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90後,你的印象還是一群迷戀自拍的非主流嗎?這世上總有例外的。當其他的90後們忙於打遊戲、逛街,給自己描畫各種煙燻妝的時候,有一群孩子已經憑藉著自己精湛的鼓藝出訪過美國、日本等數十個國家。9月18日,這群90後男孩兒女孩兒們,將化身為叱吒沙場的楊家一門忠烈,登上人民大會堂,將自小學習演練的絳州鼓藝,呈現在全世界的觀眾和媒體面前。
未學語,先習鼓
《楊門女將》中祖孫三代的扮演者,全都是90後,導演劉宵戲稱,這實在是一部青春版的《楊門女將》。這些90後的小演員們,99%都是來自山西地區的農村孩子,自小就出生在絳州鼓樂的環境下,聽著鼓聲長大,扶著大鼓學步,連話都說不利落的時候,卻都已經能夠將碩大的絳州大鼓,敲出鼓點兒來。在耳濡目染之下,打鼓對他們來說,已經如同穿衣吃飯一般熟悉。在新絳縣裡,很多小學都會推行絳州鼓樂的教育,在培養他們技藝的同時,也培養出他們對這一古老藝術的熱愛。
隨著絳州鼓樂被收錄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便拉開了絳州鼓樂團世界巡迴演出的序幕。很難想像這些只有十幾歲的孩子們,足跡已經踏過萬水千山,小小年紀,便成就很多人夢寐以求的週遊世界之旅。就好像飾演佘太君的小演員,年紀不足20歲,卻已經登臺打鼓十年以上,在美國、日本、東南亞等十幾個國家的頂級劇院都曾登臺表演,絕對是「實力派」。
穿得跟超人一樣
可是這一次排演《楊門女將》,這些90後的小演員們,也遭遇了前所未有困難——作為一臺場面極其宏偉的現代鼓樂劇作品,僅僅要求演員能擊鼓、會跳舞是不夠的。尤其本次《楊門女將》突破傳統鼓樂表演,全部劇情和對人物的塑造,都要運用鼓聲來演繹,這對演員的表演功底要求極高。故此,劇團遍請了打擊樂、舞蹈、戲曲、戲劇表演方面的專家,在半年時間裡,對這群打鼓的演員進行了系統而專業的全面表演訓練。
可是導演的苦心,90後的小演員們開始卻並不買帳——整整一個月的時間不練鼓,卻練起了舞蹈、形體、戲曲這些「旁門左道」,簡直是「胡鬧」!更加讓小演員們叫苦連天的是,這些「不務正業」的訓練,比起從小玩到大的打鼓絕活來說,實在是一種「酷刑」——壓腿、下腰、劈叉、蛤蟆功……以至於形體集訓第二天,小演員們一個個把護膝護肘護腕護頸戴了個齊全!穿得跟超人一樣,令導演和老師們哭笑不得……
雖然中途哭過鬧過,甚至想要退出過,但是所有的小演員們,還是克服了每一個難關,撐過了一個月的形體集訓。出乎他們意料的是,這時再練起鼓來,似乎每一個鼓點都傳達得更加到位——「更順了」,其實藝術是相通的,所有的表演功課,都是為了讓演出更加精彩,讓演員對人物的理解更加到位。所以親身感受到成果的小演員們,對導演組「都服了」。
(責任編輯:炊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