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書了個單」
1802年的今天,法國的維勒-科特萊,一個靠近巴黎的東北部城市,有個男嬰呱呱墜地。
沒人能想到,這個與母親相依為命的孩子,日後會成為世界文壇一顆耀眼的明星,寫出的小說更是讓整個法國都洛陽紙貴。甚至有瘋狂的讀者,不惜重金賄賂印刷廠的排版工人,只為了在第二天到來之前,提前看到他小說裡的最新情節。
他,就是大仲馬,而這本書,就是舉世聞名的經典巨著《基督山伯爵》。作為「復仇題材」的
扛鼎之作,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在文學史上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無論是故事情節,還是文學魅力,都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準。直到今天,許多新書都會在封面打上「
媲美基督山伯爵」或者「
致敬基督山伯爵」一類的標籤,以此來作為自己的賣點。今天的這期書單,就為大家推薦4本與復仇相關的「基督山伯爵式」小說。多到什麼地步呢?據說連專門研究大仲馬作品的專家都不敢確定,保守估計他這一生創作了
150部小說,90部戲劇。作為通俗文學的代表,大仲馬也從來沒把所謂的文學邊框放在眼裡。「在文學上我不承認什麼體系,也不屬於什麼學派,更不樹什麼旗幟,娛樂和趣味,這就是唯一的原則。」而他的代表作《基督山伯爵》更是將這種後來被陀思妥耶夫斯基總結成「
大仲馬式情趣」的風格發揮得淋漓盡致。《基督山伯爵》講述的是年輕的水手
唐泰斯因遭人嫉恨,經歷了奪妻之恨,殺父之仇最後身陷囹圄等一系列苦難,後又遇到老神甫相助,逃出了監獄,找到寶藏化身伯爵,最終一步步手刃仇人的故事。這本書,不像別的世界名著那麼文縐縐的, 從8歲到80歲,每個讀者都能從這本書裡得到一份來自閱讀的最純粹的快樂。2005年,有機構邀請《活著》作者餘華給讀者推薦幾本書,餘華首先想到的就是這部《基督山伯爵》。他說:
「我是二十來歲的時候第一次讀到它的,當時我不吃不喝不睡,幾乎是瘋狂地讀完了這部巨著,然後大病初癒似的有氣無力了一個月。
去年我兒子十一歲的時候,我覺得他應該閱讀經典文學作品了,我首先為他選擇的就是《三個火槍手》和《基督山伯爵》。我兒子讀完大仲馬的這兩部巨著後,滿臉驚訝地告訴我:從出版至今,《基督山伯爵》已經存世近180年,在全球範圍內,發行了
幾億冊。它在江湖上的地位,沒有任何一本書能夠撼動。
在中國,這本書也出版了數不清的版本,但各個版本的豆瓣評分,
清一色9.0以上,最高達到9.6分。2002年大仲馬被葬進先賢祠,當時的法國總統席哈克在儀式上說了這樣一段話:「跟大仲馬一起被珍藏進先賢祠的,還有童年時候美好的閱讀時光,激情和浪漫。」這本書的作者皮耶爾·勒邁特,1951年生於巴黎,以犯罪小說蜚聲文壇,曾經憑藉《必須找到阿歷克斯》榮獲國際匕首獎。後來,他又憑藉《天上再見》獲得法語文學至高獎項龔古爾文學獎。他也因此成為歷史上,
罕見的在推理文學和純文學兩個領域都獲得至高榮譽的作家。2018年,勒邁特推出備受矚目的重磅新作《火光之色》,一出版就登頂法國暢銷榜,並獲得了文學評論家與讀者的高度認可。一直以來,勒邁特都把前輩大仲馬視為自己的文學偶像。而這本《火光之色》也可以說是他向偶像的致敬之作,也因此被譽為「
女版基督山伯爵」。然而,與《基督山伯爵》不同,大仲馬的成功之處在於塑造人物,而勒邁特則更注重以人物的活動反映和折射時代的特色和現實。沉淪的、燃燒的,色彩如迸射的火花,誠如書名所言,呈現出的是「火光之色」。
「父親的葬禮」、「兒子的墜樓」、「親人的背叛」,女主人公瑪德萊娜的命運受人擺布一步一步墮入谷底,痛苦觸發了她的蛻變。
四年以後,女主的心境變得堅強起來,她捲土重來,開始了這齣精彩絕倫、暢快人心的復仇大戲。
正如鳳凰經過烈火的煎熬和考驗,在熊熊大火中誕生新的生命。「復仇就是我擅長的領域,我喜歡講普通人的故事,這些人有時不得不復仇。瑪德萊娜就是這樣一位平凡的女人,而她身上將發生非同尋常的事情。」勒邁特並不在乎世俗所謂的道德,只關心是否活出了自己,是否寫出了自己想寫的東西。這也使得他在小說整體的節奏把控上完全忠於自我,讓人自願墜入他編織的故事結界,不捨得停下來。電視劇《琅琊榜》中,胡歌憑藉著既有仙風道骨的身姿,又能在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的梅長蘇一角,成為了所有女生的夢中情人。
大部分人應該都只看過電視劇,但其實,這本由80後現代女作家海宴創作的長篇小說,自2006年在網絡上連載開始,就頗受關注和好評。
這本書講述的是梅長蘇撥開重重迷霧,智博奸佞、雪冤案、扶持新君的故事。南梁時期,大渝興兵南下,赤焰軍少帥林殊隨父出徵、率七萬將士抗擊敵軍,不料七萬將士因奸佞陷害含冤埋骨梅嶺。
林殊從地獄之門拾回殘命,歷經削骨易容之痛,化身天下第一大幫江左盟盟主梅長蘇。
十二年後,因琅琊榜對其的評價
「江左梅郎,麒麟之才,得之可得天下」而成為太子和譽王爭相招攬的對象。其後雖假意投靠譽王,但暗地裡與兒時夥伴靖王聯合,最終扳倒了太子和譽王,剷除了佞臣,為七萬赤焰忠魂洗雪了汙名。不得不承認,海晏駕馭故事的能力非常強,設定鋪得足夠大卻又一點都沒有浪費,權謀部分嚴謹緊湊跌宕,精心鋪墊、步步為營;感情部分也並不局限於小情小愛,反而將赤子之心與大情懷相融合,每個正面角色雖性格迥異,卻個個鐵骨錚錚、頂天立地。
作為一部
豆瓣評分高達9.3的高質量劇集,《琅琊榜》能夠火遍全網,演員的演技固然很重要,其原著的重要性也是不容忽視的。
而且,很多在劇中無法說得太清楚的細節,也都可以在原著中找到。比如,在電視劇中,蕭景琰認出了梅長蘇之後,來到靜妃的宮裡,頓足捶胸,失聲痛哭,說大家都知道只有我不知道。
蕭景琰得知後,心中百感交集,悲憤難平,回想起自己對梅長蘇的冷漠,猜忌,斥責,誤解……
他只覺得心如刀割,他騎馬在山野間飛奔,似乎是想要將一腔情緒就此放逐,他找到了蒙摯,悲切地問:「我是他最好的朋友,當初他為何不聯絡我。小殊怎麼會變成這樣,我曾經覺得就算他被打碎了,再拼在一起也是那個金陵城最明亮的少年……」如果你曾經被電視劇所折服,那就再去讀一遍原著吧,或許你能夠發現一個
更加真實更讓你共情的《琅琊榜》。在網絡文學裡,
玄幻修真類小說是世界觀設定最龐大繁雜的一類。而《將夜》這部長達三百七十多萬字的長篇小說,更是一朵揉合了諸多網文類型的「奇葩」。這本書的作者是
貓膩,可能提到他的另外一部作品你會更熟悉,沒錯,
《慶餘年》也是他寫的。與復仇類的書相同,《將夜》也有復仇的因素在,前期推動主角寧缺往前走的,就是復仇。十幾年前,將軍林光遠的滅門慘案讓寧缺家破人亡,無父無母。從此,他一切的行動就為了查清真相,為父母和將軍府的人翻案報仇。而復仇之外,作者在寧缺身上又加了一層阻礙——
不能修行。在強者如雲的昊天世界,不能修行就如同一個"廢人",想報仇就是痴心妄想。但很遺憾,在《將夜》中,主角寧缺的父親不是皇帝,也不是將軍,甚至也不是什麼商賈之家。他的父親是將軍府的
門房,他的母親也只是一個連名字都沒有的
婢女。
寧缺抬起頭來,看著眾人問了三個問題:
「為什麼你們都以為我是將軍的兒子?我為什麼一定要是將軍的兒子?為什麼你們都希望我是將軍的兒子?」
眾人還處於極度的震驚之中,根本無法回答他的問題。寧缺自嘲一笑,說道:「很遺憾,我真的不是。」
《將夜》就這麼反套路地講述了一個門房的兒子復仇的故事。貓膩很少去寫寧缺和桑桑在此之前的生活,但所有人都知道,
那是一段很長又很苦的日子。在那之前,寧缺殺過很多人,做過很多惡事,他會搜刮死者的錢財,甚至還吃過人肉……至於書中其他形形色色的人,也是各有各的苦衷。無論是高高在上的修行者,抑或者是只關心莊家收成的黎民百姓,都真實深刻地反映出一個字:
苦。而這一絲絲的甜,在《將夜》這個故事中,或許就是那一縷,燃起自老筆齋或者書院後山的人間煙火。讀完全書,你可能也會陷入沉思,然後去尋找過去生活裡的每一份甜。
即日起,在【書了個單】後臺回復
本期雪碧密令——「清涼」
(每期推文底部將發布新密令)
即可免費兌換麥當勞雪碧一杯
每天回復,均可領取一杯!
快快掃碼回復密令
領清涼福利~
▼
轉發本海報給好友,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戳閱讀原文,60萬冊好書免費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