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國內半導體設計、製造、封測十大企業

2021-01-12 電子產品世界

  一顆集成電路晶片的生命歷程就是點沙成金的過程:晶片公司設計晶片——晶片代工廠生產晶片——封測廠進行封裝測試——整機商採購晶片用於整機生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12/395649.htm

  集成電路產業主要由IC設計業、IC製造業以及IC封測業三大板塊組成。去年大陸集成電路這三塊的營收佔比分別為38.3%、26.8%、34.9%。依據世界集成電路產業三業合理佔比3:4:3的局勢來看,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比例趨勢愈加合理。

  從下圖大陸和臺灣地區IC產業對比也可以看出該趨勢愈加合理。

  


  未來幾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將保持19.8%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到2021年,將達到一萬億元(約1500億美元)的規模。

  目前,中國大陸IC產業布局主要在四個區域。第一,以北京為核心的京津冀地區,是國內集成電路設計業和製造業發展的核心地區。第二,以上海為核心的長三角,是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的核心區域,製造業和封測業的全國佔比均超50%。第三,以深圳為核心的珠三角,是國內集成電路設計業發展的核心地區。第四,以四川、重慶、陝西、湖北等為核心的中西部地區,包含西安、成都、重慶長沙、合肥等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重點城市,它們處於產業發展的第二梯隊,也是產業發展最為活躍的地區。

  2018年馬上就要過去了,本期《盤點2018》由與非網小編分別來給大家盤點一下2018年中國大陸半導體設計、製造、封測十大企業。

  2018年中國大陸十大IC設計企業

  2018年大陸IC設計企業銷售額達到了1036.15億元,同比增長17.59%,遠高於行業平均增速14.83個百分點。

  


  1.海思半導體

  海思半導體成立於2004年10月,總部位於深圳,在北京、上海、美國矽谷和瑞典設有設計分部。前身是創建於1991年的華為集成電路設計中心。

  海思的產品覆蓋無線網絡、固定網絡、數字媒體等領域的晶片及解決方案,成功應用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數字媒體領域,已推出SoC網絡監控晶片及解決方案、可視電話晶片及解決方案、DVB晶片及解決方案和IPTV晶片及解決方案。

  2.豪威科技

  北京豪威是一家註冊於北京的有限責任公司(中外合資)。北京豪威的主營業務通過美國豪威開展。美國豪威原為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於2016年初完成私有化並成為北京豪威的全資子公司。

  豪威科技是一家領先的數字圖像處理方案提供商,主營業務為設計、製造和銷售高效能、高集成和高性價比半導體圖像傳感器設備。今年8月6日,韋爾股份與虞仁榮控制的上海清恩籤署《股權轉讓協議》,約定上海清恩將其持有的北京豪威2556.06萬美元出資金額以2.78億元的價格轉讓給韋爾股份。8月15日,韋爾股份宣布正式收購豪威科技。

  3.紫光展銳

  紫光集團於2013年收購展訊通信,2014年收購銳迪科,並於2016年將兩者整合為紫光展銳。整合後的紫光展銳致力於移動通信和物聯網領域的2G/3G/4G移動通信基帶晶片、射頻晶片、物聯網晶片、電視晶片、圖像傳感器晶片等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目前在全球設有16個技術研發中心及7個客戶支持中心。

  紫光展鋭在今年完成兩個品牌的整合後,加速向中、高端產品線布局,針對移動通信提出全新的晶片品牌「虎賁」,物聯網晶片新品牌名稱為「春藤」,頗有與高通的「驍龍」系列互別苗頭之意。

  4.深圳中興微電子

  中興微電子由中興通訊全資控股,其前身是中興通訊於1996年成立的IC設計部,如今規模已躋身全國IC設計行業前列。

  5.華大半導體

  華大半導體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CEC)整合旗下集成電路企業而組建的專業子集團。旗下有三家上市公司,總資產規模超過100億。2014年5月8日在上海成立,專業從事集成電路設計及相關解決方案。

  6.北京智芯微

  智芯微成立於2010年,以「用芯讓工業更智能」為使命,致力於成為以智能晶片為核心的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集成電路設計企業,連續五年被評為「中國十大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國家電網公司「國網芯」產業發展的使命擔當者。

  智芯微公司打造基於頂層自主晶片引領和支撐,以安全傳感、終端通信、能效控制為依託的業務發展模式,建設成為以智能晶片為核心的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

  7.匯頂科技

  匯頂科技是一家基於晶片設計和軟體開發的整體應用解決方案提供商,目前主要面向智能移動終端市場提供領先的人機互動和生物識別解決方案,是安卓陣營全球指紋識別方案優秀供應商。與華為、OPPO、vivo、小米、中興、魅族等知名品牌都有合作。

  8.芯成半導體

  芯成半導體有限公司(ISSI)1988年成立,專門設計、開發、銷售高性能存儲半導體產品,用於Internet存儲器件、網絡設備、遠程通訊和移動通訊設備、計算機外設等。

  芯成半導體一直都非常低調,事實上,成立於2014年的北京矽成主要經營實體為芯成半導體(ISSI)。ISSI原為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2015年末完成私有化後成為北京矽成之下屬子公司。

  9.敦泰電子

  敦泰電子於2005年成立,快速發展成為全球領先的人機界面解決方案提供商,致力於為移動電子設備提供極具競爭力的2D/3D觸控方案、顯示驅動方案、觸控顯示整合單晶片方案(IDC)、指紋識別方案,銷售網絡遍布全球,年出貨量逾6億顆,觸控晶片出貨量連續多年領先業界。

  10.兆易創新

  兆易創新成立於2005年4月,是一家以中國為總部的全球化晶片設計公司。公司致力於各類存儲器、控制器及周邊產品的晶片設計研發。

  2018年中國大陸十大晶圓代工企業

  晶圓代工在半導體產業鏈中地位十分重要,是行業著實的中流砥柱。具體來講,代工廠商的任務是將設計客戶的版圖製造成實際的集成電路或分立器件,再交給封測廠商進行實施後道工序,毫不誇張地說,是代工廠商給了晶片「生命」。

  從應用端來看,半導體代工行業的主要客戶包括(2017年數據):智慧型手機等無線通訊產品(49%,255億美金)、個人計算機和伺服器用計算晶片(11%,57.3億美金)、消費類產品(18%,93.7億美金)、車用產品(6%,31.2億美金)、工業用產品(14%,72.9億美金)、及佔比較小的有線通訊產品。

  從工藝節點來看,各製程市場規模及佔比分別為(2017年數據):16nm及以上工藝(20%,104億美金)、16-28nm先進工藝(19%,101億美金),28-90nm成熟工藝(30%,157億美金),90nm以上的8 寸(28%,145億美金),其他(3%,17億美金)。

  


  1、三星(中國)半導體

  三星(中國)半導體有限公司是三星電子在華全資子公司,位於西安的工廠擁有半導體晶片製造及封裝測試生產線,是三星在海外規模最大的一筆單項投資,也是三星海外半導體存儲晶片領域非常重要的基地。

  2、中芯國際

  中芯國際目前是國內規模最大,製造工藝最先進的晶圓製造廠。去年10月,中芯國際連續宣布新廠投資計劃,在上海和深圳分別新建一條12英寸生產線,天津的8英寸生產線產能預計將從4.5萬片/月擴大至15萬片/月,成為全球單體最大的8英寸生產線。

  3.SK海力士半導體(中國)

  SK海力士於2005年在江蘇無錫獨資修建,產品主要以12英寸集成電路晶圓為主,範圍涉及存儲器,消費類產品,移動SOC及系統IC等領域。該工廠為SK海力士本部提供一半以上的產品份額,在中國市場佔有率確保遙遙領先於其它競爭對手。

  4.華潤微電子

  華潤微電子有限公司是華潤集團旗下子公司,業務包括集成電路設計、掩模製造、晶圓製造、封裝測試及分立器件,目前擁有6-8英寸晶圓生產線4條、封裝生產線2條、掩模生產線1條、設計公司4家,為國內唯一擁有齊全半導體產業鏈的公司。

  5.上海華虹宏力

  華虹宏力是全球領先的200mm純晶圓代工廠,範圍涵蓋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儲器及功率器件,電源管理、MEMS、RF CMOS及模擬混合信號等。

  6.英特爾半導體(大連)有限公司

  英特爾半導體(大連)有限公司是英特爾在2007年投建,是英特爾在亞洲設立的第一座晶片廠。

  7.臺積電(中國)有限公司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於2003年8月在上海投建,是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獨資設立的子公司,也是其全球布局中重要的一環。

  8.武漢新芯

  武漢新芯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2008年開始量產。目前,武漢新芯在上海、深圳、香港等地均設有辦事處,為全球客戶提供專業的12英寸晶圓代工服務,專注於NOR Flash和CMOS圖像傳感器晶片的研發和製造。武漢新芯是中國乃至世界領先的NOR Flash供應商之一,產品覆蓋全球工商業市場。武漢新芯生產的CMOS圖像傳感器晶片集高性能、低功耗的優點於一體,成功應用於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

  9.西安微電子

  西安微電子技術研究所始建於1965年10月,主要從事計算機、半導體集成電路、混合集成三大專業的研製開發、批產配套、檢測經營,是中國航天微電子和計算機的先驅和主力軍。

  10.和艦科技(蘇州)有限公司

  和艦科技(蘇州)有限公司被臺灣聯華電子收購,是國內頂尖的晶圓代工廠。

  鑑於下遊IC設計業快速成長帶來晶圓代工剛需,大陸代工廠產能規模及本地化優勢依舊穩固,大陸晶圓代工廠通過把握現有製程市場仍能實現快速成長,預計未來三年大陸晶圓代工業複合增速相對較快。

  由於晶圓製造業的高技術壁壘,臺積電絕對龍頭地位短期難以撼動,而大陸若想實現突圍,在市場、政策及資金支持之外,仍須實現自主技術研發力量的增強。

  2018年中國大陸十大IC封測企業

  受益於物聯網、人工智慧、新一代顯示技術以及國產CPU和存儲器等新應用市場所帶來的市場機遇,封測技術也在過去的幾年裡不斷向前發展。

  中國封測產業在全球集成電路產業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其中大陸封測產業的發展現狀如何?

  


  1、江蘇新潮科技

  江蘇新潮科技主要從事集成電路的封裝測試、半導體晶片、智能儀表的開發、生產、銷售。

  2、南通華達微電子

  南通華達微電子主要從事半導體器件的封裝、測試和銷售,年封裝、測試能力達25億塊。

  3、威訊聯合半導體

  威訊聯合半導體屬外商獨資企業,主要從事集成電路元器件封裝測試。除此之外,還為手機廠商生產零備件,是功率放大器產品的主要供貨商。目前,企業年產射頻功率放大器6.6億顆。

  4、天水華天電子

  華天電子作為功率半導體器件封測廠商,是中國第一批國家鼓勵的集成電路企業。 目前具備年封裝及測試各類功率器件12億隻的能力。

  5、恩智浦半導體

  恩智浦在全球擁有多座封裝測試工廠,早前還與日月光合資在蘇州投建一座封測廠。除此之外,其位於大陸東莞的封測廠主要負責封裝、測試恩智浦的分立元器件產品,如電晶體、傳感器、以及二極真空管等。

  6、英特爾產品(成都)有限公司

  英特爾(成都)公司作為外商獨資企業,為英特爾全球最大的封裝生產基地,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晶片封裝測試中心之一。

  7、海太半導體(無錫)有限公司

  海太半導體由太極實業和SK海力士共同投資成立,2010年2月首批封裝生產線投入運營, 2011年8月模組工廠正式投產, 2015年度末銷售收入達到將近6億美金。

  8、上海凱虹科技

  上海凱虹科技是外商獨資企業,由美國DIC電子投資,主要生產表面貼裝型(SND)之功率分離元器件及集成電路產品的封裝及測試業務。

  9、安靠封裝測試(上海)有限公司

  安靠在華子公司,截止到2016年,投資總額達6.45億美元。安靠上海擁有包括晶圓晶針測、封裝、測試、凸塊和指定交運在內的全套解決方案。

  10、晟碟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

  Sandisk在中國建立的第一家自有半導體體封裝測試製造廠。

  以上就是本期《盤點2018》的全部內容,如對與非網其他盤點內容感興趣,請點擊盤點2018標籤查看目前全部內容,我們下期再見。

  由於沒有絕對準確的數據和指標作為標準,本次盤點我們以對相關數據的對比以及業界專家的分享為依據,儘量做到相對準確。對於結果排名,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還歡迎大家在評論區進行討論。

相關焦點

  • 全球封測十大巨頭榜單!
    營收增幅現疲態 值得慶賀的是,2018年前十大公司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增長。 2018年前十大公司合計營收較2017年成長4.3%,相較2017年的成長率10%來說稍顯疲態。 2018年前十大封測公司中,營收增幅最大的是力成科技的17.3%,增幅第二是通富微電的11.5%,增幅排名第三的是京元電子的8.6%。
  • 全球第三大半導體封測企業長電科技 收購後遺症已經治癒?
    長電科技在國內封測市場市場穩居第一,2020年第一季度長電科技全球市場佔有率13.8%,排名全球OSAT(外包封測廠商)營收第三,僅次於日月光、安靠。但是其盈利能力就沒有這麼風光,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235.26億元,淨利潤僅有0.97億元。
  • 國內半導體設備發展現狀分析
    晶矽太陽能電池片生產設備已經實現國產化率,2019年銷售收入同比增長49.1%,比2018年增速加快了21.8%。 相關預測 從歷史角度來看,半導體設備公司的興起與成長緊隨全球晶片製造中心而遷移。從70-80年代晶片製造中心在美國,遷移到80-90年代的日本,再到90年代後期的中國臺灣、韓國。未來10年,中國將成為全球半導體晶片製造的中心。
  • 《中國半導體分立器件封測產業調研報告》-中半協封裝分會
    半導體產業由三個產業鏈組成,即:設計、晶片製造、封裝測試。封裝測試產業是半導體產業鏈的重要環節之一。2019年封裝測試產業雖然受到不利的國際環境及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但是由於國家及時出臺一系列的優惠政策,所以對整個封裝測試行業影響並不大,整個封裝測試行業銷售額5604億元,其中: IC 2067億元,TR 2595億元,LED 942億元,封測行業仍保持平穩發展態勢。
  • Q2全球前十大封測廠商排名出爐,日月光半導體(ASX.US)營收13.79億...
    要聞 Q2全球前十大封測廠商排名出爐,日月光半導體(ASX.US)營收13.79億美元穩坐龍頭 2020年8月13日 13:59:57 智通財經網本文來自 微信公眾號「拓墣產業研究」根據TrendForce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表示,2020年第一季受到公共衛生事件衝擊,因各國邊境管制與封城措施使整體供應鏈出現斷鏈情況
  • 半導體設備之封裝設備行業專題報告
    1.2.中國大陸封測市場規模在全球已佔據較高比重根據 Yole 的統計數據,2018 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約為 4688 億美元,其中 封測市場規模約為 560 億美元,佔比約為 11.95%,全球前五名企業分別為中國臺 灣日月光(19%,不含矽品精密)、美國安靠(15.6%)、中國長電科技(13%)、 矽品精密(10%)、力成科技(8%)。
  • 半導體封測龍頭有著怎樣的無奈?
    由它創立的ICT(信息與通信技術)行業設計、製造和封裝測試三環節分離的垂直分工模式也繁榮發展,奠定了全球信息化浪潮的生產力基礎。但是眾所周知,凡是有利於世界的,都是懂王反對的。在懂王興風作浪之下,半導體全球產業鏈斷裂的風險與日俱增。有消息稱華為已經開始將14nm製程訂單從臺積電轉到中芯國際(HK0981),並派出工程師入駐中芯,幫助研發7nm工藝。
  • 景氣不改 半導體仍值得關注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20前三季度中國大陸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達到5905.8億元,同比增長16.9%;其中,半導體設計達2634.2億元,同比增長24.1%;半導體製造達1560.6億元,同比增長18.2%;半導體封測達1711億元,同比增長6.2%。
  • 半導體封測端爆炸增長
    【漲價邏輯】宅經濟+5G全面商用封測企業熬過低谷產能供不應求封裝測試是半導體行業裡面的一個細分領域。最上遊是IC設計,廠商主要根據電路功能和性能要求,輸出電路版圖,龍頭就比如高通。之後是晶圓製造,工廠拿到設計方提供的電路版圖,在矽片上製造元器件並完成電路互連。
  • 中國半導體封測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版)
    中國半導體封測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版)對我國半導體封測行業現狀、發展變化、競爭格局等情況進行深入的調研分析,並對未來半導體封測市場發展動向作了詳盡闡述,還根據半導體封測行 業的發展軌跡對半導體封測行業未來發展前景作了審慎的判斷,為半導體封測產業投資者尋找新的投資亮點。
  • 2020年半導體公司盤點,機構持股比例變動趨勢意味著什麼?
    《英才》雜誌選取了132家半導體上市公司納入統計範圍,以此為基礎探討半導體行業在2020年的發展概況;同時從產業鏈分工維度出發,分析設計、製造、封測、IDM、設備、材料等細分領域公司整體的業績、估值、市場表現等投資指標,以期為投資者的後續投資決策提供參考。
  • 半導體設備產業迎來歷史性機遇(附股)
    隨著加工技術的日益成熟和標準化程度的不斷提高,集成電路產業鏈開始向專業化分工方向發展,逐步形成了獨立的晶片設計企業、晶圓製造代工企業、封裝測試企業,並形成了新的產業模式——垂直分工模式,在該模式下,設計、製造和封裝測試分離成集成電路產業鏈中的獨立一環。從全球產業鏈分布而言,晶片設計、晶圓製造和封裝測試的收入約佔產業鏈整體銷售收入的27%、51%和22%。
  • 重慶打造國內重要半導體產業基地
    布局多家半導體龍頭企業紮根重慶「匯聚龍頭企業,實現帶動效應,是重慶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重要路徑。」市經信委電子信息處負責人說。比如,萬國半導體在重慶建設投產了國內第一條12吋功率半導體晶圓生產線,提升了重慶晶圓製造能級;CUMEC聯合微電子中心在今年上半年發布了180納米矽光的、成套的PDK工藝,代表重慶已經具備向全球進行矽基光電子流片服務的能力。今年1-8月,西部(重慶)科學城西永微電園集成電路產業實現產值109.32億元,同比增長30.81%。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60期:多家半導體企業上榜2020《財富...
    此次項目在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落地,將打造一個全新的集功率晶片設計、晶圓製造、封裝測試的全產業鏈功率半導體IDM製造基地。 亞電科技半導體設備項目落戶無錫 7月27日,江蘇亞電集成電路高端溼法裝備總部項目籤約。項目一期計劃總投資15億元,註冊資本5000萬元。
  • 外媒:中國十大最值得關注的半導體初創公司
    這家半導體初創公司於2017年底開始在陝西省西安市建設新的生產設施,並於12月完成了第一批產品。該公司在西安的生產能力預計將在2020年中實現大規模生產,預計每年可產生45億元人民幣。據悉,Eswi創辦於2016年3月,是一家物聯網相關半導體技術、產品與服務提供商,核心事業包括晶片設計、先進封測和矽材料三大領域。
  • 2020年國內十大IC設計企業曝光!這五大產業挑戰仍有待突破!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集成電路設計分會理事長魏少軍教授為大會作了題為《抓住機遇,實現跨越》的主旨報告,並公布了2020年國內十大IC設計企業。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集成電路設計分會理事長魏少軍教授為大會作了題為《抓住機遇,實現跨越》的主旨報告,並公布了2020年國內十大IC設計企業。
  • 煙臺國豐集團高端半導體封測項目完成交割
    煙臺國豐集團高端半導體封測項目完成交割記者從山東省國資委官網了解到,8月11日,新加坡半導體公司聯合科技控股有限公司(UTAC)正式完成了對智路資本的出售,標誌著由煙臺國豐集團與智路資本共同推進的總投資8.65億美元的高端半導體封測項目完成海外股權收購,將引領帶動煙臺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推動中國本土半導體封測產業升級迭代。
  • 半導體製造的關鍵設備基本為什麼由美國、日本企業所壟斷?
    半導體製造的關鍵設備基本為什麼由美國、日本企業所壟斷?科磊半導體是檢測設備的龍頭企業。 在將單晶矽片做成晶片的製造環節,又稱為前道工藝,大體要經過氧化、塗膠、光刻、刻蝕、離子注入、物理氣相沉積、化學氣相沉積、拋光、晶圓檢測、清洗等環節。 後道工藝也稱封測,包括背面減薄、晶圓切割、貼片、引線鍵合、模塑、切筋/成型、終測。
  • 電源管理晶片設計與封測商「東科半導體」獲毅達資本投資
    投資界3月27日消息,近日,毅達資本領投電源管理晶片設計與封測商——安徽省東科半導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科半導體)。此次融資將主要用於氮化鎵晶片量產、同步整流晶片品質提升及擴產,進一步鞏固東科半導體晶片設計及封裝測試能力。
  • 產能趨緊 封測巨頭日月光發布漲價通知 有望受益股一覽__上海有色網
    SMM網訊:半導體產能全線吃緊,不僅前段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後段封測產能同樣出現嚴重短缺情況。受此影響,日月光半導體近日通知客戶,2021年第一季封測單價調漲5%至10%。另外,IC載板因缺貨而漲價以及導線架等材料成本上漲,日月光已經對第四季度的封測新單和急單調漲了價格,上漲幅度約20%至30%。由於封裝是以量計價,產能全面吃緊代表晶片出貨數量創下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