎主演的古裝歷史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趙麗穎扮演的盛家六姑娘明蘭被封為誥命夫人。那麼什麼是誥命夫人?誥命夫人有哪有特權?這些特權中哪一條讓你心動呢?
  • 她出身青樓,卻做了一品誥命夫人,成為秦淮八豔裡最受爭議的一位
    這個編劇杜撰出來的人物,歷史上,確實有叫眉莊的女子,例如秦淮八豔之一的顧橫波,她原名顧媚,又名顧眉,字眉莊。秦淮八豔(顧橫波、馬湘蘭、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寇白門、柳如是、陳圓圓)個個俠骨柔腸、多才多藝、忠於愛情,每個人都是一本傳奇,而顧橫波是其中地位最顯赫的一位,出身青樓的她是皇家誥封的「一品夫人」。
  • 古時妾室封了誥命,死後能從正門出喪能入祖墳嗎
    在中國古代,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妾」是家裡的僕人,通常出身於貧寒人家。本文先介紹一下妾的地位,再來回答題目的問題。「妾」的地位在古代,正妻一般明媒正娶,然而男方並不在乎正妻的容貌是否端莊典雅,只需要門當戶對、父母媒人看得對眼就好,兩人只是在洞房花燭夜那晚才能真正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