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罪被放大,總有一角會照出自己——書評:東野圭吾《惡意》

2021-01-09 顏若木槿

人性中的惡意:貪婪、嫉妒,真是十分可怕的負面能量,讓人寒毛凜凜。——東野圭吾

人性的惡意在這本書裡無限放大,甚至令人不寒而慄。我第一次讀惡意正是在一個夏天。細細閱讀竟產生一股冷汗,甚至會環顧四周,仿佛有一個眼睛在冰冷地看著我。因為惡意的仇恨,是人心中最無由的憎恨,最無底的仇恨。東野圭吾,一個反常的推理小說的寫作,卻拷問的人性,試探了人心。

《惡意》,講述了一個暢銷書作家日高邦彥在出國前一晚在家中被殺。命案現場的發現者是作家的新婚妻子,及同為身為作家的昔日同窗好友野野口修。警官加賀參與此次案件的調查。在一連串的抽絲剝繭下,很快加賀就發現了野野口修就是兇手。在徹查被害人與兇手的過去之後,警官面對案情、手法均平淡無奇的事實,卻感到如墜萬丈深淵般無邊的寒意。而關於野野口修殺害日高邦彥的犯罪動機,野野口修的每次口供都不相同,最後通過加賀的一再調查下,得知真相:野野口修的殺人動機是源於嫉妒,只是對於日高邦彥作為自己同學卻大獲成功而自己仍是小作家的嫉妒。源於這種恨意讓野野口修殺死了日高並在其死後盡一切可能的讓其身敗名裂。

明明你是我最親密的朋友,明明你是那麼善良,明明你知道我猥瑣的過去還幫我保密,明明你一直在幫我實現理想。可是我就是恨你。我恨你搶先實現了我的理想,我恨你優越的生活,我恨當初我如此不屑的你如今有了光明的前途,我也恨我自己的懦弱,我恨我自己運氣不夠才能不夠,我恨我自己還沒來得及成功就得了癌症。我把對我自己的恨一併給你,全部用來恨你。

嫉妒,就猶如深不見底的洞穴,漆黑一片,一旦踩入,便是萬丈深淵,永遠無法挽回,這就是嫉妒。嫉妒,可以讓人直冒冷汗。嫉妒,可以讓楊修因雞肋而死;可以讓龐涓羞愧而死;可以讓韓信含恨而死。嫉妒所帶來的扭曲心裡,在這本書上表現到了極致。

而看到結尾,讓人真正背脊發亮的不只是兇手真正的惡意,而是自問?誰又沒有這樣的惡意?那種嫉妒扭曲著心理,心理扭曲的人心,而人心有扭曲了行為,最終改變了一個人的性命和一個家庭幸福的生活。

畫皮畫骨難畫心,是人性本惡,還是世界催人向惡?

這個世上,或許有理由去作惡,去用自以為是的理由去騙自己。而最終帶來的只有潰於蟻穴的悲劇。東野圭吾,他像一個智者,用冰冷的眼神靜靜地看著我們,他清楚嫉妒的結果只有毀滅和痛苦。嫉妒之心雖人皆有之,但只有克制並保持謙卑,才會成為一個高尚的人,謙卑的人,自尊的人,而不是被他人束縛的人。

相關焦點

  • 東野圭吾《惡意》直逼人性的十句話:深深的惡意,來自深深的嫉妒
    在東野圭吾書中能夠讀到太多現實生活中的東西。不需要你動多少的腦子也能夠看懂,所以比起其他人來講,東野圭吾的書更像是一種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良藥,而且書中的句子直擊人心。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惡意》直逼人性的十句話:深深的惡意,來自深深的嫉妒1.
  • 東野圭吾《惡意》最精闢的10句話:你永遠不知道別人為什麼會恨你
    如果說,《解憂雜貨店》是夏日裡治癒心靈的一抹暖陽,那麼《惡意》則是冬日裡冰凍三尺的嚴寒了。延續了東野圭吾一貫的黑暗風格,即使在太陽底下,也不覺感到脖子上的颼颼涼意。《惡意》與《白夜行》恰似兩生花,《白夜行》中的愛情極度熾烈,令人粉身碎骨;《惡意》中的怨恨則無比深沉,令人深思。人性的兩極就這樣奇異地直擊人心。東野圭吾被評為日本作家中的作家其實是有一定原因的,往往從他所寫的書中能讀到太多現實生活中的東西。
  • 東野圭吾《惡意》:「恨不知所起,深入骨髓」,人性可以有多惡?
    《惡意》的最高境界就是放大了我們生活中最普遍的惡意《惡意》被媒體和讀者列為東野圭吾的巔峰之作,與《白夜行》同享光輝與榮耀。這兩部作品恰似兩生花:《白夜行》為了愛粉身碎骨,《惡意》因為恨萬劫不復。無邊的惡意,深不見底,有如萬丈深淵。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是最美的愛情。恨不知所起,深入骨髓,是最冷的人性。原罪被放大,總有一角照出自己。不論如何醜惡的偏見,它的產生絕對不是歷史和地域的錯。
  • 東野圭吾《惡意》最刺耳的10句經典語錄:人類總是那樣的自以為是
    "他從來沒有想過,在這世上竟會有這樣的惡意存在。"很多人引用這句話作為朋友圈的文案,卻不知道,它出自東野圭吾的小說——《惡意》。東野圭吾是日本著名的作家,他是本格推理小說的代表,在日本乃至國際上都享有盛譽。
  • 東野圭吾20句經典語錄:生命中的全部偶然,其實都是命中注定
    2017年4月,第11屆中國作家富豪榜子榜單「外國作家富豪榜」發布,東野圭吾問鼎外國作家富豪榜首位。書店裡的東野圭吾專區東野圭吾,一位寫書能讓人拿起來就放不下的作家,一位連續幾年銷量破600萬的作家,他的作品到底有何魔力?來看看東野圭吾20句經典語錄,生命中的全部偶然,其實都是命中注定。
  • 深度書評:東野圭吾《惡意》中的人性描寫
    一、關於東野圭吾及小說《惡意》東野圭吾1958年出生於大阪,中學時期開始喜愛文學創作,1985年憑藉作品《放學後》獲得第十三屆江戶川亂步獎。1998年,東野的小說作品《秘密》出版後引起了讀者的關注,並憑此入圍了直木獎。東野以其獨特的風格開創「寫實本格派」這一寫作流派,在作品中對社會問題以及人性展開了大量的探討。《惡意》便是其代表作之一。
  • 東野圭吾先生筆下的愛情
    肯定是不可能不露馬腳的,我肯定會有所察覺。但是,我會給他時間考慮,在這期間他如果自首了的話——安全,但是如果沒有自首的話――出局。我覺得這樣也已經夠講人情的了哦。」 ——東野圭吾 《戀愛的貢多拉》
  • 書籍推薦:無冕之王東野圭吾,最好的詭計、最無懈可擊的推理
    ok,上一篇文章介紹了東野圭吾的三篇文章,《白夜行》、《幻夜》和《嫌疑人X的獻身》,那麼這篇文章繼續。東野圭吾大家都知道,就算不知道的看我上篇文章也會知道,那我們繼上一個話題繼續推薦東野圭吾的名作。《聖女的救濟》這是繼《嫌疑人X的獻身》後伽利略系列第二部長篇小說,東野圭吾在這篇文章中,對於毒殺以及殺人動機和不在場證明上都下足了功夫。故事充滿了對現實的扣問和愛情的探討,反映了日本女性地位底下的這種偏見以及女性受到的影響,這是一部偉大的作品,東野圭吾用疼痛,來喚醒女性地位的重生。
  • 關於東野圭吾先生的文案
    即使我變得不再是我,即使我已變身為嗜血的兇徒,即使整個世界已變成廢墟,我仍然會用全部生命來愛你,至死不渝…… ——東野圭吾 《變身》 16.
  • 東野圭吾20句經典語錄,冗長的黑暗中,你是我唯一的光
    他的文字正如他筆下的人物,有時候會讓你徹骨冰涼,但有時候也會如沐暖陽,今天便摘抄東野圭吾20句經典語錄,供大家欣賞。1世界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8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是最美的愛情,恨不知所起,深入骨髓,是最冷的人性,原罪被放大,總有一角找出自己。
  • 東野圭吾|《惡意》: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
    他是日本推理小說史上罕見的「三冠王」,他以 2200 萬元的版稅收入榮登第十一屆中國作家富豪榜子榜單「外國作家富豪榜」首位,他是日本推理小說天王東野圭吾。你或許聽說過被翻拍出許多影視作品的《白夜行》,以及捧得日本文學最高榮譽直木獎的《嫌疑人 X 的獻身》,但是讀完《惡意》,才算真正認識東野圭吾。
  • 東野圭吾為你揭秘惡的來源:即使賭上自己的性命,也要拉你入深淵
    好似沒有外人的證明,就往往看不出自己的價值,輕而易舉便跌入人性的陷阱。 人不是堅定的,比較和參照是我們抗拒不了的天性。參照,視其為榜樣和前進的動力,在其中認識到與他人的差異。比較,想要分出勝負,少帶虛榮的色彩。當你和他同處在一片藍天空,他所擁有的,正是你苦苦追尋的,難免心生會嫉妒,產生惡意。
  • 東野圭吾《惡意》:一場熟悉陌生有始無終的惡意
    東野圭吾《惡意》:一場熟悉陌生有始無終的惡意熱點事件多了,內心也不再波瀾起伏,實際上讀東野圭吾,並不適合昏昏欲睡的午後,最好是無所事事的傍晚,沒有飯局的聊賴,索性置身於軟軟沙發邊燈影下的一圈,一搭沒搭地開始。 作為與《白夜行》、《嫌疑人X的獻身》、《解憂雜貨店》齊名的東野圭吾作品,《惡意》明顯沒有前三者的名聲響亮。村上與東野的書,已經決定這一時期先擱置,但是從那些熱點帶來的惡,忍不住想想重複一下當初《惡意》帶來的驚悚。
  • 東野圭吾推理小說:《惡意》,讀到最後,才知道自己被騙了
    東野圭吾可是說是在中國最出名的推理小說家之一,只要提到推理小說就一定離不開他的作品。他的四大傑作(解憂雜貨鋪不是推理小說)有三本都是非常優秀的推理作品,而其中的《白夜行》更是四部中的「無冕之王」。《惡意》最巧妙的地方就在於詭計的敘述,並且讀到最後,才知道自己被騙了。小說不是通常的人稱敘述,而是通過書中人物的手記內容推動故事的發展,相當於是書中人物在對讀者講述小說當中的故事,這其實也隱晦地表明了書中的人物是會向讀者撒謊的。等讀到最後才會發現原來之前的某些內容是具有欺騙性的。
  • 暢銷作家東野圭吾——怎麼樣的東野君,能有這樣驚人的絕世創作!
    要是因為某個人導致自己或家人遭受折磨,當然會希望那個人從世上消失,這也是人之常情。」——節選自《祈念守護人》在《解憂雜貨店》出版八年之後,東野圭吾再次帶來一部暖心之作——《祈念守護人》。從2012年至今,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在中國已突破1000萬冊銷量。
  • 讀完這本書,才算真正認識東野圭吾
    我們即便不以最大的惡意去揣測人性之惡,但是這種惡意卻定然存在,越是聖人般的存在越會讓這種卑劣的心態光速的膨脹和擴大,他們的光芒照著這些人無處遁形,而野野口在他死去之前用他最拙略的才華寫出了主角是自己的一部小說。
  • 東野圭吾《惡意》:惡的根源是什麼?是嫉妒!
    東野圭吾,1958年出生,日本大阪人,早年讀書期間就開始進行文學創作,並在1985年憑藉《放學後》奪得第十三屆江戶川亂步獎。1998年,《秘密》一作出版並受到廣泛關注,該作品也入圍直木獎。東野圭吾以個性化的視角和思考維度,開創了獨特的「寫實本格派」流派。
  • 閱讀季│東野圭吾《惡意》
    作品簡介:《惡意》是日本作家東野圭吾挑戰懸疑小說寫作極限的佳作,是以加賀恭一郎為主人公的系列作品的第四部,該系列的上一部作品是《誰殺了她》,該系列的下一部作品是《我殺了他》。《惡意》於1996年由日本講談社出版發行單行本,文庫本由講談社於2001年出版發行。
  • 東野圭吾顛覆性新作《拉普拉斯的魔女》:翻越「惡意」的崇山峻岭
    而以寫人性見長的東野圭吾,則在日本文學的傳統審美和更看重實證的推理邏輯雙重影響下自闢一片天地,不時敲打推理小說與純文學的邊界。他的作品裡,惡有時候沒有底線,但善又能使人感到極致的溫暖,猶如在黑暗的屋子裡突然打開所有的窗簾,讓陽光全部灑進來。著名學者止庵曾指出,「一千年前紫式部的長篇小說《源氏物語》和清少納言的隨筆集《枕草子》,始終是奠定日本文學總的追求和方向的作品。」
  • 東野圭吾|以最簡單質樸的語言不斷訴說人性的隱惡與自贖!!
    ───────[ 主要成就 ]第134屆直木獎 | 2006年第43屆新風 | 2008年▼      東野圭吾的推理小說表達了一種理想,那就是慰藉卑微者飽受死亡威脅的心靈。這種理想屬於所有對生命困境有真切感受的人類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