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初創作《黎明的編鐘聲》感動上億網友 比利時鋼琴家新專輯...

2020-12-22 荊楚網

國際鋼琴大師尚·馬龍創作的公益歌曲《黎明的編鐘聲》在中國廣為流傳,點擊量達上億次。

9月7日,人民日報發表「任仲平」文章《千磨萬擊還堅勁——抗疫鬥爭鑄就偉大精神》。文章中這樣寫道:「大道不孤,人類必勝。比利時鋼琴家尚·馬龍為武漢創作的公益歌曲《黎明的編鐘聲》裡,有這樣一句中文獨白:『夜走了,天亮了,天空和鐘聲一同醒來了,櫻花在溫暖的春風中飛揚,武漢,我們在等你』。今天,疫情的陰霾仍未散去,讓我們一起等待醒來的鐘聲在這個藍色的星球敲響。」

還記得這位比利時鋼琴家尚·馬龍嗎?他就是疫情初期委託長江日報轉交自己創作的新作《黎明的編鐘聲》,向武漢人民問候,為武漢加油。

「編鐘響起時,音樂終將會驅散黑暗。站在黃鶴樓上,黎明總會到來。」這首加入湖北編鐘元素的公益歌曲當時在中國廣泛流傳並火遍全球,溫暖感動了無數聽眾,點擊量達到上億次。

最近,尚·馬龍又創作了新的專輯《楚》向疫後的武漢致敬。9月14日,尚·馬龍接受長江日報視頻專訪,暢談創作《黎明的編鐘聲》的心路歷程,他與武漢的淵源,以及即將發布的最新致敬武漢專輯《楚》。

編鐘與鋼琴融合,讓世界聽到武漢聲音

尚·馬龍透露,早在疫情之前,他就和中國的合作夥伴何瀏在探討開展融合編鐘和楚樂的項目。何瀏是尚·馬龍在中國的合作夥伴,也是武漢人。後者向尚·馬龍介紹了編鐘跨越千年的聲音。尚·馬龍聽完產生了濃厚興趣,兩人計劃在中國新年過完之後就開始著手相關工作。

「我們打算開場現場音樂會,以我彈奏鋼琴、編鐘演奏家彈奏編鐘的形式呈現。但是疫情暴發,猝不及防。我與中國的情誼非常深,我認為應該做些事情來幫助抗擊這一流行病。我們就決定一起創作一首歌曲。」

尚·馬龍說, 這首歌的歌詞由自己、何瀏以及羅伯特·默裡三人共同完成,曲子部分由他自己完成。演唱部分則由他的歌手女兒諾米完成。之所以在標題裡用到「編鐘聲」,是因為他了解到曾侯乙編鐘陳列在武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型樂器, 把它放入標題是對武漢抗疫的致敬。通過這首歌曲,他希望向武漢人民傳達希望的情緒,為他們同疫情作鬥爭而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

「我的父母都是醫生,我非常欽佩在武漢的醫護人員所做的一切,我想對他們說加油,就像歌中所唱的一樣,世界與你們同在,相信事情很快會好起來的。」

從武漢到巴黎,傳遞全球共同抗疫理念

《黎明的編鐘聲》MV以英文演唱,配以中、英、法3種字幕,在多個平臺推出,一經發布就登上熱搜,被各路媒體轉載。迄今為止,已有多個演繹這首歌曲的版本。

尚·馬龍表示, 自己看過不同版本的《黎明的編鐘聲》,每個版本都讓他深受感動。「我看過學生們用薩克斯配樂演奏的版本。武漢市民共同出演的版本也很讓人感動。最重要的是這首歌受到了這麼多人的喜愛,點擊量和播放量都很好,這就完成了我們的初衷,通過這首歌曲,傳遞抗疫的希望。」

《黎明的編鐘聲》也被越來越多的國際聽眾所關注並演繹。尚·馬龍說,有很多排鍾演奏者在美國、澳大利亞、比利時、德國、丹麥的教堂裡也演奏了這首歌曲。「這太令人不可思議了。」

最近推出的法語版本歌詞則是法國歌手安吉麗娜所作。「安吉麗娜聽過《黎明的編鐘聲》,非常喜歡,也想做一個法語版本,所以就聯繫了我。那時正是巴黎封城,所以這首歌就是以巴黎封城為背景、傳遞希望的歌曲。」尚·馬龍說, 法語版的標題《從武漢到巴黎》也在傳遞這樣一個信息:在疫情全球蔓延的當前,全世界的人們誰都無法置身事外,從武漢到巴黎,大家都必須團結起來共同抗疫。

首次中文獻唱,新專輯《楚》致敬武漢

在《黎明的編鐘聲》大獲成功後,尚·馬龍和團隊就萌生了製作新專輯的想法。新的專輯取名《楚》,將收錄包括之前廣為人知的歌曲《黎明的編鐘聲》、《櫻花落》、《黎明的編鐘聲》的法文版《從武漢到巴黎》等6首鋼琴曲,以及尚·馬龍的首支中文演唱歌曲《共生》。

尚·馬龍說,專輯《楚》致敬疫後重生的武漢,將於10月1日中國國慶節當天發行。

在上一支《黎明的編鐘聲》MV中,尚·馬龍曾加入一段親自錄製的中文念白。而在新專輯《楚》中,觀眾將聆聽到尚·馬龍的首支中文演唱新曲《共生》。尚·馬龍介紹,這同樣是一支有關希望的歌曲,表達人類命運休戚與共、必須團結克難的訊息。尚·馬龍透露,其實早在從事鋼琴演奏事業前,自己還是一名流行音樂歌手。「如果大家願意聽我演唱,覺得有共鳴,感到愉快的話,那我就來試試吧。」

每天關注武漢變化,期待早日來訪

尚·馬龍已經到訪中國累計將近150次,對武漢感覺很親切。「20年前我開始中國巡演的時候就聽說這是一座很大的城市。

尚·馬龍說,武漢在自己心中有著很重要的位置。在武漢疫情期間,他每天通過微信向自己的中國朋友了解武漢的一點一滴。在他的眼中,武漢人都是英雄。「我欽佩武漢人表現出來的勇氣和韌性。通過我的合作夥伴何瀏的介紹,我能感受到的是武漢人面對疫情的英勇無畏。」

武漢重啟後,生活逐步恢復正常。從自己的中國合作夥伴處,尚·馬龍了解到武漢各方面的新變化。「對我來說最好的方式還是能親自來武漢看看。我也期待能儘早回到武漢,因為我也想親身了解武漢的復甦現狀和疫情過後大家的生活。」

接受採訪前一天, 尚·馬龍剛剛在比利時的家鄉舉辦了自己個人第一次疫後音樂會。得知武漢已恢復了室內演出,他表示由衷的高興。「期待早日來到武漢,我一定要再看看我們在歌曲中提到的黃鶴樓、編鐘,也希望有機會能嘗試彈奏編鐘音樂。我真的很期待。」

長江日報記者 潘茜

相關焦點

  • 比利時鋼琴家創作歌曲《黎明的編鐘聲》為中國加油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比利時鋼琴家尚·馬龍與中國音樂人合作,特別為中國、為武漢創作一首了「戰疫防疫」國際公益曲《黎明的編鐘聲》(CHIME OF THE DAWN BELLS連日來,我一直關注中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在我的職業生涯裡,中國給予了我很大幫助和支持,我真誠地希望在這個時刻能為中國朋友做些事情。我想,作為一名藝術家,最好的方式就是用音樂傳遞希望和祝福。 於是,我與武漢的音樂人創作了一首公益歌曲,借音樂的力量激勵人們勇敢前行。
  • 「我一直掛念著中國人民」——再訪《黎明的編鐘聲》作者、比利時...
    即將過去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影響到了我們每一個人。環球資訊廣播推出年終特別策劃《重返抗疫現場》,通過疫情中的普通人視角,看他們生活的變化,聽他們各自的體會和感悟。今天推出第五篇:《「我一直掛念著中國人民」——再訪《黎明的編鐘聲》作者、比利時音樂家 尚·馬龍》。
  • 2020年終報導·重返抗疫現場丨比利時鋼琴家、作曲家尚·馬龍:「我...
    今年2月,在中國人民齊心協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之際,享譽世界的比利時鋼琴家、作曲家尚·馬龍先生專門創作了一首獻給武漢的公益歌曲《黎明的編鐘聲尚·馬龍創作完成《黎明的編鐘聲》後曾表示,他的心始終與中國人民在一起,與武漢人民共患難,他堅信中國一定能夠戰勝疫情。
  • 公益歌曲MV《黎明的編鐘聲》刷屏,背後有什麼故事
    (圖為活動視頻截圖)  「永不言棄,當你聽到編鐘聲響起,站在黃鶴樓上……黑夜終將過去,黎明總會到來……」這幾天,一段在倫敦金融城錄製的公益歌曲MV《黎明的編鐘聲》,刷進了不少人的朋友圈,MV中,中英政商界、教育界、科技界人士齊聚倫敦金融城圖書館大廳,忽然鋼琴和編鐘合奏的音樂聲響起,人群中有人唱起第一句,隨後散布在人群中的歌者一句接一句唱出對武漢的祝福,尤其是海外歌者用普通話說出「武漢,
  • 抗疫公益歌曲:黃鶴樓上再相逢(《黎明的編鐘聲》中文版)
    03:03來自家庭山父與子新編歌·曲·說·明先說作曲——《黎明的編鐘聲》(英文名《CHIME OF THE DAWN BELLS》)是比利時著名鋼琴家、作曲家、世界十大新世紀音樂流派大師Jean-Franois
  • 比利時音樂家創作《黎明的編鐘聲》用音樂為武漢做點什麼
    Don't give up, when you hear the music of chime bells.」中文與英文相交替,鋼琴和編鐘共奏響,這首由比利時音樂家尚·馬龍和15位來自各行各業的武漢市民隔空對唱的《黎明的編鐘聲》,自2月22日在新華社客戶端發布以來,已經突破了100萬的瀏覽量。
  • 比利時鋼琴家尚馬龍首度為武漢譜寫異國暖陽曲
    原標題:比利時鋼琴家尚馬龍首度為武漢譜寫異國暖陽曲「夜走了,天亮了,天空和鐘聲一同醒來,櫻花在溫暖的春風中飛揚,武漢,我們在等你。」這幾天,又一次被來自比利時的鋼琴大師尚馬龍先生的作品所感動。
  • 500位藝術家以聲「出徵」,全媒體圖書和音像專輯雲首發 ▸藝起...
    疫情爆發後,上海音樂家協會與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音樂出版社、上海人民廣播電臺三家單位聯合組編推出了兩部抗擊疫情音樂出版物——全媒體圖書《出徵 出徵——抗擊疫情優秀歌曲集》(135首歌曲)、音像專輯《加油武漢 加油中國——抗擊疫情優秀歌曲選》(43首歌曲MV+47首歌曲音頻)。
  • 黎明的生命之聲!
    用歌聲迎來黎明 詞作者章劍華談創作初衷 有感於比利時鋼琴家尚·馬龍為中國戰」疫「創作的國際公益歌曲《黎明的編鐘聲》,我在前不久寫了一篇短文並創作了《黎明的生命之聲》的歌詞。
  • NO.11娃娃:陶喆御用詞人,創作水中花,一剪梅,深秋的黎明
    風中寒梅傲霜雪,宛如伊人花初綻幾經風霜皆沉默,難捨離別斷塵緣相見恨晚俏花旦,左顧右盼取捨難執子之手共吹風,深秋黎明空餘歡文筆暢言扮靚影,快樂若琳如迷宮攬盡陶喆一生曲,再造流行新天王臺灣樂壇有三個女明星叫娃娃,一個是唱《漂洋過海來看你》的金智娟,另一個是唱《問情》的蔡幸娟,而今天講的是最沒名氣卻最有才華的填詞人娃娃
  • 世界上8位富有的鋼琴家
    鋼琴家的形態和形式各有不同,這使得對其進行真正的分類變得困難。通常,有古典鋼琴家和現代鋼琴家。但是也有一些音樂家是鋼琴家,但很少在鋼琴後面見過。麥可·傑克遜會彈鋼琴,是世界上最富有的藝人之一,但他不在這個名單上。像拉赫瑪尼諾夫、蕭邦甚至弗拉基米爾·霍洛維茨和路易·洛蒂這樣的歷史巨人都被排除在名單之外。
  • 「中國醫護撐義大利」漫畫從推特衝上微博熱搜,比利時網友補了歐盟...
    因為疫情,「Grazie」(義大利語:謝謝)正在海外社交媒體上的中國駐義大利大使館帳號下方刷屏,而今天(14日),同樣在中國的社交媒體上,據說是一位義大利女孩創作的——感謝中國援意團隊的畫作成為網友們討論的熱點,話題#義大利女孩抗疫作品#一度上了微博熱搜。
  • 邢天溯單曲《恆星》上線 全新創作專輯宣告回歸
    邢天溯《恆星》單曲封面  搜狐娛樂訊 清明前夕,音樂唱作人邢天溯發行了懷念曲《她》,用自己的方式祭奠著母親,乾淨的吉他,遇見溫暖的人聲,搭配手繪MV,感動的熱淚一觸即發。  邢天溯創作過《月光》、《我們在藍色海上漂》、《遊子歸》等多首優秀音樂作品,在距離上一張專輯發行的一年後,帶著全新單曲《恆星》再次起航,宣告2017邢天溯全新音樂創作專輯正式回歸。這張專輯將用全新的方式和大家見面。「一期一會」在不同的時節,為聽眾帶來最相宜的音樂故事。邢天溯用聲音娓娓道來,讓你總能在他的音樂故事裡找到自己的影子,被打動,被溫暖。  春末穀雨,萬物發生。
  • 李宇春郎朗發起,陸虎毛不易創作,88人公益獻唱《一直到黎明》
    藝人們雖然無法到前線去抗疫,但除了捐款捐物,還可以通過創作公益歌曲去傳播大愛,為抗擊疫情加油。日前,由李宇春、郎朗發起,陸虎作曲,毛不易作詞,集結88位明星志願者現場的公益歌曲《一直到黎明》音源及MV正式發布。從發起到完成共用了8天時間,參與演唱的藝人基本上都是在自己家裡進行聲音和畫面的錄製,所以部分畫面質量不算很理想,有些藝人的歌詞和畫面出現了聲畫不同步的現象。
  • 郎朗《哥德堡變奏曲》新專輯發行
    現代鋼琴如何賦予這部原為羽管鍵琴的作品新的定義和表達?郎朗的演繹給予了它最個性和現代的注釋。9月4日,郎朗的新專輯《哥德堡變奏曲》全球同步發行。上周三,法國新冠疫情感染人數新增3776例,這也標誌著法國疫情迫在眉睫,在此情況下活動禁令將再次延長至11月。截至目前,包括阿維尼翁節在內的多個大型活動已被取消。
  • 疫情期間,不是所有鋼琴家都在上綜藝
    而是專注創作了一本可以聽的《疫情音樂日記》。 他就是宋思衡。 宋思衡是我國80年代崛起的最有成就的鋼琴家之一。 1996年,年僅十四歲的他就在北京全國鋼琴比賽中獲得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