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性與不要臉

2021-02-18 小明在哪裡

半個月前,和李榕聊到讀書的話題,她向我極力地推薦《哈利·波特》——

我希望你一定要去看,跟看電影完全不是一回事,這本書會陪伴你。

如果你一旦開始看了,你會放不下來。

我看了之後特別感動,非常喜歡他們之間的友情,以及他們的愛和勇氣,我看了很多遍。

初中的某一天,中央電視臺開始頻繁地播放《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宣傳預告片,全國人民好像破天荒地都知道了哈利·波特,不知道這算不算開創了電影作品在電視媒體投放廣告的先河。

那會,我只記得一個令人嘆為觀止的場景——

一隻黑貓從講桌上對著鏡頭一躍而下,瞬間就化作了麥格教授,她梳著一個緊緊的髮髻,威嚴又冷傲。

如此光怪陸離的魔法世界,讓人怎麼能不心之神往?但是當我滿懷期待地觀看正片時,才懂得了一個刻骨銘心的道理——

並不是所有好萊塢的大片都合胃口。

《魔法石》這部電影我一直沒有看完,它對我而言又臭又長,讓人看得心煩、看得無聊、看得想睡覺。此後多年,當我鼓足勇氣,想嘗試著涉足一下這個系列時,結果都毫無懸念——

一次又一次地關掉播放器,怎麼也看不下去。

也因為如此,從第二部的《密室》到最後一部的《死亡聖器》,我也從沒來沒看過。對電影不感冒,對書也提不起興趣。當年在書店不止一次地看到《哈利·波特》擺在顯眼的位置,但也從來沒去翻過。

不僅僅是《哈利·波特》,我對所謂有著至少三部以上大片的態度一向如此,例如《指環王》、《納尼亞傳奇》、《加勒比海盜》、《變形金剛》、《飢餓遊戲》……統統都看不下去,劇情拖沓,沒完沒了,看的時候除了困,還是困。

相比於身邊友人的追捧,我曾一度自我懷疑——

對大片的審美咋就和大眾脫節了呢?

但不管脫沒脫節,它們始終都是大片。大片的意思就是說,無論你看不看得下去,無論你了不了解劇情,你都逃不過對它們的認知。電視上頻繁播放,網絡上議論橫飛,再加上周邊的吐槽和安利,對這些大片,除非你是個木魚腦袋,不然,多少都會知道一點。

《哈利·波特》也是如此,雖然與這個系列的影片絕緣,但至少我知道霍格沃茲、我知道鄧布利多、我知道羅恩、我知道赫敏、我知道斯內普、我知道伏地魔,我知道最後羅恩和赫敏在一起,我還知道鄧布利多逝去了。

這一次,決定閱讀《哈利·波特》,除了李榕的極力推薦外,還因為當時手頭正在讀的一本書——《外婆的道歉信》。

七歲的愛莎很喜歡讀《哈利·波特》,跟很多喜歡《哈利·波特》的人一樣,她把故事讀了很多遍,每天上學她都要戴著那條紅黃相間的格蘭芬多圍巾。即使破了一個洞,她也不在乎。

小愛莎就是戴著這條圍巾,在寒冷的冬天裡,一次一次地解開線索,為死去的外婆送出一封又一封的《道歉信》,直到最後的那一封……

某些看似的巧合在冥冥中早有註定,既然上天有意安排,那就試著讀一讀吧。

看《魔法石》時,大腦會不由自主地將人物形象與電影中的各個角色對號入座,即使讀到了9¾車站、分院儀式、隱身鬥篷、魁地奇比賽等這些章節,腦補的還是電影中的那些畫面,始終沒產生什麼特別的感覺,但也不算無聊。

就這麼一頁一頁地翻下去,直到讀到最後。讀到鄧布利多為了嘉獎哈利、羅恩、赫敏和納威,為格蘭芬多一次又一次地加分時;讀到鄧布利多的魔法棒一揮,將禮堂的裝扮變成了一面面醒目的獅子旗時,我居然興奮激動地溼了眼眶。

讀《魔法石》讀到哭,這只是一個開始——

當哈利闖過第一關,羅恩走進帳篷跟他冰釋前嫌時;

當哈利在聖誕節一早,收到多比用自己的工資給他買的襪子時;

當哈利闖第三關前,看到自己前來觀戰的家人是韋斯萊夫婦時;

當哈利在病床上,為塞德裡克的死自責地放聲痛哭時;

當哈利在火車上,把一千加隆給到弗雷德和喬治,讓他們給羅恩買件禮袍時……

《火焰杯》這一本有太多的感動。

那些日子,Alan對我的問候就是——

今天你又看哭了嗎?

自從入了坑,我才知道,身邊的Bae、Michael、Po和Victor都是坑裡人,他們不但讀過書,而且都讀過了不止一遍。

Michael和Po不懷好意地告訴我一些伏筆,但又極力忍住不給我劇透。

他們說,《鳳凰社》這本書特別厚,加入了很多新的角色,沒有其他幾本讀起來有意思。但哈利在這本書中迅速成長,讓隨後的故事開展合情合理。

真不巧,我正在讀的就是第五本——《哈利·波特與鳳凰社》。

讀到第九章《韋斯萊夫人的煩惱》時,Kindle顯示,全套書也才讀了39%。

嘎吱、嘎吱、嘎吱……

睡得渾渾噩噩,一陣刺耳的、快節奏的、有頻率的聲響讓我猛地睜大了眼睛——

房間進賊了嗎?

賊在搬家具嗎?

為什麼整個房間都在晃?

從上鋪微微探出頭,摸黑地四處看了看——

不對,房間沒人,是隔壁!

是隔壁的家具震動摩擦著我們的牆壁!

隔壁房間進賊了嗎?賊在搬家具嗎?背包客的房間有什麼好偷的?偷什麼不好要偷家具?這賊是傻子嗎?難道是地震?

如果不是及時地聽到了一串嬌喘的呻吟,我差點就跳床跑到外面去避難了。

隨手按了按枕邊的手機——

凌晨4:18分。

在Big 4,周五到周日的夜晚是老外們的狂歡夜,因為公共區域有晚9點熄燈的規定,所以十幾乃至幾十號人在胡吃海塞後,通常會關掉震耳欲聾的搖滾樂,轉戰到小鎮上的各個酒吧,High到天亮、徹夜不歸。

當然,醉酒後通常逃不過兩種可能——

一是亂事,二是亂性。

前些日子,一對英國情侶醉酒後舊帳新帳一起算,在房間裡對彼此大打出手,女方大吼大叫+大哭大鬧,引得眾人前去圍觀和勸解,轟動一時。

第二天,兩個人看起來還和從前一樣,好得跟一個人似的,敢情昨晚什麼都沒發生過。

房車旅館的牆壁不是鋼筋水泥,而是由某種類似硬塑的材質搭建,只要稍加認真仔細,左右兩個房間的談話都可以聽得見。因為大家白天要工作,晚10點後每個房間都會自覺地關掉電視和音響,爭取不打擾他人的休息。

我跟隔壁兩個白人姑娘的交流不多,到現在她們是哪個國家的我都沒搞明白。這麼久以來,她們從來沒有製造過這麼動聽悅耳的聲響,今天這是怎麼了?

應該是其中一個室友不在,另一個帶回了夥伴吧。

天雷勾動地火,情到深處自然濃,年輕就是好啊。

牆壁還在持續摩擦,地板震動不斷,她們的鐵架床還在有頻率地嘎吱、嘎吱、嘎吱,好像床上的每一處螺絲都已經到了他們不能承受重量的極限。它們在不滿,它們在抗議,它們不滿和抗議的嘎吱聲越來越快、越來越短、越來越重,在其中幾個螺絲馬上就要崩斷之前,那一聲聲放肆忘我的呻吟突然變成了壓低喉嚨的粗吼,吼叫聲越來越大、越來越急,一陣海枯石爛、地動山搖。

終於,伴著最後幾聲緩慢無力的嘎吱、嘎吱,螺絲們勝利了,它們不再嘎吱了,摩擦和搖晃停止了,整個凌晨又恢復了藍黑色的空洞與寂靜。

我對著牆壁深深地嘆了口氣,恢復了正常的呼吸,原以為可以繼續睡覺了,但是馬上,就被自己的天真打敗了。

新一輪的嘎吱、嘎吱開始了,新一輪的嬌喘和呻吟開始了,新一輪的牆壁摩擦、地板震動、房間搖晃開始了。

再一次,巫雲楚雨,乾柴烈火。

以前總聽人說,他們在住賓館和酒店時經常會聽到這類聲音,可我住過那麼多的賓館和酒店,竟然從來都沒有聽到過,每次都自卑地無法加入大家的談話。

現在好了,可算是聽到了,不僅聽到了,還是在澳洲聽到的。

胸口一陣莫名的榮耀。

第二次嘎吱、嘎吱結束後,我發現了一個絕對事實——

只有女方一人的聲音,沒有任何交流的聲音,沒有男人的聲音,也沒有另一個女人的聲音。

第三次、第四次、乃至最後一次嘎吱、嘎吱後,依然如此。從頭到尾,都只有一個女人的嬌喘和呻吟,沒有對話、沒有走動、沒有衝澡,一切都歸於凌晨應有的冷徹和沉默。

為了驗證自己的判斷,我想——

要不要在門口守著,看看到底會不會有什麼人從她的房間走出來?

也許是一個男人,也許是一個女人,也許一個人也沒有。

嗯,就這麼幹!

但是天還沒亮,他們會不會先睡一下呢?

我是披著毯子等還是套著睡袋等呢?

要不要拿著吐司和保溫杯呢?

被人看見了用英語怎麼解釋呢?

這麼做有什麼意義呢?

出不出來人跟我有什麼關係呢?

出來一個男人或是一個女人又能怎麼樣呢?

要去求籤名、求合影嗎?

那我為什麼要去等呢?

……

一覺醒來,隨手按了按枕邊的手機——

8:46分。

上個月,W要參加慶祝XNKYD成立60周年「我與NK共成長」的主題演講比賽,託我寫一篇演講稿。跟在印度時給他寫《感謝信》一樣,他竟然不好意思地要付我稿費。

W的事情怎麼能用粗俗的金錢來衡量呢,我回復——

錢就不收了,我的稿費你也給不起,在領導面前露臉的忙是一定要幫的。

一周後,按照他提供的事跡材料把演講稿寫好了。同時,憑著自己多年的廣播主持經驗,又傳授了他一些男女搭檔在對口講話時的技巧和注意事項。但這個不爭氣的最後給我找了個爛藉口——

前一晚吃火鍋上火了,比賽時在臺上一度口乾舌燥,沒少忘詞。

雖然沒拿上名次,但他卻很滿意,畢竟在領導面前露了臉,參加比賽的目的達到了。

昨天,他發了我一個視頻——《青春喜迎團代會 我與NK共成長》,說是我的稿子被借用了,但是沒人跟他說。

我點開視頻,這是一支XNKYD乘務員的宣傳片,視頻本身的拍攝和製作水準Low不Low我不評價,但是畫外音的解說詞聽著可真熟悉啊,一個5分多鐘的短片,砍掉了我稿子中的事例引用,其餘部分幾乎全部盜用,90%以上的文字未經改動,和原稿一模一樣。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我在寫稿子時考慮到男女對口的形式,所以提前分配好了兩個人的演說部分,而這支宣傳片偏偏就是男女兩個人對口播音,怎麼就這麼巧?說出來我自己都快信了。

眼下,隨著《我不是藥神》在國內的熱播,某國際設計師品牌找到了Sia,說他們籤訂了電影官方合作授權,希望採購代銷她的Love Drug珠寶設計系列。但Sia在觀看了電影後,認為自己的創意理念與電影本身並不相符,委婉地拒絕了。對方鍥而不捨,一再用「豆瓣評分9分」做誘惑,但Sia怎麼可能為了權貴而折腰。

結果,在沒有告知的情況下,一篇蹭熱點的公號橫空出世——《我不是藥神|為「愛」開方,著有成「笑」》,他們仿造Sia的Love Drug系列,設計出了各種有關藥丸和藥片的珠寶首飾,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時間太緊、任務太重,每個假冒產品附註的文案故事拙劣又低幼。

對此,Sia在朋友圈貼出了某國際設計師品牌與她的聊天記錄,憤慨地說道——

電影授權給你們也是挺諷刺的,不要再侮辱設計師品牌這幾個字了,都是你們這些假藥販子給抹黑了!

朋友圈中,還經常看到Lion Tree為了自己的著作權一再地鳴冤抱不平。

她個人的很多攝影作品動不動就會被一些網站、論壇、紙媒拿去盜用,不屬她的名字,也從不告知。她做過很多維權的嘗試,但結果都不是那麼盡如人意。

當然,在這支宣傳片的問題上,有幾個特殊的地方值得注意——

1. XNKYD的領導不知道這些文字是我寫的,他們只知道這個演講稿出自W;

2. 就算是他們有意識,也會事先告知W,而不是我,但他們根本就沒做告知;

3. 在此等單位特殊的制度和體系下,能用上你的稿件是種榮幸,不需要告知;

4. W去爭取,會被當成沒事找事,自己在領導面前留不下好印象,也會影響到今後的飯碗;

5. 從長遠的大局考慮,於情於理,這個無名無利的啞巴虧都得吃下去。

所以,如果不是為了W,我絕不會如此煞費苦心地給這幾個關鍵字做隱姓埋名的處理。既然片子早就已經在網上傳播了,如果它確實能對W產生有益的影響,那麼這一次,我認了。

但是,我不會像Sia和Lion Tree那麼文明地抱怨和維權,我必須對XNKYD的領導歇斯底裡地叫罵一句——

不要臉!

   —— Chapter 6 ——   

O V E R

WHV in Au

- 撒有那啦古德拜 -

相關焦點

  • 戴錦華:我讀《哈利•波特》
    的確,《哈利•波特》是兩個彼此重疊的十年。因為小說十年和電影十年彼此重疊、彼此錯落、彼此呼應。於是,《哈利•波特》將自己篆刻進一代人或者不止一代人的童年、青春和成長記憶。當然,《哈利•波特》也不僅屬於伴隨著《哈利•波特》成長的一代,《哈利•波特》之所以能夠成為全球的、空前的超級文化現象,是因為它吸引了不止一代人的關注。
  • 《哈利-波特》:幸福十年盛大結局
    哈利-波特的名字,伴隨著一代人的成長,哈利-波特的故事,讓一代人重拾想像。在這個戰爭、恐怖主義、金融危機充斥的世界裡,在這些災禍頻生的日子裡,那個美妙的魔法世界如同世外桃源,讓我們忘卻現實的紛擾,沉醉其中,一醉十年。這是最壞的年代,這是最好的年代,這是《哈利-波特》的年代。
  • 羅琳首登奧普拉脫口秀 有意續寫《哈利•波特》
    點擊查看更多雙語新聞(Agencies)極少接受採訪的暢銷書作家J.K.羅琳將登上《奧普拉脫口秀》,暢談生活和事業,以及出版下一本《哈利•波特》系列的可能性。羅琳的美國出版商學術出版社本周一表示,這位現年45歲的英國作家在蘇格蘭愛丁堡首次接受了奧普拉採訪,此次節目將在周五播出。
  • 如今哈利•波特已經40歲了 電影重映
    1991年7月31日,哈利•波特迎來他的11歲生日,雪鴞海德薇是他的生日禮物,住在樓梯壁櫥裡的哈利波特就此展開了一場魔法冒險。2020年7月31日,哈利•波特已經40歲了。 這個1980年出生的男孩可以說貫穿了80後這代人的青春,《哈利•波特》系列小說和電影已經成為無數哈迷心中無法取代的存在。
  • 哈利•波特20年:令全世界著迷的小男巫
    1997年6月26日,《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一本書《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正式出版,首印500冊。今年,小男巫哈利•波特正好滿20歲。最近幾天,世界各地的哈迷們紛紛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紀念哈利•波特誕生20周年。
  • 《哈利•波特》交響音樂會即將登陸上海,繼續我們的魔法夢!
    《哈利•波特》的最後一章寫到,在離1998年霍格沃茲之戰19年後的2017年9月1日,波特與金妮送孩子去國王十字車站9¾站臺,乘車前往霍格沃茲
  •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重映:老哈迷VS小哈迷
    ​2001年,《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首映。2020年8月14日,《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在中國重映。我模模糊糊的意識到,這些少年們一定是第一次進電影院看哈利.波特。回家後,我和一個哈迷好友憶從前,她說很開心小學時學校組織去看《哈利.波特與魔法石》。
  • 小說《哈利-波特》,一部不錯的分級讀物
    在英文原版閱讀圈中,有一個有趣的觀點:小說《哈利-波特》是一部不錯的分級讀物。這個觀點有趣又實用,但不夠嚴謹。我覺得應該改成:在高章階段,《哈利-波特》,它是一部不錯的分級讀物。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整套《哈利-波特》(共7本)的閱讀難度。這7本書的難度並不一致,藍思值從880L逐漸過渡到1030L。
  • 18年經典不衰,《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重映,首日票房一騎絕塵
    2002年1月份,根據J.K.羅琳小說改編的《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在中國上映,為國內影迷打開了一扇「魔法世界」的大門。這部影片,也是「哈利.波特」系列中評分最高的一部。「豆瓣Top250」位列第43位,70餘萬網友參與打分,四星、五星好評比例高達92.5%。
  • 女版哈利•波特(6)
    唔…」馬爾福捂住了哈利的嘴,不讓她再尖叫,哈利使出了全身的力氣反抗,可她的力氣沒有馬爾福大,只能被他按在床上。「哈利小寶貝,別動。」馬爾福鬆開了哈利,伸出了右手食指,挑起了哈利的下巴,說:「小可愛,昨天晚上睡的好嗎?」「唔,我…我為什麼在這裡,和你在一起?」哈利下意識的看了看房間,才注意到她和馬爾福在同一張床上。馬爾福笑了笑,把臉湊到了哈利的臉上,說:「你難道不想和我在一起嗎?」
  • 1分鐘看懂《神奇動物在哪裡》與《哈利.波特》有關的小細節
    作為哈利.波特粉絲,《神奇動物在哪裡》這部電影絕對不能錯過。一伶發現這部影片中與《哈利波特》有關的各種小細節。下面一伶就給大家說一說只有魔法師才知道的細節。相似的主題曲相伴10年的主題曲又回來了,思緒仿佛又回到了15年前,海格騎著摩託車把還在襁褓中的哈利送到了女貞路4號的門口,一場奇幻的冒險拉開了序幕。貫穿整個《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海德薇之歌》幾乎可算是該系列的標誌。
  • 《哈利-波特7》:哈利波特熱吻赫敏 78分
    雷公(影評人)  《哈利-波特7》:哈利波特熱吻赫敏  不好意思,我就是來劇透的。當金妮裸背時,我還可以很淡定,而當銀幕上出現哈利波特熱吻赫敏這一幕,我驚呆了。我已經在惡趣味的想,那些從十歲開始就看著哈利長大的小朋友們,看到這個鏡頭會有怎樣的心理活動。哈利的電影越來越黑暗,還好,光明就差0.5步了。
  • 小說《哈利-波特》,英文學習的一線產品
    《哈利-波特》擁有眾多的周邊衍生品,其中很大一部分都可以用於英文學習。小說同時發行有高質量的插畫版,文字簡潔生動,圖畫精美動人,既可以供年幼的孩子翻看,又可以供粉絲們收藏。小說還有高品質的有聲書,最出名的兩個版本:Jim Dale和Stephen Fry。
  • 《哈利-波特大結局》生與死的洗禮
    波特在最後一場戲親口對兒子講述「他是我見到過的最勇敢的人」,無疑是對「混血王子」殿下公正而擲地有聲的平反。所以,他的死不僅跟鄧布利多的一樣是犧牲,更是一種解脫以及伴隨著死而終能拆封秘密的快慰。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就是這個道理。
  • 為什麼哈利 · 波特以斯內普的名字來給一個孩子取名?
    哈利·波特孩子們的名字是許多哈利波特迷們的心病。在J.K.羅琳的第七部小說《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中,有消息透露,哈利用他認識的人給他的孩子們命名。詹姆斯·小天狼星、阿不思·西弗勒斯和莉莉·盧娜是他和妻子金妮·韋斯萊選擇的名字。但很多粉絲都對阿不思的名字表示不解?
  • 哈利•波特重映 | 愛是20年不變,最偉大的魔法
    《哈利•波特》系列的名臺詞之一,「我不可以撒謊。」有考據說,《哈利•波特》中的狼人暗指了現實中總是面對不公待遇的愛滋病患者。他知道哈利想要一個家。第一次與哈利深入交談,他說,「哈利,你的眼睛像你媽媽。她是個很好的女人,那麼善良,總能發現別人身上的美。」盧平讓哈利意識到,儘管沒能得到雙親的陪伴,但是他擁有世上最好的一雙父母。他傾聽哈利的困惑,就像一個感情細膩的朋友,輕而易舉地讀懂了哈利的脆弱,讓哈利變得堅定。如果沒有盧平,哈利不會真正學會守護神咒,戰勝會把人們的快樂吸乾的攝魂怪。
  • 是日美好事物|又萌又憂鬱的戶外帳篷,潘多拉推出哈利.波特聯名配飾
    潘多拉與《哈利.波特》合作聯名配飾儘管上一波與《哈利.波特》合作的聯名配飾還掛在部分薦物博主的首頁,潘多拉就已經迫不及待地宣布第二波聯名系列即將發售的消息。作為一個包含著七本書的暢銷系列,《哈利.波特》用書中近乎無窮的元素為潘多拉的再創作提供了靈感。
  • [哈利.波特]8部合集!
    邪惡的陰謀在平靜的霍格沃茨裡悄悄地滋長,哈利、羅恩與赫敏決定一同去探個究竟,憑藉他們的勇敢智慧,哈利最終阻止邪惡陰謀的發生保護了魔法石,同時哈利也第一次直面他的宿敵:伏地魔。點擊下方圖片即可觀看2.《哈利·波特與密室》 豆瓣 評分 8.6    哈利波特被困在了姨媽家裡,幸虧羅恩及時前來搭救,使哈利在羅恩家愉快地度過了剩餘的假期。小精靈多比勸誡並用一切手段阻止哈利回學校,被關在站臺外的哈利和羅恩只能私自開飛車回到學校。
  • 魔法之門被打開後便再也不會關上——哈利•波特上映13周年紀念之旅
    為紀念電影上映13周年,TRAVELDES特別精選「倫敦魔法之旅」——住哈利•波特的宿舍;參加「麻瓜之旅」,跟著電影遊覽倫敦;前往華納兄弟影棚,探秘電影拍攝內幕——讓我們重溫電影場景,開啟魔法入口。酒店:住在哈利•波特的宿舍裡四柱床、石制洗手盆、古老的藥水瓶、坩堝、法術書、甚至乾枯的樹幹……這些物品共處一室會讓你想到什麼?哈利•波特的粉絲們肯定會脫口而出,「霍格華茲魔法學院的學生宿舍!」
  • LA環球影城"哈利•波特魔法世界"明年4月7日開園
    因為位於洛杉磯的環球影城「哈利•波特魔法世界明年4月7日開園啦! 喜大普奔~繼美國佛羅裡達環球影城和日本大阪環球影城後,全球第3個哈利波特園將進駐LA。「哈利•波特魔法樂園」絕對可以將各個年齡層的哈利•波特喜愛者們帶回到書中以及電影中的魔法世界。據前方線報,新的主題樂園中包含一座霍格茲城堡和復原霍格莫德小鎮街道的場景。除了親身遊歷電影中的逼真場景外,小夥伴們還能體驗「哈利波特和禁忌之旅"的3D超清冒險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