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商學院研究員 楊志鴻
【上周回顧】
一、市場表現
上周(9月7日—9月11日)滬深300指數下跌2.996%,申萬一級行業電子行業下跌5.87%;A股半導體指數(申萬)下跌8.288%,跑輸滬深300指數近6個百分點。在申萬二級行業中,上周半導體板塊排名倒數第7位。年初至今,半導體板塊整體漲跌幅為41.87%,在104個申萬二級行業中排名第15位。
二、行業要聞與政策動態
1.中芯盛半導體晶片數位化生產線項目落地
9月9日上午,中芯盛半導體晶片數位化生產線項目在臨港新片區管委會舉行籤約儀式。上海中芯盛半導體設備有限公司(簡稱「中芯盛」)聯合國內外半導體設備配套生產商,主要從事「第三代半導體晶片數位化生產線」的開發與製造,滿足大學、科研機構、晶片設計公司的小批量打樣、性能驗證和培養半導體人才等需求。中芯盛將在臨港新片區投資建設「半導體晶片數位化生產線研發與製造基地」和「半導體產業基礎設施基地」兩個項目。項目總投資10億元人民幣。
2.總投資108億元的集成電路先進封測項目籤約浙江嘉興
9月8日,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嘉興國際商務區隆重舉行第六屆「攜手共進、合作共贏」國際經貿洽談會暨重大項目籤約儀式。其中一個超百億項目是集成電路先進封測項目,計劃總投資約108億元人民幣。該項目由寧波產城集團牽頭海內外半導體封測行業相關資深專業團隊及相關投資方設立,分兩期建設,達產後年營業收入達110億元人民幣,年納稅額達5億元人民幣。項目所從事的高端封測業務為我國半導體產業短板,其順利運營對於整個半導體行業的發展將起到積極作用。(嘉興日報)
3.我國首顆工業數字光場晶片亮相:從技術追隨者到技術引領者
9月5日,五邑大學參與研發的4800萬像素矽基液晶數字光場晶片在2020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首發,被評為「科技創新服務示範案例」。這是我國首顆工業數字光場晶片,其以4800萬個光場像素創造了矽基液晶晶片解析度新的世界紀錄,標誌著我國數字光場晶片技術進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同時也代表我國數字光場晶片技術逐漸從技術追隨者變為技術引領者。(央廣網)
4.SEMI報告:新冠疫情推動全球Fab廠設備支出的增長
美國加州時間2020年9月8日,SEMI今天在其WorldFab Forecast中宣布,受大流行病激發的對晶片的需求激增,從通信和IT基礎設施到個人計算,遊戲和醫療保健各種電子產品將推動全球晶圓廠設備支出2020年增長8%,2021年增長13%。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和伺服器存儲對半導體的需求不斷增加,也為今年的增長做出了貢獻。(SEMI中國)
5.天風證券趙曉光:晶片廠商20%會成為贏家,80%可能會沉澱下去
9月10日,風證券副總裁、研究所所長趙曉光在直播中表示,過去兩年,不論是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都給予了晶片行業一個非常高的估值。目前晶片行業處於百花齊放、百舸爭流的階段,但最後的贏家只有少數。「20%會成為贏家,80%可能會沉澱下去。」(科創板日報)
6.商務部:集成電路進口保持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市場需求回暖
商務部發言人高峰在10日舉行的網上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近幾個月我國集成電路進口保持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市場需求回暖。今年1-8月,我國集成電路累計進口1.5萬億元,同比增長15.3%,高於我外貿進口17.6個百分點。高峰說,疫情對生活方式的改變刺激集成電路需求,如線上辦公、遠程教育、網際網路醫療等拉動對伺服器、個人電腦、平板電腦、醫療電子等產品的需求。此外,我國5G網絡建設,以及企業考慮到疫情對供應鏈造成的影響,積極備貨加大採購力度也推動了集成電路進口增長。作為全球電子產品製造大國,我國半導體需求量穩步上升,成為全球半導體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上證報)
三、重要半導體公司動態
1.VCSEL晶片公司睿熙科技近期完成2億人民幣A+輪融資
9月9日,國內半導體VCSEL晶片公司「睿熙科技」於近日完成2億元A+輪融資,由上海自貿區基金、鋆浩資本聯合領投,燕創資本、普華資本、同渡資本跟投。本輪融資主要用於下一階段晶片的量產以及流片研發投入。睿熙科技成立於2017年,主要做VCSEL晶片及衍生產品的研發及量產,公司對標lumentum,定位高端晶片市場,目前產品覆蓋消費電子、數據通信以及車載三大領域。(36氪)
2.紫光展銳6款智慧型手機晶片升級到Android 11
紫光展銳9月9日宣布,通過同步參與Android 11的開發,六款智慧型手機晶片已完成對Android 11的部署,包括虎賁T618、虎賁T610、虎賁T310、SC9863A、SC9832E和SC7731E。晶片平臺實現與Android 11同步升級,這彰顯了紫光展銳強大的技術實力。同時,紫光展銳還推出了六合一的快捷升級方案,一款升級包適配六個不同的智慧型手機平臺,大大提升了軟體方案的標準化,為採用紫光展銳晶片的終端廠商縮減了成本,同時加快終端設備的上市進度。
3.華為已對外部環境做好了「最壞」打算,將繼續加大研發推進業務向前
9月15日將是美國對華為新禁令生效的日子,隨著美國新政的步步緊逼,華為稱已對外部環境已經做好了「最壞」打算,放棄「幻想」,按照既定節奏繼續加大研發推進業務向前。在內部,華為正在成立各種新公司以發展新的業務。以屏幕為例,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不久前籤發《關於終端晶片業務部成立顯示驅動產品領域的通知》文件,華為將組建顯示驅動晶片及部件產品領域團隊,包括顯示驅動FAE(現場應用工程師)、顯示驅動產品管理、顯示驅動晶片及部件開發部等。(第一財經)
4.長江存儲(紫光旗下)推出兩款消費級固態硬碟(SSD)新品
9月10日,長江存儲推出致鈦系列兩款消費級固態硬碟(SSD)新品,型號分別為PCIe接口PC005 Active和SATA接口SC001 Active,兼具強勁的性能和可靠的品質。現已登陸京東預售,9月22日起正式開放購買,均有256GB,512GB和1TB三種容量。PC005 Active採用PCIe Gen3x4接口,NVMe協議,致力於滿足高階用戶的需求,能夠承載電競、設計類高性能應用;SC001 Active採用SATA 3.0接口,有標準2.5英寸和M.2兩種形態,是兼具速度與超長壽命的固態硬碟,可大幅提升系統開機、程序加載、文件保存、文件傳輸等速度,適用於日常存儲使用,尤其適合辦公電腦、筆記本電腦等場景使用。(科創板日報)
5. 蘋果即將推出基於ARM架構的自研Mac電腦晶片,今年Q4開始量產
蘋果即將推出基於ARM架構的自研Mac電腦晶片,並且性能很不錯。現在終於得到確認,新的Mac電腦首發晶片就是A14X,基於5納米工藝,將於今年第四季度開始量產。年底前重要的蘋果產品,除了iPhone 12系列、Apple Watch Series 6、iPad Air 4、AirTags、AirPower等,還有基於蘋果晶片的新Mac電腦。來自Digitimes的最新消息稱,蘋果已經通知臺積電於四季度啟動A14X晶片的量產工作,月產能5000~6000片晶圓,基於5納米工藝。蘋果首款自研晶片Mac將採用12核設計,8顆高性能核心,4顆高能效核心,未來將探索具有12個以上內核的Mac處理器。(新浪數碼)
【本周觀察】
Android系統是當前手機市場上搭載機型最多的系統,佔據了大部分市場。近期,谷歌發布了最新的Android 11系統,隨後紫光展銳也發布公告稱,通過同步參與Android 11的開發,六款智慧型手機晶片已完成對Android 11的部署,包括虎賁T618、虎賁T610、虎賁T310、SC9863A、SC9832E和SC7731E。晶片平臺實現與Android 11同步升級。同時,紫光展銳還推出了六合一的快捷升級方案,一款升級包適配六個不同的智慧型手機平臺,大大提升了軟體方案的標準化,為採用紫光展銳晶片的終端廠商縮減了成本,同時加快終端設備的上市進度。
紫光展銳是我國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的龍頭企業,以生態為核心戰略,專注於5G和AI兩面技術,深耕三大業務領域:消費電子業務為個人的智能化需要服務,工業電子業務支撐工業體系和社會智能化,泛連接業務探索充滿創新的新網絡領域。
這是紫光展銳升級速度上最快的一次,從另一方面來說,也是其拉開與競爭對手距離的一次突破。據了解,能提前參與安卓前期開發的晶片廠必須先得到安卓社區的認可,而這又要求參與者有極其豐富的技術積累,谷歌對於參與其中的晶片廠商有非常苛刻的要求。紫光展銳能夠參與其中並隨即開發出能搭配的晶片,證明了其研發實力,同時也代表我國一部分廠商的開發實力。
另外,由五邑大學參與研發的4800萬像素矽基液晶數字光場晶片在2020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首發,這是我國首顆工業數字光場晶片。
數字光場晶片指的是可通過計算機數位訊號控制形成任意光場圖形的晶片的統稱,可幫助人類通過信息技術實現任意所需的光場。主要應用於工業和民用領域,在電影、投影儀、雷射電視、智能車燈、虛擬實境、印刷列印、光固化3D列印、PCB電路板曝光、晶片光刻等領域都起著重要的作用。所有的晶片、所有的電路板都是靠光場來形成線條。
數字光晶片的進步或將帶來新的「數字革命」,實現電子和晶片領域的完全數位化製造。目前,我國數字光場晶片在民用市場和工業領域都主要來自進口,首款數字光場晶片的成功研製不僅僅彌補了國內市場的空白,其高性能還預示著我國數字光場晶片技術逐漸從技術追隨者變為技術引領者。
【本周關注】
9月15日(周一),美國對華為禁令正式生效日。
【風險提示】
1.研發進度推遲
2.國際貿易政策影響
【嚴正聲明】本文(報告)基於已公開的資料信息撰寫,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未經時代商學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及其它公眾平臺不得引用、複製、轉載、摘編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獲得授權轉載,仍須註明出處。(聯繫郵箱:TimesBusines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