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了解7個成語典故,聽聽成語背後的故事,提高語文學習興趣

2021-01-08 三樂大掌柜

咱們說到第一個成語,兩個均為錯別字。好像是飢餓,又好像是渴了。對水和食物的渴求,是與生俱來的。從茹毛飲血的原始人類,到現在坐在咖啡館裡喝咖啡玩電腦的現代人,本質上並無不同。

前些天作者發了很多的數學視頻,有的朋友在底下留言,說一些奇怪的話,學數學有什麼用?這對買菜有幫助嗎?買菜不需要用到公式啊?作者想說,我們和茹毛飲血的原始人類有一個不同點,那就是文化。文化,是吃飽了才能做的事情。這個世界上不乏僅僅只是在生存的人,他們從一出生,到結婚生子,無非是在生存。而社會的發展,並不是靠這群人推動的,是少數人推動的,是那些在大學裡,在科研機構,在案首寫作的人完成的。他們讓我們的科技和文化不斷的發展著。

第二個成語是大著肚子結婚。一個的大肚子是因為胖,一個的大肚子是因為有了寶寶。有了寶寶就結婚,這是哪個成語呢?前兩日,作者的一位朋友說起她的小侄女,19歲便結婚了,為何呢,有了寶寶了。在此,作者想說,女性如果要變得獨立,讓自己的學習年齡延長,那就只有讀書。在我們的輿論氛圍中,如果不讀書,便很早就結婚了。過早的結婚,將讓女性徹底地和這個社會脫離。如果是在學校裡讀書,那麼,無論從婚配的對象還是未來孩子的教育上,都有莫大的好處。開玩笑的說一句,在高中,是高中的同學,在大學,是大學的同學,研究生是研究生的同學,博士,是博士的同學。隨著學歷的提高,雖然你所能接觸到的人會越來越少,但是質量卻越來越高。很多人都會諷刺學歷高的女性,這其實是社會的一種病態心理而已。

第三個成語比較難猜,直接給大家說一下答案,叫做亙古不變。第一個字讀gen,去聲。只有亙古沒有發生變化。亙的意思是從綿延,所以恆心的恆字,右邊就是個亙。哪裡有什麼東西是亙古不變的?唯有變化才是亙古不變的。這讓我們想起一個話題,愛護環境,保護地球。其實這句話是有問題的。地球用不著保護。地球無論變成什麼樣子,都是地球,即使沒有了人類,地球還是正常在轉。我們說塑料幾百年都不會分解,沒關係,地球用一億年來分解。對地球來說,一億年也是彈指一揮間。正確的說法是,愛護環境,保護人類。

第四張圖,有一個古字,然後顏色和紋飾,看起來也像是古代的東西。我們現在經常去逛旅遊景點,看到一些古色古香的東西。可是,有些旅遊開發的,認為不夠靚麗,要改變這種色調,加個燈,塗層油漆什麼的,反倒是失去了真正的韻味。這裡最值得玩味的就是西安的所謂什麼旅遊開發,喪失了西安的古的靈魂。

第五張圖,流字顛倒了,上字在上。形容迎著艱難而上。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人自身何嘗不是如此。作者早前和學生說,如果一個人眼睛有問題了,視網膜還好著,期待移植,那麼,醫生一定會定期讓這個人去看看光什麼的,防止視網膜萎縮。為何視網膜會萎縮,因為沒有光的刺激,身體會認為,這個視網膜沒用處,慢慢地就退化了。動植物都有一個特點,叫做用進廢退,唯有使用,才能存在,不使用,不存在。長期做與腦力無關的事情,大腦的機能就會衰退,變笨,是真實存在的。

第六張圖片,意思明了,作者就不提示了。

最後一張圖,答案是一應俱全。添加一個一,就成了一個全字。

好了,親愛的讀者朋友們,比較難一點的看圖猜成語,作者已經給出了答案,其他的就留給各位來猜一猜了。希望大家將自己猜測的結果寫出來。歡迎大家關注轉發和收藏。

相關焦點

  • 100個成語大全及解釋,了解成語釋義,提高孩子運用成語的能力!
    中國文化歷史悠久且博大精深,成語作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很豐富的內涵和意義。我們平常接觸到的成語讀起來朗朗上口,一些成語故事比較生動形象,蘊含著寶貴的知識和道理。這些成語故事多來自於一些神話故事、寓言故事和歷史事跡,不僅故事情節生動,而且包含寓意很深刻。
  • 暑假是補習成語的好時機,3個輔導方法助力成語學習,全都是考點
    暑假作為查缺補漏,彎道超車的學習時間,我們自然不能怠慢了成語學習。作為補習成語的好時機,家長一定要有系統地幫助孩子來學習成語。每個階段的小學生對成語學習的目標是不一樣的,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了解成語的典故,能夠把成語故事複述出來,是成語學習的初級階段。接著默寫成語、成語填空、根據成語造句是我們進一步學習成語的目標。
  • 讓孩子在笑聲中學習古詩和成語
    米小圈團隊結合了孩子們最喜愛的動畫特點,研發出一系列動畫課程,將課本上和生活中的實用知識以及有趣的故事,以高質量的動畫視頻形式進行呈現,通過米小圈超高的人氣,讓孩子們在看動畫的快樂氛圍中,輕鬆解鎖語文知識。據該項目負責人透露,本次合作是學而思網校素養產品部第一次推出純動畫課程,將給孩子打造全新的學習體驗,幫助他們在歡樂的氛圍中潛移默化地提高語文成績,提升文學素養。
  • 40+個學前必備成語故事及配套PPT,同時提高口頭與文字表達能力
    既能出口成章,亦能下筆千言,但做到這些都需要深厚的文化積澱,學習成語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不僅對寶寶未來的語文學習和考試,更是對他們一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的提高都會產生事半功倍的作用。學習成語的益處1激發興趣成語可以激發孩子的巨大興趣。
  • 《婷婷講成語故事》在京首發 把中國成語「演給孩子聽」
    紅網時刻1月10日訊(記者 蔡娟 攝影 張必聞 通訊員 謝一帆 吳咪咪)成語是中華文化沉澱下來的語言瑰寶。學習成語,不僅能豐富孩子的詞彙積累,還能見微知著,培養孩子的歷史觀、想像力和創造力。成語跟詩詞一樣,是中小學語文的重中之重,幾乎每一次考試,都有對成語知識的考核。那麼,如何讓孩子們愛上成語學習?怎樣才能記得住、用得好?
  • 改良親子關係,需要學習100個成語故事,故事啟迪人生
    無論孩子是幼兒期、少年期還是青春期,通過今天講解的這種方法來進行培養親子關係,會延伸出很多良性結果。了解一個方法,先從最基本的概念而言,成語故事是什麼?然後從目的來考證,為什麼要讀成語故事?最後從方法來說明,怎麼讀說成語故事?
  • 怎樣提高孩子作文水平,跟著耶魯畢業生讀成語就好啦
    中國的成語大多來源於寓言神話、歷史典故、民間故事,這些形式短小的固定詞組承載著許多的傳統文化。孩子通過學習成語,能夠了解到中國的歷史、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識,從而豐富知識積累,提高文化素養。02成語的節奏感、韻律美能幫助孩子提高語言能力。大多是由四個字或八個字組成,字節鮮明清晰,字字珠璣,或優美生動,或意味凝練。
  • 小學生作文成語連篇,老師笑噴自嘆不如:會用成語的孩子,惹不起
    有人說「熟練運用成語本身,也從側面體現著一個人的學識。」成語,凝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言簡意賅文化感深厚的典範,每一條成語的背後,都蘊含著歷史,名人,神話等多方面的故事和知識。所以,孩子學習成語有助於提高傳統文化的修養,豐富多方面知識的積累。孩子學習成語,有助於提高作文水平,就如文章開頭的小作文,如果沒有成語,這篇作文立刻黯然失色了,孩子如果成語儲備量大,在未來的作文中,會豐富文章的內容和韻味,利於孩子拿高分。
  • 「令人噴飯」也是成語?這160個成語+640幅漫畫,讓孩子笑聲中記住它
    書中的每個成語都是這樣的4個漫畫,讓孩子在捧腹大笑中,深入到每個成語的背後的典故。而且,在漫畫中,咱們家長也可以考驗下孩子對成語的理解掌握程度,將成語蓋住,讓孩子來猜猜。☉其中還有,成語接龍一欄,每一個成語後面都會有成語接龍,咱們家長,也可以考考孩子的成語,跟孩子一起玩玩成語接龍遊戲。
  • 教師媽媽太有才:100個成語典故匯總,孩子讀懂半個中國歷史!
    教師媽媽太有才:100個成語典故匯總,孩子讀懂半個中國歷史!古人云:「以史為鑑,讀史使人明智」,中華上下五千年,有無數的文化典故流傳至今,也是孩子們學習的重要內容。成語不僅是語文中的必考知識點,也是孩子寫作的絕佳素材,在古代,很多成語都源自於一些寓言故事,歷史傳奇,神話傳說。近期因為疫情的原因,學校延遲了開學,開展了網絡授課,孩子們都留守家中。
  • 小學生要掌握:100個成語釋義+典故,大小考都有,背熟別再出錯
    要想學習好語文,成語是必須要掌握的基礎知識,也是考試的常考題。通常考試不光會考查成語的意思,主要是以考查成語的典故、出處、用成語造句為主。所以,同學們在平時學習和複習的過程中,一定要去多了解成語背後的故事以及出處,這對考試提分是有很大幫助的。
  • 百集成語故事《少年志》
    「百集成語故事」《少年志》將於7月1日在浙江橫店影視城正式開機,預計今年12月中旬在央視少兒頻道開播。這個暑假,對於愛表演的青少年兒童們來說,又多了一項有意義的嘗試和體驗。在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的大力支持下,此次活動已經全面展開,上萬家兒童培訓機構積極響應,力爭在全國徵選到優秀的小演員,參與《少年志》百集成語故事的拍攝工作。在採訪中,本劇導演郭虎提到: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並且深刻切身地體驗影視的魅力,鍛鍊孩子在影視拍攝中的自立能力,提高孩子在表演方面的技能,同時,對國學知識產生興趣,增長自己的文學素養。
  • 小學語文20組成語接龍,詞彙豐富,一網打盡,孩子輕鬆記憶!
    中國語言文化博大精深,經過幾千年的文明發展,有大量的成語流傳下來,每一個成語都包涵了一段歷史,一個故事,一個哲理,寓意深刻、內容豐富、朗朗上口、言簡意賅,展現了漢語表達的豐富內涵。在語文的學習中,成語的積累非常重要,它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語言表達能力,還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尤其是小學生,小學階段是孩子打好語文底子的關鍵時期,在此階段學習語文最重要的一項就是詞彙積累,如果孩子的詞彙量不夠豐富,就會影響其閱讀理解和寫作表達能力。
  • 小學600個成語大全,成語分類歸納精華,給孩子收集成語請看這裡
    小學語文基礎由字、詞、句、段和篇構成,孩子從簡單的拼音開始學習,到漢字的筆順筆畫、偏旁部首,再到組詞,造句,寫作文,每一個學習內容從簡單,到複雜,再到深奧,層層遞進。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文化內容豐富多樣,具有很大的包容性。
  • 我這樣給孩子講成語和古詩詞,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最佳讀物!
    孩子對歷史文學的理解,對藝術的審美,死記硬背是得不來的。一定是靠環境薰陶、興趣培養、日積月累。我們最應該給孩子提供的,就是這三種契機。我見過不少關於古詩詞、成語的書,都沒有今天咱們開團這兩套好玩,不僅利用地圖將詩詞、成語故事串聯起來,讓孩子能和現實生活相對照,而且還能地理、歷史、詩詞、寓言一起學,讓孩子樂在其中!
  • 小學語文老師:用「加減乘除」教孩子記成語,半天就記500個
    學習語文是一個循環漸進的過程,無論是小學的學習,還是初高中的學習,要想成績有所提高就要注重平時的積累。語文,是一門語言工具類學科,也是生活中常用到的一門課程,有些孩子從牙牙學語的時候就開始接觸到語文了,比如:三字經,唐詩三百首等等。這些都是最基本的知識點。
  • 《笑讀成語》家有小學生一定要讀!
    因此,學習成語是學習中國文化的必經之路。小成語,大道理,學習成語可以增長語言能力,了解成語背後的故事,更能夠開闊視野,汲取智慧。關於如何讓孩子學好成語,家長圈支的招是五花八門:有讓娃照著成語詞典背的;也有搜集各種成語資源,還是讓娃背的…總之,背,就完事。
  • 成語大全——成語之最、成語接龍、成語典故、含有動物的成語……
    成語從來都是寫作的殺手鐧,一篇好的文章總有幾個畫龍點睛的成語。小學開始,我們已經開始進行成語學習,但因為數量較多,總是容易忘記。下面列舉了小學階段我們常用的成語,基本囊括了全年級的,請學習掌握。成語我們平時用的很多,也讀起來朗朗上口,是小學中必須要掌握的一點,同學們在作文寫作中用幾個成語,那你的作文就不一樣了。下面小編老師給同學們分享一份成語大全(成語之最、成語接龍、成語典故、含有動物的成語等等),同學們一定要多讀多記,相信對同學們的語文學習有極大的幫助。
  • 有一種招架不住,叫小學生亂用「成語」……
    長期關注教育改革的爸爸媽媽們一定發現了,學校對語文成績是越來越重視,因為語文培養是孩子識字、理解力、閱讀和書面表達,是其他學科的基礎。語文成績的提高就是一個對字、句、篇長期積累和內化的過程。對於低學齡段的孩子來說,就是識生字和學成語。
  • 帶娃嘻嘻哈哈就把成語學會了…看我乘風破浪、笑傲江湖...
    比起背誦、默寫,這種以成語故事和大幅插圖為主要內容,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讓孩子來理解成語,不僅更簡便直觀,也更容易幫孩子建立起學習興趣。 其實,中國的成語都是典有所出,大部分成語背後都有一個故事,故事背後也含有一定的道理,而把這些講給孩子聽,遠比要孩子單純背成語要好得多! 比如「二桃殺三士」這個成語,先給孩子講了與這個成語相關的歷史故事,吸引孩子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