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會極其注重禮教,其中男尊女卑的觀念延續了幾千年。男性的社會地位高,是社會的主人,而女人在多數時期都處在附屬地位。但縱觀歷史,卻依然有不少傑出的女性,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通過自身的努力,一度統治或控制了朝局,成為國家的實際統治者。本文將按照歷史順序,介紹五個相對最有全力的女人。
一、秦宣太后
婦好是較早有權利的女人,但直到秦宣太后時,女人才真正成為一個國家的實際統治者,影響深遠。秦宣太后之所以有如此高的知名度,與演員孫儷主演的《羋月傳》有很大的關係。秦宣太后,是歷史上第一個太后。宣太后是楚國女,是秦惠文王的妃子,等級較低,只是第五等級的八子(王后,夫人,美人,良人,七子,八子,長史,少使)。秦惠文王駕崩後,秦武王繼位,秦武王洛陽舉鼎意外暴斃,宣太后在魏冉、白起的幫助下擁立自己親生兒子贏稷登上王位,即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年幼,宣太后開始垂簾聽政,成為秦國實際的統治者。宣太后精明幹練,非常有治國才能,在她輔佐秦昭襄王期間,秦國進一步走向強大,滅義渠國,穩定了後方,同時對東方六國咄咄逼人,國家政治穩定,經濟發展,軍事力量強大。宣太后對秦國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二、呂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天下,然而好景不長,僅僅過了15年便被劉邦和項羽推翻,四年的楚漢之爭後,劉邦建立西漢,精明幹練的呂后成為皇后。劉邦駕崩後,太子劉盈登基,生母、太后呂后開始掌權。呂后不僅自己垂簾聽政,掌控朝局,而且大力提拔呂氏宗親,企圖將劉家天下變為呂家天下,導致劉姓與呂姓爭鬥多年,朝局緊張。但是,呂后延續了劉邦休養生息的政策,大力發展經濟,為日後的文景之治和漢武帝的強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她的過錯無需隱晦,她的功勞應當銘記。
三、武則天
武則天,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有權勢的女人,沒有之一。武則天原本是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駕崩後出家為尼,被繼位的唐高宗李治接回封為昭儀、妃子,通過自己的才能和陰險,武則天當上了皇后。唐高宗駕崩後,武則天先後擁立並廢除唐中宗和唐睿宗,公元690年,已經67歲高齡的武則天正式登基稱帝。道德層面,武則天固然口誅筆伐,但是作為政治家的武則天發展科舉、創立武舉、整頓吏治、重用人才、輕徭薄賦、發展經濟,「政啟開元,治宏貞觀」,為開元盛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乾陵的無字碑被認為武則天對於自己一生的褒貶不一、留給後人評述,但作為一個政治家,武則天功大於過,甚至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
四、孝莊太后
電視劇《康熙王朝》斯琴高娃老師將孝莊太后演繹的非常出彩。孝莊太后一生輔佐皇太極、親手擁立順治、康熙兩代皇帝,是一位非常偉大的女性。大清入關以後的兩代皇帝,順治和康熙都是在孝莊的擁立下登基稱帝,正是她的執政和輔政,才在大清入關初期,維護了國家的穩定,促進國家經濟發展,贏得相當多漢人對清朝的支持。可以說,沒有孝莊太后的輔佐,就千古一帝的康熙。孝莊太后更讓人尊敬的是,她儘管在大清國有著巨大的影響力,但是對於權力並不痴迷,能進能退,一直在幕後輔佐康熙,這一點是慈禧完全不能比肩的。
五、慈禧太后
與孝莊太后相比,慈禧太后對權力的渴望達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1861年鹹豐皇帝駕崩,慈禧聯合慈安、恭親王奕 發動辛酉政變,擁立同治皇帝,垂簾聽政,開始逐漸成為清朝實際統治者,統治中國近半個世紀。與宣太后、呂后、孝莊太后不同的是,慈禧極度渴望權力,清朝晚期,慈禧實際上皇帝沒什麼區別,同治皇帝與光緒皇帝完全就是傀儡。儘管慈禧重用漢臣、興辦女學、辦學堂、發展教育、興辦實業,做過一些正面政績,但是,變態的權力欲、奢靡的個人生活、複雜的國際環境,一次一次的戰敗、割地、賠款,導致中國逐步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慈禧是首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