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東網9月2日訊 (通訊員 李克陽 朱晴) 初到菏澤正值清晨,走進路邊小店,點了一碗羊肉湯、半份醬牛肉,羊肉湯色白似奶、水脂交融、鮮而不膩,醬牛肉色澤油潤、香味撲鼻,至今想起仍回味無窮。店老闆邊忙著端菜,邊驕傲地介紹兩種特色美食的來歷,方知原料需就地取材、精心熬製。
植根沃土,打造特色產業新優勢。菏澤是"中國青山羊和魯西黃牛"養殖之鄉,青山羊以肉質鮮美、營養滋補而聞名,魯西黃牛肉質鮮嫩,素有「五花三層肉」之稱,深受消費者青睞。為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發揮特色資源優勢,讓肉質鮮美的牛羊肉走向千家萬戶。菏澤市市場監管局花了很多心思,經歷多次探索,趟出了一條以集約化促進規範化、以品牌帶動產業發展的創新發展之路,在「牡丹之都」譜寫了一曲保障食品安全、服務經濟發展、帶動群眾增收的美麗讚歌。
「2020年菏澤市將進一步深化省級食品安全先進市創建成果,嚴格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全面建設「食安菏澤」,以品牌引領帶動食品產業升級,形成食品安全與產業發展互相促進的保障體系,這既是市場監管部門的工作重點,也是促進食品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菏澤市食安辦主任、市市場監管局局長張魁說。
乘著「食安菏澤」建設的東風,發揮家鄉青山羊和黃牛養殖優勢,打造特色食品安全產業綜合體。通過集約化經營、標準化屠宰、品牌化打造、全鏈條發展,養殖戶+屠宰戶+公司+超市,形成綠色循環經濟發展鏈條。於是,建設「清真牛羊肉集中加工區」,在菏澤市食安辦副主任、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李慶腦中迅速形成。
在菏澤市與牡丹區政府及兩級市場監管部門指導幫扶下,《山東省畜禽屠宰管理辦法》(山東省人民政府令第328號)實施之機,一個引進自動化屠宰線、建築面積1000多平米的清真牛羊肉集中加工區----菏澤市冠博清真肉類有限公司,在牡丹區銀田農貿市場拔地而起,並成為《辦法》實施後第一個在山東獲得合法資質的牛羊肉集中加工企業。
「建設清真牛羊肉集中加工區,初衷是落實「四個最嚴」,保障「舌尖安全」,從根本上解決動物檢疫不規範、分散宰殺食品安全隱患多、環境衛生難保障等問題,但是通過整合資源、巧妙利用,我們發展既可以保障食品安全,又能維護少數民族宗教信仰,還能滿足不同人群生活需求,更能為養殖戶、合作社增收和助脫貧攻堅提供「源頭活水」,實現資源整合、多方共贏」。李慶邊走邊介紹。
精心培育,把特色品牌「樹」起來。樹品牌首先得品質好,沒有好品質,品牌之路長不了。走進冠博清真牛羊肉集中加工區,首先看到的是設立在廠區的牡丹區畜牧水產服務中心動監所城區分所,所長李光朋在整潔的標準化屠宰車間,正對檢查合規的羊胴體加蓋檢驗檢疫合格標識。樣品展示間內,冷藏櫃內擺放著一個個擺放整齊、分割大小不一的樣品,每個樣品均用保鮮膜覆蓋,標籤上有出產廠家、具體重量等標識。
該公司法人卞遠平介紹,活牛羊進入加工區前,必須遞交產地檢疫證明,由牡丹區畜牧水產服務中心動監所城區分所檢查驗證,企業再對瘦肉精進行自檢,然後由阿訇集中宰殺,進入自動化屠宰線後,集中屠宰,集中分割。公司的牛羊肉主打的是食品安全,嚴格執行動物檢疫、瘦肉精檢測等食品安全制度,同時堅決保證清真食品,為保證品質當日屠宰、當日售完,外銷的全部進行冷鏈運輸。
市市場監管局食品流通監管科科長李英民說,我們積極協調畜牧獸醫部門,強化牛羊肉加工區監管,確保清真牛羊肉食品安全。同時,向分散的屠宰戶、商超等食品流通企業和餐飲服務單位,積極宣傳《山東省畜禽屠宰管理辦法》和《食品安全法》,告誡大家屠宰、銷售、加工使用未經檢驗檢疫的肉類食品,將面臨的嚴重法律後果,從而堅決不宰、堅決不購、堅決不售、堅決不用。並藉助媒體廣泛宣傳菏澤建立清真牛羊肉集中加工區的信息,提醒公眾自覺購買有安全保障的牛羊肉,並公告12315投訴舉報電話,發動群眾共同監督,讓有安全保障的牛羊肉佔領市場,把特色品牌樹起來。
積極推介,讓好品牌「香」飄萬裡。菏澤市市場監管局積極開展「食品安全進企業」活動。邀請市內10餘家媒體和消費者代表,走進冠博清真肉類有限公司,聽動物檢驗檢疫人員講解動物檢驗檢疫知識、檢驗檢疫標識和食用不經檢疫的肉類可能存在的高危風險,看企業食品安全管控措施,廣泛宣傳、積極推介菏澤清真牛羊肉品牌,使好食品扛著「金字招牌」打市場,不斷拓展銷路。
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李慶說,今年我們又舉辦了首屆「食安菏澤」品牌「伏羊節」,全市50餘家羊肉湯企業積極參與,各自拿出熬湯絕活,讓市民和遊客免費品嘗,並邀請省市多家媒體集中報導,提升了菏澤市牛羊肉品牌影響力。同時,我們積極鼓勵牛羊肉加工企業開發新產品,肉脯、肉乾、臘肉、醬肉等相繼走向市場,豐富了人們餐桌生活;並支持企業對接下遊養殖戶,帶動本地養殖業發展,幫助養殖戶和貧困戶增收,助力新農村建設和脫貧攻堅,正加快形成完整的食品安全和特色產業發展體系。
酒香不怕巷子深,美味自有品嘗人,菏澤的清真牛羊肉正成為一張靚麗名片,飛入尋常百姓家,不斷豐富著人民群眾的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