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最新研製進展,透露未來建造計劃,CR929總師:中俄大飛機不只是...

2020-12-22 環球網

【環球時報記者 馬俊】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對全球航空業造成慘烈打擊。由於訂單數大減,日本苦心經營多年的國產MRJ客機被迫於11月宣布下馬,波音、空客等航空巨頭同樣傷筋動骨。中國尚處於起步階段的國產客機是否受到影響?在9日舉行的2020浙江省「萬畝千億」航空航天產業國際峰會上,中俄聯合研製的大飛機CR929總師陳迎春透露,有中國龐大的國內航空需求作為依託,三大國產客機項目正常推進。同時他還透露了CR929大飛機的更多細節。

三大國產民機受疫情影響有限

陳迎春表示,目前中國商用飛機公司(以下簡稱「商飛」)負責的三大項目中,90座的ARJ21支線客機已經取得成功,它的訂單超過600架,目前開通航線36條,累計運送旅客150多萬;150座的幹線客機C919正在試飛取證階段,目前有6架飛機正在4地試飛,累計訂單已達815架;中俄聯合研製的300座雙通道寬體客機CR929也在穩步推進。

他透露,雖然全球航空業在今年疫情期間損失慘重,但這種局面只是暫時的,不會產生長遠影響。航空航天領域帶來巨大的產業價值眾所周知,但其中航空佔據了90%,航天只有10%,而在航空領域中,民用航空佔比又高達九成,其中大部分利潤都集中在大型幹線客機。因此如果中國能研製大型寬體客機,意味著中國將由此成為航空製造強國。

日本國產客機MRJ因訂單不足被迫下馬,CR929情況如何呢?根據2023到2045年的航空市場預測,全球對寬體客機的需求超萬架,其中中俄市場需求為1840架,而CR929 交付後預計分享量約1000架,佔全球寬體客機交付比例的14.7%。陳迎春表示,原本CR929最初規劃交付量僅有500架,如今翻番的數字保證了它可觀的市場前景。

CR929到底什麼樣

CR929到底什麼樣?自從該項目立項以來,外界一直充滿好奇。陳迎春透露了CR929的更多技術細節。首先,它更「大」更「重」更「多」。CR929全機長 63.3米、翼展61.2米、高17.9米,僅僅是它機翼下的發動機短艙,直徑就與ARJ21支線客機的機艙一樣寬。1架CR929的重量相當於 6架ARJ21,或者3架C919。如此龐大的體積和重量也帶來驚人的航程和載客量,CR929的航程遠達12000公裡,從北京或上海出發可以滿足亞太和歐洲航線需求,能直飛北美的溫哥華、西雅圖、舊金山、洛杉磯等地,基本滿足中國市場95%的航線需求。從莫斯科出發,可以滿足俄羅斯市場現有航線的全部需求。如果採用全經濟艙的緊湊布局,CR929最多可容納440名乘客。

但CR929還並不只是簡單的「大飛機」。陳迎春表示,例如該機的駕駛艙非常簡潔和現代化,充分考慮了人機互動設計的幾塊大尺寸液晶顯示屏取代了以往複雜的儀錶盤,各種傳感器和導航數據可以實時顯示,不僅降低了維護難度,同時還保證了安全性。CR929的先進複合材料使用量超過50%,鈦合金也達到了15%。

《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到,不同於軍機可以「不惜代價」保證性能,民航客機更看重成本和效益,尤其重視安全性,要求不是「萬無一失」而是「億無一失」。而一系列最先進技術和材料的應用,不但將使CR929更安全、更舒適,而且更經濟、更環保,直接使用成本可以降低10%,對於當今競爭激烈的航空運輸市場而言,這些因素尤其重要。

未來CR929還將根據市場需要發展更多的系列型號,例如使用相同的機翼、發動機和起落架,通過加長或縮短機身,推出適合不同航線的型號以及專機、公務機、貨機。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CR929未來更換國產發動機後,還有望發展出特種飛機。

CR929對航空產業帶動作用巨大

陳迎春還介紹說,在未來二三十年,大型噴氣式客機綜合性能將迎來跨越式提升,例如事故率將降低到現有水平的1/10,從而更安全;通過降低研製周期和製造成本,使經濟性提高一倍;廢氣排放和環境噪聲大幅減少等。同時大型客機也將飛得更快,運載能力更強。為此各國都在展開前沿技術研究,包括採用飛翼布局、鴨翼布局、多機身等不同的全新設計。陳迎春透露,中國商飛也已經開始對CR929的後續型號展開預研,包括雙層雙通道客機、三通道客機、超音速客機以及採用全新布局等。

《環球時報》記者還了解到,航空製造是工業領域的王冠,它具備驚人的產業帶動效應。陳迎春表示,在C919的研製過程中,為消化和吸收國外先進航空技術,中國先後成立了數十家合資企業,讓中國的航空製造能力突飛猛進。而CR929項目擁有更大的促進作用,僅在複合材料領域的帶動效應就不可小覷。

「但整體而言,我國民用飛機製造在全球的份額尚不足1%,與製造大國的地位嚴重不匹配。」航空專家、航空產業網負責人閻振宇9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未來隨著我國航空客貨運輸量的持續提升和國產大飛機的量產,業內企業效率亟待提升,產業鏈也需要更多的參與者。「社會資本」與「數位化」將是解決這個課題的兩大抓手。

據統計,全球有超過2.2萬家航空製造持證企業,其地理分布密度與經濟發展水平正相關。而由於歷史的原因,我國經濟發達的東南沿海地區航空製造卻較薄弱,未來發展空間廣闊。

杭州市投資促進局副局長楊福頌介紹說,杭州致力於推動工業,特別是高端製造業,上新臺階,換個新賽道,即航空航天產業。據悉,錢塘新區航空航天產業平臺坐落於杭州前進智造園內,它於2019年被列入浙江省第一批7個「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培育名單。楊福頌表示,杭州計劃把錢塘新區,尤其是前進智造園以幾個核心企業為龍頭,配合C919和CR929大飛機產業鏈,打造中國的西雅圖或者土魯斯,吸引成百上千家企業圍繞航空航天製造、研發。

前進智造園主任胡潛表示,在發展國產大飛機方面,這裡具備較好的區位優勢。首先是浙江省面向重量級產業推出的「萬畝千億」政策。其次,這裡擁有陸海空一體的交通優勢,前進智造園靠近出海口,緊鄰機場,未來還將設立高鐵站。同時錢塘新區本身已經擁有14所高校,為航空航天研發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此外,浙江活躍的民營資本也有望成為國產大飛機的重要助力。

相關焦點

  • 大C9193倍的飛機明年開建!總師發表最新進展,22年內交付1000架
    【編輯/作者 祁連軍武欄目 天光/啊橙】眾所周知,我國在航空航天領域起步較晚,但是我國對大型飛機需求量卻高居不下,現如今我國正式投入飛行大型客機大約是3000架。根據預計,在未來20年時間裡,我國對客運大飛機需求量大約是6800架。現如今我國已經可以自主生產C919大飛機,據環球時報報導,最近,中國商飛科技委員常委陳迎春先生也正式透露起了國產三大客機項目最新進展。
  • CR929來啦!
    全尺寸CR929展示樣機揭幕是CR929項目研製向前邁出的重要一步,可以向世界展示CR929遠程寬體客機的舒適性和先進性。中國商飛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趙越讓表示,CR929展示樣機綜合了中國商飛公司ARJ21新支線飛機和C919大型客機的產品設計經驗,融入了合作夥伴UAC多年的市場經驗和設計思想,在先進性、舒適性和智能性方面有很多突出亮點,客戶和公眾可實景體驗這款集成中俄元素、特色鮮明的新一代寬體客機。希望CR929項目取得成功,成為中俄兩國戰略合作的標誌性工程,書寫中俄傳統友誼的新篇章。
  • 245噸大飛機再傳喜訊!配套發動機開始試車,性能數據超出預期
    從全球來看,大飛機的研製技術難度甚至要超越航母,因為目前能夠建造航母的國家數量遠超過能自主研製大飛機的國家,而運-20的橫空出世,標誌著我國成為了少數幾個能夠獨立自主製造大飛機的國家。  而在C919即將投入運營的現在,載客量更多、航程更遠的CR929大飛機也不斷的有喜訊傳來。
  • 網傳:轟20總師人選敲定?
    綜合目前的消息來看,轟20的確還在研製過程階段,除各種曝出的研發細節進程,性能,以及漫天網傳的各種猜測照片之外,同樣受到關注的便是轟20的設計總師。在近日網傳的一張大國校友之「大國工匠」的圖片中,其中清楚的列舉了我國三軍眾多先進裝備的設計總師及畢業院校,其中包括遼寧艦的設計總師朱英富,殲20的設計總師楊偉等,而我們關注的轟20設計總師便是唐長紅。
  • 南航"歌唱祖國"MV上演飛機火箭大聯動 國之重器總師校友驚喜出鏡
    MV通過南航師生、校友代表在校內外標誌性場所的演唱,展現了該校在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的重要成就,也展現我國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最新研製成果。值得一提的是,此次MV的拍攝不僅展示了南航在航空、航天和民航領域的代表性實驗室和科技成果,還實地拍攝了國產大飛機「三劍客」中的C919和AG600飛機,同時邀請到了完成人類首次月球背面之旅的嫦娥四號探測器研製團隊,而這些國之重器的總師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南航校友。
  • 中俄遠程寬體客機CR929總設計師:2023到2045年預計CR929交付1000架
    在9日舉行的2020浙江省「萬畝千億」航空航天產業國際峰會上,中國商飛科技委常委、CR929中俄遠程寬體客機總設計師陳迎春作上述表示。陳迎春指出,雖然全球航空業在今年的疫情期間損失慘重,但這種局面只是暫時的,有龐大的國內航空需求作為依託,中國三大國產客機項目——90座級ARJ21支線飛機、大型客機C919、中俄聯合研製的300座級遠程寬體噴氣客機CR929都在正常推進。
  • 中俄重型直升機獲重大進展,中國直升機技術短板補足!
    中俄重型直升機獲重大進展,中國直升機技術短板補足!作者:利刃LM近日,據媒體報導,俄羅斯國防產品出口公司近日在印度航展上向媒體透露,中俄聯合研製的AHL重型直升機取得重大進展,在兩個月內就會籤署聯合研製和生產購買合同。
  • 中俄聯合研製AC332重型直升機,這回中國是主導
    於是乎,在一幹大佬於「軍隊-2020」國際防務論壇暨展會期間各種傳言「中俄籤署軍售大單」沒有一則實錘的情況下,「中俄聯合研發重型直升機」就這樣沒有一絲防備也沒有一絲顧慮地成為了此次防務論壇中俄公開達成的、最大規模、最有意義的合作協議,意不意外,開不開心。
  • 關鍵時刻還得靠自己,中俄合作項目再生事端,給國人上了寶貴一課
    在一些我國沒有的技術上,我們需要通過與別人合作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需求,CR929客機的研製就屬於這樣一個項目,不過最近卻傳來一個令人沮喪的消息,根據觀察者網報導稱,中俄合作的該項目再起波折,在資金和技術方面,雙方似乎出現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 精彩丨兩位民機總師回到母校同臺講課
    原創 不忘初心的 西北工業大學「中國的民用飛機研製遇到了有史以來最好的時期!」「大飛機夢就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堅定不移掌握核心技術,用產品給社會、給國家、給人民帶來好處!」
  • 2020中國國際工業設計博覽會硬核產品搶眼 國產大飛機高速磁懸浮...
    長江日報記者苗劍 攝「CR929是中俄兩國的重大戰略合作項目,這款客機基本型座位有280座,航程可達12000公裡。客機已開始研製。圖為博覽會展出的CR929寬體客機模型。長江日報記者吳曈 攝12月11日,2020年中國國際工業設計博覽會廣汽研究院展區展示的一款概念汽車。
  • 中國新風洞FL-62首次運行,對未知型號飛機進行測試,比殲20先進
    有消息顯示,就在西方六代機項目還停留在藍圖上時,中國的六代機項目已經進入到研製階段,專門為六代機準備的風洞已首次投入運行。據美國《防務世界》報導,中國製造的新風洞FL-62,已首次展開運行,並對一架未知型號的新型飛機進行了測試。而這架飛機可能就是中國研製的第六代戰機,它比中國的殲-20和殲-31更加先進。
  • 俄媒:中俄聯合研發CR929遠程客機遇坎坷,雙方正尋求折衷方案
    據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7月8日報導,俄羅斯伊爾庫特公司總經理拉維爾·哈基莫夫表示,中俄聯合研發的CR929飛機的交付工作可能會在2028年至2029年開始。總的來說,該項目應該在考慮當前現實的情況下實施,在2028-2029年應該開始交付CR929飛機。」  俄羅斯工業和貿易部部長丹尼斯·曼圖洛夫在7月7日舉行的聯邦委員會政府會議上指出,進入國外市場是中俄聯合研發CR929寬體遠程客機的目標。他表示,與中國合作夥伴聯合研發飛機並非沒有坎坷,目前雙方正在尋求折衷方案。
  • 中俄聯合巡航,轟-6分兩批接力,重啟轟-8研製是否可行?
    12月22日,中俄雙方聯合宣布:當天兩國實施了第二次聯合空中巡航。中方派出4架轟-6K和俄方2架圖-95轟炸機聯合組隊,在位於日本海、東海有關空域聯合巡航,這是中俄兩軍年度合作計劃內項目。無論在航程還是載彈量都無法相比,「老熊」雖然是螺旋槳式飛機,但和高亞音速的轟-6K相比速度上沒多大差別。御用攝影師還給出了一張巡航路線圖,不比不知道大家認真分析一下可以發現,圖-95單程可以完成的任務我們用了兩組轟-6K接力才搞定。
  • NASA計劃研製「靜音」超聲速客機驗證機(圖)
    灣流公司在NASA的F-15先進技術驗證平臺上進行低噪聲技術試驗  日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準備一個內部計劃,即研製新一代超聲速客機驗證機,以驗證包括一系列新技術和新設計的一攬子方案。其中的核心技術包括抑制超聲速飛行中產生的聲爆現象,以便飛機能在大陸上空飛行而不至於產生過大的噪聲。
  • 向著未來進發 來看2020年中國科技創新重大進展
    2020年,我們經歷了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也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中國科技創新取得重大進展,是這份答卷中一個精彩篇章。科技工作者開拓前沿、勇攀高峰的奮鬥身姿,讓人久久注目。
  • 國產航發取得重大突破,中俄聯手打破美國壟斷
    近些年來,中國在多個領域的提升都是十分迅速的,但在飛機發動機這一方面,相較於部分先進國家仍然有著一定的距離,我國在這方面還相對比較薄弱。不過根據此前環球網的報導來看,最近在這一領域中國同樣擁有了新的技術突破,具有的意義更是相當關鍵。
  • 美海軍頒布未來10年「領航計劃」,聲稱要保持對中俄海上優勢
    美國海軍最高指揮官於1月11日發布了美國海軍最新發展計劃,聲稱這是為了讓美保持對中俄的海上軍事優勢。據美國《星條旗報》1月11日報導,美國海軍作戰部長麥克·吉爾迪上將發布了一份新的發展計劃,列出了美國海軍未來10年的發展重點,還稱這是為了讓美國保持對中國和俄羅斯的海上軍事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