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潛水遊世界divetheworld第621次分享,類別【潛水安全】。潛水美文伴你潛遊世界。
本文原創編輯整理,歡迎轉發,未經許可,禁止任何媒體、個人或公眾平臺轉載,授權請聯繫divetheworld_p
上個月,《中國青年報》刊發的文章《不會遊泳更容易成潛水達人》遭到了很多潛友的吐槽。(原文連結:http://zqb.cyol.com/html/2014-12/12/nw.D110000zgqnb_20141212_1-12.htm)
文中有一段是這樣寫的:
提起潛水,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要會遊泳。關於這個問題,雖然兩種運動都是發生在水中,但其實並沒有特別直接的關聯。這個圈子裡有很多不會遊泳卻精通潛水的愛好者。
實際上,潛水運動中,移動依靠的是腳和中性浮力,然而會遊泳的人,在潛水時會習慣性的做出「蹬」腿的動作,這其實不利於潛水,所以這方面反而不會遊泳的人比較有優勢。
接下來兩段:
當然,雖然遊泳不是潛水的必須條件,但是會遊泳多少會給初學潛水者心理加分。而且考取潛水證的前提條件是:能遊泳200米,浮潛(帶面罩、呼吸管、腳蹼)300米或在水上漂浮10分鐘。
另外,學潛水一定不能「怕」水,如果天生對水恐懼,可能今生就註定與這項精彩運動無緣了。
那麼,先來告訴我你對此的觀點是什麼(匿名投票):
我們先來看看PADI(專業潛水教練協會)對於潛水時遊泳技巧的官方要求是什麼:
如果想成為一個可以不依靠教練的獨立潛水員,那麼,你需要考取一個「開放水域潛水員Open Water」的證書,這個時候,需要考察你是否具備徒手200米遊泳或者是300米浮潛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PADI並不會去判斷你遊泳的技巧和速度。
不得不說,這個要求是不算嚴格的,以單純不限時在海中的300米浮潛(戴著呼吸管和面鏡)為例,絕大多數在泳池裡遊不到50米的人都可以輕鬆完成。在符合遊泳測試的基礎上,還包括10分鐘水面漂浮,再完成3到4天理論加實踐的課程和考核,就可以獲得「開放水域潛水員」的資格了。
因此,我們知道,根據PADI的規定,會遊泳--自如換氣徒手遊泳至少200米--是二選一兩項要求中的一條,不是潛水的必要條件。
但是,比較嚴格的教練是會要求自己的學員學習OW之前會遊泳的。我在BALI島潛水時,在一家英國人開的潛店,一位英國教練竟然拒絕帶我兩個不會遊泳的朋友DSD.
為什麼有人認為學潛水前必須要會遊泳呢?
遊泳派觀點:
會遊泳對潛水很有幫助,增強水感和穩定心態,也讓你在水裡更自如,擅長遊泳能節省在水下的體能,熟悉水下環境,心理狀態相對較好,不容易太緊張,耗氣更少,益於潛水。(Pat Pat)
會遊泳是對你和你潛伴的一個很重要的安全保證!尤其在遇到危險情況下,一個會遊泳的人對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絕對比不會水的強得多。潛伴如果水性不好,我個人表示各種擔心。(RelaxBear)
不會遊泳的人去學潛水會有很大的問題。那就是,不會遊泳更有可能對水下產生恐懼,恐懼感在水底下會造成致命的後果。(小敗)
很多事故並非發生在水下,水面也存在很大風險。而如果在水下有緊急情況發生,基本都要立刻回到水面上。雖然利用BCD可以達到水面正浮力,但還有許多情況是需要一定的遊泳和踩水能力才能完成的。一旦拿到OW認證,則外出時是作為獨立的責任自負的潛水員參加fun dive的。並不是所有的潛點都風平浪靜,也並不是每一次細心檢查就能保證裝備完全不出問題。良好的遊泳能力能保證你在回到水面時更集中精力處理問題,在緊急情況下儘量避免慌亂。(騎摩託車的貓)
有人覺得,對於學潛水的先決條件沒有必要如此苛刻,當然還是會遊泳最好。
中間派觀點:
如果不會遊泳,至少要不怕水/親水,對於學習潛水,這個可能比遊泳能力更為重要。不害怕水,會使你的學習進展得順利些。(nancy)
潛水運動是一項水中的運動,而遊泳是一項水面的運動。所以,對於潛水來說,重要的不是遊泳技術,而是水性:在水中的感覺~和對水的感覺~(陳一)
還有人認為遊泳和潛水是兩碼事的:
非遊泳派觀點:
我不會遊泳,是真的不會,遊不到兩米就沉了的那種,不過我去考了OW,而且還是英語教學的那種,感覺沒啥,挺順利的 (Maci)
其實潛水和遊泳雖然都是跟水有關,但是基本是兩碼事。並且很多不會遊泳的人下水之後的反映和對水流的適應會跟快、更好。(匿名)
總結:
因此,潛水時的一些操作,你做了沒發生意外,並不代表這樣做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安全可行的。比如,你自己不會遊泳學了潛水安全無事,但是可能有人在學習過程中因為出現小的問題、引起慌亂,就釀成大禍。
什麼樣的遊泳能力更符合潛水的需要呢?答案是,越好越好。所謂遊泳不好潛水很好的潛水員,是不成立的。如果有,那也是極為個別的案例,你不會把自身的安全押在這麼小的概率上吧。
休閒潛水,不是一個對遊泳技能要求很高的運動,所以有興趣的同學們不必為自己遊泳不好就不敢去嘗試。但另一方面,你和水越親近,那麼你從潛水中獲得的樂趣和享受也越多。
分享潛友在知乎上的不會遊泳學潛水的經歷:
學會遊泳再去學潛水
匿名作者@知乎
僅以我考OW的經歷為證。
我之前不會遊泳,相信了網上所謂的不會遊泳也可以潛水的話,跑到仙本那學OW。到潛校之後本來安排好的那位教練得知我不會遊泳後,明確表示不願意教我。後來我軟磨硬泡,負責人又給我安排了另一個教練。然後接下來四天真的真的非常慘。
坦白講,潛水員在水下的動作的確不需要遊泳技巧。(不考慮特殊條件或突發情況,儘管這個真的很需要考慮)氣瓶給你氣,BCD給你浮力,動動腿就能遊。在水下的動作都可以很容易得完成,即使我一點不會遊泳。
但是,還有遊泳考試啊。教練和我說如果我遊泳考試不能通過的話是不會給我證的。當時是每天兩潛,上午下午。於是我除了潛水之外的時間都花在了學遊泳上!!!
在淺水區,一天十幾個小時泡在水裡面,人都僵了,腳上和腿上被海星石頭劃了N道口子,其中一次剛下水腳底就被劃了8公分,痛得要哭了,硬是忍著遊了兩個小時,上岸的時候腳底都爛了。沒辦法,我不想白來這一次,不想學會了所有水下動作卻因為不會遊泳而被拒。
然後我在最後第三天下午勉強通過了考試,浮潛300米和水面漂浮10分鐘。我不知道其他不會遊泳的前輩是怎麼考到證的,但我的過程真的一點不美好。
拿到證書的時候教練還反覆強調讓我回國後一定要去報個班學會遊泳,一定一定。恩,現在我終於學會遊泳了,打算去考AOW了。
不會遊泳是不應該學潛水的
文/Popoding 出處/磨房
本來題目想寫,不會遊泳是不能學潛水的。後來覺得這個表述不準確,因為在PADI的教學標準裡,沒有規定一定會遊泳。而且什麼算遊泳呢,狗刨算不算?水面平靜可以,遇到風浪就緊張,算不算?所以我把題目改得精準一些。
忽然發這篇文章,是因為我在微博上看到了一條信息,將關於潛水入門的Tips。對於諮詢我的朋友,但凡問道:不會遊泳的人是否可以學潛水?我的回答一律是堅決否定的。
原因如下:
1、PADI要求遊泳200米或浮潛300米。的確,有些人剛學了遊泳,身體緊張姿勢僵硬,或者不會換氣,遊不了200米,在面鏡和呼吸管的要求下可以遊300米。但是這樣的人下水真的安全麼?潛水作為水邊運動,有大量時間消耗在水邊和水面。許多緊急情況其實是發生在水面的,或者說從水底上升到水面的。試想一個不能在水面相對鎮定控制自身的人,在危急情況中,完成自救更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近年來中國遊客在東南亞浮潛溺斃的事件時有發生,其中一部分人其實是會遊泳的人。這已經充分證明了浮潛的危險性。
所以不要求學生遊泳,對於學生其實是不負責的。
2、遊泳並不難,如果已經決定去潛水了,為什麼不能拿出兩個月的時間,每周學習2-3次,學會遊泳呢?
我不大相信有人就是不能遊泳,怎麼學都學不會。當初我們大學有「不能遊泳200米就不能畢業」的規定,除了少數氯水過敏等原因可以免修的同學,沒聽說誰最後因為過不了遊泳而被退學的。我周圍所有人都在一個學期內學會了遊泳。
這是一項生存技能,學了沒有壞處。
而完全不會遊泳的人,絕大多數在水中不能保持鎮定。
我有一位OW學生,看起來很文靜的一位姑娘,冬天做體驗潛水的時候尚不會遊泳,下水時非常緊張,幾乎是被我拽著。到七月份她找我學課時,已經能在35分鐘內遊1000米了。
我在教課時還見過若干位認為「不會遊泳也能學潛水」的遊客,為了大家的假期不落空,我也帶他們做了體驗。不過非常遺憾,我真的不認為他們能在短暫的假期裡學習潛水,並且成為獨立的、對自己負責的潛水員。如果只是勉強通過了標準,我寧可不給這樣的人發證。隔壁潛店的一位學生學了一半學不下去了。有些學生問,不是不會遊泳也能學潛水麼?
我說,誰告訴你的?
他答道:網上查的。
當然,不排除有些人親水。不會遊泳時也能鎮定自若完成所有規定內容。但是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潛水環境,作為每天接觸水、大量時間在水面和水底的潛水員,你不會遊泳,有自信處理所有的突發情況——尤其是回到水面上之後的情況麼?
我之所以發這個帖子,是不希望再看到有任何人傳播「不會遊泳也可以學潛水」的觀點了,因為不想看到有那麼多人乘興而來敗興而歸,把自己的時間精力和金錢浪費在不現實的假期計劃上。
希望大家對潛水有一個更客觀理性的認識,它不難,但也需要一定的先決條件。希望每個人的潛水經歷愉快、安全!
又,這是我個人的經驗。
也許其他教練湊巧教過若干不會遊泳又資質很好的學生……或者很多讀者就是這樣的學生……
但我想,我寫的文字應該是適合90%以上的人的。個人觀點,歡迎討論。
=====我是補充的分割線======
看到了一些朋友的回覆和討論,很歡迎大家求同存異,但我得先強調兩點:
1、我的觀點是「不會遊泳是不應該學潛水的」,這和「會遊泳就會潛水」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論點,是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的區別。更不等於遊泳有的好就潛水潛的好……
這是個邏輯的問題,如果就此處評論,請先想想看以前學過的逆否命題……tongue
2、潛水作為極限運動,難免有風險。但有些風險是可以控制的、可以降低的,為什麼不努力嘗試著降低它,而讓自己更加安全和愉快呢?
所以,還有誰認為我寫的文章是支持「遊泳好就潛水好」的,我只能說……這是您自己的曲解……
====我是繼續補充的分割線=====
為什麼我要重新強調這事兒,因為有越來越多的新手想去學潛水,他們希望得到一個中肯的建議和確切的回答。
有些人自己或者身邊的人不會遊泳,也拿到了潛水證,所以認為「不會遊泳是能學潛水的」但這是一個小馬過河的道理,每個人的能力範疇不同,而每個人面對的環境也不同。
會遊泳不能杜絕所有的水面風險,但是和不會遊泳相比,會大大降低。持證潛水員,出門就是一個獨立的對自己負責的個體了,我們為什麼不儘可能地提高自己的安全係數呢?
這並不是要你成為專業遊泳運動員,給你設置一個mission impossible,而是在一兩個月內努力就可達成的。
在水邊玩耍的人,不會遊泳,說出來,你覺得比「會遊泳」更安全麼?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微信立場。內容為一家之言,供討論參考,請謹慎甄別,若有任何疑問,請謹遵專業人士叮囑。任何版權問題,請隨時聯繫。
↓↓↓點擊查看潛水遊世界的潛水套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