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紫光展銳發布了數款晶片:面向5G R16的NB-IoT晶片V8811、智能座艙晶片解決方案A7862、國內首顆車規級雙頻定位晶片A2395、旗艦級智能手錶平臺W51。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紫光展銳推出的晶片主要集中在可落地、有需求的應用場景,比如以手錶為主的可穿戴領域以及汽車為代表的出行場景。
在5G手機方面,紫光展銳此前已經有了幾款晶片產品的儲備:2019年2月,紫光展銳曾經發布5G基帶晶片春藤V510,目前搭載該晶片的5G手機、5G CPE、5G模組已上市商用;2020年2月,紫光展銳還推出了虎賁T7520,是其首款運用6nmEUV製程工藝的5G SoC。
在5G基帶晶片、SoC之後,紫光展銳今日又發布了5G射頻前端解決方案。解決方案採用模組化設計,集成了功率放大器(PA)、開關、濾波器和低噪聲放大器(LNA)等器件。據了解,這款解決比業界平均水平降低15%的通路損耗、尺寸減小20%。
可穿戴、家庭和出行是手機出貨量增長見頂之後逐漸成長起來的新場景。
據介紹,紫光展銳此次發布的智能手錶平臺W517由四核處理器組成,採用12nm製程工藝,從SOC、數據機、作業系統、存儲四個維度進行功耗優化。
功耗和大小是手錶平臺最關鍵的因素,其中,據紫光展銳方面表示,W517的功耗比同檔競品低了10%,布板面積比上一代春藤8521E小40%。
此外,紫光展銳還推出了針對物聯網場景的5G R16 NB-IoT晶片V8811。紫光展銳V8811是基於最新凍結的3GPP R16標準設計的5G NB-IoT晶片,可以與5G NR網絡共存並接入5G核心網,讓NB-IoT終端產品從傳統的靜態應用向動態應用升級,這一意義在於,承載更多2G退網過程中的新應用場景需要。
除了基礎的通信能力,V8811的賣點是安全和省電性:是業界首個支持國密算法+PSA Level2的NB-IoT晶片;通過全場景省電技術,使其功耗表現比上一代產品優化了50%。
在汽車這一終端上,紫光展銳也發布了兩款有關的晶片產品。
其中,紫光展銳A2395是國內首顆車規級雙頻高精度定位晶片,支持GNSS雙頻多模、L1+L5雙頻定位,可提供釐米級高精度定位,定位精度相比單頻產品提高10倍。A2395使用22nm製程工藝,採用全國產CPU,支持浮點運算和M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