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蕾文化
最近,周杰倫時隔一年多再次出新歌
《說好不哭》,新單曲引來大量關注
說好不哭的,結果單曲播放出來不到一小時
朋友圈刷屏了
微博熱搜爆了
QQ音樂崩潰了
這種事,大概也只有周杰倫能做到了,周董的音樂事業如此成功的背後,這和他從小的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
暗戀時《等你下課》熱戀時《告白氣球》分手時《不愛我就拉倒》分手《說好不哭》被教時《聽媽媽的話》周杰倫就這樣住進我們的青春陪伴我們成長
周杰倫如今能成為天王,和他的成長經歷離不開關係。當然,好的音樂天賦是一方面,最重要的還是父母從小培養他良好的學習習慣。父母持之以恆,發揮各方面作用,不嘮叨、不指責、不脅迫,每天督促與指引讓他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成就了如今的他。
習慣是潛移默化的反應,形成習慣的話就會自動反應。所以好的習慣是成功的捷徑。
讓孩子改正習慣從而養成好習慣
培養孩子的習慣,對孩子成長是非常好的。不良的習慣,比如看電視,容易影響視力的正常發育,上學時背的書包過重,容易影響身體脊背的發育等。
多數兒童由於長時間坐在沙發上看電視,不知不覺就會引起視力近視、斜視的危險。
良好的習慣對孩子的身體有重要的影響。所以要督促孩子抓緊時間儘早入睡,保證充足的睡眠、鼓勵孩子多運動。
家長要全力配合孩子養成好習慣
習慣,是養成的。一些好的習慣,會成就人的一生。俗話說:「成功的教育是從習慣的養成開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傳授知識,而是學會做人」。
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在孩子學習的時候儘量管住自己嘮叨的嘴,不要給孩子學習上帶了其他的「雜音」。教育家孫敬修曾說:「孩子的眼睛是錄像機,孩子的耳朵是錄音機,孩子的頭腦是計算機」。因此家長應該放下電視、手機,把更多的時間用來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興趣愛好。多與孩子交流,互動。給孩子提供養成好習慣的適當環境,儘量避免任何破壞這種好的環境的行為。
家長必須有耐心,慢慢地引導孩子。發現孩子有良好的行為表現時, 家長應給多鼓勵多稱讚 , 以示鼓勵,強化孩子的這種行為。
前期 必須嚴格監督 ,說到做到,這是一個培養習慣的過程。如果開始不嚴格,可做可不做,最後再要嚴格管理,就比較困難。
周杰倫以前在一個綜藝節目裡談到他的小時候,也就是《聽媽媽的話》這首歌背後的故事。他曾在節目裡談論到自己小時候的經歷就與大多數人是不相同的,比許多人都要刻苦很多。他4歲的時候,就被自己母親要求練琴兩小時,而小孩子都特別好動,因此周媽媽專門拿著一根藤條就伺候著周杰倫。雖然那個時候,會覺得很委屈、很痛苦的感覺,但是現在再來談論他很感謝自己的母親。因為母親的嚴格要求,讓他打下了很好的音樂基礎,所以才讓他有機會一步一步走到現在。就像運動員一樣,你從小吃苦吃多了,那麼等你退役下來的日子,就會覺得非常的甜。
有了這個「痛苦」經歷之後,後面的管理就變得輕鬆了。時間長了,就養成了良好的習慣。
古人說的好:嚴師出高徒!
如何培養孩子 自主學習的習慣
現在很多家長對孩子都特被寵,尤其是獨生子女。家長總在生活中的所有事情,不分大小,都喜歡親力親為的去幫孩子們解決。其他的就不說,至少得能生活自理吧!學習也是如此,孩子不懂的,你就直接把答案告訴他,現在的孩子都不需要動腦。作為家長要學會放手,讓他獨立完成,唯一要做的就是鼓勵他們繼續努力的完成這些事。
俗話說:」目標是指引人前進的燈塔。」所以,適當的指引他們,要他們給自己定一些合理且能力範圍內能達到的目標,然後一步一步去實現。放假時要提醒孩子合理安排學習時間,讓孩子有一個明確的學習目標。當目標意識形成的時候,孩子的責任就會在「服務區」,養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
放手讓孩子自己做事,不要幹涉的孩子的想法。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只提出總體的要求,做到適時地引導,具體的細節讓孩子自己去把握,更能激發孩子的學習自覺性。
好的習慣是需要家長指引孩子的,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要多關注孩子的發展,及時指出孩子的不良習慣,並幫助孩子改正,讓孩子可以朝著好的方向發展,讓孩子健康長大
圖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