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9 21: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導筒directube DIRECTUBE導筒
導筒將針對老帳號的資料與文章進行整理並重新發布
推出「拾遺」系列
如果你有特別希望我們復原的文章請在文末留言
朱聲仄的《完美現在時》是一部即時有效的中國速寫,導演向我們展示了那些由來已久的情形,同時也暗示了或會發生的轉機。這部紀錄片借用從大量中國直播網站搜集來的視頻素材,描繪了一幅當代中國的圖景,並榮膺了2019年第48屆鹿特丹國際電影節(IFFR)的金虎獎。
網絡直播在中國是一個發達產業,主持直播的人(主播)紛紛成為明星。觀眾對他們的直播發表評論,也報以可以折現的虛擬禮物。導演朱聲仄歷時十月之久跟錄了十餘位主播,目睹了他們共有的欲望:在網際網路上與人結交、並進而博得關注。中國針對網絡直播的審查制度已變得日漸嚴格,多家網絡直播平臺正陸續關停。紀錄片歷來訴諸真實,這部紀錄片將「現在完成時」這一語法時態作為影片題目,這一致意也標誌著朱聲仄對現場感和記錄性的興趣。
《完美現在時》(Present.Perfect.,2019)劇照飛速發展的社會經濟、風雲變幻的政治圖景,這些都給中國的虛擬空間帶來了同樣迅猛的變化。這部紀錄片裡的多位主角和他們的網站在電影製作以來都消失了。與朱聲仄之前的紀錄長片(《又一年》,2017)中靜態、維米爾(譯者註:17世紀荷蘭畫家,畫風溫馨恬靜,代表作有《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式的空間處理不同,《完美現在時》完全是由濾鏡化和抖動跳躍的網絡影像素材剪接而成。
然而《完美現在時》片中個性化的長鏡頭、細緻的剪接 ,以及將搜集到的網絡視頻素材黑白化的處理, 都展示出朱聲仄一以貫之形式精準的方式對日常生活進行捕捉和描繪的興趣。
《完美現在時》導演朱聲仄與製片人楊正帆在鹿特丹影展 《完美現在時》導演朱聲仄訪問 問:《完美現在時》是如何開始籌備的?朱聲仄:還住在芝加哥的時候,我開始收看中國各地的網絡直播間。2017年的時候,發生了一起悲劇,一名年輕的主播在直播時從高樓失足墜亡。而我自己也遇到了五花八門奇奇怪怪的網絡直播形式。直播者有時為了博眼球,會在直播中進行豔舞、推銷,和詭異的表演…… 有人生吃蟲子,有人在中國北方結冰的湖面上直播自編的遊戲。久而久之,我發現有一部分人用網絡直播與他人建立社交關係,而在線下的現實世界中,他們是彼此孤立的。
問:於是他們變成了你的卡司?朱聲仄:是的。那些做著日常俗事、並把他們點滴生活搬上直播的人們吸引了我。我花了差不多六個月的時間找到了這些人。做錄播的時候我有些焦慮,因為網絡直播並不會一直在網絡平臺上——如果我錯過一次直播,那就意味著我再也不會看到。每時每刻,我都必須決定要看什麼、錄還是不錄、要不要長期跟拍這個節目。最終我累積了大約800小時的視頻素材。
朱聲仄問:主播會不會有時候消失?朱聲仄:會啊。很多主播玩膩了就會退出,這很常見。還有些人在最開始的吸引力消退之後仍想方設法吸引觀眾。直播網站不時被有關部門取締,相關的審查法規也變動不停。在《完美現在時》中,我們看到主播離開攝像頭去抽菸、起身去上廁所的時候,手機仍在原地錄播,因為現在這些行為現在已遭禁播。那位我們看過在公共場所變裝起舞的主播後來也都被罰了款。
《完美現在時》(Present.Perfect.,2019)劇照 問:通過主播回應的方式來推測觀眾在屏幕另一端敲了些什麼評論,這一部分還看起來挺有趣。朱聲仄:主播得熟知他們的粉絲,在他們進入直播間的時候招呼致意,收到評論和禮物的時候回以感謝。一方面來說,友好待客符合主播的利益訴求,因為他們收到的禮物都是具有貨幣價值的。為此,主播得日復一日一遍遍講述他們的故事。另一方面,有些人和觀眾成了朋友,享受著他們在線下無法實現的互動。影片中有一個已經30歲卻還沒有走出青春期的主播。他說自己之前的生活相當孤獨,直到開了直播,他才收穫勇氣走出家門。他開始拍攝戶外,還到臨省去找了份工作。我不知道他後來怎樣了,他停了直播,刪了帳號。他的線上朋友,就是那個我們在影片中看到給他打視頻電話的燒傷者,同樣也不知他的下落。他的網絡直播間留下的只有觀眾打聽他去向的留言。
《完美現在時》(Present.Perfect.,2019)劇照 問:用「直播間」這個詞來定義網絡直播的空間,讓人感覺《完美現在時》像是系列房間中的一間。這讓我想起你的前作《又一年》,那部片子是由一個家庭內部13個超長的鏡頭組成的。在《完美現在時》裡,同樣的,我們能感知到主播的房間和其中他們的生活,同樣在你剪接的長鏡頭裡慢慢消磨。可以就此談談嗎?朱聲仄:說到剪接,不錯。因為都採用了長鏡頭作持續觀察,這兩部片子的剪接方式相近。長鏡頭同時也是網絡直播的一個關鍵特徵,這要求「播看」雙方投入大量的時間。我的剪接點選擇都是基於怎樣在這些長鏡頭之間創造一種節奏。我把《完美現在時》分成了四章節來調節整個片子的步調。第一部分用相對短的鏡頭來介紹幾位主播,而核心的部分就要長些。我希望給我的拍攝對象儘可能長的鏡頭,讓他們有充分的時間表達他們想表達的東西 。
朱聲仄《又一年》劇照 問:從編號章節體到片名中的句號,這部電影似乎擁有自己的語法和標點符號……朱聲仄:我給每個部分都標了序號,但沒有起小標題,因為我想儘量避免給影片注入過多我個人對素材的解讀。《完美現在時》這個標題是對語法的一種指涉,同時也是我個人對兩者功能性的思考:電影記錄的是過往,而網絡直播播送的是當下,此刻。
問:在影片裡出現了不同的議題,像包括舊城改造、 殘障人士所面臨的危險、工廠勞工還有單親母親。這些議題是你從一開始就想好了要去探討的嗎?朱聲仄:一開始的時候我就泡在網上,什麼都看。後來我了解到自己的關注點在於那些在現實生活中感到孤立無援的人們,他們能夠在網上尋求的支持和社群生活。他們通過網絡直播克服了羞怯的心理。對於片子裡那些身患殘疾的人們,我感興趣的是網絡直播提供給了這些被邊緣化的個體一個可以被看見的機會。
《完美現在時》(Present.Perfect.,2019)劇照 問:為什麼決定把《完美現在時》做成黑白片?朱聲仄:把所有素材都調成黑白影像是將眾多解析度和色調都設定不一的影像片段在視覺方面進行整合的一種手段。此外,黑白調性讓我們得以同時脫離現實和虛擬世界,從而創造了一種影片自有的主觀特性。我是學新聞出身的,這令我對紀錄片的客觀性和真實性抱有懷疑。我已經意識到相對於真實性,非虛構類的電影製作其實更多在於去探索現實與結構性呈現之間的一種複雜關係。
《完美現在時》(Present.Perfect.,2019)劇照作者:Becca Voelcker
哈佛大學電影與視覺研究學博士生在讀,同時也是電影評論自由撰稿人及程式設計師
翻譯:mecca
原文連結:https://www.filmcomment.com/blog/interview-shengze-zhu/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紀錄片,網絡直播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