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了!漁民獵殺中華鱘幼魚 獲刑一年罰款4.5萬

2020-12-24 看看新聞Knews

近日,上海崇明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並當庭宣判由上海鐵路運輸檢察院提起訴訟的邢某某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這是長三角區域首例非法獵捕、殺害中華鱘的犯罪案件。

2019年8月6日,被告人邢某某在未取得捕撈許可證的情況下,駕駛自購漁船,行至崇明區佘山島北面水域,使用拖網實施捕撈,捕獲疑似中華鱘活體一條及花鰱、鱸魚若干,後將上述漁獲物放入冰櫃。次日凌晨,崇明區漁政執法人員在被告人邢某某的漁船上查獲已死亡的上述漁獲物,並移交公安機關偵查。經專業機構鑑定,確認該疑似中華鱘死亡個體為1齡至2齡的中華鱘幼魚,系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法官:「你之後把這些魚放到哪裡去了?中華鱘呢?」被告:「放到冰箱了。」法官:「放冰箱裡準備怎麼處理中華鱘?」被告:「準備吃了。」庭審中,被告人邢某某對自己的罪行供認不諱,並表示作為一名漁民,由於自身法律意識不強導致中華鱘死亡,願意接受懲罰。崇明法院審理後認為,被告人邢某某非法獵捕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中華鱘,其行為已構成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依法應予懲處。鑑於被告人邢某某系坦白,自願認罪認罰,依法予以從寬處理。

法官:「被告人刑某,犯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五千元。被告人刑某,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因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所造成的國家野生動物資源損失,共計人民幣四萬元。」

據了解,今年2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作出《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剛剛通過的《民法典》規定了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責任,明確了生態環境損害的賠償範圍。5月14日,上海在全國率先對保護中華鱘進行地方性立法。國家對於野生動物保護愈加重視,野生動物保護的法律制度更趨完善。審判員黃菲菲:「這是《上海市中華鱘保護管理條例》出臺之後的首例涉及非法獵捕殺害中華鱘的案件。這起案件也是我們法院實行「三合一」以來受理的首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所以意義非常重大。最近的《民法典》剛剛出臺,《民法典》上也是關於環境汙染和破壞生態進行了明確的規定。我們今天案子進行公開宣判,一方面對已經實施違法犯罪的被告人進行威懾和處罰,也是教育震懾其他相關實施違法捕撈的漁民的一種震懾。」

(素材來源:崇明臺 記者:徐晨 編輯:劉喻斯)

相關焦點

  • 長三角首例獵殺中華鱘案判決 被告獲刑一年賠償資源損失四萬元
    日前,長三角區域首例非法獵捕、殺害中華鱘案宣判,被告人邢某某承擔刑事責任獲刑一年並處罰金5千元,同時承擔相關民事責任賠償國家水生野生動物資源損失4萬元,並向社會公眾賠禮道歉。發揮集中優勢,有效破解了執法標準不統一、同案不同判的問題。此外,針對環境資源刑事犯罪,上海建立刑事檢察與公益訴訟一體化辦案模式。在辦理刑事案件的同時梳理、評估、移送公益訴訟線索,確保刑事打擊與公益保護無縫銜接、共同推進。率先探索形成了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庭審模式,充分運用刑事案件證據服務公益訴訟辦案,進一步提升辦案質效。
  • 「特寫」搶救「水中國寶」中華鱘
    記者 | 黃景源編輯 | 劉素楠12014年5月-10月,東海水產研究所魚類資源監測船持續監測近萬平方公裡水域,黯然而歸——未發現一尾中華鱘幼魚。各方研究數據相互一佐證,說明長江上遊中華鱘2013年沒有幼魚誕生。這是一個大事件。
  • 獲刑1年,罰金4萬!長三角首例獵殺中華鱘案宣判
    該案是長三角區域首例非法獵捕、殺害中華鱘犯罪案件。去年8月6日,有著多年捕撈經驗的漁民邢某某在沒有取得捕撈許可證的情況下,駕駛自購漁船到崇明區佘山島北面水域,用拖網實施捕撈,捕獲疑似中華鱘活體一條及花鰱、鱸魚若干。邢某某雖然懷疑自己捕撈到了中華鱘,但見它不像其他魚類那般活蹦亂跳,覺得它快要死亡,便和其他魚類一起放入冰櫃,打算自行食用。
  • 上海漁民非法獵捕、殺害中華鱘,被判一年、生態...
    據悉,該案是長三角區域首例非法獵捕、殺害中華鱘犯罪案。2019年8月6日,被告人邢某在未取得捕撈許可證的情況下,駕駛自購漁船,行至崇明區佘山島北面水域,使用拖網實施捕撈,捕獲疑似中華鱘活體一條及花鰱、鱸魚若干,後將上述漁獲物放入冰櫃。次日凌晨,崇明區漁政執法人員在被告人邢某的漁船上查獲已死亡的上述漁獲物,並移交公安機關偵查。
  • 非法捕殺中華鱘欲自行食用,這人不僅獲刑還得賠錢
    6月3日,由上海鐵路運輸檢察院(以下簡稱「上海鐵檢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的長三角非法獵捕、殺害中華鱘案件,在上海市崇明區法院開庭審理,上海鐵檢院檢察長出庭支持公訴,法院當庭作出判決,被告人邢某因犯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並處罰金5000元,同時需賠償因非法獵捕殺害中華鱘所造成的國家水生野生動物資源損失4萬元,並向社會公眾賠禮道歉
  • 戰「疫」|走訪中華鱘自然保護區管理處,檢察官理清了這些問題...
    一段時間內市面上餐廳及市場內出現售賣「中華鱘」的情況,品相各異價格參差不齊,詢問商家是否為真的中華鱘時一般也會得到肯定的回答,而這些中華鱘是否為野生中華鱘、還是人工養殖的中華鱘,亦或是其他雜交鱘冒充中華鱘,中華鱘是否可以上市進行銷售都成為亟待研究並解決的問題。
  • 護航中華鱘 拯救活化石
    中華鱘屬溯河產卵洄遊性魚類,每年10-11月,它們到長江上遊繁殖。隨後,幼苗順江而下,到長江口稍作停留,然後在大海中發育。性成熟後,中華鱘遊回長江,繼續繁殖後代,往返路徑長達5000多公裡。正是由於這種執著的「千裡尋根」的習性,人們稱它為「中華鱘」。
  • 南京老山上獐子本不足百隻,兩男子獵殺了23隻,分別獲刑11年半、7年
    本文轉自【揚子晚報網】;盱眙男子許某與王某怎麼也沒有想到,他倆在南京老山國家森林公園周圍獵殺23隻獐子於9月3日會分別獲刑11年半、7年,同時分別被罰款10萬、5萬,還要賠償因他倆非法獵捕、殺害珍貴野生動物造成的國家野生動物資源損失人民幣340880
  • 【華容鮮聞】華容縣漁民將三尾誤撈中華鱘放生洞庭湖(圖)
    「微信爆料」欄目 有獎徵集
  • 中華鱘製成的魚子醬敢吃嗎
    上期文章我們說到魚子醬家族非常龐大,並且給讀者們講述了中華鱘也是可以製作魚子醬的,很多讀者朋友們可能會產生疑惑,中華鱘真的能製成魚子醬嗎
  • 全人工繁殖子二代中華鱘,首次在蘇州放流入江!場面好嗨喲
    61.5萬尾花白鰱、39.3 萬尾黃顙魚奔湧入江被放流,5尾子二代中華鱘也首次在蘇州歡騰入江。監測顯示,目前長江流域的中華鱘總共才20多條,而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有一萬多條。今天放流的全人工繁殖子二代中華鱘都在三歲左右,整個生命周期在18年左右。
  • 轟動一時的閨蜜幹政案新動態,樸槿惠獲刑20年,罰款180億韓元
    據人民日報海外網7月10日援引韓國媒體的報導稱,當地時間10日下午,韓國首爾高等法院對樸槿惠親信幹政案和國情受賄案作出了重審宣判,樸槿惠獲刑20年,並處罰款180億韓元(約合1億元人民幣),追繳35億韓元(約合2000萬元人民幣)。
  • 罰款、遣返是真的!男子上傳「盜版電影」遭巨額罰款10萬入獄!
    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在國外由於對智慧財產權保護尤為苛刻,下載或上傳盜版電影的行為,都可能會讓當事人面臨巨額罰款,甚至被遣返。所以上傳有風險,發「種」需謹慎,這句話可不是玩笑,而是血淋淋的教訓。該罪行最多可判一年監禁和10萬元罰款。就在2016年2月,R級的漫威電影「死侍」上映八天後,被告男子Trevon Maurice Franklin使用「Tre-Von M. King」的帳戶名,在臉書上上傳了該電影的視頻,允許網友免費觀看,瀏覽量達到600萬次。
  • 【曝料】融水疑似發現野生中華鱘,萌萌噠
    中華鱘為白堊紀殘留至今最為古老的現生魚類之一,在全世界20餘種鱘科魚類中分布緯度最低,體型最大,生長最快,為我國特有種,因具有許多原始性狀成了介於軟骨魚類和硬骨魚類之間的中間類型,在學術研究上具有重要價值。      中華鱘是一種大型的溯河洄遊性魚類,是古老的珍稀魚類,世界現存魚類中最原始的種類之一。
  • 獵殺8隻鳥,獲刑9個月
    獵殺8隻鳥,獲刑9個月提醒:這些鳥類很常見,卻是國家保護動物在禁獵區和禁獵期,使用彈弓、鋼珠和夜間照明燈獵殺8隻鳥,長沙兩名男子因非法狩獵罪被判管制9個月,共同賠償國家野生動物資源損失等9600元。2019年12月5日晚,謝某某、周某某相約至長沙縣梨街道保家村附近的山林內,在未取得狩獵證並在禁獵區和禁獵期,使用彈弓、鋼珠和夜間照明燈獵殺8隻鳥類,被公安機關當場查獲。經野生動物專家鑑定,被獵殺的8隻鳥類均為國家保護的三有野生動物,分別為2隻山斑鳩、1隻珠頸斑鳩、2隻畫眉、1隻烏鶇、1隻白頭鵯、1隻灰背鶇。
  • 江蘇-常熟~雜交鱘冒充中華鱘,走上餐桌?嚴查!
    中華鱘雜交鱘冒充中華鱘走上餐桌近日,虞山分局執法人員聯合農林行政綜合執法大隊,對轄區某酒樓開展檢查時發現大廳海鮮房區的魚缸上有1黃色夾子標籤,標籤上有「品名:中華鱘,價格38元/斤,加工費15元/斤」等字樣。
  • 【環保審判】獵殺麂子野豬 男子因非法狩獵獲刑
    【環保審判】獵殺麂子野豬 男子因非法狩獵獲刑 2020-06-06 02: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30尾中華鱘和5.2萬尾胭脂魚今天重回長江
    11月12日下午,30尾中華鱘和5.2萬尾胭脂魚通過人工放流,進入長江這是長江口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以下簡稱一期工程)再次通過增殖放流的形式實施生態修復,旨在通過人工放流擴大中華鱘和胭脂魚的自然種群數量,延續相關生物種群。 活動主辦方、交通部長江口航道管理局副局長許貴斌說,一期工程位於長江口南槽航道上段,總投資逾18億元。其中,投入生態修復的增殖放流費用約948萬元,人工繁育長江裡原有的生物幼體後,通過放流使它們在長江安家落戶。
  • 首批中華鱘抵達大海 虎牙全程直播萬尾「水中國寶」回家路
    隨著「先頭部隊」的成功入海,標誌著由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湖北省宜昌市政府共同主辦的2020年第62次萬尾中華鱘放流之旅圓滿結束。(百萬虎牙網友見證中華鱘放歸長江瞬間) 強勢圍觀+問答,中華鱘放流知識講堂中華鱘放流之旅的首站——湖北宜昌的現場直播,吸引了超過100萬觀眾的強勢圍觀,大家共同見證中華鱘回歸長江的瞬間,紛紛表達了對湖北的祝福之情,以及對保護野生動物行動的肯定。
  • 13人涉黑獲刑:把持基層政權、開設賭場、敲詐勒索、尋釁滋事,判!!!
    13人涉黑獲刑:把持基層政權、開設賭場、敲詐勒索、尋釁滋事,判!!! 近日中山中院宣判了1起涉黑案件13名被告人獲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