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娶不嫁的"兩頭婚",正在悄然興起,過來人:姓氏、稱呼都亂了

2020-12-24 網易

  "文 | 開心果媽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是世人所熟知的。

  在婚嫁前,男女雙方家庭,都會就彩禮、住房等進行詳談,如果談不攏,這樁喜事兒可能也就到頭了,即使不到頭,兩家可能也會生出嫌隙。如果談得攏,那么女孩子出嫁,那麼便自此冠上夫姓。

  然而,在江浙一代,卻悄然興起了另一種嫁娶模式。

  

  不娶不嫁的"兩頭婚",正在悄然興起

  何所謂"不娶不嫁",又何所謂"兩頭婚"?

  這種婚姻,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娶",也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嫁",小夫妻結婚之後,兩邊父母的家,都是他們最親近的家。

  且不說別人,就說開心果媽媽家,就是非常典型的"兩頭婚"。

  果爸果媽在結婚前,沒有談過彩禮、首飾等,家裡人就一句話:"隨意,孩子過得好就好。"而後,便是象徵性地走個彩禮。出嫁那一天,果媽家裡也是一番喜氣,沒有離別的傷感,果媽的媽媽說:"改明兒又回來了,難過個啥?"

  確實如此,果媽和果爸有自己的小窩,是兩邊父母一起買的,周末的時候,這周在我家,下周在果爸家,今年在果爸家過年,明年就在果媽家過年。

  

  再到開心果對老人的稱呼,都是喊的爺爺奶奶,開心果第一次聽到外公外婆這個稱呼,還是在兒歌裡聽到的。

  聽到開心果媽媽的這種婚嫁模式,很多人覺得比較驚訝,但其實這種婚嫁模式,在江浙一帶是非常常見,且流行的。

  "兩頭婚"過來人:姓氏、稱呼都亂了

  "兩頭婚"的家庭,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家庭。尤其是在江浙一帶,獨生子女家庭尤多,女方家長不願女兒嫁出去,男方家庭不願兒子入贅,於是,"兩頭婚"便悄然流行。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兩頭婚的家庭,是真正的兩家變成一家,無需糾結彩禮多少,也不用在意父母偏心。只是這樣就舒心了?

  開心果媽媽作為一個過來人,也看到過無數的過來人,對他們來說,有點頭大的就是姓氏、稱呼都亂了。

  

  因為是"不嫁不娶",所以對兩個家庭來說,就格外注重"公平"二字。

  沒有外公外婆,兩方老人,都稱呼"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是什麼?不知道;

  家裡有老人,有精力幫帶孩子,又都想帶孩子,於是大寶隨父姓,男方老人帶,二寶隨母姓,女方老人帶。傳統的"隨父姓",逐漸變為"誰強跟誰姓"。

  都是父母的孩子,卻姓著兩個姓,即便是獨生子女的,也喜歡讓孩子的名字裡,出現兩個姓氏。在稱呼上,和開心果一樣困惑的孩子有很多:外公外婆是誰?

  "兩頭婚"的姓氏、稱呼,其實都亂了,已經和傳統的稱呼姓氏,截然不同。有網友戲稱:因為這兩頭婚,教科書中對于姓氏、稱呼的問題,是不是該改改了?

  

  "兩頭婚"和普通婚嫁一樣,有利有弊

  記得當時很多人都羨慕果媽家這種"兩頭婚"的婚嫁模式,覺得在婆家不委屈,在娘家不疏遠,孩子有4個老人真心疼愛,實屬幸福。

  其實,"兩頭婚"和普通婚嫁一樣,也是有利有弊。

  "兩頭婚"的利處

  1、有利於"女性地位"的提高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句話流傳至今,並非毫無道理。女兒成家立業,娘家有兒子需要考慮,對女兒自然沒那麼上心了。沒有"靠山"的女性,在婆家的生活,就要看運氣了。

  但是"兩頭婚"的出現,讓女性地位在婆家有所提升,因為女性有娘家做靠山,婆家總要思慮一二。

  

  2、有利於兩家人感情的聯絡

  "兩頭婚"其實就是兩家人,合併成一家人。父母都愛自己的子女,並且只有一個孩子,愛起來也沒有什麼顧忌,兩家人便少了許多猜忌,感情會更好。

  "兩頭婚"的弊端

  1、易出現"姓氏之爭"

  傳統上來說,孩子需要"隨父姓"。但是只有獨生女的家庭,可能就不樂意了,生怕自家的姓氏,到了女兒這一代就斷了。

  因此,姓氏之爭,便出現了。

  有些家庭或許會提前協商,大寶跟男方姓,小寶跟女方姓。但是絕大多數情況下,在出現第一個是女孩,第二個是男孩的時候,男方又想反悔了。

  

  並且兩個孩子長大後,姓氏不一樣,兩邊老人若帶有對自己姓氏孩子的"偏心",那麼兩個孩子也會出現"姓氏之爭"。比如:這是我家,姓吳,王家才是你家。

  2、孩子分開帶,手足關係易變差

  "兩頭婚"的家庭,沒有太多負擔,因此都想帶孩子。所以兩個孩子分開帶,也是常有的事兒。或許,祖孫關係增加了,但是,手足關係,卻容易變差。

  3、小家庭易和原生家庭出現"黏性"

  因為父母只有自己一個孩子,兩頭婚之後,小夫妻倆雖然成婚了有自己的小家,但是因為只有一個孩子,父母對子女總是格外寬厚容忍,因此,子女還是非常容易與自己的原生家庭出現"黏性"。

  

  這種"黏性"在一定程度上,不利於小夫妻倆的獨立性。

  開心果媽媽寄語

  在開心果媽媽看來,"兩頭婚"其實也是獨生子女時代的"衍生物",總體來說,有利好,也有利弊。但是追根究底,還是在於兩家人的態度、對孩子的教育方式罷了。一家人,其實只要開心幸福,就很好了,又何必糾結於哪種婚嫁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江浙一帶悄然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這種婚姻形式,是近年來在江浙地區悄然興起的一種新形式——兩頭婚,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為什麼會興起兩頭婚?兩頭婚有何利弊?兩頭婚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帶著這些問題,日前,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和律師。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兩頭婚什麼意思?和傳統婚姻有何不同?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  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 「兩頭婚」悄然興起,你怎麼看?
    「兩頭婚」悄然興起,你怎麼看?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真的會幸福嗎你怎麼看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真的會幸福嗎你怎麼看 #兩頭婚#我要上微頭條#江浙一帶悄然興起兩頭婚,解決了獨生子女家庭婚娶的問題,更解決了雙方對彩禮的爭議。 什麼是兩頭婚? 兩頭婚,是指夫妻雙方歸屬各自家庭,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一種新興的婚姻模式。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到底對誰最好?
    近年來,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被稱之為「兩頭婚」,被當地人俗稱為「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而這種婚姻是什麼樣的呢?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孩子可隨母姓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這種婚姻模式你能接受嗎?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這種婚姻模式你能接受嗎?時間:2020-12-21 16:3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這種婚姻模式你能接受嗎? 家住浙江省杭州市的小西和丈夫小爭,都是85後的獨生子女,兩人於2016年結婚。
  • 江浙一帶悄然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 男不娶女不嫁,近年來興起的「兩頭婚」
    近年來在我國的江浙地區興起了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招男入贅。新婚夫妻兩人與雙方的原生家庭一般保持一定的「黏性」,通常會各住各家。通常會生育兩個孩子,第一個隨父姓,第二個隨母姓。
  • 男不娶女不嫁,「兩頭婚」漸流行?
    @中國新聞網兩頭婚,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
  • 江浙一帶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中國婦女報微信公號12月20日消息,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兩頭婚的好處都在哪
    就在這幾年,在彩禮問題的反射下,浙江地區開始興起一種兩頭婚的新婚姻模式,這種婚姻模式不屬於傳統的男方娶女方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那麼什麼是兩頭婚?兩頭婚需不需要彩禮和嫁妝呢?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什麼是兩頭婚?
  • "兩頭婚』』,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江浙一帶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兩頭婚江浙一帶悄然興起兩頭婚,解決了獨生子女家庭婚娶的問題,更解決了雙方對彩禮的爭議。 什麼是兩頭婚? 兩頭婚,是指夫妻雙方歸屬各自家庭,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一種新興的婚姻模式。
  • 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這裡近年興起「兩頭婚」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 【稀奇古怪】江浙興起兩頭婚 男不娶女不嫁 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 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 浙江一帶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 男不娶女不嫁,孩子卻...這裡興起兩頭婚!網友看後破口大罵!
    家庭裡也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這是近些年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的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男方無須付彩禮,女方也無須陪嫁妝,雙方均沒有嫁娶之意,且都有隨自己姓氏的孩子,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 「兩頭婚」也登上了熱搜榜。
  • 從「兩頭婚」的悄然興起,我看到了人類思想的再次禁錮
    意思是此種婚姻既不是男娶女嫁,也不是女方招上門女婿。簡單來說,就是「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單純的兩家拼拼的婚姻。」據了解,兩頭婚的形式在江浙一代逐漸盛行,直至今日,被大眾廣為所知。坦白講,兩頭婚的興起與獨生子女家庭的需求有著必然的聯繫,甚至很多律師也坦言,這種婚姻形式是獨生子女家庭的首選。但是有需求並不意味著它的發展對人類來說完全是進步的。在我看來,兩頭婚的悄然興起,不過是人類對自己思想的又一次禁錮。
  • 男不娶女不嫁,生倆孩各隨爸媽姓,「兩頭婚」到底好不好?
    有些人試圖招女婿入贅,但結果往往不是很好,因為大多數男孩不想入贅。此外,即使有入贅,家庭歸屬感也很弱,最終很難快樂。不過近年來,浙江一帶悄然出現了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即「兩頭婚」,這既不是男娶女嫁,也不是女招男入贅。
  • 新時代「兩頭婚」興起,男不娶女不嫁,孩子各撫養一個你怎麼看
    男方家長會認為「兒媳婦嫁過來了,應該給家族傳宗接代,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應該隨父親的姓,不能隨母親的姓。」兩頭婚卻不是如此,甚至會打破很多人的認知。據調查發現,最近幾年,浙江一帶兩頭婚現象最為普遍,當地居民還把兩頭婚稱為「兩家拼拼」、「不來不去」、「不進不出」。