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佟霏
來源:凱叔講故事(kaishujianggushi)
前兩天,
薛之謙和前妻高磊鑫複合的消息刷屏了。
薛之謙深夜發文:「那就再愛一次吧。」
高磊鑫緊接著回應:
「多少淺淺淡淡的轉身,是別人看不懂的情深,
那麼,餘生請對我好一點。」
這個消息一出,網友是一邊倒的祝福。
對於薛之謙,
我們總是格外希望他能獲得幸福,
因為,他一路走來真的太不容易。
薛之謙的媽媽在他4歲的時候,
因心臟病過世。
爸爸放棄攝影事業,
辛苦供養薛之謙長大成人。
年少時,薛之謙出國獨自打拼,
受過各種欺負,吃過很多的苦。
長大後想要發展音樂事業卻被騙,
要他出40萬包裝費才肯幫他出專輯。
後來,他因選秀節目走紅,
以一首《認真的雪》紅遍大街小巷,
卻又遇到老闆跑路,
連新專輯發布會5000塊成本都是自己掏。
沒有資金和人脈,遭遇被雪藏的命運,
頂著「過氣明星」的頭銜沉寂數年。
儘管命途多舛,但薛之謙卻始終沒有放棄,
連去幼兒園表演的機會都非常珍惜,
賣力演出。
此後多年,他開火鍋店、開網店。
還在微博當起段子手,
幽默睿智的他獲得了「段王爺」的稱譽,
也讓他重新紅了起來。
他的婚姻也並不順利,
在2015年,
相戀8年的薛之謙和高磊鑫宣布離婚。
薛之謙淨身出戶,
把全部財產都給了前妻高磊鑫,
並極力維護前妻,
希望輿論不要傷害高磊鑫。
這樣一個執著、長情、堅毅的薛之謙,
終於迎來了他人生中輝煌和美好的時刻,
在紅透了整個娛樂圈之後,
又重新收穫了自己美好的愛情。
薛之謙今天的所得並不容易,
能夠讓他在顛沛的際遇中守得雲開見月明的,
莫過於他面對困難與挫折,
展現出來的強大的韌性。
對於音樂,薛之謙始終保持著最真誠的初心。
即使成為一個段子手,
他也知道一切都是為了做更好的音樂。
薛之謙在一次採訪中說:
「就是要把每一首歌好好的用心去做,
所以自始至終我一直在堅持。」
甚至,薛之謙曾堅持不開演唱會,
而為了呈現出最滿意的音樂作品,
他磨礪了整整十年。
一個能夠笑對風雨萬千、寧折不屈的薛之謙,
他有資格收穫一切掌聲與祝福。
心理學家認為,
一個人能夠取得的成就,
在智商和情商類似的情況下,
「挫折商」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挫折商」,又稱「逆商」。
它是由美國教育大師保羅·斯託茨提出的,
主要是指一個人面對逆境時的
挫折承受能力與反逆境的能力。
較高的挫折商,
可以使資質平庸的人也能走的更遠;
而較低的挫折商,也可以使天資聰慧的人
一蹶不振、泯然眾人。
在育兒的過程中,
我們同樣要特別注意孩子挫折商的培養。
前幾天,一個8歲的女孩,從21樓縱身跳下。
而其背後原因,是媽媽不允許孩子看電視,
孩子心生憤怒,便選擇了這樣極端的方式。
我的一位鄰居家的孩子小旭15歲了,
本該參加今年中考的他,
卻在中考前不久輟學了。
原因是小旭在學校裡喜歡上了一個女孩,
跟女孩表白之後,女孩拒絕了他。
同學們常拿這件事情開小旭的玩笑。
小旭對此十分苦惱、抑鬱,
開始茶飯不思,也不愛張口說話。
後來,他開始強烈的排斥上學,
為了上學的事和父母發生激烈衝突,
最終輟學在家。
兩個孩子,都是在相對平常的事情上,
付出了超乎尋常的代價。
這樣的情況,
常常會被評價為「不經事兒」、「脆弱」。
然而這也讓我們深深地恐慌,
孩子如此不堪挫折,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其實說到底,
這兩個孩子都是受困於自身的「低挫折商」,
在較平常的挫折面前,
產生了更強烈的挫折感。
挫折商的培養,
其實需要我們在孩子成長的早期開始進行。
在挫折商的測試中,
一般考察四個因素:控制、歸屬、延伸和忍耐。
►1. 眼前的逆境,我有能力掌控嗎?
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
也曾經歷過一段灰暗時光。
大學畢業之後,JK羅琳開始瘋狂的寫作,
但在一年時間裡,
她僅僅發表了7篇文章,且有三篇沒有稿費。
這讓當時作為單親媽媽,
想要改善生活境遇的她近乎心灰意冷。
但她並沒有因此退縮,
因為她不甘心靠領取救濟金度日,
她更相信自己的能力,即使經歷了傷害和磨難,
她也要依靠自己雙手吃飯。
在完成了《哈利波特》之後,
小說的出版之路卻並不順暢。
最後是一家瀕臨倒閉的小出版社
冒險出版了這部作品,
才有了今天的JK羅琳和《哈利波特》。
在逆境面前,擁有自信的人,
更加不懼怕挫折的挑戰。
對於孩子而言,
自信心是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逐步建立起來的。
家人的包辦和代勞,
是損害孩子自信心形成的最關鍵因素。
因為成人的每一次不經邀請的代勞,
都在像孩子傳達一種暗示:
你做不到,我來替你做。
►2. 逆境的產生是誰的責任?
找到挫折產生的原因,是對抗挫折的前提。
面對生活的種種磨難,薛之謙也曾經說過:
「小時候我會覺得這個世界很不公平,
後來我發現這個世界就是不公平的,
但不公平是件好事情,因為它會讓你更努力。」
當外在環境無法的改變的情況下,
把改變的契機歸於自己的身上,
才是突破磨難的正確方式。
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老人,
在帶孩子的過程中,
遇到孩子磕碰時,拍打地板、牆壁等,
說:「都怪它,摔到我們寶寶了!」
其實,這是在擾亂孩子尋找問題根源的能力。
會使孩子在挫折面前形成推卸責任的意識。
此外,我們應在與孩子相處時,
避免去強調孩子的天賦。
因為一般來說,
「聰明」、「漂亮」、「藝術天分」等因素,
更傾向於是天生的,難以改變的。
如果孩子在面對挫折時,
把失敗歸因於天賦不足,
那麼他們往往會自暴自棄。
而如果孩子能夠把失敗歸因於方法不對,
或者努力的程度不足,
那麼孩子往往有進一步成長與改進的動力。
►3. 這件事我沒做好,是否代表我一無是處?
演藝圈的「男神」胡歌,
在2006年曾發生一場嚴重的車禍,
並因此縫了百餘針,做了十餘次修復手術。
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胡歌極不自信,
在三年裡都以劉海遮掩傷疤。
但之後,他開始慢慢地接納自己,
以讀書來充實自己,不斷磨礪演技,
不斷沉澱和積蓄力量。
十年之後,他以《琅琊榜》中的梅長蘇一角,
讓大家看到了劫後重生的胡歌,
篤定、智慧、自信,活出了人生新的高度。
因失敗的經歷,而全盤否定自己,
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中被稱為「泛化」,
這種現象在孩子遇到較大的打擊時常有發生。
在孩子遇到挫折時,
他們自身會產生一種強烈的挫敗感。
父母應注意此時與孩子的談話,
究竟是說教,還是在引導孩子的思考。
在史丹福大學的「成長型思維」中的「觀念改變」,
對於我們引導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很有借鑑意義。
我們需要通過引導,
幫助孩子在大腦中形成這樣的幾種認知:
1. 如果我還不能理解,那麼可能是我忽略了什麼?
2. 遇到失敗時,我還可以試試我學過的其他方法
3. 犯錯能讓我變得更好
4. 事情太困難時,我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才能做到
5. 遇到強大的對手時,思考他是怎麼做到的,我也要試試看
6. 能力是可以訓練的
當逆境來臨,我能堅持到風浪過去那一刻嗎?
很多孩子在面對挫折時,
缺乏的就是這種相信風浪終會過去的篤定。
很多孩子就是因為無法意識到,
痛苦是終會過去的,而被困在當下,
做出一些無法挽回的決定。
那麼,
相信逆境終會過去的這種篤定是從何而來呢?
其實最重要的,是父母無條件的愛,
給予孩子最堅定的安全感。
一個在愛中長大的孩子,會更加樂觀和自信,
也更易適應環境和把握機會,
堅信一切都會好起來。
我們希望孩子能夠擁有面對挫折和困難的勇氣,
就要讓孩子知道,
父母永遠會是無條件接納他的港灣,
如此,孩子才能更堅定的
走出屬於自己的美好前程。
我們無法為孩子遮擋每一次風雨,
那麼我們不僅要教會他如何飛行,
更要讓他知道,
如果深陷泥濘,要如何重新爬起。
如同薛之謙,有父親堅定的愛伴他同行,
命運的每一次起伏,
都成為了他登上更高山峰的助力,
在逆境之下激發出生命璀璨的潛能。
愛,就是扼住苦難的最有利武器,
讓每一個無助的時刻,都變得不孤單,
也讓他有勇氣守護自己的初心,
等到幸福的降臨。
作者:佟霏,凱叔講故事專欄作者。碼字9年廣告人,現自由撰稿人。家有2歲娃一枚,專注分享幼兒心理與早期教育啟蒙知識。做好媽媽,我們永遠在路上。文章來源凱叔講故事(ID:kangshujianggushi),700萬孩子的故事大全,爸媽的育兒寶典。
現在都在說培養孩子抗挫能力,
你認為什麼才算抗挫能力?
歡迎在留言區留言互動。
熱情的媽媽們,快來留言吧!小編期待你的精彩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