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秦桑
來源 | 極物(id:ijiwulife)
當遇到波折和不理解時,我們總說要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知乎上關於「如何內心強大「的回答一直都拉不到底,答案花樣百出,故事更是讓人看的津津有味。
然而,內心強大具體指的是什麼呢?內心在哪裡?強大的標準又是什麼?
對於我來說,內心就是一個人所有真切感受的來源,而強大則意味著這顆心只依著自己的節奏而跳動,不因別人的評判而喜悲,不以外界的標準為尺度。
正如馮唐在給女兒的信中所說「你必須內心豐富,才能擺脫這些表面的相似。煲湯比寫詩重要,自己的手藝比男人重要,頭髮和腰和胸比臉蛋重要,內心強大到混蛋比什麼都重要。「
所以,人生要有自己的節奏和原則,如此才能稱得上是強大,真正內心的強大。
01
柔軟地看待世界
以前從未覺得柔軟是一種無堅不摧的力量,總覺得那無非就是一種性格,有人天生溫柔,有人天生火爆脾氣,如此而已。
直到一次,在蔡康永的節目中,我看到了這樣的力量。高曉松言辭犀利的挑釁和搶白,總是被他的柔軟於無形之中化解。無論是怎樣的辯論,蔡康永都是娓娓道來,不徐不疾,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即便是在那段經典的「袒露出櫃心聲」中,他對歧視和不理解的回應也僅僅是一句帶著淚的「我們並不是妖怪」。
如此柔軟的身段,哽咽的言語,坦誠的傷口,不但沒有讓人覺得懦弱或者娘,反而是感到了一種由衷的堅韌和強大。我想,這正是溫柔的力量,內心強大的表現。
突然明白,所謂的成功不是戰勝自己,而是接納自己。以柔軟的姿態,從容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自己。如此,人生路上我們才能走的更遠更快樂,成為一種強大的存在。
02
可以理解,但並不認同
這應該算是內心強大的人通用原則,說白了就是「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以及各種演繹版本。
很喜歡《不與自己對抗,你就會更強大》書中,這樣的一段比喻。他將人生所要遭受的痛苦比喻成兩支箭,一支是外界給你的困難和挫折;另外一支則是因為挫折所產生的負面情緒。
第一支箭無傷大雅,僅僅是皮外之傷。要命的是第二支無形之箭,它會深入我們內心,肆虐成災,讓我們久久不能平復。
人生在世,外界的傷害總無法避免,但這些傷害能否入心,卻是我們能夠絕對控制的事。
就像是《大話西遊》裡的至尊寶,即便最後歷盡滄桑,成為齊天大聖,還是在最後的最後被自己成全的城頭情侶戲稱」那個人好像狗「。但那又如何呢,孫悟空就是孫悟空,他還是拽拽地轉過身,護送在西天的取經之路上。
所以,理解那些帶給你傷痛的人事物,而不是試著去改變;但也無需認同這傷痛背後的立場或者理念,從容走在自己的路上,看自己的風景,熱愛自己的生活。
03
生命是個過程,要為美好而努力
小時候總被老師和長輩各種鼓勵和勸告,「好好學習,成為一個優秀的人,然後……」那時雖然調皮,潛移默化間卻也覺「優秀的人」是一個很偉大的人生目標。
現在想想,卻覺得哪哪都不對。
所謂的優秀,都是由比較而來,標準也都是板上釘釘的事。但人生不是一場競賽,優秀與否並也不是頒獎臺,每個人都是最獨特的存在,都有自己要經歷的課程和精彩。
人生短暫,要為自己心裡的美好而努力,不是別人眼中的優秀。我想這應該是每個強大心靈的共識。
就像是愛因斯坦,他的一生中面臨著很多選擇和變數,但是他每一次的選擇都是遵循著內心那份最美好的追求:探索時間的秘密。
在面對父親的不務正業的指責時,他堅持說,「我要做一個物理學教授,這是一個高尚職業」;在學界對相對論評價是「充滿了想像力」,他的選擇是一次又一次精密的計算,直到再無質疑之聲,整個世界都為他的發現而鼓舞。
雖然,我們無法像愛因斯坦那樣天才,但是這樣只為內心美好事物而努力的固守和強大,確是每個人都力所能及的。
當你的心中有了自己美好和堅持,自然就會變得強大而不可撼動。就像一個自然裡生長的大樹,無論風大雨大,總是在放晴後天空下,向著光的方向,努力地生長著。
儘管洋洋灑灑地總結了以上三點,但我覺得「變強大、找節奏」這件事情,最終還是要修行靠個人的。須知道,只有你才是自己最稱職的心靈導師,最貼心的閨蜜兄弟,最神勇的蓋世英雄。所以,勇敢地去嘗試,找到屬於你的內心節奏,過好自己強大絢麗的人生。
END
本文系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