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7月1日6天,幾位電影界頂級藝術家相繼去世!中國電影界痛失3位大師:配音大師劉廣寧表演藝術家於藍、林默予,加上6月10日去世的吳素琴老師,也屬於大師級人物,這20天我們已經失去了4位在中國電影藝術尤其是電影表演藝術領域貢獻卓越的藝術家!
他們4位均為《中國電影電視藝術家辭典》的首批入選者!
50年前也是6月她毛遂自薦考入上譯廠
50年後的6月端午節 劉廣寧去世 享年81歲
6月25日,端午佳節,著名配音表演藝術家劉廣寧在這天去世,享年81歲。
她是中國電影譯製片的代表人物,一生用聲音為觀眾塑造了眾多深入人心的銀幕形象,如《魂斷藍橋》中的瑪拉,《苔絲》中的苔絲,《生死戀》中的夏子,《望鄉》中的青年阿崎,《絕唱》中的小雪,《葉塞尼亞》中的路易莎,《大鬧天宮》裡的大仙女等,都是她的代表作。她一共參與配音的影片有300多部近400部,她的聲音永遠留在了觀眾的記憶裡。
1971年,上譯廠譯製的電影《生死戀》在中國引起強烈反響,慄原小卷所扮演的夏子與大宮曠世之戀的愛情告白看哭了無數觀眾。夏子的「中國聲音」就來自劉廣寧。她曾在接受採訪時回憶道:「《生死戀》中的夏子性格開朗,既深情又任性,要賦予她一種華麗而飄逸的語言。《望鄉》中的青年阿崎,在離開日本前,聲音是天真的,在南洋忍辱求生,聲音是呆板的,回國後不為親人所理解,痛苦沉淪,聲音又是悲傷的。」對角色的理解,對語言藝術的不斷探索積累,背後是劉廣寧不為人知的付出和努力。
劉廣寧1939年1月出生於香港,1960年高中畢業後向上譯廠毛遂自薦,結果被錄取到上海電影譯製廠擔任配音演員,直至1992年4月退休。退休後,劉廣寧依然活躍在語言藝術的舞臺上。「她這個人就是為配音而生的」。
1987年,因《天使的憤怒》榮獲《大眾電視》金鷹獎最佳女配音演員獎!
17歲奔赴延安的紅色藝術家 永遠的「江姐」於藍老師去世 享年99歲
6月27日,曾在電影《烈火中永生》中扮演經典角色「江姐」的電影表演藝術家於藍老師在京去世,享年99歲。因為於藍老師在電影界的特殊身份,的無疑,這至少在電影界也算是件天大的事!
於藍老師不僅是電影藝術家,還是電影事業家,更是一個17歲就奔赴延安的革命者!
7月1日 金雞百花最佳女配林默予去世 享年96歲 96年前的7月1日她出生 生死同日
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家林默予、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於7月1日下午三時三十八分去世,7月1日正好是她的生日,享年96歲。
1924年,林默予出生在北京的一個貧困家庭,13歲元旦那天,她和母親把父親送上了北上的列車。這一別,竟成了永訣。不久,「七七」事變爆發,日寇橫行,鎮江吃緊,家家都在逃難。萬般無奈的母親經過再三考慮,把只有13歲的林默予託付給了一位季姓的青年,請他帶女兒離開鎮江去往上海。在季家的第三個年頭,她用自己辛苦積攢下來的零花錢,報名上了婦女補習學校。她靠著自己小學文化的一點兒底子,選修了國文、算術、簿記、英語四門課。做了一天的家務,她擠出休息的兩個小時時間,趕去聽課。晚上,季家人都睡了,她躲在一張周遭堆滿雜物的條桌上,就著一盞昏黃的小燈,一筆一划地寫作業。林默予已經下定了決心,要做一名職業女性。1941年在考取了上海蘭心照相館的店員工作,負責管帳開票。她把原來的名字「林少雲」改成了的「林默予」,「取立志對社會有所貢獻,默默給予之意」。
1942年夏天裡的一天,在照相館的櫃檯前,林默予見到了當時中國旅行劇團的女演員上官雲珠。林默予清麗的外表和一口純正的國語,給上官雲珠留下了很特別的印象。她主動邀請林默予去看她的演出,總是很熱心地捎來戲票。後來林默予見到了團長唐槐秋,後者一見面就對她:「你來演戲如何?」不就她便成為了中國旅行劇團的專職演員。這一下,季家人再也容不下她了。徵得季姓青年的同意,1942年夏,林默予正式在上海登報聲明,從此與季家脫離一切關係。隨後林默予搬出了季家,不久她將母親接了出來。一別五年,林默予已從童養媳掙扎到自立安身,母女相見,自是百感交集。
1942年,在中國旅行劇團在上海皇后大戲院落成開幕式上,話劇《綠窗紅淚》公演,林默予在劇中扮演丫鬟秋菊,由此開啟了她的舞臺表演之路。
1944年,她主演了第一部影片《夢難成》, 1948年到1949年,林默予應大同電影公司之邀,主演了《人海妖魔》《歡天喜地》等多部影片,很快就在影壇走紅,人稱「影劇雙棲明星」。解放後,林默予又在上海參加了《青燈怨》《紅樓二尤》和《和平鴿》等影片的拍攝。
1977年,她與丈夫周楚一起調回北京,到八一電影製片廠工作。那一年,時年53歲。
她晚年最光彩的演出就是在《紅樓夢》系列電影中扮演賈母。從1986年起,她在謝鐵驪執導,夏菁、陶慧敏、劉曉慶等出演的6部8集古裝電影《紅樓夢》中飾演雍容華貴、寬厚慈愛的賈母,她也憑藉該片獲得第1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配角獎 、第1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配角獎 。當年拍攝時很辛苦,由於攝影棚空氣不流通,林默予常常感到胸悶,所以她總是提著一袋氧氣,拍戲前要先吸氧才行。林默予最廣為人知的角色還是「賈母」,1986年系列電影《紅樓夢》開拍,林默予從62歲一直拍到了66歲。拍攝期間,她認真揣摩角色,設計表演,她說:「我反反覆覆從原著的字裡行間去尋求、去推敲。往往在小說裡只是一筆帶過無關緊要的描寫,對我卻有很大的啟發,我可以從中領悟到賈母一言一行的由來。」拍攝完成,甚至在1990年獲得了當年電影金雞獎和百花獎最佳女配角的雙獎,林默予卻只是淡然回應:「很高興,很意外。」
從1978年至1991年的十四年裡,她飾演了《春雨瀟瀟》《法庭內外》《知音》《寒夜》以及《紅樓夢》等影片,她自己比較喜歡的是《寒夜》中的汪母和《紅樓夢》中的賈母,「由於自然法則的限制,我只能演『老太太』了……但演一個要立住一個,成功一個。」
1991年,林默予獲得第3屆金鳳凰獎表演學會獎。1994年,她參演了古裝劇《三國演義》,在其中飾演吳國太。1997年,在古裝劇《康熙微服私訪記》中飾演孝莊皇太后。2001年,林默予獲得第8屆金鳳凰獎特別榮譽獎。
林默予和丈夫周楚風風雨雨相伴六十載,伉儷情深,兩人合著有《燈花漫憶——周楚、林默予回憶錄》一書,其中記錄了兩人的演藝生涯和難忘往事,在2006年出版。林默予79歲時丈夫去世,隨後她婉拒了兒女們要求照顧她生活的請求,住進了天津的一家養老院,直到去世。
林默予晚年最為人熟知的角色是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紅樓夢》中的賈母(見左圖)。憑藉這一角色,她曾獲得第1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配角獎、第1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配角獎。
從1978年到1985年,她又拍攝了《獵字99號》《春雨瀟瀟》《法庭內外》《知音》《破霧》《瑰寶》《寒夜》《小島》等多部影片,雖然多扮演老年女性,但她的表演在業內頗有口碑。
6月10日 北影廠演員劇團原團長吳素琴在北京去世,享年88歲
比起前3位,吳素琴老師的去世在20天以前,關注度似乎沒有前3位的高,,只是演的大多是配角,所以社會知名度稍低一些.但不能不說,她也是電影界頗具影響力的人物,曾經當然中國最牛的北京電影製品廠演員劇團的團長!其表演功底也是相當深厚!
吳素琴老師廣為人知的是她在凌子風導演1950年導演的《光榮人家》中扮演的婦女主任,處女作電影,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年她剛滿僅18歲!
吳素琴1932年出生於黑龍江齊齊哈爾。從小性格大方活潑,愛好唱歌。早在中學時代,她就參加了東北民主聯軍開辦的短期文藝培訓班。還和同學們一起到前線為戰士們進行慰問演出。1947年,年僅15歲的吳素琴就考入了黑龍江齊齊哈爾文工團,並參加了眾多歌劇的演出,嶄露頭角。1949年調到了東北電影製片廠,開始了電影演員生涯,1953年調入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
《光榮人家》之後,她又陸續參演了《三個戰友》《遼遠的鄉村》《保衛勝利果實》《葡萄熟了的時候》《草原上的人們》、《暴風驟雨》中的白大嫂、《青年魯班》中的吳醫生、《沸騰的群山》中的古大嬸、《南疆春早》中的阿黛媽、《甜蜜的事業》中的大隊長、《孔雀公主》等近30部影片。同時還出演了《落榜以後》、《塞上情思》、《鑼鼓楓林渡》、《如此父母》、《海灘》等電視劇。
生前曾擔任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理事,2013年,她獲得了第十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頒發的「金鳳凰獎」特別榮譽獎。
大師已去,形象永留!4位在天國結伴演繹天國故事!
(麥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