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最後一位誥命夫人是誰嗎?由此談談明清的誥敕制度

2020-12-23 長江古今譚

最後一位誥命夫人

喜歡歷史和愛看古裝劇的人,應該知道不少「誥命夫人」,但你知道史上最後一位「誥命夫人」是誰嗎?相信很多人都答不上來。

我在網上搜到幾篇文章,給出的答案是王月英(蒙古名烏雲陶德)。

1946年的夏天,王月英和內蒙古烏審王府的小王爺雍仁諾日步成婚。雍仁諾日步是成吉思汗的第32代嫡孫,多羅貝勒銜位。

蔣介石對這門親事很是看重,特發來親筆賀涵,授予多羅貝勒雍仁諾日步的福晉烏雲陶德為「誥命夫人」。

很多人會問,滿清政府都被推翻三十多年,怎麼還搞封建社會那一套?

這是因為1911年中華民國成立之時,外蒙古在外部勢力的煽動下分裂獨立,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為了團結內蒙古各方勢力,北洋政府頒布了《蒙古待遇條例》,基本保留了蒙古王公的各種特權。

後來的南京政府也承襲袁世凱任大總統時頒布的《蒙古待遇條例》,所以會出現蔣介石授予「誥命夫人」這一幕。

不知道歷史學家承不承認蔣介石授予的「誥命夫人」,我們還是來看看明清時代的誥敕制度吧。

誥敕制度是一種獎勵制度

古代人做官的一大願望是「光宗耀祖,封妻蔭子」,為了滿足官僚們的這一欲望,更好地激勵臣子為之效命,明清朝廷逐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誥敕制度。「勸善懲惡之良法,激勵名節之美事」,說白了誥敕制度是古代的一種獎勵制度。

首先來看下何為「誥」。古代聖旨有制、詔、誥、敕、諭、旨、批等,「誥」是古代聖旨的一種。

「誥」,古代以大義諭眾謂之誥,也就是以上告下的意思。誥命,又稱誥書,是古代皇帝給大臣或賜予官階或封贈爵號並賦予一定特權的憑證文書。

到了宋代,在任命官員的同時,還用來封贈官員的先代、妻室和子孫,「誥命夫人」由此而來。

「敕」是告誡的意思,敕書是皇帝任官封爵和告誡臣僚的文書。

誥敕的等級區分

誥和敕是有等級區別的,一般而言,一至五品官員授以誥命,六品至九品授以敕命。同理誥命夫人也是有品級的,具體隨丈夫的品級來定。

一品官的曾祖母、祖母、母、妻稱一品夫人;二品官祖母、母、妻稱夫人;三品官祖母、母、妻稱淑人;四品官母、妻稱恭人;五品官母、妻稱宜人;六品官官母、妻稱安人;七品官母、妻稱孺人,八品九品官妻分別稱八品孺人、九品孺人。但不論幾品夫人,只要獲得封贈,俗稱都叫「誥命夫人」。誥命夫人沒有實權,但按照品級享受俸祿。

明武宗封賞藍章夫婦及父母祖父母誥命

誥命和敕命對官員來說是一種榮譽性待遇,它滿足了官員群體「上榮祖考,下及子孫」的特權欲望,但這份榮譽也不是隨便就授予的。

當然這個條件也不苛刻,對於普通官員來講,只要考核合格,通常會被授予誥敕。

誥敕文書的形制和格式

誥命文書、敕命文書不同於一般文書,它是寫在當時非常貴重的絲織物上面的。誥命寬都是30 釐米左右,長度則因為官員品級不同,襲封次數不同,不完全一樣,到清乾隆年間規定,「誥命長丈六尺,高一尺」,「敕書長一丈」。

誥命顏色分為蒼、青、黃、赤、黑五種顏色,品級越高,顏色越多。按照官品等級的高低,它的圖案和軸頭也有嚴格區別。而敕命一般都是單顏色的。

嘉慶封刑部左侍郎祖之望夫婦誥命
乾隆封四川知縣李成桂父母的敕命

明清兩代誥命敕命都是先由禮部、吏部等各部按規定具題,恩準後付翰林院撰文,再由內閣中書舍人繕寫,最後鈐印。

明代時撰寫誥命沒有字數限制,起初還比較質樸,後期為了追求文字華麗,洋洋灑灑,多達千言。

到了清代,明確規定了各品級誥敕字數。開頭、結尾和中間應該寫幾句,都有具體規定。當然了,官越大,寫得就越多。

康熙24年,乾脆規定各按官職大小,統一撰寫文字,文式存內閣,印刷成草本,到時直接在草本上填上姓名即可,所以此後的誥敕文書大都千篇一律。

誥敕文書的保管和價值

前面講過古代聖旨有很多種,而流傳至今的多是誥命和敕命。一是因為人們都把獲得朝廷誥敕,當成家族無上的榮耀,都會主動妥善保管。二是因為朝廷規定誥敕文書保存不善,是會受到處罰的。

每一份誥敕文書都有一個歷史故事,它是研究歷史的第一手資料,具有珍貴的歷史價值。此外它還有較高的文化價值,現在明清誥命敕命收藏市場價格不斷升高,上個世紀一百塊錢就能買到的,現在沒個百八十萬你甭想弄到。

相關焦點

  • 「誥命夫人」知多少
    誥命夫人雖然是一個名詞,但是要理解透它的意思,得分三步了解。首先,誥命夫人之「誥」,通「告」字,告你可以理解為別人告訴你,而加了言字旁後有了特定意思,意思是自上而下的告之,漢武帝時期,誥字專門用來作為任命百官時的稱謂。
  • 周瑩被慈禧親封「一品誥命夫人」,誥命夫人到底是什麼官銜?
    古代女子不能入仕為官,而所謂誥命夫人,就是唐宋明清各朝對於高官的母親、妻子進行的榮譽冊封,算是一種爵位,不是官銜,擁有誥命之女就稱作「命婦」,一般誥命夫人的品階與其丈夫的職位有關,誥命夫人有俸祿與地位,但沒有實際職權。
  • 明清時期,皇帝聖旨中「誥命、敕命」,有什麼區別
    明清兩朝,實行「覃恩封贈」制度,也就是說官職和爵位,不僅可以授予官員,還可以「上榮其考祖,下及其子孫」,有的甚至可以世襲罔替,祖祖輩輩享有特權。清朝明確的規定:一品封贈三代,二、三品封贈二代,四到七品封贈一代,八、九品質封贈本人。
  • 歷史 | 「誥命夫人」是什麼官職?有什麼權利?
    誥命夫人是唐、宋、明、清各朝對高官的母親或妻子加封。誥書,是皇帝封贈官員的專用文書。古代一品至五品的官員稱誥,六品至九品稱敕。明清時期形成了非常完備的誥封制度,一至五品官員授以誥命,六至九品授以敕命,夫人從夫品級,故世有「誥命夫人」之說。誥命夫人跟其丈夫官職有關。有俸祿,沒實權。雖然沒有實權,卻有很多特權。
  • 《知否》中明蘭成為一品誥命夫人有多厲害?三分鐘了解誥封制度
    滾滾的歷史長河中,譜寫著一個又一個的歷史,學習歷史可以使你智慧,可以使你變得更聰明。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的明蘭,從一個庶出之女,一路升級到宋朝的一品誥命夫人。那麼你知道什麼叫做一品誥命夫人嗎?小編三分鐘時間帶你讀懂誥封制度中的一品誥命夫人。這得從古代的社會結構說起。
  • 誥命夫人:古代女性個人榮譽的巔峰,更是皇后閨蜜團的入場券
    其實在古代女人也是有官爵的,最高的官位便是"誥命夫人"了。而"誥命夫人"在唐代才形成的制度,這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於楊貴妃的姐姐們。歷史上著名的"虢國夫人"就是楊貴妃的家人,同樣還有韓國夫人;秦國夫人等封號也都是楊貴妃的親戚。這些夫人們都有專門的封號,也是高級別的誥命夫人。  因為"誥"與"告"同音,也是近義詞。也就是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別人的意思,後來逐漸的"誥"就成了皇上專用。漢武帝的時候,就用"誥"來頒布命令,任命百官。發展到明清時期,五品到一品的朝廷官員都由皇上誥命。
  • 歷史探秘:一品誥命夫人是什麼意思 她們有什麼權力?
    在各種小說演義當中,一個職位也總是不會少見,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每當皇帝,要重賞一位大臣時候,竟然連他的妻子,也會受到恩澤,被封為一品浩命夫人。這不由得也讓大夥感到好奇,古代歷史上的一品誥   原標題:歷史探秘:一品誥命夫人是什麼意思 她們有什麼權力?
  • 誥命夫人究竟是怎麼回事?
    到了《紅樓夢》所描寫的清代,形成了一種很完整的誥命制度。據《清會典》記載,凡五品以上官員,都有機會得到封贈誥命的榮譽。誥命針對官員本身的叫誥授;針對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及妻時,存者叫誥封,歿者叫誥贈。清代誥命用五色絲織品精製,書滿漢文,皇上還會在上面蓋章以防假冒。一品夫人,誥命夫人中級別最高的封號。誥命又稱誥書,是皇帝封贈官員的專用文書。
  • 古代的「誥命夫人」,是個人榮譽的峰巔,更是皇后的閨蜜團
    所謂「誥命」,就是皇帝賜爵或授官的詔令、書面的皇命。明清時代,一品至五品的官員用皇帝的誥命授予,稱為誥封。除官員本身,皇帝對官員的先代和妻室也給予榮典。受有封號的貴婦都稱為誥命夫人,也稱命夫人或誥命。而「誥命夫人」,作為官員的妻、母授予封號,是在唐代以後才形成的制度。像楊貴妃的姐姐,韓國夫人、虢國夫人和秦國夫人,就都屬於高級別的誥命夫人。
  • 古代的「誥命夫人」是什麼意思,有什麼作用?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在看古裝劇的時候,經常會看到「封xx為一品誥命夫人」的畫面。那麼,這個「誥命夫人」是個什麼意思呢?
  • 山東萊州出土的誥命金冠,你見過嗎?
    誥命金冠,現藏於山東煙臺萊州市博物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出土於萊州市北關。市博物館存誥命金冠兩頂,金絲編制、堆壘、鑲嵌而成,金成色約56%,工藝規制遵從大明典制。冠後左右旋配十片金葉,書文「奉天誥命日、官誥重封月」,是佐史例證的出土實物,也是萊州市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 歷史上的一品誥命夫人是什麼意思?地位多高?權力多大?
    我們經常在電視劇上看到皇帝冊封誰為誥命夫人,那麼歷史上的一品誥命夫人是什麼意思?又有多大的權力呢?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
  • 知否收官,其中屢次提到的誥命夫人是什麼意思?
    其中劇中多次提及誥命、誥封一詞,很多人都不曉得具體是什麼意思,但是聽著很厲害的樣子,今天就來講一講,到底什麼是誥命?何為誥封?誥封就是誥命封賞。唐代以後才確立,為官員的妻、母授封號的制度,皇帝命令有誥命與敕命之分,一品至五品稱「誥命」,六品至九品稱「敕命」。丈夫是一品官,正妻如果被封,就是一品誥命夫人,嫡母就是一品誥命太夫人。誥命夫人的品級跟隨該官員的品級而定。
  • 歷史上的一品誥命夫人是什麼意思?這個封號到底有多大的權力?
    明代建立後,延續宋對外臣妻或母的封贈制度,並將其加以完善。自明代開始,幾品官員的妻或母能獲封幾品的命婦稱號被明確規定,《明史職官志》言:「一品曰夫人,後稱一品夫人。再是,封贈誰不是由官員自己說了算,而是有著嚴格的制度決定著誰能得到封贈。如若官員的父親的嫡妻還在,則生母不得封,必須是嫡母先封,之後再有獲封的機會,才能輪到生母。再如官員的妻子只有嫡妻和繼妻有獲封贈的資格,其他妾室一概沒有資格,若她們想要得到封贈的機會,只能是藉助她們的兒子。
  • 她出身青樓,卻做了一品誥命夫人,成為秦淮八豔裡最受爭議的一位
    秦淮八豔(顧橫波、馬湘蘭、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寇白門、柳如是、陳圓圓)個個俠骨柔腸、多才多藝、忠於愛情,每個人都是一本傳奇,而顧橫波是其中地位最顯赫的一位,出身青樓的她是皇家誥封的「一品夫人」。可是「俠骨芳心顧眉生」的橫波夫人卻是秦淮八豔裡面最受爭議的一位,這是為什麼呢?
  • 歷史上的一品誥命夫人有什麼來歷?這個封號有多大的權力?
    誥命夫人,是古代女子的封號,僅僅是榮譽性稱號,有對應的俸祿,個別的甚至有食邑,但是,並沒有實權。秦漢及之前,官員之妻妾,一般都以女子的姓氏稱呼為某夫人,如曹操的卞夫人、杜夫人等等。明確規定了,內外命婦的授予、罷黜等等,都要用「誥命」文書來宣布。由此,內外命婦才有了「誥命夫人」之說。宋朝,因為承襲唐制,很多與唐朝類似,外內命婦號共分為了十四等,分別是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國夫人,郡夫人,淑人,碩人,令人,恭人,宜人,安人,孺人。
  • 古代誥命夫人是什麼級別,有哪些權利?
    但是在古代女子和女子之間的社會地位也是有很大差別的,官家的女子就比尋常人家民女的社會地位高很多,尤其是誥命夫人,誥命夫人有很多特權,讓很多尋常女子羨慕。之前熱播的趙麗穎主演的古裝歷史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趙麗穎扮演的盛家六姑娘明蘭被封為誥命夫人。那麼什麼是誥命夫人?誥命夫人有哪有特權?這些特權中哪一條讓你心動呢?
  • 歷史上的一品誥命夫人是什麼意思?這個封號有多大權力?
    「誥命夫人」就是誥封的命婦,就是皇帝下旨冊封,朝廷認可的「外命婦」。一般都是朝廷重要大員們的嫡妻或者母親。也就是說能被朝廷封為「誥命夫人」的一般都是自己的兒子或者男人牛逼,自己才贏得如此榮譽。因此「誥命夫人」是沒有任何實質性權利的,只是一種榮譽和福利的象徵。在朝廷效益好,「誥命夫人」的丈夫或者兒子仍然有實權得寵的時候,每年俸祿和過節福利都不會少,這些都是由朝廷買單。關鍵是碰上重要節慶,還有機會跟著老公或者兒子進宮參加活動,連吃帶拿。
  • 《紅樓夢》:賈家唯一的一品誥命夫人,無兒無女被流放客死異鄉
    賈家的誥命夫人都是京城地位顯赫的貴婦。古代女人地位不如男子,不能夠靠自己掙得榮耀。她們獲得榮耀的途徑有兩個:妻以夫榮、母以子貴。那時代的女子,生得好不如嫁得好,嫁一個好丈夫就能夠得封誥命,位高榮尊。像邢夫人、尤氏出身很普通,卻以續弦身份分別「妻以夫榮」,成為一品誥命夫人和三品淑人。
  • 《知否》原著:明蘭得了誥命,替華蘭撐腰做主,氣壞了袁夫人!
    盛家四姐妹,除了如蘭,其他都是高嫁,都是嫁入侯爵府,明蘭嫁給顧廷燁,之後又被封為誥命夫人,可能有人不知道什麼是誥命,誥命是皇帝頒給當朝官員的榮譽證書,夫人從夫品級,顧廷燁還調侃過,母親得誥命是因為生了她,明蘭得誥命是因為嫁給他,古代的時候女子不能最官,那得到最高的榮譽就是誥命夫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