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第二支股價破千億的個股昨天誕生了。截止12月16日收盤,科創板次新股石頭科技股價收漲近4%,報1018.3元每股,成為2000年之後第二支千元股,也是自茅臺之後第二支。
今日開盤,石頭科技股價再次飆升,截止發稿,股價達到1064元,市值709億。
作為小米生態鏈的重要成員,石頭科技今年2月才登陸資本市場,卻以271.12元的發行價創造了記錄。開盤當日,石頭科技遭到爆炒,股價大漲超過83%。投資人青睞,主要原因是後面站著小米。
公開資料顯示,石頭科技主營業務為智能清潔機器人等智能硬體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其主要產品為小米定製品牌「米家智能掃地機器人」、「米家手持無線吸塵器」以及自有品牌「石頭智能掃地機器人」等。
上市之後,石頭科技股價一路飆漲,除了中途回落到313元的地位,其餘時間都在狂飆,僅僅10個月時間,股價翻了將近4倍,著實讓投資者驚喜。
這家以「掃地機器人」作為主要產品的公司有多掙錢?根據其第三季度的財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9.80億元,同比下降1.66%,實現歸母淨利潤9.0億元,同比增長54.49%,其中單三季度收入實現12.03億元,同比增長33%,相較上半年降幅16%大幅扭轉,歸母淨利潤4.39億元,同比增長123%,超出市場預期。
正是因為這樣的業績,再加上其小米生態鏈中的重要角色,讓石頭科技脫穎而出,拿到進入千元股的入場券。而這背後,都離不開一個80後年輕人,就是石頭科技創始人昌敬。按照目前石頭科技709億的市值,佔股23.24%的昌敬身價已經超過160億。
昌敬出生於1982年,本科和碩士都就讀於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之後,昌敬第一份工作在北京傲遊天下科技有限公司任技術經理。一年之後,昌敬跳槽到微軟任程序經理,也是在這裡,昌敬認識了後來一起創業的毛國華(後來任石頭科技COO)、吳震(後來任石頭科技CTO)等人。
在微軟工作了3年之後,昌敬繼續跳槽,來到騰訊擔任高級產品經理。不過,僅僅一年時間,昌敬就離職開始自己的第一段創業旅程。2011年12月,昌敬創立北京魔圖精靈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稱「北京魔圖精靈」)並任 CEO。
根據天眼查信息,北京魔圖精靈背後的金主是一家叫北京創新方舟科技有限公司的公司,李開復曾經擔任過這家公司的董事長。後來不到一年時間,昌敬再次離開北京魔圖精靈入職百度任高級經理直到2014年。
從2006年畢業工作,到2014年創立石頭科技之前,昌敬和一位普通的程式設計師打工仔沒什麼區別。據36氪報導,昌敬過著一邊加班,一邊吐槽幼兒園費用高的生活。
比如,他在2012年8月19日的微博記錄:「從13號線轉4號線,地鐵馬上就要開了,我趕緊衝過去,剎那門正好關了,我被夾住,估計幾秒後就掛了。一群人拼命把我往車廂內拉,終於在地鐵啟動前把我拉進車廂。死裡逃生,要珍惜生命啊。」他也曾在微博抱怨幼兒園費用高。
但是,昌敬的命運將隨著2014年創立石頭科技開始被改變。
那年七月,昌敬再次開啟創業之旅。昌敬拉著從微軟出來的前同事一起成立了北京石頭世紀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稱「石頭有限」)。公開資料顯示,石頭有限由昌敬、丁迪、毛國華、吳震共同出資設立石頭有限,註冊資本為 20 萬元,其中昌敬認繳出資 12.24 萬元,佔61.2%,丁迪認繳出資 3 萬元、毛國華認繳出資 3.4 萬元、吳震認繳出資 1.36 萬元。
幾個技術人員湊在一塊便開始研發產品。石頭科技的業務方向來自昌敬創業前幾年的觀察和思考。當時國內掃地機器人品牌非常稀少,國內也沒有什麼數據。於是,昌敬決定將石頭科技的研發方向定位在掃地機器人。經過40天的努力,團隊開發出了一個Demo,沒想到卻受到小米生態鏈的投資人青睞,決定投資石頭科技。這也為後來石頭科技進入小米生態鏈打下了基礎。
然而,從無到有的創立過程並非一帆風順。昌敬和創業團隊的履歷都和APP等線上產品相關,現在要涉足一個軟硬結合的產品,相當於進入一個全新的領域,有許多未知的東西。本來預定開模的時間為2015年9月,卻因為開發過程中遇到的難題,一直延遲到2017年3月。
後來,昌敬表示,把這件事情想得過於簡單。「這是一個從不懂到懂,從無到有的過程,困難是有的但對我來說似乎也沒有想像得那麼困難,原因就在於你的認知在不斷打開,所以往前走了一點。」
終於,經過26個月的研發,石頭科技的產品最後落地。2016年9月,公司推出小米定製品牌「米家智能掃地機器人」。之後陸續推出了自有品牌「石頭智能掃地機器人」和「小瓦智能掃地機器人」。自那之後,石頭科技開始進入「瘋狂的石頭」旅程。
財務數據顯示,2016、2017、2018年,石頭科技營業收入分別為1.83億、11.19億、30.51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1124萬、6699.62萬、3.08億元。
儘管創業過程困難重重,但相比其他創業者,昌敬的創業歷程可謂相對順暢。從2014年7月註冊公司到2020年2月登陸資本市場,石頭科技用了不到六年時間完成了從零到300億的蛻變。而今不到10個月,股價翻倍,市值也突破了700億,可謂功成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