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這部獲獎紀錄片,重新認識中國網絡直播

2021-02-07 澎湃新聞
跟隨這部獲獎紀錄片,重新認識中國網絡直播

2019-08-29 21: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導筒directube DIRECTUBE導筒

導筒將針對老帳號的資料與文章進行整理並重新發布

推出「拾遺」系列

如果你有特別希望我們復原的文章請在文末留言

朱聲仄的《完美現在時》是一部即時有效的中國速寫,導演向我們展示了那些由來已久的情形,同時也暗示了或會發生的轉機。這部紀錄片借用從大量中國直播網站搜集來的視頻素材,描繪了一幅當代中國的圖景,並榮膺了2019年第48屆鹿特丹國際電影節(IFFR)的金虎獎。

網絡直播在中國是一個發達產業,主持直播的人(主播)紛紛成為明星。觀眾對他們的直播發表評論,也報以可以折現的虛擬禮物。導演朱聲仄歷時十月之久跟錄了十餘位主播,目睹了他們共有的欲望:在網際網路上與人結交、並進而博得關注。中國針對網絡直播的審查制度已變得日漸嚴格,多家網絡直播平臺正陸續關停。紀錄片歷來訴諸真實,這部紀錄片將「現在完成時」這一語法時態作為影片題目,這一致意也標誌著朱聲仄對現場感和記錄性的興趣。

《完美現在時》(Present.Perfect.,2019)劇照

飛速發展的社會經濟、風雲變幻的政治圖景,這些都給中國的虛擬空間帶來了同樣迅猛的變化。這部紀錄片裡的多位主角和他們的網站在電影製作以來都消失了。與朱聲仄之前的紀錄長片(《又一年》,2017)中靜態、維米爾(譯者註:17世紀荷蘭畫家,畫風溫馨恬靜,代表作有《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式的空間處理不同,《完美現在時》完全是由濾鏡化和抖動跳躍的網絡影像素材剪接而成。

然而《完美現在時》片中個性化的長鏡頭、細緻的剪接 ,以及將搜集到的網絡視頻素材黑白化的處理, 都展示出朱聲仄一以貫之形式精準的方式對日常生活進行捕捉和描繪的興趣。

《完美現在時》導演朱聲仄與製片人楊正帆在鹿特丹影展

《完美現在時》導演朱聲仄訪問

問:《完美現在時》是如何開始籌備的?

朱聲仄:還住在芝加哥的時候,我開始收看中國各地的網絡直播間。2017年的時候,發生了一起悲劇,一名年輕的主播在直播時從高樓失足墜亡。而我自己也遇到了五花八門奇奇怪怪的網絡直播形式。直播者有時為了博眼球,會在直播中進行豔舞、推銷,和詭異的表演…… 有人生吃蟲子,有人在中國北方結冰的湖面上直播自編的遊戲。久而久之,我發現有一部分人用網絡直播與他人建立社交關係,而在線下的現實世界中,他們是彼此孤立的。

問:於是他們變成了你的卡司?

朱聲仄:是的。那些做著日常俗事、並把他們點滴生活搬上直播的人們吸引了我。我花了差不多六個月的時間找到了這些人。做錄播的時候我有些焦慮,因為網絡直播並不會一直在網絡平臺上——如果我錯過一次直播,那就意味著我再也不會看到。每時每刻,我都必須決定要看什麼、錄還是不錄、要不要長期跟拍這個節目。最終我累積了大約800小時的視頻素材。

朱聲仄

問:主播會不會有時候消失?

朱聲仄:會啊。很多主播玩膩了就會退出,這很常見。還有些人在最開始的吸引力消退之後仍想方設法吸引觀眾。直播網站不時被有關部門取締,相關的審查法規也變動不停。在《完美現在時》中,我們看到主播離開攝像頭去抽菸、起身去上廁所的時候,手機仍在原地錄播,因為現在這些行為現在已遭禁播。那位我們看過在公共場所變裝起舞的主播後來也都被罰了款。

《完美現在時》(Present.Perfect.,2019)劇照

問:通過主播回應的方式來推測觀眾在屏幕另一端敲了些什麼評論,這一部分還看起來挺有趣。

朱聲仄:主播得熟知他們的粉絲,在他們進入直播間的時候招呼致意,收到評論和禮物的時候回以感謝。一方面來說,友好待客符合主播的利益訴求,因為他們收到的禮物都是具有貨幣價值的。為此,主播得日復一日一遍遍講述他們的故事。另一方面,有些人和觀眾成了朋友,享受著他們在線下無法實現的互動。影片中有一個已經30歲卻還沒有走出青春期的主播。他說自己之前的生活相當孤獨,直到開了直播,他才收穫勇氣走出家門。他開始拍攝戶外,還到臨省去找了份工作。我不知道他後來怎樣了,他停了直播,刪了帳號。他的線上朋友,就是那個我們在影片中看到給他打視頻電話的燒傷者,同樣也不知他的下落。他的網絡直播間留下的只有觀眾打聽他去向的留言。

《完美現在時》(Present.Perfect.,2019)劇照

問:用「直播間」這個詞來定義網絡直播的空間,讓人感覺《完美現在時》像是系列房間中的一間。這讓我想起你的前作《又一年》,那部片子是由一個家庭內部13個超長的鏡頭組成的。在《完美現在時》裡,同樣的,我們能感知到主播的房間和其中他們的生活,同樣在你剪接的長鏡頭裡慢慢消磨。可以就此談談嗎?

朱聲仄:說到剪接,不錯。因為都採用了長鏡頭作持續觀察,這兩部片子的剪接方式相近。長鏡頭同時也是網絡直播的一個關鍵特徵,這要求「播看」雙方投入大量的時間。我的剪接點選擇都是基於怎樣在這些長鏡頭之間創造一種節奏。我把《完美現在時》分成了四章節來調節整個片子的步調。第一部分用相對短的鏡頭來介紹幾位主播,而核心的部分就要長些。我希望給我的拍攝對象儘可能長的鏡頭,讓他們有充分的時間表達他們想表達的東西 。

朱聲仄《又一年》劇照

問:從編號章節體到片名中的句號,這部電影似乎擁有自己的語法和標點符號……

朱聲仄:我給每個部分都標了序號,但沒有起小標題,因為我想儘量避免給影片注入過多我個人對素材的解讀。《完美現在時》這個標題是對語法的一種指涉,同時也是我個人對兩者功能性的思考:電影記錄的是過往,而網絡直播播送的是當下,此刻。

問:在影片裡出現了不同的議題,像包括舊城改造、 殘障人士所面臨的危險、工廠勞工還有單親母親。這些議題是你從一開始就想好了要去探討的嗎?

朱聲仄:一開始的時候我就泡在網上,什麼都看。後來我了解到自己的關注點在於那些在現實生活中感到孤立無援的人們,他們能夠在網上尋求的支持和社群生活。他們通過網絡直播克服了羞怯的心理。對於片子裡那些身患殘疾的人們,我感興趣的是網絡直播提供給了這些被邊緣化的個體一個可以被看見的機會。

《完美現在時》(Present.Perfect.,2019)劇照

問:為什麼決定把《完美現在時》做成黑白片?

朱聲仄:把所有素材都調成黑白影像是將眾多解析度和色調都設定不一的影像片段在視覺方面進行整合的一種手段。此外,黑白調性讓我們得以同時脫離現實和虛擬世界,從而創造了一種影片自有的主觀特性。我是學新聞出身的,這令我對紀錄片的客觀性和真實性抱有懷疑。我已經意識到相對於真實性,非虛構類的電影製作其實更多在於去探索現實與結構性呈現之間的一種複雜關係。

《完美現在時》(Present.Perfect.,2019)劇照

作者:Becca Voelcker

哈佛大學電影與視覺研究學博士生在讀,同時也是電影評論自由撰稿人及程式設計師

翻譯:mecca

原文連結:https://www.filmcomment.com/blog/interview-shengze-zhu/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紀錄片,網絡直播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跟隨這部獲獎紀錄片,關注中國邊緣村落的命運
    導筒策展的獲獎紀錄片首映、街聲StreetVoice帶來兩支獨立樂隊的不插電現場、說唱廠牌的現場演出、三青年志三聯生活實驗室的年度展覽「2020萬人日曆」……感官享受和精神生活,蹦迪和思考,並存不悖。這裡是北京。2020年就要過去了,這一年大家都過得不太順利,來屯兒裡敘敘吧。
  • 這部紀錄片會讓你重新認識日本
    這部紀錄片提出了一個很嚴峻的問題,日本正在滑向一種「無緣社會」,所謂的無緣是指一個人失去了朋友、子女、父母、故鄉這些最基本社會關係紐帶,總結下來就是沒有了「社緣」、「血緣」、「地緣」。這部紀錄片可以說讓你看到一個更真實的日本社會,在平靜如水的表象之下是個體深深的絕望。我許多朋友去過日本,回來後都對日本讚賞有加,乾淨的街道,溫婉有禮的民眾,井然有序的社會。
  • 閃耀威尼斯的獲獎片單終於出爐,中國紀錄片也獲獎了!
    這是王兵第二度在威尼斯獲獎,2012年他憑藉紀錄片《三姊妹》獲得地平線最佳電影。但是他還是覺得有些意外,所以獲獎感言都是即興發表的。這部電影直擊菲律賓綁架犯罪史,導演拉夫·達茲稱,要把這個獎送給國家。時隔7年,時尚教主湯姆•福特重新殺回電影界,帶來後現代風格的黑色驚悚片《夜行動物》。
  • 獲獎的被害中國女留學生章瑩穎紀錄片在聖地牙哥亞洲電影節展映
    美國新聞速遞Maggie Ma洛杉磯報導 目前到31日正在舉辦的聖地牙哥亞洲電影節(San Diego Asian Film Festival )上展映了今年在美國西南偏南(SXSW)電影節獲獎的紀錄片《尋找瑩穎》(Finding Yingying),講述的正是三年前在伊利諾州發生的中國留學生章瑩穎被綁架遇害案件始末
  • 2020最值得期待的五部紀錄片,讓你重新認識黴黴、希拉蕊、瑞典環保...
    為了讓大家不那麼無聊,小編精心為大家推薦五部今年上映的紀錄片。從萬眾矚目的巨星泰勒斯威夫特到與美國總統失之交臂的希拉蕊柯林頓,還有諾貝爾和平獎提名的瑞典環保少女格雷塔。通過紀錄片的角度帶你重新認識她們的「真面目」。
  • 映美傳媒出品《爆裂直播》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獲獎 國內網絡電影發展...
    經過公平、公正、認真的評選,最終確定了四個主競賽單元的獲獎作品,由映美傳媒、法視天下影業、正暉映美聯合出品,映美傳媒獨家宣發的網絡大電影《爆裂直播之全城追緝》榮獲大賽劇情片單元最佳劇情長片獎。   《爆裂直播》導演劉卡達上臺後發表感言,先是表達了自己創作這部電影的初衷,並在臺上特別感謝了出品方映美傳媒,「感謝出品人和製片人,因為是你們為這部影片保駕護航,最終才能呈現給觀眾,才會有了今天的成績。」
  • 紀錄片《尋找瑩穎》獲獎,一部慘痛的女留學生遇害紀實
    10月31日聖地牙哥亞洲電影節,展映了今年在美國西南偏南(SXSW)電影節獲獎的紀錄片《尋找瑩穎》,講述的正是三年前在伊利諾州發生的,中國留學生章瑩穎被綁架遇害案件始末,特別著重示了她的父母,來到美國後焦急尋找女兒的過程,及失女兒後生活的徹底改變。
  • 中國傳媒大學站 | CNEX紀錄片影像藝術高校交流展
    《沖天》The Rocking Sky導演:張釗維時長:96 min時間:2016語言:  中文獲獎信息:第五屆中國紀錄片學院獎 最佳剪輯獎影片簡介:《沖天》是一部描述對日抗戰期間中華民國空軍的紀錄片,並別出心裁地透過三位女性許希麟、林徽因、齊邦媛等人的細膩視角,重新審視這場戰爭對人們帶來的影響,目睹愛人在空中戰鬥、至親手足一一在戰爭中犧牲、以及相愛卻無法在一起的煎熬,這雖然是一部關於歷史戰爭的紀錄片,卻更接近一首刻劃人性的抒情史詩。
  • 關於母親的離開 | 用紀錄片《生死一課》 重新認識生命
    關於母親的離開 | 用紀錄片《生死一課》 重新認識生命 2020-10-12 07: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這部英文紀錄片的女主角,你認識嗎?
    (拍攝團隊在海拔4000米的紅原大草原上準備開拍) 導演黃啟仁原是新加坡廣告社Monsoon Advertising的創辦人兼創意總監,獲獎無數。儘管資金和人力都不足,黃啟仁還是希望把女紅軍2萬5000裡長徵的故事拍成紀錄片,讓全世界的人聽到她們的話。當年44歲的黃啟仁以半開玩笑的口吻說:「這是早到的『中年危機』吧。來到人生的交叉點,有人或許會選擇出書,我則是拍了紀錄片。」 聽黃啟仁輕鬆道出決定拍片的經過,似乎片子從構思到完成,都是理所當然的事,再大的困難也不過過眼雲煙。
  • 2020年IDFA華語薦片,香港紀錄片獲獎
    以下是華語薦片以及完整獲獎名單。編輯:笑意策劃:拋開書本編輯部華語薦片《方舟》The Ark導演: 魏丹簡介:2020年春節,新冠肺炎迅速席捲中國。《難》Nan導演: 彭祖強制片國家/地區:中國大陸、美國簡介:影片描繪了跟隨與年邁的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叔叔難,在三人共處一屋的最後兩年裡。在長長的、緊湊的鏡頭中,出現了一幅三個緊密交織在一起的生活畫面:難和他母親之間溫柔而感人的爭吵,晚上在電視前時間仿佛靜止了,爺爺默默地削蘋果的時間在流逝。
  • 這部獲獎紀錄片,講述「白頭偕老」的愛與困境 | 味芳生日快樂!
    ▲《我只認識你》預告片樹鋒、味芳,這是兩個再平凡不過的名字。但「樹鋒」和「味芳」在一起,卻是一個關於記憶、愛和尊嚴的美麗故事……味芳老人是紀錄片《我只認識你》的主人公,這部紀錄片由她的親人——導演趙青拍攝,講述的是她和丈夫樹鋒之間相濡以沫的愛情。味芳年輕的時候對樹鋒一見鍾情,但由於命運的兜兜轉轉,直到42歲那年她才如願嫁給了樹鋒。
  • 香港電影金像獎獲獎名單5月6日將通過網絡直播揭曉
    香港電影金像獎獲獎名單5月6日將通過網絡直播揭曉 2020-04-22 14: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2020中國國際戶外影像嘉年華開幕,7部紀錄片獲獎
    中外紀錄片共同角逐中國國際戶外影像嘉年華,其內容題材同樣具備國際化特徵,主體內容涵蓋國內外極限山地運動、戶外探險、人文生活、自然環保、旅行等八大方面,拍攝題材涉及滑雪、攀登、攀巖、翼裝飛行、滑翔傘、賽馬等10餘種極限運動。從初評、複評到終評,經專業評委的層層篩選,共有7部作品在上千部佳片中脫穎而出。
  • 2018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圓滿落幕 這些優秀紀錄片獲獎
    2018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圓滿落幕 這些優秀紀錄片獲獎 央視網報來源:央視網 2018年12月14日 14:43 A-A+ 由焦波執導的《出山記》被授予「優秀紀錄長片」榮譽,「優秀紀錄短片」則花落《暗波》;《藍色星球2》被推優為「優秀系列紀錄片」;韓國導演金韓碩憑藉《腳下的旅程——回家的路》榮獲「優秀紀錄片導演」;今年新增的「優秀新媒體紀錄片」推優項由《如果國寶會說話》捧得;由中國、奧地利等國合拍的《來自喜馬拉雅的天河》獲得了「優秀中外聯合製作紀錄片」榮譽;摘得「優秀首作紀錄片」的是由劉兵執導的《愛與痛的裂痕》;《家園
  • 12部高分紀錄片,讓孩子深深認識到中國有多美!
    這些紀錄片,評分都很高,而且都有一個主題,那就是:中國太美了,希望全世界包括中國人自己認識到這一點。這12部紀錄片,其中10部都是咱們國內原創,還有兩部來自國外大牌製作;有的側重展現人文歷史和生活圖景,有的側重刻畫自然風貌……中國,在這些非常專業的鏡頭下,展示出我們平時很少見到的美,有的波瀾壯闊,有的樸實動人。
  • 第六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閉幕 「72小時影彭州」獲獎作品發布
    12月1日,第六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72小時影彭州限時短視頻邀請賽」獲獎作品發布會。
  • 是時候重新認識城管和小攤販了 紀錄片《城市夢》8月28日上映
    半島全媒體記者 黃靖斐中國首部以城市管理中真實案例為題材的紀錄片《城市夢》即將於本周五(8月28日)在各大影院上映。25日,該片在青島德納影城舉行提前點映。影片出自高分紀錄片《生門》導演陳為軍之手,這一次,他將鏡頭對準武漢市洪山區魯磨路上河南籍水果商販王天成一家,講述了王天成一家與城管為了各自的「城市夢」博弈的故事。不少觀眾在觀影后表示,影片客觀、真實:「是一部充滿著人文關懷,有溫度的影片。」
  • 這部紀錄片,呈現了中國LGBT族群的抗爭
    這部紀錄片,呈現了中國LGBT族群的抗爭 2020-06-21 08: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央視10部紀錄片獲獎實至名歸,你看過幾部?
    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央視10部紀錄片獲獎實至名歸,你看過幾部? 最近,第26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暨第13屆深圳青年影像節在廣東省深圳市成功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