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風洞FL-62首次運行,對未知型號飛機進行測試,比殲20先進

2020-12-23 國策

在五代機尚未全面普及之際,軍事大國們已展開了六代機的研製工作。比如說:英國就公開了「暴風雨六代機」項目,德法西三國聯合公開了「FCAS六代機」項目。這些西方發達國家爭先恐後的對外公開六代機研製項目,引起了外界的高度注意。有消息顯示,就在西方六代機項目還停留在藍圖上時,中國的六代機項目已經進入到研製階段,專門為六代機準備的風洞已首次投入運行。

據美國《防務世界》報導,中國製造的新風洞FL-62,已首次展開運行,並對一架未知型號的新型飛機進行了測試。而這架飛機可能就是中國研製的第六代戰機,它比中國的殲-20和殲-31更加先進。殲-20戰機的總設計師楊威曾談論過這款新型飛機,他表示:「中國將通過真正的創新,去設計一款截然不同的飛機。」

大家都知道,我國在研製飛機的時候,經常會借鑑外國先進飛機的技術特點。對此,網友們便將我國的「沈飛」和「成飛」飛機製造廠,戲稱為「沈霍伊」和「成洛馬」。這次楊威總師說,中國將通過自己的創新,去設計一款截然不同的飛機,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可能會打開中國特色飛機的先河,創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系列戰機。

據中國空氣動力學研究院透露,此次風洞使用非常順利,風洞產生的流場穩定,已成功收集飛機的測試數據。雖然中國沒有公布自己的六代機項目,但中國卻走在了六代機研製的前端。中航工業成都飛機研究設計院的總設計師王海峰講過:中國已開始了下一代戰機的研製工作,新戰機預計在2035年或更早之前就能亮相。

日前德國方面宣稱,將與法國和西班牙聯手,研製第六代戰機"未來空戰系統"(FCAS),該戰機除了擁有常規的六代機技術外,還能指揮其他的無人機進行戰鬥,其亮相時間預計為2040年。而英國的「暴風雨」六代機項目,卻不被外界所看好,因為外界並不相信英國擁有獨立研製六代機的能力,畢竟現在英國軍工業已經衰落了,他們連五代機都造不出來,需要向美國進行購買。根據英國此前公布的消息來看,英國計劃投入20億英鎊來研製「暴風雨」戰機,該戰機預計會在2035年之前服役。

相關焦點

  • 中美俄五代機造價:F22為1.5億,蘇57約4000萬,殲20又是多少?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還是因為日本有一項關鍵技術沒有掌握,這項技術就是「風洞」。「風洞」的作用主要是用來模擬飛機、火箭、汽車等在運行條件下,周圍氣體的流動情況,能模擬多種環境下氣流對測試物體的影響。對於飛機的氣動布局設計、改進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 中國大膽測試一神秘飛機,實力遠超殲-20
    戰機對軍隊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作戰工具,擁有先進的戰機也就意味著擁有強大的戰鬥力。目前,世界上戰鬥力最強的戰機為第五代戰鬥機,我國第五代戰機殲-20自2011年初次試飛以後,幾年來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目前已經進入到批量化生產的階段,這令國人十分欣喜和驕傲。然而,就在我們還沉浸在喜悅之中時,又傳來一個令人激動的消息。
  • 從殲-9到殲-20的50年,以及the next……10年?
    ▲上圖為1970年11月進行風洞實驗的「雙二五」方案模型,下圖為與殲-10模型共同展示的殲-9最終方案模型 現在既然已經是殲-20的時代了
  • 殲-20新照片曝光引發熱議,第四代戰鬥機為什麼還要配航炮?
    很多讀者老爺不知道殲-20這樣搞的原因為何,還有些「膽子比較大」的讀者則猜測這可能是殲-20型戰鬥機在為增加的新型航炮進行測試,紛紛「求證實」。大伊萬覺得,這個藏在這架殲-20型戰鬥機原型機上的秘密,雖然有一定的可能性是新型航炮的測試,但是還要有賴於將來更多的官方信息正式公布後才能進行解讀。
  • 中國解放軍最先進戰機殲18,中國沈飛的殲18戰機
    他說,以中國的民族性,他們一般習慣是隱藏實力,而較少去搞炫耀嚇阻的行為。中國以前在公布新武器照片方面極為保守,所洩露的照片大都為外界抓拍。現在中國開始對新武器進行專業攝影並主動發布這些照片,他認為,這是顯示中國軍方在對外透明化的作為,亦可以藉此向外界釋出善意。
  • 日本心神戰機擊落過中國殲20?
    驗證機,就是「一種用於驗證某些新型技術而製造的飛機」。這裡要注意到,驗證機並不是試驗機。試驗機是「已經運用了經過驗證的的新技術而製造出來的試驗機型」。該戰機在2000年的時候立項,當時要作為比現存F2更先進更猛,當然它是一款隱形飛機。他的縮比模型是這個樣子的:
  • 波音啟動777X低速風洞測試模擬起降(圖)
    QinetiQ低速風洞中接受測試的777X模型【環球網綜合消息】2013年12月9日,西雅圖——波音公司今日宣布已經啟動777X的低速風洞測試。這是該機型發展的一個重大裡程碑。777X項目副總裁兼總工程師Terry Beezhold表示:「這是自項目在上月啟動以來的第一個重大發展裡程碑。
  • 美軍20年前準確預測中國四代機?為何見到殲20,卻大吃一驚?
    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剛剛引進俄羅斯最先進的蘇-27戰鬥機,國產的殲-8II還被稱作「國產先進殲擊機」,殲-10項目還處於高度保密之時,美國海軍情報辦公室(ONI)就曾在1997年,也就是殲-10首飛前一年「劇透」了中國下一代隱形戰鬥機的消息。
  • 兩小時飛遍全球,我國測試新概念爆轟衝壓發動機,轟20已過時
    長期以來,由於發動機工業存在「瓶頸」尚未突破,我國研製的飛機多多少少都存在一些「心臟病」,無論是殲20、運20、轟20這樣的軍用飛機,還是C919民用客機,性能都受到發動機的制約。
  • 中國新生產的殲-20將換裝國產發動機而不再使用俄制發動機
    這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軍方消息人士說:「中國不能一直依賴俄羅斯發動機,為了獲得AL-31F發動機中國不得不購入更多的蘇-35戰鬥機」。但是,「蘇-35除了遠程作戰性能尚能滿足中國軍方要求外,它的雷達、導航系統和大多數電子設備已經落後於中國的殲-16等一些型號戰鬥機」。
  • 殲-10戰機現身巴基斯坦!眾人議論為啥不是先進的殲-16
    殲-10戰機現身巴基斯坦!眾人議論為啥不是先進的殲-16本月7日,中國派往參加中巴空中作戰訓練的部隊開始出發。這是繼2011年 "雄鷹 "軍演訓練開始後,中巴兩國第九次聯合軍演。這可是中國唯一能與外國長達九年的聯合軍演,可以說啊在中巴友誼上沒有比這兩個國家更好的友誼了吧?據報導,中國空軍除了派出殲-10C和殲-11BS戰鬥機外,大家比較熟悉的、最近出現在線下地圖上的高大運輸機也一同前往。看到這裡,有網友認為,中國為什麼只派殲-10戰鬥機出國,而不派我們更先進的殲-16,或者殲-20戰鬥機呢?
  • 應對新型飛機研發新挑戰,虛擬樣機助力Dirisolar完成首次飛行測試
    打開APP 應對新型飛機研發新挑戰,虛擬樣機助力Dirisolar完成首次飛行測試 佚名 發表於 2020-12-21 11:51:59
  • 為何與殲20胞弟,沈飛「雪鴞」相似
    成飛最早製造單發殲-7戰鬥機時,沈飛製造雙發殲-8戰鬥機,兩架同樣發動機型號的戰機,成飛在90年代開始製造殲-10戰鬥機時,沈飛製造的殲-11戰鬥機,最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發動機型號一樣,一個是單發,一個是雙發,進入新世紀,誰都想不到,形勢徹底改觀,成飛研製出雙發重型戰鬥機殲-20,沈飛卻走了偏門,搞了一款推力適中的FC-31突擊機
  • 國產發動機版本殲-20加入人民空軍序列
    空軍在線1月5日發布的宣傳視頻上,展示了一架裝備了隱身構型WS-10「太行」發動機的殲-20戰機起飛的鏡頭。這架空軍隸屬空軍綜合試驗訓練基地某旅,這是空軍首次證實有裝備國產發動機的殲-20加入空軍部隊序列。  未來,我國製造的殲-20戰機將全部換裝國產發動機,並將加入作戰部隊序列。
  • 俄媒曝光中國主力戰機全部參數 包括殲20殲31
    不足還包括,在一個部門框架內對公司進行分別領導,這導致管理成本很高。而業務範圍不同導致缺乏競爭,使得兩家獨立的航空製造控股公司並存並不合理。此外,每家公司單獨都不能保證實現中國領導人提出的使中國躋身世界先進航空製造國的目標。以上因素促使中國領導人決定將兩家公司的現有企業整合為統一的控股公司。
  • 淺析:殲20空速管的取消 距裝備入役又進一步
    2014年11月29日下午編號為2013的新一架殲-20原型機首飛成功。較於此前,2013在外觀特徵上的最大變化是首次取消了機頭的空速管。這一細節上的變化,從一定程度上意味著,殲-20的早期試驗階段相關測試的大量數據收集工作已經結束,也意味著殲-20原型機的各種參數和狀態已經趨於穩定,離定型量產服役又近了一步。
  • 殲20飛機首飛10周年:翱翔藍天的殲20戰鬥機
    朱鵬 攝飛機機電協同實驗現場。 朱鵬 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上的殲-20飛機。 嶽書華 攝降落瞬間的殲20飛機。 朱鵬 攝殲20「威龍」戰機在航空開放日的飛行表演現場。 周閩 攝展示飛行的殲20飛機。 朱鵬 攝正在飛行的殲20飛機。 朱鵬 攝飛機軟體調試現場。
  • 殲20戰鬥力不如F16?印度人腦迴路太奇葩
    作為中國自主設計研發的五代機,殲20於2017年正式服役,具備很高的態勢感知能力和機動性,而且隱身能力也很強,殲20表面塗裝的隱身材料非常先進,而且機身做工十分細緻,表面光滑平整,整體看起來簡潔流暢,它採用單發雙座和全動雙垂尾設計,在研製過程中融入的多項技術都處於世界一流水平,例如讓多國專家大為讚賞的鴨翼升力體氣動布局,這種獨特設計不僅兼顧了亞音速和超音速機動性能
  • 殲20升力係數2.0,鴨翼為何蘊含如此黑科技?都怪F22太能吹
    殲20是我國最先進的戰鬥機,隱身能力堪比F22,可是很多人對它採用的鴨式布局頗有微詞。有人認為它破壞了飛機的隱身外形,有人認為它的飛控太複雜,有人則是單純就不喜歡。殲20的外形,才是它真正的「黑科技」。鴨翼才是殲真正的黑科技據媒體報導,2020年7月15日,在國家知識產權局舉辦的第21屆中國專利獎評審中,殲20的「升力體邊條翼鴨式布局」外觀設計專利,榮獲中國專利獎外觀設計金獎。對,就是被很多人所詬病的鴨翼和鴨式布局,它獲獎了。
  • 殲20首飛十周年:砥礪勇超越 凌雲再奮飛
    殲20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關鍵時刻,研製單位黨委吹響了「亮創先爭優旗幟,奪型號研製勝利」的號角;為了守住殲20的每一個節點,各級指揮員坐鎮現場,靠前指揮;研製計劃充分進行協調溝通,全部按小時進行安排;研製全線實行「609」「711」甚至「724」工作制,無論是白天還是晚上,只要需要,隨叫隨到;那裡有困難,那裡就有黨員的身影,那裡有任務,那裡就有黨旗飄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