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運動到底是怎樣的?真的只是作死嗎?其實我們都理解錯了

2021-01-18 花藝優選

極限運動。是指結合了高難度、高挑戰的一些運動方式。比如大家所熟知的蹦極,就是極限運動的一種。除此之外,酷跑、衝浪、跳傘、攀巖、翼裝飛行等很多運動項目都是非常危險的極限運動。

衝浪

高難度高挑戰,就代表著危險,很多極限運動愛好者包括專業運動員,都因此受傷甚至死亡。既然這麼危險,這些人到底為什麼還要去進行這些運動呢?他們不怕受傷甚至死亡嗎?

自由滑雪

喜歡極限運動的人,我覺得大致要分為兩類。第一類是那些為了希望獲得更大刺激,超越自我渴求與自然融合的狂熱愛好者。第二類我覺得就是那些想要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和證明自己得到關注,利用這種方式博取眼球獲取利益的人。

翼裝飛行

相比於國內,外國人看上去更加偏愛極限運動。傑德·米爾登、羅比·麥迪遜、加勒特·麥克納馬拉等就是很出名的極限運動家。

在他們看來,極限運動是對生命的的尊敬,是人類和大自然的完美互動。他們願意挑戰自己的極限,同時也因為國外的醫療保險制度發達,所以他們也不會為可能的傷痛和死亡又太多的擔憂。

太空跳傘

因為極限運動在國內興起時間較短,所以還沒有被大多數人所接受。但是隨時時間的推移,中國的極限運動愛好者也越來越多,很多人甚至都願意去蹦極一次體驗極限運動帶給人的刺激感與新奇感。

攀巖

但是大部分國人進行所謂的極限運動,卻好像走了歪路子,很多人完全就是為了博取眼球而獲取利益而將自己的個人安危拋置於腦後,事實上這已經遠離了極限運動的初衷。而真正愛好極限運動的人,其實不是不怕死,而是已經採取了很多訓練來避免意外的發生。

國內「高空第一人」墜亡

隨著人們的社會壓力越來越大,越來越多人開始接觸極限運動,而極限運動的商業屬性也越加濃重。很多項目已經形成了完善的一套商業運營體系。普通人想要體驗一番極限運動也越來越簡單。

蹦極

所以建議各位朋友若想追求一番刺激,一定要到專業的機構和組織去。千萬別為了一時的開心,自己去作死啊。要知道即使是非常專業的運動員,也是有可能發生意外的。

相關焦點

  • 極限運動=活該被罵?
    極限運動就是作死嗎?大凡意外事故,多多少少都有些專業上的失誤,譬如準備不到位、技術不純熟,只不過翼裝飛行恰好容錯率極低罷了。那些最激烈的批評不是針對女孩本身的,有的是指向翼裝飛行運動甚至全體極限運動。但無論怎樣去論證,安安的飛行意外中不包含自殺的主觀故意。 確實,它依然是高風險行為,但人們並不應該被剝奪選擇它的權利。
  • 花樣作死?還是挑戰極限?不試試怎知道生活的鋒芒!
    話說,不作死就不會死。但是對於有些牛人,這句話就跟放屁一樣,沒有絲毫效力。喜歡「作死」的年輕人熱衷於極限運動。
  • 「作死」還是「追夢」 極限運動存在的意義到底為何
    看過電影的觀眾都應該知道,在正式攀登酋長巖前,亞歷克斯花了2年多的時間來準備,他和團隊共同把巖壁分段拆解併集中討論難點,不斷進行帶繩訓練,並實地排除障礙。通過多次失敗的嘗試,記錄各種情況的變化,做足風險應對準備,最後才選擇出了最合適的方案,成功登頂。對極限運動的認識誤區為什麼大眾與極限運動愛好者之間不能相互理解呢?
  • 從極限運動攀巖領悟的交易之道:你理解的風險都是錯的!
    本文來自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電影講述了攀巖大神Alex徒手攀爬地球表面最大的花崗巖——酋長巖(高914米,比杜拜哈利法塔更高)的故事,徒手攀巖一向被認為是危險係數巨大的極限運動,而Alex卻認為自己並不喜歡風險,我們做交易,也每天面臨各種風險,那如何才能安全的「冒險」呢?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對大家有所啟發!
  • 極限詠寧鬧市區高空墜亡:生命不該以作死的方式綻放!
    而在他開始嘗試極限行為後,每條視頻都能獲得不低於500百條評論、點讚數破萬。而一則懸掛在幾十米高樓外架子上的作品,點讚更是突破10萬,粉絲數暴漲,目前「全網粉絲已經超過100萬」…這100多萬看客本身可能並沒有「惡意」,他們有的只是單純覺得「極限-詠寧」很「勇敢」,有的可能是把這些視頻當做獵奇事件來看,有點可能是享受視頻中那種刺激的感覺…但無論如何,總歸都是關注了「極限-詠寧」,給他帶去了流量。
  • 為什麼有人喜歡玩命的極限運動?玩極限運動的人生到底什麼樣?
    為什麼會有人喜歡這些玩命的極限運動?玩極限運動的人生到底是什麼模樣?這個世界上又還有哪些極限運動呢?為什麼會有人喜歡這些玩命的極限運動?因為挑戰極限是人來源於基因的本能為什麼這麼說呢,人在嬰兒開始就表現出冒險,探索,挑戰的特點。
  • 翼裝女孩兒消殞,滑翔傘運動是極限運動嗎?滑翔傘安全嗎?
    最近,95後翼裝飛行女孩兒的香消玉殞讓不少人扼腕嘆息,同時也在全網引發了關於極限運動的大討論。甚至在微博上發起了#極限運動是不負責任的嗎#的話題。這也讓不少準備入圈的小夥伴兒開始追問,滑翔傘是極限運動嗎?滑翔傘安全嗎?我還要去學飛傘嗎?這是拿著我的生命在冒險嗎?
  • 「落葉歸根」到底什麼意思?絕大多數人都理解錯了!
    但人的根/故鄉真的指自己出生的那個地方嗎?每一個遊子大概都知道,即使自己回到自己出生的那個地方,待不了幾天,自己就想走!為什麼?其實人真正的「根」或者說真正的「故鄉」不是指某個地方,而是指靈魂的歸宿!只有自己的靈魂找到自己原來出來的地方,找到自己真正的家,靈魂才能真正得到安息!
  • 95後女孩的隕落,極限運動到底有沒有意義
    天門山景區是國內外知名的極限運動天堂,因其自然形成的得天獨厚地理條件,天門山可以開展翼裝飛行、跳傘、輪滑速降、蹦極、戶外探險等等幾乎所有極限運動。這不是天門山第一次發生的極限運動事故,2013年第二屆天門山翼裝飛行世界錦標賽中,來自匈牙利的選手維克多科瓦茨在試飛過程中不幸撞上山崖,頭骨破碎而身亡。
  • 自由潛水到底是不是極限運動
    自由潛水曾經被媒體評為危險程度僅次於跳傘的極限運動,而很多想在水下拍出很美照片的人會去學習自由潛水,大多就被諷刺是去玩命,其實真實情況並不是這樣。自由潛水本身是一種很常見的休閒運動,只有用於競技的自由潛水才被歸類為極限運動。
  • 直播打賞是殺死「極限詠寧」的兇手嗎?
    他生前是「極限詠寧」,一個所謂「極限運動挑戰者」,但真正從事極限運動的人並不認可他的這種「無保護」的方式。其實他也許並不需要所謂業界的認可,他最需要的是視頻平臺和粉絲的認可,因為認可可以成為變現的一種方式。300個視頻,217個直播。這是他在某視頻平臺上留下的軌跡。
  • 極限運動挑戰的到底是什麼?或者追求是什麼?
    寫這篇文只是突然看到一則新聞,相信大多數人都看到了,重複一下這個事件,一個女大學生在張家界翼裝飛行失蹤,然後經過搜尋確認該女學生已身亡。就是看到這個事情我才想寫這麼一篇文,不是說批判誰,批判什麼運動,只是想說一說而已。由這個翼裝飛行事件我想到了這類運動的統稱——極限運動。
  • 速度極限會對我們的宇宙觀產生深遠的影響
    速度極限會對我們的宇宙觀產生深遠的影響當然了,30萬公裡每秒的速度極限不會真的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但是它會對我們的宇宙觀產生深遠的影響,我們曾經堅信時間也就是事件發生的順序對每個地方每個人來說都是一樣的,可是當我們知道光速極限之後,就必須放棄這個觀念了,講道理的人都會認為已經發生的事當然就發生過了,在能夠給出證據的時候,
  • 賈寶玉真的不喜歡薛寶釵嗎?其實年少時理解錯了!
    尤其是經歷的是非多了,越發覺得故事中的人物,可以作另外一番理解,和自己年少時想像的並不一樣。其中比較重要的一個地方便是曹雪芹編造的女兒國裡面,並沒有貶釵揚黛的意思,而故事中的賈寶玉也並不是真的不喜歡薛寶釵,更多的恐怕是對於自己不能重振家業,無可奈何的悔恨!說出這樣的話,可能很多人並不認同,甚至遭到很多人的敵視,那麼且看下文細細分析。
  • 這才是男人該看的電影,一部戶外極限的運動電影,讓你腎上腺飆升
    在這個世界上有這麼一類人,他們總跟城市格格不入,喜歡去追尋大自然給他們帶來的快感,不斷地去挑戰大自然的極限,要把自己的生命獻給大自然,沒錯,他們是一群勇士,也是我們口中的「極限運動」,當然很多挑戰者在追尋極限運動給他們帶來的快感時,也做好了隨時搭上生命的準備,畢竟連普通的運動都伴隨著風險,那麼極限運動更是伴隨著死亡
  • 論作死,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作死路上,他並不孤單,還有這位。6月17日晚,四川宜賓長寧發生了6.0級地震,資陽震感強烈,就在大家都為災區人民祈福的時候,資陽人的朋友圈突然被一條信息刷屏。………按理說他們都是成年人,為何會做出這種「無腦行為」呢?有人會問他們是不是喝大了,小孩都懂的道理,他們怎麼會不知道呢?有句話叫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同樣,在作死的領域,沒有最強,只有更強。下面的兩位,咖位高了很多,作死的勁頭也尤其的衝。
  • 上下其手這個成語,真的是代表「猥瑣」嗎?其實很多人都用錯了
    因為這個成語聽起來太過於生動形象,而人們又習慣性地從字面去理解成語的意思。於是上下其手這個成語,就成為我們所唾棄的騷擾行為所量身定做的一個成語。比如以下幾個例子,都是各大主流媒體曾經刊載過的:2013年的《南方日報》曾說:「小販上下其手既掐脖子又抓命根,城管協管員發出慘叫」。
  • 【IZ9IBIKE】極限運動的精神是什麼?
    昨天小編在face book看到許多極限運動的視頻,例如滑板、fg、bmx等等,國外有一種拍攝方式很特別。一分鐘的短片前面的50秒幾乎都是同一個動作然後花式摔跤最後的10秒帶著滿身的傷痕血跡完成了動作。
  • 排名前十的極限運動電影大盤點,最後一名最經典...
    說起極限運動,想必大家一下子就想到老美們的那些作死式的花樣秀。
  • 《徒手攀巖》:挑戰極限思維,我們真的很需要
    華裔導演金國威和他的拍攝團隊都是專業的攀巖高手,比普通人對攀巖運動的理解,更深、更透。因此,他們拍攝起來往往遊刃有餘,分秒精到。影片圍繞攀巖達人亞歷克斯展開,為了完成徒手攀登(無任何安全保障)約塞米蒂國家公園內立壁千仞的酋長巖,而進行長達二年的勘查和訓練,並從側面給予了攀巖極限運動的正面詮釋。影片在最後的半小時,全角度記錄亞歷克斯用時四小時,徒手攀爬900餘米的酋長巖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